红色研学: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路径
2024-02-28练庆伟陈玉玲
练庆伟 陈玉玲
摘 要
红色研学是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目的,借助红色资源开展的综合性实践育人活动,是“大思政课”的重要实践形态。红色研学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提供鲜活的文化资源、良好的实践情境和有效的培育方式。新时代运用红色研学加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应该牢牢把握理想信念教育的“根”与“魂”,整合育人资源、创设教育情境和选择合理方式。
关键词
红色研学;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实践路径
作者简介
练庆伟,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陈玉玲,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青年一代是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是民族复兴的中坚力量,“新时代中国青年把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作为立身之本,努力成长为党、国家和人民所期盼的有志青年”[1]。坚定理想信念要常修常炼、常悟常进,因而理想信念教育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作为融合红色基因且深受青年欢迎的实践活动,红色研学是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路径,对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具有重要价值。
一、红色研学的基本内涵与主要特征
红色研学是“大思政课”的重要实践方式,是具有明确价值目的和任务的育人活动。
(一)红色研学的基本内涵
研学是学校教育与校外教育、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融合的育人活动。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这是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的共识性理念、原则和要求。红色研学是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目的,借助红色资源开展的有目的、有计划的综合性实践育人活动。从目的来看,红色研学强调以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旨归;从过程来看,红色研学不是“单向施加”,而是教育者与教育对象、校内与校外、理论与实践的双向互动;从形式来看,红色研学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校内外红色资源的沉浸式育人活动,是学习者知道、体道、悟道的体验性研究性的学习过程。
红色研学是“大思政课”理念的重要实践方式。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这是教育的内在属性,也是党对教育工作的一贯要求。“大思政课”不仅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实践要求。作为育人理念,“大思政课”强调“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是单纯一条线的工作,而应该是全方位的”[2],“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3]。作为实践要求,“大思政课”不仅要求教师充分挖掘校内教学资源和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讲深讲透讲活思政课,而且要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活实践和伟大成就中蕴含的真理力量和价值追求,这是具有强大育人合力的大课堂。善用“大思政课”就需要推动社会资源引入思政课堂和让思政课堂向社会拓展,实现校内课堂与社会课堂同频、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究同行,以培根铸魂和启智润心。红色研学提供了历史感、真实感和场景感,让育人活动回归到蕴含巨大思想政治容量和丰富育人信息的“社会母体”,不仅具有身临其境的沉浸式体验,而且还在交流研讨中反思体悟,是“大思政课”的重要实践方式。
(二)红色研学的主要特征
第一,导向性。红色研学不是“价值无涉”或者“价值中立”的实践活动,而是具有明确价值目标和任务的育人活动。鲜明的价值导向性是红色研学区别于其他各类研学活动的重要特征。其他如科技活动类、职业体验类、亲近自然类等各类研学活动,更多是基于兴趣或者娱乐,价值引领不是其主要的功能。红色研学依托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形成的丰富红色资源,以正确价值引领为基点深度开发蕴含红色基因的物质形态、制度形态和精神形态的教育载体。红色研学在主张什么、弘扬什么、倡导什么等问题上是立场明确、旗帜鲜明的,这是红色研学具有实效性的重要前提。
第二,教育性。红色研学中的“红色”突出了导向性,那么“研学”则彰显了教育性,其精神实质是学习者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基础上的积极探究。红色研学的趣味性归根到底是为教育实践服务的。红色研学不停留于简单的讲授讲解、参观访问、旅游考察等形式,而且要通过情景模拟、互动交流、深入讨论等多种方式,把红色资源与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相互融合,让参与者体味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革命、改革和建设中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历史,体悟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和复兴付出的不懈努力和不畏牺牲的精神品质。因此,红色研学以对人的教育为活动的基本要求,具有教育性的内在特质。
第三,体验性。从活动性质看,红色研学具有导向性;从活动目的看,红色研学具有教育性;从活动形式看,红色研学具有体验性。红色研学突破集中、单一的空间、场景和格局,通过参观红色基地、历史遗迹等场所,观察具有红色底色的符号、器具等静态物品,讨论典型案例、热点事件和榜样人物,体验惊心动魄、厚重悠长的红色历史。这是理论知识与历史事实的相互验证,是知情意行交融的情感体验,更是分享合作中的共同成长。
二、红色研学对于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
独特优势
红色研学是集导向性、教育性和体验性于一体的教育实践活动,受到广大青年的喜爱。红色研学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加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有效手段。
(一)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提供鲜活的文化资源
一般来说,文化的元素是由活动、符号和意义等构成,文化的核心是价值,价值的核心是理想信念。作为文化的核心,理想信念通过文化的各类元素展现出来,因此文化也成为滋养理想信念的重要土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進文化的底蕴和滋养,信仰信念就难以深沉而执着。”[4]崇高的理想信念通过革命、建设和改革历程中形成的文化历史、文化符号和文化精神展现出来。李大钊、雷锋、王进喜等英雄人物,红船精神、红旗渠精神、女排精神等精神丰碑,都鲜活地体现了红色文化历史、红色文化符号和红色文化精神,有很强的精神感染力和行动感召力。红色研学通过回顾和梳理红色文化历史,了解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历史语境,让理想信念根植于鲜活的土壤中;红色研学通过学习和研究红色文化符号,实现红色资源时代化与具象化,推动红色资源“活”起来、火起来;红色研学通过领悟和践行红色文化意义,赋予研学以深刻的教育意蕴,成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资源。
(二)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营造良好的实践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重视显性教育,但更重视通过实践情境进行渗透性的隐性教育。他曾说:“要努力使共产主义思想的鼓舞作用经常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成为内在的和自动的道德力量,使最锋利的工具尽可能少用,只有这样,这些工具才能对青年产生影响。”[5]理想信念是认知、情感、意志的集合,理想信念的生成需要价值条目的教导, 也需要惯常地、无意间地养成和陶冶。红色研学通过对革命遗址、英雄事迹、重要事件等红色资源进行系统化构建、体系化整合、场景化呈现,形成了沉浸式育人情境。系统化构建强调研学活动以系统化思维立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打通校内与校外、理论与实践构建研学活动;体系化整合就是基于问题导向将历史与现实中教育的元素融合起来,将研学活动中涉及的各个学科知识整合起来,回到知识原点和历史原点全面展现历史人物、重大事件和典型事例;场景化呈现注重做好“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的衔接,增强现实感和真实感,让学习者既是观察者和参与者,也是思考者和行动者。红色研学构建的育人场域有利于激发青年的情感共鸣,指引青年确立远大的奋斗方向和目标。
(三)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拓展有效的培育方式
理想信念教育不能教条式,要联系实际、生动有趣、“有滋有味”。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同,红色研学是以实践互动体验为主的“大课堂”。一是全员育人。红色研学活动增强了“师—师”“师—生”“生—生”的互动,同时有利于校内师生和亲历者、专业人士等的互动。“师—师”“师—生”“生—生”的深度讨论,与亲历者等人士的近距离互动,专业人士的权威分享和交流,既带来了教学内容的新鲜感和真切感,也拓展了校内教学的广度和深度。二是长效育人。作为教育实践活动,红色研学本身是持续一定时间的过程,同时又与校内学习相互衔接,还与各个年级、各个学段相互呼应,因此有利于实现育人活动的贯通性和持续性,形成长效教育链。三是全空间育人。红色研学努力实现网络虚拟空间和现实物理空间虚实贯通的育人场域,尤其结合3D追踪镜头、立体声光设备、全息投影成像等技术带来的感官体验和情感共鸣,受到“00后”“10后”青年的欢迎。因此,红色研学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一种潜移默化、持久有效的育人渠道。
三、运用红色研学加强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优化
综上所述,红色研学是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可以依赖的重要路径,但从实践看还存在需要优化的地方,如“淡红”“轻红”“去红”现象时有发生、研学内容太过宽泛且流于表面等等。因此,红色研学应该牢牢把握青年理想信念教育的“根”与“魂”,优化教育资源、教育情境与教育形式,从而更好地加强和改进青年理想信念教育。
(一)深挖红色内涵,整合理想信念教育资源
第一,激活红色基因。作为比喻性概念,红色基因是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包含在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之中的精神内核。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6]革命遗址、烈士遗物、影像资料、红色档案、革命纪念馆等都是红色基因的载体,具有真实性和丰富性。真实性即红色资源都是真实可靠的,保证了其发挥育人功能的有效性;丰富性即红色资源蕴含丰富内涵,可以从不同维度、不同层面呈现红色精神。红色资源的真实性和丰富性,决定了其具有可开发性,因此红色资源需要结合教育进行有侧重点的阐释和运用。实践中,要进一步有针对性地挖掘红色资源、展示红色形象、讲好红色故事,从而更好地为青年树立学习的榜样和行动的楷模。
第二,强化细节呈现。历史文物、革命遗址、革命事件不是抽象孤立的,其背后都隐含可歌可泣的故事、感人至深的情怀,是鲜活而具体的。因此,红色研学不仅要深挖红色文化的内涵,还要从微观细节入手。通过对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档案、历史遗物等细节呈现,“活化”英雄人物和历史事件,从而让人在完整鲜活的细节呈现中感悟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的同频共振。这个过程中要注意避免两种倾向:一是只追求好玩,没有学习;二是只学习知识,没有价值传承。例如,在革命历史遗址的研学中,不管是参观遗址、器具、文字等静态物品的过程,还是探索革命事件发展、革命人物学习生活等过程,都不能止于表面,更应探究这些细节背后蕴含的精神内涵,通过置身于层层叠加的细节中不断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
第三,突出时代价值。红色研学内容必须与主体可共情、与时代可互通,因此关注历史的同时,还要联系现实和未来。要将红色文化的内涵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突出红色文化的时代价值,在继承的基础上挖掘红色文化的时代意蕴。例如,研学中可以结合实际开展文艺演出和志愿服务等活动,将红色文化蕴含的价值与当代青年的日常生活相结合。又如,开展红色研学活动后,可以进行开放式的现场论辩,以现实生活中的具体案例,探讨红色精神的恒久魅力。
(二)把握教育规律,创设理想信念教育情境
第一,情境创设要重视构建历史情境。历史是延续的,但是个体处于特定的历史场域当中,不可能亲历所有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因此红色研学要将创设历史情境作为基点。历史情境的创设“要坚持正确党史观、树立大历史观,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7],要坚决防止用“戏说”“穿越”解构主题主线、主流本质,也要防止仅限于热闹的表面化呈现或者好玩的表演式演绎。历史情境的创设实际上是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土壤,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正确的党史观,通过创設一定的条件和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重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从而在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之间建立联系。
第二,情境创设要重视学习者的主体情境。学习的过程不是新旧经验或者知识的相互替代,而是以其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和经验出发支撑新的学习,因此红色研学必须关注学习者的主体情境。构成学习者的主体情境的因素,既包括学习者本身所处的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也包括学习者自身掌握的所有相关知识和经验。[8]红色研学中场馆的选择、历史场景的创设、革命文物的呈现以及老一辈革命家、英雄模范的出场,都要与学习者的成长背景和知识储备结合起来,让青年们更好地感受红色历史的磅礴力量和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
第三,情境创设要重视技术造境。面对“网络原住民”的主体特点,红色研学要将网络化、移动化和数据化等技术纳入视野,通过现代信息技术“造境”,构建情与景、虚与实、心与物的融合的情境。利用如微博、微信、小红书、抖音、快手、哔哩哔哩等互联网平台,通过微电影、动画、H5、创意GIF、表情包等喜闻乐见的创作,打造一批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的红色研学的衍生作品。也可玩转新媒体运营模式,以主题方式创造话题、发酵话题、引爆话题,吸引青年们的关注和喜爱。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直播、在线交流等方式,邀请专家学者、英雄模范等与青年们进行互动交流。数字技术的运用,不是要建构一个与物理世界相隔离的虚拟世界,而是要实现红色研学在线上和线下融会贯通。数字技术的运用也要避免数字技术的滥用、数字化的重复投入和数字化成果的低效利用。
(三)聚焦青年思想实际,选择理想信念教育形式
第一,主题型叙事教育。主题型叙事教育就是基于青年学生价值观念形成發展的特点,设置循序渐进的教育主题,以“叙事”为手段,把抽象的观念、理论、价值观等融入生动感人的故事,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坚定崇高理想信念的教育形式。如以弘扬“两弹一星”精神为主题,组织青年学生实地观摩中国两弹城,通过讲解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大批科研工作者在茫茫戈壁荒滩中艰苦奋斗,克服种种困难最终研制成功“两弹一星”的动人故事,让“两弹一星”精神成为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教材。
第二,场景式情境教育。形象化表达让人感兴趣,交互化体验让人有在场感。场景式情境教育就是将课堂搬到革命遗址、纪念馆、烈士陵园、档案馆等现场,利用红色研学基地的现场环境和历史背景,设计具有代表性的模拟情景和体验活动,通过AR、VR、现场氛围布置、服化道换装等方式模拟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场景,让红色资源“活”起来、“动”起来。如在教育基地设计国防沙盘、斗争场景、红色“剧本游”等,让青年在实践中设身处地地体验革命传统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感受到革命先辈坚定的理想信念。这种场景式情境教育方式具有很强的现实感和参与感,对于培养青年的理想信念具有积极的影响。
第三,实践性体验教育。“活动是教育之本,无论是信仰教育还是道德教育,精神与物质的‘活动’都是最为重要的中介环节。”[9]实践性体验教育就是通过参与红色研学项目中的实践操作和亲身体验,让青年在实践中感悟崇高的理想信念。例如,在关于长征为载体的研学过程中,学习做草鞋这种红军的简陋装备,做好后穿上走上一路体验长征中的艰辛和理想的坚守;在关于井冈山斗争为载体的研学过程中,分团队进行模拟体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需要说明的是,主题型叙事教育、场景式情境教育和实践性体验教育是为了分析需要的分类,表达的是以主题叙事为主或者场景构建为主,还是实践体验为主,实际上三者的关系不是非此即彼,而是在彼此融合中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时代的中国青年[N].人民日报,2022-04-22(10).
[2]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27.
[3]习近平著作选读 (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203.
[4]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17-18.
[5]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杜殿坤,译.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182.
[6]习近平.论党的青年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100.
[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20.
[8]郑太年.知识与其双重情境化——关于教学革新的思考[J].全球教育展望,2004(12):6-10.
[9]檀传宝.信仰教育与道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26.
责任编辑︱李亚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