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政治认同素养的培育

2024-02-28李保明

中国德育 2024年2期
关键词:人大代表中国共产党素养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教师需要通过场景化代入、生活化叙说以及项目化探究等方式,让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增强他们的体验和感悟,使政治认同教学更好地入脑入心。

政治认同素养是政治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学生成长的方向和理想信念的确立,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目标。为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优化内容整合、扎实认同过程、保障素养落地等举措,使学生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表现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可、赞同、支持与参与。

一、紧扣“三要点”,优化政治认同的

内容整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深刻理解教材的核心点,突出内容重点,通过引用生动的历史材料和具体事例,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重要性,激发其对政治认同的浓厚兴趣。

(一)紧扣内容核心点

政治认同素养的培育离不开资源,而教材就是第一资源,是教学的主要依据。作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师,首先要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全面理解教材的核心观点、核心价值和核心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重点突出,确保教学有一个内容核心点贯穿始终。

如,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国有了共产党》第一框题“开天辟地的大事”明确说明了这一框题只有一个核心,即“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只有抓住了这一核心要点,并以此统领整个教学过程,才能更好地厘清教学的价值导向。作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师应该明白,“十月革命”与“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和组织上的准备。从这一视角来审视教材,教师就能明白教学内容的编排逻辑,从而智慧地构建教学逻辑,明晰“教路”,铺陈“学路”,引领学生领悟敢为人先、百折不挠、忠诚为民的“红船精神”。

(二)找准生活联结点

新课标强调,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要“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基础,增加内容的针对性和现实性”。在“开天辟地的大事”这一框题中,五年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五四运动的爆发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等历史事件的认知较为模糊。如何才能有效链接学生的生活,增加内容的亲切感呢?

首先,教师在教学时引入了“俞秀松的家书”这个“外援”。俞秀松是我校学生所熟知的校友,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发起者之一。教师通过介绍俞秀松在“五四运动”、建党中的事迹,着重引导学生阅读俞秀松的几封红色家书。这几封家书纸短情长,处处彰显着早期共产主义者的红色初心,如“我这次出去,几时回来没有数。我要等到大家有饭吃,等到讨饭佬有饭吃时再回来”等。让学生品读校友的这些家书,不仅能增强历史的亲和力,还能让他们与百年前的那颗“红心”产生精神共鸣。

其次,教师在教学时还要展现历史的连续性。历史、现实、未来是相通的。学习历史不仅仅是为了了解过去,更是为反观现实、走向更好的未来提供源源不断的历史启示和精神动力。因此,教师在教授“开天辟地的大事”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制作两份历史年表,一份是“国民经济发展年表”,一份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数量增加年表”。通过对两份年表的纵向、横向对比,学生不仅真正理解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不可能建设和发展新中国”的含义,也真切理解了中国共产党自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初心和使命并一直为之奋斗。有了这一基础,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感便会油然而生。

(三)激发学习兴趣点

兴趣是学习发生的原动力,有了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实质上是一个“将知识结构、情感认知等学习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呈现,以解决问题的方式内化的过程,也即内容问题化”。内容问题化的关键在于通过梳理、解析学习内容以提炼元问题。所谓元问题就是根本的、最大的问题。“开天辟地的大事”一课的元问题,无疑是“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近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在教学时,教师组织学生围绕元问题研究史料,开展探究性学习。为更好地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促进多维思考,教师在元问题之下又设置了几个问题,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支架:一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国的有识之士是如何进行救国探索的?探索的结果如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二是李大钊、毛泽东、俞秀松等先进知识分子为什么要探索一条新的救亡图存之路?新的救国之路是什么道路?探索的结果如何?三是是什么让李大钊、俞秀松等共产党人无惧危险、勇往直前?在探究活动中,学生基于史料对元问题进行分析、归纳和阐释。这一过程不仅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更培养了基于史实论证的证据思维。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能更好地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实现情感认同。

二、扎实“三过程”,提升政治认同的

教育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理性认知的建构,使其深入理解政治现象,更要注重激发情感认同,引导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将政治观念融入行为选择中,以提升政治认同的教育效果。

(一)建构理性认知

理性认知是政治认同素养培育的基础,是学生对政治现象的感知与认识、选择与判断。小学生的学习和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充满了较多的感性色彩。在教学中,教师只有正确理解和处理好学生认知的“感性”和政治思维的“理性”这对矛盾统一体的关系,才能形成深度学习,帮助学生明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从而真正树立“四个自信”。

如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人大代表为人民》第一框题“人民选出的代表”重在引导学生认识选举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径,也是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从教学内容上看,本课离学生生活比较远,人大代表对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是陌生的。为此,教师充分利用本校陈老师、周老师分别是镇人大代表、区人大代表这一资源,设计了“我与人大代表面对面”这一活动,引导学生找寻身边的人大代表,并了解他们的选举、履职经历。通过这一活动,学生认识到人大代表就在我们身边,并非高高在上,从而将“人大代表”这一政治概念具象化。在感性认知的基础上,教师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为什么要选举人大代表”。通过交流,学生理解了人大代表是代表我们去发声,去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自然也就理解了“人大代表就是代表人民来行使管理国家和地方事务的權利”这一政治论断。

(二)增强情感认同

政治认同是一种情感和心理上的归属感,是对政治制度、政治价值观以及政治权利运行方式产生的一种肯定、接纳、赞同的情感体验。政治认同素养的培育不仅需要理性的政治认知,更需要感性的政治情感的感染。

如在教授《人大代表为人民》第二框题“责任在肩、 人民在心”时,教师要求学生通过网络去搜寻全国人大十三届一次会议以来关于学生的议案。在随后的交流中,学生们提到了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预防校园欺凌、扩大学生体检项目、制定中小学书包标准等全国人大代表的议案,并为人大代表的关注感到兴奋。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把目光聚焦在“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议案上,让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有的学生从“家庭作业多,影响睡眠,心理压力大”的角度赞同此议案;有的学生从“晚托班收费高,家庭经济压力大”的角度认可这一议案;还有学生认为减轻过重课业负担应纳入法律法规。这一设计紧贴学生生活,引发了学生的情感共鸣,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我国根本政治制度的认同。

(三)影响行为选择

政治认同教学的最终落脚点不仅仅要使学生知道、有这个意识,还要指向学生现在或未来的“行”。因此,教师必须要有意识地创造实践条件,重视学生的政治参与,使其在实践中调整自己的行为选择。

如在教授《人大代表为人民》第三框题“我们是场外‘代表’”时,教师先邀请人大代表周老师对学生进行书写议案的专项指导。在她的引导下,学生集思广益,形成了“小区生活”“交通状况”“群体体育”“古迹名胜的保护和开发”等几个主题。随后,学生们自行分组、自选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调查。调查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举行议案发布会,由本校镇、区二位人大代表进行点评。发布会结束后,在教师的带领下,几名学生代表走进人大代表联络点,向人大代表递交了方案。经由这一过程,学生们深刻地明白了:国家的兴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公民参政议政既是权利也是责任。作为小学生,他们也可以积极参与其中。这一经历增强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更乐于关注生活问题与社会事件,并探究可行的办法与措施。

三、围绕“三维度”,保障政治认同素养的落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统整知识结构,通过具体情境引导,考查学生对政治生活现象的综合分析、判断和阐述能力,提升政治认同素养的发展水平。

(一)统整知识结构

目前,课程内容改革呈现出结构化趋势。道德与法治教材在编排单元内容时,已经考虑到“类”的集合,通常是一类相同或相似的知识、价值观的组合和排列。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以单元为评价单位,力求改变过去单一指向某个知识点的评价方式,以帮助学生实现对政治认知的统整与结构化。

如,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百年追梦、复兴中华”以时间为线索,以精神为核心,呈现了近百年来中国人民为实现民族复兴走过的历史进程,讲述了不少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为了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和历史结论的整体知晓情况,教师突破了教材范围,编制了思维导图,将思维导图的部分内容挖空,让学生填写。这既考察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帮助学生厘清了历史脉络,建构了完整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在“回望”近代中国抗争史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爱党爱国的情感。

(二)促进思维发展

政治认同素养的发展离不开政治思维的训练。政治认同素养培育的思维维度重在考查学生对政治生活现象的分析、判断和阐述。为了考察学生的政治思维能力,教师只有借助具体的情境,才能更真实、准确地反映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发展水平。

例如,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彻底摆脱被欺负、被压迫、被奴役的命运,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从而培养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是“百年追梦、复兴中华”单元教学的主要目标。为监测这一目标的达成度,教师首先让学生阅读了两段关于中国外交的历史材料,分别是1901年清朝政府签订《辛丑条约》以及2021年中美高层战略对话。随后,引导学生思考:在这120年间,中国外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说明了什么?是什么力量让现在的中国不再是1901年的那个中国?这样的设计既有丰富的情境,又有思维含量,可以在综合分析、阐释论述的具体任务中考察学生政治认同素养的发展水平。

(三)聚焦行为表现

政治认同素养还可以通过外显的行为及其结果加以推断。除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外,教师还可以设置表现性任务,通过作品、表演、展示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质性分析。

如,在学习完“百年追梦、复兴中华”单元后,教师可以设置如下表现性任务:一是讲解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史;二是用图文呈现新中国成立后的伟大成就;三是评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不可能建设和发展新中国”这句话;四是以“新时代少年的使命”为主题进行演讲。这些任务关注学生在政治认同学习过程中的知识习得、情感激发及践行精神等“知”“情”“行”的具体表现。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判断其是否具备知识的统整和迁移能力,是否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中的决定作用以及是否愿意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政治认同的教学内容通常较为抽象,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一定距离。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素养,教师需要通过场景化代入、生活化叙说以及项目化探究等方式,让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增强他们的体验和感悟,使政治认同教学更好地入脑入心。同时,政治认同核心素养是人内在的综合品质,其不可直接观测性给教学评价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为此,教师在教学时还需要进一步探究更科学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以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

【李保明,杭州市萧山区临浦镇第一小学正校级督学,高级教师】

責任编辑︱乔 羽

猜你喜欢

人大代表中国共产党素养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人大代表要常回“家”看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人大代表选举(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