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23年小麦市场年度报告及2024年趋势预测

2024-02-26申洪源

现代面粉工业 2024年1期
关键词:托市小麦价格

申洪源

(郑州粮食批发市场,郑州 450041)

1 2023年我国小麦供需形势回顾

1.1 灾害气候使我国小麦生产受损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2023年小麦播种面积23 627.2 khm2,同比增加108.7 khm2,增长0.46%;小麦单位面积产量5 781 kg/hm2,同比减少75 kg/hm2,下降1.28%;小麦总产量13 659万t,同比减少113.3万t,下降0.82%。产量减少主要是单产下降的原因。据监测,2023年3月份出现的倒春寒、冬麦扬花期的降雨等不利气候导致江淮、黄淮产区部分地块的小麦有穗无粒或是秕粒增多,冬麦成熟期产区多地阴雨寡照,麦收期又出现“烂场雨”,使小麦出现大面积不完善粒、毒素超标,容重下降。

2022/23年度小麦种植投入和2022年度基本持平,但受单产下降、品质受损影响,农户种植收益下降。2023年7月,河南省小规模小麦种植户调研显示:亩(1亩约666.7 m2)均投入约580元,同比增加5元,主要是机械收割费用上涨;出售标品小麦(按7月上旬一级市场价格计算)亩均毛收入约1 210元,同比减少330元,主要是新麦价格低于2022年同期;亩均净收益约630元,同比减少约330元。由于“烂场雨”影响,7月份“芽麦”基层收购价不足2 200元/t,相关地区农户的小麦种植亩均净收益或低于400元。

1.2 小麦口粮消费下降,小麦饲用占比提升

2023年,我国小麦产需总体呈紧平衡格局。主要原因是小麦口粮消费有所下降,饲用量显著增加。

据估算,2023年我国小麦消费总量约13 490万t,同比增1 130万t。其中,制粉消费8 400万t,同比减少100万t,虽然是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但国内基础投资项目同比偏弱,集团性消费不增反降;饲用消费约3 500万t,同比增加1 200万t,主要原因是低价“芽麦”大量进入饲料加工领域;工业消费约980万t,同比增加30万t,主要原因是“芽麦”和毒素超标小麦进入酒精加工或工业制胶等领域;种子用量约610万t,同比持平,主要原因是播种面积基本稳定。

1.3 小麦进口数量大幅提升

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前11个月我国累计进口粮食接近1.44亿t,同比增长9.1%,累计进口金额5 182.2亿元,同比增加6.7%。其中,小麦进口达1 130万t,同比增加28.5%(图1)。进口量连续5年增长,并连续第三年超出进口关税配额量,是自1995年以来进口量首次超过1 000万t。

图1 我国小麦进出口情况

从进口来源国看,澳大利亚进口678.5万t,占比60%;加拿大进口220万t,占比19.5%;美国进口89.5万t,占比8%;法国进口81.5万t,占比7.2%。另外,我国还从哈萨克斯坦进口小麦30万t,而2022年同期几乎为零,2023年三、四季度从俄罗斯进口的小麦量接近纪录水平。

2 2023年我国小麦市场行情走势

2.1 小麦行情受阶段性因素影响明显

国内小麦行情2023年运行态势弱于2022年,阶段行情特征见图2。

图2 国内主产区小麦价格分年走势

第一阶段(1—5月中旬),主产区麦价大幅下跌。2023年,主产区小麦以3 220元/t的均价平稳开局,春节过后因多数企业陆续开工、企业补库需求迫切等原因,小麦行情短暂“飘红”,一度上涨至3 260元/t左右。但进入2月份,麦价开始连续“下台阶”,2月底跌破3 100元/t,3月中下旬跌破3 000元/t,3月末跌破2 900元/t,尽管4月初因托市投放暂停让麦价止跌反弹,但在4月中旬后再度回归下行通道,并在下旬跌入2 800元/t,5月上旬跌至2 700元/t,5月中旬新麦上市时,主产区陈麦均价仅为2 640元/t,4个月时间下跌600元/t,跌幅达18.5%。分析认为:(1)供应方面。供应集中上量、消费支撑不足是引发行情下跌的诱因,而主体心态低迷、产业普遍亏损又进一步加剧了供需失衡的状态。1—4月托市小麦的投放对现货价格造成较明显牵制,各级轮换小麦在2—5月集中轮出,特别是4月份后轮换量大增、轮出价格下调,“卖跌不卖涨”的惯性思维让余粮较多的农户和基层粮点加快出货,而各类贸易商也迫于还贷或变现压力,抛售止损。(2)需求方面。上半年小麦制粉和饲用消费表现均低迷。由于面粉库存量较大,春节后企业面粉及副产品销售情况极差,出厂价格大幅下跌。据对样本企业调查,5月份企业平均开机率仅为35%,而2022年同期为55%。饲用上,除水产料和肉禽料消费持稳之外,替代玉米的数量也因养殖形势不佳,制约了小麦的饲用总量。

第二阶段(5月下旬—8月底),陈麦价格触底回升,新麦上市受追捧。5月下旬,陈麦价格开始反弹,回升到2 800~2 960元/t区间,同时也带动储备轮换交易成交率显著增长。原因:(1)市场对于5月下旬产区降雨普遍担忧,提升了采购焦虑。(2)加工企业库存量较低,而多地新麦成熟期推迟,需要陈麦填补需求。(3)前期通过双向轮换进行交易的企业需要采购陈麦来保障交货品质。

5月中旬南部产区新麦零星上市,因品质较低,基层收购价格约2 480元/t,且主流“看空”,但5月末江淮、黄淮大范围的降雨让市场预期从“悲观”快速转变为“乐观”。6月底,主产区价格从月初的2 680元/t提高到2 780~2 840元/t;对于有时间和品质限制的轮换收购,小麦价格还要更高一些;生芽率30%的“芽麦”价格在2 460元/t左右。相比7月份温和的走势,8月份麦价快速提升,主流收购价格涨至3 030~3 120元/t区间,“芽麦”均价涨至2 740元/t左右。推升麦价上行的原因主要是:(1)对符合标准的小麦需求集中显现,包括储备轮入持续进行、开学季院校对面粉备货等。(2)玉米和豆粕价格从6月份开始联袂上涨,吸引饲料养殖企业加大对小麦的采购力度。(3)“烂场雨”及 “七下八上”的洪涝让市场预期一致看多,农户惜售心理也逐步增强。

第三阶段(9—12月底),消费不畅,但预期犹存,反复震荡2个多月后,麦价逐步下行。9月份后麦价进入整理阶段,主流价格在3 060元/t左右。原因是:(1)市场需求从高峰转为平稳。(2)天气转好改善了物流运输状况。受品质差异影响,国庆长假过后,轮换的“刚性”收购和贸易的“灵活”调整,让麦价振幅扩大,但主流价格区间依旧处在3 030~3 090元/t。进入11月份,麦价震荡依旧,但振幅收窄,下行苗头渐显;中旬麦价跌破3 000元/t重要心理关口。12月份,麦价在频繁震荡中继续走低,至年末,麦价进入2 820~2 900元/t区间。

年末行情下跌,主要原因是:(1)终端消费羸弱,市场难以承受较大的供给压力。“旺季不旺”是近年来的市场特征,而12月份以来的大范围寒潮雨雪阻碍出行,也让社会面上食品、饮食消费相应降低。(2)市场供应渠道多元、数量显著增加。宏观形势的不确定性让诸如农户及基层粮点、各类型贸易及仓储类企业都开始加快出粮。(3)贸易心态变差,市场情绪出现负反馈。越跌价、粮越多的现实让加工企业为防止行情继续走低带来更多的风险损失,只得以各种名义控制收购进程,但实际情况却适得其反。

2.2 夏粮收购特征明显

受“烂场雨”影响,2023年夏收大规模启动较往年推迟约一周左右,但由于购销情绪旺盛,收购进度并不弱于往年。

(1) 收购总量保持高位,收购进度均衡推进。虽然官方未发布夏粮收购的分项数据,但综合多方信息,估算收购小麦数量或在5 900万t左右,接近于2022年(图3)。

图3 我国小麦收购情况

分月看,因为规模收购启动推迟,6月份收购量同比减少,随着各级主体入市,7、8月份的收购量均高于2022年同期,9月份收购量也基本处于近年平均中值。收购量虽在逐月递减,但降幅相对均衡,说明市场购销进展有序、心态基本稳定(图4)。

图4 小麦分月收购量对比

(2) 不同品质小麦的渠道流向“泾渭分明”。“烂场雨”让多个地区小麦不完善粒大幅提升,符合标准的小麦和“芽麦”价格差距扩大,吸引不同的产业客户“各取所需”。如符合标准的小麦多数被制粉企业和国有各级储备库收购,生芽率40%以内的小麦多数被饲料加工及畜禽养殖类企业争相收购,而品质更低劣、毒素超标的小麦则多被用于其他类型工业品原料。

(3) 市场预期基本一致,价格提升明显。2023年夏收小麦产量受损、品质差异扩大,市场预期高度统一,在此背景下,集中收购期间的麦价格涨幅历史罕见。据调查,2021、2021、2023年夏收期间,6月初至9月末小麦价格涨幅分别为5.7%、-2.5%和11.4%,能够超过2023年涨幅的只有1994年,为12.4%。“芽麦”价格涨幅更令人瞠目结舌,6月初生芽率30%的“芽麦”均价在1 700元/t左右,9月末已经达到2 760元/t,上涨约1 060元/t,涨幅达62.3%。

(4) 地区差、品质差、品种差同比显著扩大。如6月中旬,豫中和皖北小麦价差达80~100元/t,9月份,两地间价差虽有缩窄,但还保持在60~80元/t,而2022年同期两地间价差极小;不同品质小麦的价差在2023年主要表现为“生芽率”的差异,6月底,符合标准的小麦和生芽率30%的“芽麦”价差达 440元/t,9月末,两者价差至270元/t;普通小麦和优质强筋小麦之间价差在9月中旬为260元/t,而2022年同期两者价差为190元/t。

(5) 托市收购再度搁浅,市场化收购成为主流。2023年小麦最低收购价为2 340元/t(三等),而在6月初至9月底,同品质小麦的价格就没有低于2 680元/t,预案根本没有启动的机会。连续三年托市收购未启动,市场化收购占绝对比例,粮价形成更趋合理。

2.3 托市小麦投放减少,底价提高

2023年1月中旬开始,托市及临储小麦投放,除保留之前的相关交易规则之外,托市小麦的交易底价从之前的2 350元/t(三级)上调至2 410元/t,单次投放量从之前的55万t下调至14万t。因投放底价显著低于现货价格,且投放量少,在首次投放时溢价幅度普遍达到400~600元/t。随后的各周交易也保持高成交率、接近市场价格的交易状态。据统计,2023年托市及临储小麦共投放15周,累计投放172.9万t,最终成交158.7万t,成交率91.8%,成交均价2 819.38元/t。

2.4 小麦托市价格连续第四年上调

9月下旬,国家公布了2024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小麦最低收购价格为2 360元/t(三等),较2023年上调20元/t。最低收购价小麦限定收购总量为3 700万t,分两批下达,第一批数量为3 330万t,不分配到省;第二批数量为370万t,视收购需要具体分配到省。此次发布时间是自2006年启动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以来最早的一次,并是连续第四年上调小麦最低收购价格水平。政策及早发布、价格继续上调极大程度稳定了种粮农户的收益预期,在调动种粮积极性的同时,稳定了小麦的播种面积,为2024年小麦稳产增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国际小麦市场回顾及展望

2023年,全球经济逐渐走出疫情阴霾,复苏势头渐显,但欧美等发达国家饱受通胀困扰,而新兴经济体复苏缓慢、欠发达国家债务危机高悬,加之地缘冲突持续,全球粮食市场行情依旧是震荡运行。

回顾来看,国际小麦价格走势在2023年总体表现为振幅收窄、重心向下。在经历2022年如过山车般的行情后,国际小麦在2023年温和开局,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BOT)小麦主力合约价格在2月中旬达到7.98美元/蒲式耳(1蒲式耳约36.37 L),成为年内高点。3月份后,随着美欧及俄罗斯等产粮国新季小麦生产形势良好,同时市场对于黑海出口协议的前景持乐观预期,国际小麦价格接连3个月震荡下行,5月末CBOT小麦价格收于5.73美元/蒲式耳。进入夏季,黑海紧张局势快速升级,地缘政治造成的出口中断隐忧提升了全球小麦价格的风险升水,而主产国生产前景的改善以及产量预期的上调,又让国际小麦承压下跌,炒作题材快速切换的6至8月份,美麦期价走出“M”型走势。随着黑海地区庞大的出口前景显现,加之美元汇率坚挺,CBOT小麦一度跌至5.4美元/蒲式耳,创2020年10月份以来新低。后整个10、11月份CBOT小麦围绕在5.7美元/蒲式耳上下窄幅波动。11月末至12月上旬,由于澳洲恶劣气候让正处收获期的小麦受损,以及黑海地区风暴影响出口物流,并伴以中国扩大对外的采购力度因素,CBOT小麦有所反弹,并震荡运行至年末。

2024年,全球经济或将继续保持温和增长态势,但增速可能相对缓慢,科技创新将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但也正因如此,或有更多的岗位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加之全球人口老龄化趋势凸显,口粮消费或进一步趋缓。由于厄尔尼诺现象对全球气温的影响通常在其开始后的一年最为明显,所以虽然度过史上最热的2023年,但2024年或许更热,非常态的气候趋势对全球粮食生产或造成不利影响。推测2024年全球小麦价格震荡幅度和震荡频率都会加大,但不会出现暴涨急跌的行情,预计CBOT小麦价格或在5.5~7美元/蒲式耳范围内运行。

4 2024年我国小麦市场展望

4.1 稳面积增单产,预计小麦产量恢复性提升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毫不放松抓好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推动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确保2024年粮食产量保持在6.5亿t以上。

据对部分主产区的调研,虽然冬麦播种期及越冬期存在冷暖天气转换快、适期晚播情况等因素,但2023年冬小麦播种面积稳定、播种质量依旧好于2022年,出苗情况普遍良好,这奠定了2024年小麦丰收基础。由此预计,2023/24年度小麦播种面积将保持在3.5亿亩左右,小麦单产或呈恢复性提升,预计小麦总产或在1.37~1.38亿t。小麦质量情况取决于生长过程期间气候和收获时期天气情况。

4.2 供给渠道稳定,进口量或维持高位

分阶段看,2024年上半年,小麦供应渠道以政策性粮源、贸易商库存以及农户及基层粮点存粮为主。其中,各级储备轮出在2024年元旦后就陆续开始,春节后,轮出频率、数量、范围都将扩大,轮出价格也将随行就市;2024年元旦后,新疆临储小麦启动投放引发市场对托市小麦何时投放的关注,毕竟存放周期接近或超过7a的2017年及之前的托市小麦还有超千万吨在库。

调查分析认为,可供商品加工的小麦数量或有6 800~7 000万t,如果再加上留存在市场中的2022年产小麦,预计约有7 200~7 500万t小麦进入2024年。

2024年6月份后,新小麦成为市场供应主力。三季度的交易逻辑将围绕新小麦品质来制定,而各产区之间、品种之间价差将依照最终实际产量而定。四季度市场供应渠道维持多元化,特别是年末,贸易商及基层粮点或加大出库力度,年内国家是否投放临储及托市小麦将取决于市场的供需形势。

由于我国小麦进口已经连续第5年增加,并在2023年超过1 000万t水平,预计2024年继续大幅扩大进口的空间或较为有限,进口量或在950~1 100万t。

4.3 制粉消费回暖但饲用数量大减

预计2024年,小麦消费总量为12 080万t,较2023年减少1 410万t。其中,制粉消费稳步增加,饲用消费大幅减少,工业用量略有减少,种子用量基本持平。

预计2024年制粉消费量为8 700万t,同比增加300万t。2023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扩大国内需求、提振各型消费、增加城乡收入等方面均提出明确要求。中科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发布的《2024中国经济预测与展望》预计2024年我国经济将平稳运行,经济增长将呈前低后高态势,预计全年GDP增速为5.3%左右。经济回升向好势必会推升口粮消费的增加,预计2024年国内制粉企业平均开机率或上调至42%~46%,高于2023年2~3个百分点。

预计2024年小麦饲用消费量为1 800万t,同比减少1 700万t。小麦饲用量减少可以被认作为是对玉米饲用替代的减少。(1)玉米价格难以再现类似2023年6—8月份持续提升的走势,在2024年维持在相对较低价格水平是大概率事件。(2)为缓解饲料加工对主要口粮品种的消耗,我国依旧会保持对玉米及饲料替代品的大量进口。(3)在结构性矛盾未消除之前,国内生猪低迷的养殖形势或会蔓延在整个前三个季度,这种局面不利于饲料消费和加工。

预计2024年小麦的工业消费将会回归常态,消费量为970万t。

预计2024年小麦种子用量也因播种面积持稳而保持在610万t左右。

4.4 预计2025年小麦托市价格或不变

由于2024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在2022年9月份就已经发布,所以小麦的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在2024年将继续执行。根据近3年小麦价格运行情况和国家制定的托市价格水平,预计2024年新小麦上市后,最低收购价政策预案启动的可能性极小。

2021—2023年小麦托市收购连续3年“缺席”,而这3年的平均收购量却超过5 800万t,以此预计,在2024年的旺季收购阶段,全社会累计收购的小麦总量或也将保持在5 800万t水平。

根据中央对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的主导精神,继续在2025年执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可能性极大。政策价格的发布期预计在2024年10月中上旬,考虑到小麦最低收购价格已经连续4年上调,预计2025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将维持在2 360元/t(三等)水平不变。

4.5 预计2024年麦价走势或先抑后扬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还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年。在外部环境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和内部还需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的情况下,维持粮食价格运行在合理区间意义重大。作为关键的口粮品种,小麦的供需结构是否良性、价格运行是否可控、市场预期是否稳定,都会被管理部门高度关注。

预计2024年,国内主产区小麦价格走势阶段性特征或较为突出:一季度,小麦价格或呈弱势运行态势,行情低点或出现在3月中下旬,随着市场供应形势变化,二季度后麦价或企稳并有所回升,预计5月中旬接新前,主产区陈小麦主流价格或在2 700~2 800元/t区间。如果2024年新小麦产量和质量正常,预计在6月初,主产区加工企业对新麦的收购价格或在2 560~2 660元/t区间;9月底旺季收购结束,届时价格或进入2 640~2 760元/t区间;至2024年底,预计小麦价格或在2 700~2 780元/t。

猜你喜欢

托市小麦价格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哭娃小麦
红枣价格上涨行情预计难持续
价格
价格
价格
数说
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