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现场工程师”培养路径的探索
2024-02-26吕银德赵俊芳刘奇付
吕银德, 赵俊芳, 刘奇付
(漯河食品职业学院, 河南 漯河 462300)
随着我国食品工业迅猛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广泛使用,企业技术及工程要求不断提高,急需能够解决现场问题及工程技术的技术应用人才。2022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等五部门关于实施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的通知》,提出总体思路、工作目标、重点任务和组织实施,要求校企共同培养一批具备工匠精神,精操作、懂工艺、会管理、善协作、能创新的现场工程师[1]。政策为职业教育现场工程师高质量培养提供了重要行动指引。为落实文件精神,探索食品智能加工专业现场工程师高质量培养的路径。
1 培养高质量现场工程师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些地方、学校和企业通过订单培养、定岗实习和小班化教学等开展积极探索,在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上,取得了一些成就。然而,现场工程师职业教育培养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必须给予重视。
(1) 培养目标、培养模式针对性不强。对于现场工程师培养强实践和创新技能培养,一些学校习惯于模仿普通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模式培养,重理论轻实践,精、懂、会、善、能的实践技能培养和创新能力针对性不强[2]。
(2) 教学模式理论化,企业参与度低。存在教学与生产实践脱节、实践培养与企业需求切合度低,课堂教学理论化、实践教学空虚化等现象。合作企业的参与度低、积极性不高,再加上学校教师实践经验不强,导致现场工程师培养的教学活动缺乏实践技能和创新技能培养,培养的学生缺乏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不能满足企业对现场工程师人才的需求。
(3) 现场工程师培养机制不健全。政校企培养责任不明确,职业教育资源整合力度不够、共建共享不足、与企业需求的现场工程师匹配度低,导致现场工程师培养缺乏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严重制约着教育功能的发挥和学生学习效能的提升[3]。
2 高质量现场工程师的培养路径
2.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制定现场工程师培养目标
基于食品加工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职业场景下人才技术岗位的需求,挖掘现场工程师的内涵、素质和人才成长规律,分析现场工程师的主要岗位职责是:懂现场技术操作和生产实践,能解决复杂的现场技术问题;能参与新产品的开发,实现产品标准化;具有现场管理和创新精神。依据现场工程师的岗位职责,制定培养目标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立德树人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思想政治坚定、敬重职业、执着专注、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精于生产工艺、设备操作、品质管理、工程技术,具有丰富的现场实践经验,能及时有效解决现场技术问题;具有一定计划、组织、团结协作、交流沟通、现场管理和创新能力。
2.2 以培养目标为导向打造人才培养模式
为了打造“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机制,学院构建“产教城一体化”的发展模式和“产学研转创”协同办学模式,依据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现场工程师培养目标,形成“四方协同(学校、行业联盟、研创平台和生产企业四方协商、深度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共同承担课程建设和授课任务,共同组建师资队伍和研创团队,共同编写教材和实训指导书,共同建设和使用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五级递进(学生由入学到毕业须经过“五级阶梯式”技术技能形成过程)”人才培养模式(图1)。
图1 “四方协同、五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2.3 依托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体系
按照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和“四方协同、五级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构建课程体系,重点围绕培养现场工程师的工匠精神、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设立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实践课,课程内容宽度适宜、深度合理、重点突出。
公共基础课为夯实学生的素质基础,培养学生的科学的思维方法,学生初步树立工程与技术应用意识,开设人文社科、自然科学、计算机、工程数学等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课程培养强化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工匠精神,学生初步掌握工程技术理论,初步练习工程实践技能,开设食品化学、食品工程设计、食品机械等课程;专业核心课依据企业岗位要求设置,课程强化学生工程技能训练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掌握工程实践的科学方法,全面发展学生的工程能力,开设食品加工技术、食品加工技能实训、职业技能培训等;实践课强化学生实践技能,培养学生解决现场问题的能力,开设技能操作训练、毕业设计、定岗实习等实践技能学习体系。
2.4 构建中国特色学徒制教学模式
现场工程师培养突出现场教学和实践教学,打造工匠精神、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构建以立德树人、德技并修为核心的中国特色学徒制。
(1) 校企订单式学徒制教学模式
企业根据岗位需求设立的现场工程师学徒岗位,学校、企业和学生应签订订单学徒培养协议,明确三方的权利和责任,构成企业与学校双主体、双导师责任制,明确学徒既是学生,也是职工并享受企业相关待遇,校企共同制定岗位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过程管理、考核评价等,学生跟随企业师傅进行长时间的岗位见习、顶岗实习和工程实践,学到生产技术,学成毕业后能够顺利地找到工作,实现高质量就业。
(2) 产业学院学徒制教学模式
学校、行业联盟、研创平台和生产企业共同组建产业学院,由专业教师和行业、企业技术工程师组成双导师学徒制,产业学院打造“虚实结合”现场工程师培养平台,充分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把工厂搬进课堂,把车间搬进课堂,将工程实际问题和案例生动地再现于课堂,培养学生面向工程、面向现场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能力[4-5]。行业、企业技术工程师进入培养平台,参与实践教学和指导,开展实践工程训练,在校园内及校园外共同实现“科教”与“产教”的融合,努力提升人才培养的需求契合度和专业对口度。
2.5 健全现场工程师培养质量评价体系
为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校企协同培养现场工程师树立以“学生”为本的评价理念。契合食品加工行业所需具有工匠精神、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现场工程师,尝试构建政行企校多元参与的现场工程师培养评价体系。校内建立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同行评课、专家评质、企业评人的“五评”制度,校外健全实训实习监管,质量监控、过程督导、结果评价等配套管理机制。构建政府、行业第三方评价机制,建设现场工程师指导委员会,加强对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体系设计、教材编撰、教学计划实施、学徒制管理等环节的指导与评价。
2.6 高质量现场工程师的培养机制
为了打造“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机制,形成现场工程师人才快速成长的培养生态圈,不断探索健全的高质量培养现场工程师的机制。
(1) 完善校企“双主体”管理体制
校企应有效协同和同频共振,形成校企命运共同体,协同做好规划设计、项目实施、教学改革等现场工程师培养工作。界定校企的职能分工,细化主体责任,学校应履行教育教学和管理职责,形成学校现场工程师培养体系,构建学校现场工程师教育格局。企业履行合作育人职能,形成支持、参与职业教育的友好氛围。校企之间应建立协同沟通工作机制,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会议,专题研究现场工程师培养和学徒制管理。
(2) 构建共建共享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围绕培养高质量现场工程师目标,着力构建“专业共建、课程共担、教材共编、师资共享、基地公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其中,重点建设共建共享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一方面,学校加强教师技能培训,选派教师到合作企业进行岗位实践、参与企业工程实践或技术攻关,引导教师对企业进行技术帮扶,从而提升教师的“双师”素质。另一方面,企业选派行业企业领军人才、能工巧匠、技术人才充实兼职教师队伍,参加学徒培养,承担实践课程教学任务,指导学生顶岗实习和开展教学研究,从而保障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同时,校企双方应加强“双师”教师的聘任、使用与考核,实行多岗多责、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管理机制,制定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