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胸手术应用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的麻醉效果观察

2024-02-25方伟江山

婚育与健康 2024年2期
关键词:开胸手术麻醉效果超声引导

方伟 江山

【摘要】目的:针对开胸手术中采取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与右美托咪定联合使用的麻醉效果展开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入研究对象95例,时间为2021年8月—2023年2月,按照麻醉方案不同,划分为常规组(n=50,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观察组(n=45,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复合全麻),对照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平面固定时间短于常规组,且术后苏醒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该组术后不同时间疼痛评分及镇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该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常规组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应用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与右美托咪定联合的方式,可将开胸手术麻醉效果明显提升,且不会增加过多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值得普及。

【关键词】右美托咪定;开胸手术;超声引导;椎旁神经阻滞;麻醉效果

Observation of anesthesia effect of ultrasond-guided thoracic 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 combined with dexmedetomidine in thoracotomy

FANG Wei, JIANG Shan

Zhijiang People’s Hospital , Yichang, Hubei 4432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anesthetic effect of ultrasound guided thoracic 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 combined with dexmedetomidine during thoracotomy. Methods: Ninety-five cases were selected from August 2021 to February 2023. According to different anesthesia program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ventional group (n=40, epidural block combined with general anesthesia)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n=45, ultrasound-guided thoracic 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 combined with dexmedetomidine combined with general anesthesia), and the anesthetic effect was controlled. Results: The time of block onset and block plane fix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and th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time was long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postoperative pain score and sedation score in the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t different time(P<0.05);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ation of ultrasound guided thoracic 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 and dexmedetomidin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anesthetic effect of thoracotomy without increasing too many adverse reactions, and it is safe and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Key Words】Dexmedetomidine; Thoracotomy; Ultrasonic guidance; Paravertebral nerve block; Anesthetic effect

开胸手术在临床上属于一个比较常见的手术治疗方法,为保证手术进程更加顺利,科学的麻醉方式十分关键[1]。目前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属于开胸手术中最为常见的麻醉方式,可以使机体应激反应得到的緩解,并满足手术实际需求、但是该方法容易出现各类并发症,且部分患者容易有硬膜外穿刺失败等情况,因此效果具有不足之处[2]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是一种在超声引导下完成的区域神经阻滞技术,不仅可以起到良好的麻醉效果,同时也具备理想的镇痛作用,并降低感染、血肿等问题的产生概率[3]。在此基础上配合右美托咪定,可使镇痛效果进一步增强。本研究在2021年8月— 2023年2月期间抽取95例开胸手术患者实施对比,数据详情如下。

1.1 一般资料

总计纳入95例2021年8月—2023年2月期间来院接受开胸手术治疗的患者,根据麻醉方案划分为常规组50例和观察组45例。常规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34~57岁,平均年龄(45.66±2.41)岁;观察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34~57岁,平均年龄(45.74±2.37)岁。一般资料对照P>0.05。纳入标准:①符合开胸手术条件;②有完整资料;③有正常认知;④知晓并签订告知协议。排除标准:①存在麻醉药物过敏史;②有精神疾病;③有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④有皮肤感染等问题。

1.2 方法

常规组麻醉方式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穿刺点选择第6-7胸椎,予以3mL含肾上腺素的利多卡因(1%),然后间断向硬膜外腔推注罗哌卡因,达到阻滞平面后,予以全麻诱导。

观察组麻醉方式为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右美托咪定复合全麻:在超声引导下,在第4胸椎实施阻滞,予以右美托咪定及罗哌卡因20mL,达到阻滞平面后,按每公斤体重每小时1μg的标准泵注右美托咪定,连续10min,然后予以全麻诱导。

全麻诱导方法:按每公斤体重0.05~0.1mg的标准静脉注射咪达唑仑,按每公斤体重0.3mg的标准静脉注射依托咪酯,按每公斤体重0.4μg标准静脉注射舒芬太尼,按每公斤体重0.6mg的标准静脉注射罗库溴铵。

麻醉维持方法:将丙泊酚、瑞芬太尼施以目标靶控输注,将顺阿曲库铵保持恒定速度输注,确保手术期间患者脑电双频指数能够维持在40~55之间。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照两组麻醉效果、术后不同阶段疼痛及镇静评分、不良反應发生率统计结果。(1)麻醉效果:具体包括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平面固定时间、术后苏醒时间。(2)疼痛评分:具体是用VAS视觉模拟疼痛指数打分,0~10分,分高疼痛重,打分时间为术后6h(T1)、术后12h(T2)、术后24h(T3)、术后48h(T4)。(3)镇静评分:具体是用Ramsay镇静量表打分,0~6分,分高,镇静程度更深,打分时间同上。(4)不良反应发生率:统计眩晕、恶心呕吐、瘙痒、心动过缓等不良反应。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进行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 麻醉效果对照结果

观察组麻醉效果相比常规组更优,P<0.05,见表1。

2.2 术后不同阶段疼痛及镇静评分对照结果

观察组各阶段疼痛及镇静评分均较常规组更低,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结果

观察组统计结果和常规组比较差异无意义,P>0.05,见表3。

开胸手术的操作内容比较复杂,患者机体会在手术期间受到较大损伤,并出现强烈的应激反应以及明显的疼痛症状,具有较高的治疗难度。有效的麻醉方式是缓解机体炎症反应,提高预后效果的关键[4]。传统方案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虽然能够具有较好的麻醉效果,但是易产生硬膜外血肿等问题,因此有很多不足之处。

本研究针对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与右美托咪定联合方式展开探讨,其数据统计结果良好,其中观察组麻醉效果、各阶段疼痛评分及镇痛评分均较常规组更优,P<0.05。分析原因: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在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在可视化技术引导下完成麻醉药物的注射,在缓解围手术期疼痛反应的同时,最大限度内降低麻醉药物使用剂量[5]。而在此基础上,配合其他麻醉药物联合使用,会使手术期间患者机体承受的刺激得到缓解,进而提高疾病康复效果[6]。而右美托咪定主要是可以抑制交感神经活性,其为一种高选择性α2受体激动剂,可以在确保患者自主呼吸的同时,维持其各血流动力学指标处在更为稳定的状态[7]。在治疗过程中,能够使麻醉药使用剂量得到有效控制,进而降低不良反应产生概率[8]。此外,通过增加使用右美托咪定,能够使患者在手术期间的麻醉效果得到提高,并使镇痛时间进一步延长,因此其各项临床指标也会有更好改善[9]。另在本次研究中,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照差异无意义,P>0.05,这一结果能够看出该方法拥有着较好的安全性,且不会显著提高不良反应事件的产生概率,因此具有较强可行性。

综上所述,对开胸手术施以超声引导胸椎旁神经阻滞与右美托咪定联合方式,可显著提高麻醉效果,适合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伟涛,朱芸芸.超声引导右美托咪定结合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麻醉在开胸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20,41(9):2160-2161.

[2] 陈华永,马丹丹,张华朋,等.超声引导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开胸手术患者的麻醉及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分析[J].系统医学,2021,6(23):137-139,147.

[3] 王中玉,王铭,郭培霞,等.超声引导下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罗哌卡因胸椎旁阻滞在胸腔镜手术麻醉诱导前应用的效果观察[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21,35(3):310-313.

[4] 王宏亮,王学佳.右美托咪定联合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开胸食管癌根治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2,29(9):1029-1032.

[5] 陈莉,唐涛,郎凤娇,等.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复合右美托咪定在肝癌微波消融术中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21,49(10):1168-1170.

[6] 赵海蕊,张同军,柴鸣,等.直视下前路胸椎旁神经阻滞在开胸手术麻醉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22, 44(21):3285-3288.

[7] 陈超,黄少松.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在开胸手术中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前沿,2022,4(5):156.

[8] 李修良,万磊,董鹏,等.单次胸椎旁神经阻滞联合自控静脉镇痛对开胸患者术后急性和慢性疼痛的影响[J].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2022,43(11):1168-1171.

[9] 路凯,陈海燕,徐瑞芬,等.超声引导下胸椎旁神经阻滞对开胸手术患者应激反应指标水平、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1,6(21):53-55.

猜你喜欢

开胸手术麻醉效果超声引导
无痛胃镜检查中丙泊酚联合芬太尼的麻醉效果研究
胸腔镜微创手术与开胸手术治疗食管癌的疗效观察
七氟烷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临床研究
超声引导下不同硬化剂注射治疗肝囊肿的临床效果评价
丙泊酚联合右美托咪定靶控输注在烧伤休克期的麻醉作用探讨
比较胸腔镜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
比较七氟烷和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用于短小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及对麻醉苏醒期的影响
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18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