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18例临床分析

2016-05-04孙天成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11期

孙天成

【摘要】 目的 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36例纵隔肿瘤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1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与观察组比较, 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及引流时间长、术中出血量多、切口长、镇痛剂使用时间长、并发症多,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操作简单, 见效快, 安全性高, 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少, 恢复良好,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胸腔镜手术;纵隔肿瘤;开胸手术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1.030

纵隔肿瘤是比较常见的胸外科疾病, 肿瘤的长大逐渐压迫毗邻器官, 造成感染或恶变, 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和正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威胁, 必须早发现、早治疗, 减轻患者的痛苦[1]。近年来, 医疗设备不断更新, 医疗技术也不断进步, 胸腔镜手术在胸外科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作者对36例患者进行分组治疗, 探讨传统开胸手术与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的不同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5月~2015年6月本院收治的纵隔肿瘤患者36例, 临床症状包括咳嗽、发绀、呼吸困难、胸闷、胸痛、膈肌麻痹、声嘶、气促背痛等。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18例。对照组男11例, 女7例;年龄28~65岁, 平均年龄(33.8±11.1)岁;病程1~5年, 平均病程(2.5±0.9)年;其中胸腺瘤4例、畸胎瘤7例、支气管囊肿7例;良性肿瘤10例、恶性肿瘤8例。观察组男9例, 女9例;年龄26~67岁, 平均年龄(35.4±11.5)岁;病程1~5年, 平均病程(2.4±0.9)年;其中胸腺瘤5例、畸胎瘤6例、支气管囊肿7例;良性肿瘤9例、恶性肿瘤9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疾病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 患者取平卧位, 进行常规消毒并实施全身麻醉, 单腔器官插管, 自患者正中将其胸骨劈开, 充分暴露胸腔部分, 确定肿瘤的具体位置, 切断周围的所有肿瘤组织, 并分离粘连组织, 切除纵隔肿瘤, 患者纵隔胸膜若出现损伤, 可在其胸腔内放置引流管。观察组患者采用胸腔镜手术, 进行常规消毒并实施全身麻醉, 双腔气管插管, 给予单肺通气, 取健侧卧位, 选胸壁处皮肤做3个长度约1.5~2.0 cm的切口, 分别用作摄像孔, 第1、2 操作孔。在操作过程中, 要特别注意避免钝性分离进入胸腔切断胸部肌肉。在胸腔镜下找到肿瘤, 分离粘连组织并予以切除。切除后用0.9% NaCl溶液彻底清洗胸腔, 预防感染。在手术过程中, 注意随时观察患者的胸腔情况, 确保顺利实施手术。仔细检查胸腔吻合口的出血情况, 未发现出血后取出胸腔镜, 常规留置引流管[2]。

1. 3 观察指标 记录术中、术后的各项指标, 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引流时间、镇痛剂使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术中出血量(175.9±23.8)ml, 手术时间(140.6± 41.6)min, 切口长度(16.5±5.8)cm, 术后引流时间(4.9±1.4)d, 镇痛剂使用时间(2.2±0.4)min, 术后住院时间(13.1±1.2)d, 术后并发症5例(3例切口渗液, 2例发热)。观察组术中出血量(120.2±20.5)ml, 手术时间(136.8±52.4)min, 切口长度(6.5± 2.1)cm, 术后引流时间(2.6±1.5)d, 镇痛剂使用时间(1.3± 0.2)min, 术后住院时间(7.2±0.1)d, 术后并发症1例(发热)。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 切口短, 术后引流时间、镇痛剂使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 并发症少,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纵隔的正常生理位置位于胸腔的中部, 并且与一些重要的器官和组织相连, 包括大血管、气管、食管、心脏等, 其生理结构异常复杂, 比较容易发生肿瘤, 当肿瘤长到一定体积, 可产生压迫症状, 造成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功能障碍, 临床表现为咳嗽、发绀、呼吸困难、胸痛等, 少数患者会伴有咳血, 需要及时进行手术予以切除。按照不同性质可将纵隔肿瘤分为转移性、原发性两种, 其中比较常见的是原发性肿瘤。临床上治疗纵隔肿瘤的传统手术即开胸手术, 虽能充分暴露术区, 方便操作, 但是需要将胸壁肌肉层切断, 容易引起较大的手术创口, 术中出血较多, 疼痛明显, 且术后恢复时间较长, 极易引起并发症。胸腔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 与传统的开胸手术对比, 具有美观、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恢复快的优点, 而且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很少出现并发症。胸腔镜手术时病变显现、手术切除范围及手术视野较大较清晰, 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开胸手术创伤大、疼痛明显、恢复时间长等问题[3]。在上述研究中,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 观察组患者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 结果显示, 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术中出血量, 切口大小, 术后引流时间、镇痛剂使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方面比较,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证实了上述理论。

综上所述, 胸腔镜手术治疗纵隔肿瘤疗效显著、出血少、疼痛小、恢复快,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罗伟彬. 电视胸腔镜手术在纵膈肿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贵阳医学院学报, 2013, 38(2):178-179.

[2] 韩福顺. 胸腔镜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纵膈肿瘤的临床观察. 中国处方药, 2014, 13(11):84.

[3] 刘日清, 刘如锋, 阮永军, 等. 胸腔镜下纵膈肿瘤切除术治疗纵膈肿瘤的疗效观察及安全性评估. 湖南师范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5, 12(4):80-82.

[收稿日期:2015-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