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对急性脑桥梗死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的预测意义
2024-02-24陈佳美季优苗
陈佳美, 季优苗
南通市海门区人民医院,江苏南通 226000
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高达三分之一的患者会发生早期神经功能恶化(early neurological deterioration,END),并已证实END与患者死亡和功能障碍相关[1]。尽管利用MRI可以对AIS患者神经功能损伤及预后进行评估[2],但仍难以完全实现对END的预测及评估。单核细胞(monocyte,M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monocyte/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ratio,MHR)被认为是心脑血管疾病,尤其是冠状动脉疾病的一种新型炎症标志物[3]。研究显示,MHR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密切相关,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卒中相关性肺炎及卒中后全因死亡有着良好的预测价值[4-5]。急性脑桥梗死占所有缺血性脑卒中7%,占所有后循环梗死15%[6],但对于急性脑桥梗死发生END的相关研究较少,临床缺乏对急性脑桥梗死发生END的有效评估手段。基于此,本研究探索MHR对急性脑桥梗死发生END的预测价值,为进一步完善急性脑桥梗死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选择
回顾性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22年1月803例急性脑桥梗死患者,按是否发生END分为END组219例及非END组584例。纳入标准:①症状发作后48 h内住院;②MRI显示单侧脑桥内急性缺血性病变;③入院前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ore,mRS)评分[7]<2分。排除标准:①未在发病后72 h内进行MRI;②MRI显示前循环梗死和/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等其他部位梗死;③因脑外疾病恶化,如感染、吸入性肺炎、低血压、代谢紊乱、脱水、呼吸衰竭、心力衰竭。
1.2 临床资料收集
回顾性收集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饮酒情况、发病至入院时间、住院时长、单核细胞、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以及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心房颤动、脑卒中等情况。MHR为单核细胞与HDLC的比值。
1.3 END评估
在入院时MRI扫描前即刻、症状发作后第1周内,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8](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估神经功能损伤的严重程度。END定义为症状发作后第1周内NIHSS评分升高≥2 分或NIHSS运动能力增加≥1分。
1.4 MRI检查
入院后48 h内进行MRI(飞利浦3.0-T)检查。在轴向DWI上进行形态学测量,成像参数如下:重复时间2 800 ms,回波时间90 ms,层5 mm/间隙0.5 mm,体素1.0 mm×1.0 mm,视野230 mm×230 mm,扫描时间35 min,弥散敏感性系数B设定为0和1 000 s/mm2。在轴向DWI上测量每处梗死最大腹背长度和宽度,梗死面积(infarct size,IS)=长度×宽度[9]。脑桥梗死分为旁正中脑桥梗死(paramedian pontine infarction,PPI)和腔隙性脑桥梗死(lacunar pontine infarction,LPI),PPI为延伸至脑桥前表面的病灶,LPI为未延伸至脑桥基底表面的病灶[10]。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比较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两组患者年龄、发病至入院时间、住院时长、入院NIHSS评分及高血压比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的比较
2.2 两组MHR、IS、梗死类型的比较和相关性分析
END组MHR、IS均高于非END组(P<0.05),END组PPI患者多于非END组(P<0.05;表2)。END组MHR与IS呈正相关(r=0.532,P<0.001)。
表2 两组MHR、IS、梗死类型的比较
2.3 脑桥梗死后发生END的危险因素分析
以是否发生END为因变量,以上述有差异的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入院NIHSS评分、MHR、年龄、高血压、IS及PPI是影响脑桥梗死患者发生END的危险因素(P<0.05;表3)。
表3 脑桥梗死患者发生END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
2.4 MHR对脑桥梗死患者发生END的预测价值
ROC(图1)分析显示,MHR、IS、高血压、PPI、年龄、入院NIHSS评分对脑桥梗死患者发生END有良好的预测价值(P<0.05;图1)。
图1 MHR和其他指标预测脑桥梗死发生END的ROC图
3 讨 论
在脑缺血疾病引起的脑损伤中可观察到炎症反应的发生,包括炎症细胞的产生、促炎性介质的释放和组织浸润[11]。事实上,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炎症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机制和进展中发挥了显著作用[12]。脑卒中发生后数小时,循环中多形核中性粒细胞数量呈脑卒中严重程度依赖性方式增加,缺血发生后3~7天,来自血液的单核细胞到达损伤部位的数量最多[13]。脑损伤后早期,血液循环中的总单核细胞数量呈现增加趋势。此外有研究报道,脑内产生的不同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内流,在缺血后炎症中起到免疫调节作用[14]。高水平单核细胞计数对各种心血管疾病的预后有预测价值,单核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的开始和进展中发挥关键作用,血液中的单核细胞迁移至内膜,并在细胞因子作用下分化成巨噬细胞,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过程,易损斑块周围的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数量增加也可导致外周血单核细胞计数增加,这种炎症反应发生在所有脑卒中亚型中,可部分解释更关键神经病学症状和更差结局的发生[15]。相反,HDLC能在抑制巨噬细胞迁移的同时控制单核细胞活化,保护内皮细胞免受炎症和氧化应激,HDLC介导的胆固醇流出受损和HDLC水平较低引起单核细胞增殖,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展[16]。
本研究分析803例急性脑桥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在保持基线资料不变的情况下,END组患者相对于非END组具有更高的MHR及IS值,且更容易出现PPI倾向,且MHR与IS具有显著相关性,强调了MHR在END进展中的潜在价值。随后通过多因素分析提示,入院NIHSS评分、MHR、年龄、高血压、IS及PPI是影响脑桥梗死患者发生END的关键因素,年龄、入院NIHSS评分、高血压、IS、PPI均为当前普遍认可的与END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本研究结果发现,MHR具有与上述指标类似的临床价值,作为炎症和氧化应激指标,MHR反映了HDLC抗炎和抗氧化作用,以及单核细胞促炎作用引起的炎症和氧化应激的平衡。随后通过ROC分析进一步发现,MHR对脑桥梗死患者发生END具有良好预测价值。
综上所述,MHR对急性脑桥梗死发生END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可为临床提供参考。但本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首先,这是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此外,本研究中END发生率相对较低,限制了分析的稳定性,有待后续多中心大样本临床研究的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