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学礼, 无以立
——读 《有礼如仪》
2024-02-23李传军
□李传军 张 娇
【导 读】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专家萧放教授主著《有礼如仪: 人生礼仪传统的当代重建与传承》 以传统人生礼仪为线索, 广泛征引古籍及民间文献, 同时结合实地考察的方法, 以生动流畅的文笔论述人生礼仪的历史传统形态及当代存续状况, 探讨其重建的可行方案, 构建了一个完整庞大的礼俗研究系统。 这本著作展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在呼应民俗学实践转型的同时, 亦彰显了当代民俗学者殷切的现实关怀。
中国是礼仪大国, 拥有悠久的礼仪文明。 在经历百年风雨之后,我们的礼仪传统存留与传承现状并不令人乐观, 如何复兴与重建民俗礼仪文明, 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学学科负责人萧放教授率领他的团队, 先后承担了系列礼仪研究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 经过八年的艰辛努力, 推出了 《有礼如仪: 人生礼仪传统的当代重建与传承》 重要成果, 该成果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 “人生礼仪传统的当代重建与传承研究” 的优秀结项成果之一,获得2022 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由江西教育出版社2023 年6 月出版(该书以下简称 《有礼如仪》)。 全书共46 万字, 立足于民俗学的视角, 采用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对人生礼仪的历史传统形态与现代存续状况进行了充分、 深入的研究。 这本《有礼如仪》不仅是对中国礼仪文化的重要补充,同时对于当代中国礼仪重建、 人心凝聚及社会稳定也发挥着较强的现实作用。 与以往出版的礼仪文化书籍不同, 它是由一支会集了海内外优秀民俗学者的专业研究团队悉心打磨八年而成的一部礼仪研究著作,体现了中国民俗学界对人生礼仪传统形态及当代传承与重建的系统性思考, 呼应了中国民俗学实践转型的学术方向, 堪称中国传统人生礼仪研究的革新之作。
通读全书, 笔者深觉受益匪浅,现尝试总结以下几点进行分享。
第一, 《有礼如仪》 明确了传统人生礼仪研究的民俗学路径, 奠定了中国传统礼仪研究的崭新范式,同时完善并刷新了中国传统礼俗研究的基本内容和结构体系。
在本书正式成书之前, 作者就对人生礼仪传统的研究进行过系统性的介绍, 他首先对国内外的礼仪研究传统进行了总结回顾, 肯定了中国久远深厚的礼学传统, 同时指出以往礼仪研究存在的更多关注精英与经典, 而对民间礼仪文献的挖掘研究较为匮乏; 更多关注历代政府与知识分子对礼的相关讨论和规定, 而对礼影响社会日常生活的过程性考察显得不足。[1]基于此, 作者还梳理了中国现代民俗学与传统礼仪的渊源并进一步指明了当代民俗学视角下的传统礼仪研究方向,即主张“突破以往学术话语” “立足于思想史、 制度史等, 对礼进行全面把握, 聚焦礼俗传统, 关注礼俗互动” “以人生礼仪为考察对象, 梳理冠婚丧祭诸礼仪的仪程与要素、历史与现实、 文本与实践, 立足于中国当代社会, 考察中国传统人生礼仪文化的丰富内涵和文化特性……强调礼的制度化、 世俗化的过程及其与日常生活的关系”[1]。《有礼如仪》 正是于此种民俗学研究路径下诞生的传统人生礼仪研究著作。
再看《有礼如仪》 的内容与体系。 在内容方面, 本书对中国传统人生礼仪的研究可谓是全方位的。横向来看, 其辐射人生礼仪的各个环节, 具体体现为诞育礼仪、 成年礼仪、 婚姻礼仪、 丧葬礼仪、 祭祀礼仪五个专题的设置及细化研究。纵向来看, 本书强调人生礼仪的传承变迁, 表现为具体呈现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复杂面相, 改进了先前研究或拘于历史叙述或偏于现状考察的不足。 在体系架构方面, 本书亦展现出了巧妙的构思设计及高标准的编撰水平。 纵观本书, 可以发现, 虽各个专题研究对象不一, 却基本遵循了以下研究脉络: 其一,立足于对各类文献史籍的考辨, 分析中国传统人生礼仪的内涵、 要素、运行机制等, 注重梳理人生礼仪变迁的历史过程; 其二, 基于深入细致的实地考察及个案分析, 呈现中国传统人生礼仪于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变异情况, 挖掘其中潜含的内在逻辑; 其三, 结合以上内容及当代社会生活实际, 以审慎、 客观、 中立的学术态度参与人生礼仪的当代重建, 提供科学可行的策略与方案。总之, 本书论述内容广博具体, 体系架构完备得当, 可以说做到了历史传统与当代民生相结合、 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相结合、 仪式流程与文化内涵相结合, 是传统人生礼仪研究的典范之作。
第二, 该书研究方法运用得当,为当代民俗学研究做出了突出的示范, 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其一,史料丰富, 考证扎实, 强调研究内容的系统性和整体性; 其二, 田野调查广泛深入, 强调礼仪考察的连续性和完整性。
丰富的史料占有是开展研究的前提和保障, 本书十分重视相关文献资料的系统性, 据萧放教授介绍,“儒家礼学经典、 历代礼典律令、 文人礼书、 民间礼仪文献、 家谱文献、地方史志、 笔记杂纂”[1]等都在其整理、 分析及研究的范围之内。 拿本书第一章即对诞育礼仪传统的论述为例: 为了说明诞育礼仪传统的信仰背景, 本书先后征引了《悲华经》 《华严经》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等佛教经典以及《诗经》 《气出唱》 《花蕊夫人宫词》 等古代诗歌[2]; 为了充分展现诞育礼仪传统的体系结构及内涵, 又分别征引了《本草纲目》 《饮食须知》 《名医别录》 《妇人良方》 《千金方》 《随息居饮食谱》 等古代医药养生书籍,《汾西县志》 《临汾市志》 等地方志著作, 《金瓶梅》 《红楼梦》 等古典小说, 以及《临汾民俗考析》 《尧都村镇风情——大型史略类散文》 《可爱的临汾》 等各省现代内部图书。[2]16-46各类资料的充分运用与旁征博引, 足见作者史料视野的开阔以及考证写作功底的扎实。 再拿本书第三章“婚姻礼仪传统的当代重建与传承研究” 中对传统婚礼的叙述来看, 其中征引了大量的民间礼仪文献, 如《事林广记》 《婚礼新编》 《新编婚礼备用月老新书》 《居家必用》 《家礼会通》 《家礼大成》等[2]182-191, 补充了以往学界对此类资料关注不足的空缺, 因而本书得以从众多论著中脱颖而出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同时, 本书研究团队还特别重视田野调查对于民俗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据作者介绍, 其研究团队曾赶赴北京、 云南、 江西、 福建、 山西、 河南、 河北、 浙江、 广东、 广西等地[1], 以广泛且深入的实地考察对中国各地的人生礼仪实践状况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 记录与分析思考。 以本书第一章对于育婴仪式的叙述为例, 为了进一步明确婴孩降生后的三朝、 满月习俗, 课题组在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展开田野调查, 在此过程中, 分别与闻喜县文化馆退休职工、 闻喜县民俗礼仪研究会成员、 闻喜县寺底村村民温氏、 闻喜县东颜村村民张氏等进行了访谈对话, 收获了极为珍贵的口述资料, 同时得以查阅到当地珍藏的文史资料, 在本书中则体现为对满月习俗的详细流程和具体内涵的细节性的记录与描述。[2]27-38除此之外, 在书中还得以见到许多相关的照片插图, 这种对民俗符号、 礼仪要素、 仪式流程及内在意涵的最真实、 最贴切的展示与剖析, 非实地考察不能达到。 全书中类似的个案考察与叙述比比皆是, 兹不赘述。
本书以传统人生礼仪为研究对象, 重视对文献研究和田野调查等研究方法的综合运用, 突破了以往仅仅依靠经书古籍开展礼学研究的固有范式, 给予了历来多被忽视的民间礼仪文献较多的关注, 这种对史料的多元运用, 使得研究成果更加贴近历史现实。 再辅之以深入实地的考察研究, 有助于把握传统人生礼仪在现代民间社会的传承与实践。 正是得益于史料的广泛运用与田野调查的深入开展, 才使得《有礼如仪》 成为一部具有高学术水准的人生礼仪研究民俗学著作。
第三, 《有礼如仪》 的成书与出版也体现了以作者为代表的当代民俗学者对于中国现代民俗学实践转向的理论思考与认识。
作者对实践民俗学曾经明确提出自己的见解, 主张“一种‘知行合一’ 的实践民俗学, 既反思主观认识, 更强调身体行动, 有别于先验性的实践理性, 也不完全是为了社会应用, 而带有现实主义的学术特征。 这主要表现为三个转向, 即从民俗研究到风俗研究的转向、 从行动者到自觉的行动者的转向, 以及从民俗事象传承到实践轨迹研究的转向”[3]。 实践是近年来中国民俗学学术转型的热门议题, 学界对此讨论十分热烈, 除本书作者萧放教授外, 其他学者如户晓辉、 李向振、王杰文、 吕微等对实践民俗学的概念内涵、 研究范式、 理论建设、 学术策略进行了分析解释。[4]更有学者如李启梦、 胡亚楠、 郭崇林、 王生林等从实践民俗学的视角出发对具体民俗事象展开应用研究。[5]《有礼如仪》 对于人生礼仪传统的研究则是延续了萧放教授“‘知行合一’的实践民俗学” 的学术立场, 书中正文虽未反复强调这一学术理念,但处处流露出本书研究团队对于实践民俗学的回应。 该书从民俗学的视角着眼, 重点呈现传统人生礼仪制度化、 日常化的实践路径及其在当代社会的实施现状。 拿本书第二章为例, 凭借扎实的史料整理对古代成人礼制——冠笄礼从先秦直至民国的演变与存续过程进行爬梳,再辅之以深入的考察与访谈, 分析了成人礼在当代的传承实践, 总结并概述出全新创造型、 仿古成人礼、乡土文化型等当代成人礼的三大类型, 综合展现了成人礼仪从古至今、由礼化俗的实践轨迹。 更为重要的是, 研究团队在此基础上, 对中国传统成人礼的当代重建展开了系统深入的思考与讨论, 并尝试性地提出了恰当合理的建议。[2]58-155与此类似的研究模式, 在本书每一章中均有体现, 在此不一一列举。
同时, 值得再次强调的是, 对于传统人生礼仪重建的思考与探索是民俗学研究实践转向的重要体现,亦是本书有别于其他礼俗论著的突出之处, 更是本书成功之所在。2015 年3 月15 日, 在本书所属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 “人生礼仪传统的当代重建与传承研究” 的启动会上, 关于“人生礼仪的当代重建” 的构想与设计引起了与会民俗学专家、 社会学专家的激烈讨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吕微老师、 户晓辉老师提出, 为社会生产有预见性的观念, 即理论上的观念生产, 也是一种民俗学真正的实践。[6]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研究员张勃老师针对礼仪重建从“为什么重建, 重建什么, 在哪里重建, 又如何重建” 等方面分享了自己的见解。[7]中山大学中文系王霄冰教授则高度认可了本课题的学术意义——将对民俗学学科建设问题提供比较有参考价值的答案。[8]经研读本书得以发现: 书中对于人生礼仪重建的研究论述主要体现为两方面: 其一重在揭示人生礼仪现代重建的复杂面相, 其二意在构建具有较高操作性与实践意义的礼仪重建指导方案。 比如, 本书第四章首先以湖南湘乡为个案, 叙述丧葬礼仪传统在当代的传承现状, 其后又在此基础上尖锐地指出当前丧葬改革中存在的地方政府改革措施不当、 部分地区推行改革措施简单粗暴以及城乡丧葬改革存在“一刀切”现象等问题, 随之还建设性地提出了改革应因势利导, 将“乡村丧葬改革与乡村振兴相结合、 将城市丧葬改革与临终关怀相结合” “将丧葬改革与传统丧葬礼仪相关联” 等既契合民俗传统又满足社会治理需要的礼仪重建设计方案。[2]338-341类似有见地的论述在本书中并不少见, 以作者为代表的《有礼如仪》 研究写作团队在深入考察传统人生仪礼于当下的传承与实践状况的基础上,摸索其现代延续的可能路径, 亦充分展现了当代民俗学者强烈的现实关怀。
第四, 作为一部由专业学者打造的礼仪著作, 对于人生礼仪文化历史脉络的系统梳理也是本书的一大成功之处。 中国历史悠久, 民俗演变更是复杂, 因此, 全面系统地记述中国传统人生礼仪的历史传承与流变难度极大, 非于史料中潜心挖掘不能做到。
以第二章为例来看一下书中对于冠礼这一重要人生礼仪发展演变的记述。 先秦时期冠礼基本定型。关于秦汉时期, 作者依托 《史记》《汉书》 《后汉书》 等文献中的相关记载, 对皇室冠礼多取正月举行,天子加冠由三加改为四加且冠服各异以及加冠流程、 祝词等细节的变化进行介绍。[2]77-79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根据《大明集礼》 《东晋成帝加元服改元大赦诏》 等文献中的记述, 对魏晋皇家冠礼化繁为简, “皇帝或太子加冠只用一加……但仍有加元服赏赐群臣、 大赦天下之举”的现象做出说明。 同时凭借这一时期何桢的《冠仪约制》、 王堪的《冠仪》 等礼书的出现, 合理推测“民间应有举行冠礼者”。 至南北朝时期, 依托《梁书·昭明太子传》 《陈书·后主本纪》 《南史·范缜传》 《南史·孝义传》 等史料, 分析并总结出这一时期虽终日战乱, 儒家礼仪受到冲击, 但“太子加冠仍是重要的典礼”, 且当时“成年后方能成家的观念备为人们看重”。[2]79-80关于隋唐时期, 依托 《通典》 《旧唐书》《柳河东集》 等文献的相关记载, 介绍了唐朝冠礼并不倡行, 太子举行冠礼时间十分随意的历史事实。[2]81至宋代礼仪复兴, 书中根据周密《武林旧事》 的相关记载, 强调宋代皇室对冠礼的重视; 同时立足于朱熹《家礼》、 黄仲元 《大年字训》、真德秀《李自修祝词》 等相关叙述说明宋代举行加冠礼的人群众多且年龄多在十二岁至二十岁。 除此之外, 还依托王柏《时在字辞》、 徐经孙《侄壬泰冠说》、 黄仲元《林则时字说》 中的相关记载点明当时举行冠礼的时间并不统一; 依托陈栎《族侄孙子敬子襄字说》 说明“冠礼上宾者的选择比较随意, 不需要严格的卜筮” 等细节。[2]81-85至于元朝冠礼, 则广引这一时期出现的大量字说, 如戴良 《唐林字说》、 郑玉《弟琏名字说》、 何中《犹子养正字说》 等, 一方面叙述其中反映出的元朝民间加冠年龄、 仪式举行要求、宾者在冠礼中的作为等历史状况,另一方面也分析探讨“命字和撰写字说与冠礼仪式出现疏离, 且大有代替仪式的趋势” “人们更注重对字义的解说及其对受礼者的道德约束力而非冠礼本身” 等社会现象。[2]85-87关于明代冠礼的复兴, 书中借用地方刊行的《家礼四要》 《四礼简仪》等文献证明明朝大礼治国的大政方针在地方得以落实的历史现实。 还补充了许多冠礼实施的历史细节:如根据王樵 《彦浈字说》、 林希元《刘汝楠字说》、 罗大纮《周季子字说》 等所记述的大量个案指出当时士人加冠的年龄多在十五岁至二十岁, 甚至有的无定岁亦无定日而与婚期相连; 依托归有光《太学生叶君墓志铭》、 吴肃公《明语林》 等记述说明加冠仪式的宾赞者多选择德高望重的尊长。[2]88-93清初实行留辫令, 冠礼逐渐走向衰微。 书中结合林伯桐《品官家仪考》、 郭嵩焘《郭嵩焘日记》 等文献的相关记载论述冠礼总体呈衰微的形势下, 清初至民国时期的文化精英、 地方大家族及学校留存冠礼的举措。[2]94-104种种对加冠礼细微变化的细腻捕捉为本书添光加彩。 可以看出: 本书凭借充分扎实的史料考证, 把握人生礼仪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变化特征, 旁征博引又精细入微, 条理清晰又前后呼应, 最终完整勾连出这一礼仪的传承与演变轨迹。
最后, 《有礼如仪》 的顺利成书与出版是以作者为代表的民俗学者团队齐心协作的共同成果。 萧放教授长期关注传统礼仪文化, 自2011年申请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中国传统礼仪形态与当代社会生活规范研究” 至今, 在中国传统礼仪文化领域已辛勤耕耘十年有余, 其间更是指导并产出了许多优质成果, 对推进中华传统文化的研究与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学术贡献。 本书虽由萧放教授主著, 却也展现了海内外中青年学者的集体智慧, 见证了当代民俗学界和衷共济、 凝心聚气的学术聚合力, 呈现出学术课题研究与人才培养成长协同发展[2]549的良好范式。
总之, 《有礼如仪》 一方面体现了学者高度的学理认知, 另一方面也具有现实的社会价值。 其观点创新、 史料丰富、 考证扎实、 考察入微, 再加之以清晰的写作逻辑和完备的体系架构, 必将促使该书在民俗学界乃至整个学术界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