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学生科技竞赛促创新能力发展

2024-02-23何海燕孙中武覃拥灵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1期
关键词:挑战杯学科竞赛专业教育

何海燕 孙中武 覃拥灵

[摘 要] 学科竞赛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是一项创新创业竞赛活动,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基石。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为例,提出了以学生科技竞赛促创新能力的举措。加强专业课程建设,利用应用型大学办学定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实验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建立指导教师利益保障及奖励制度,建立学生利益保障及奖励制度,以竞赛促教改,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

[关键词] 学科竞赛;“挑战杯”;创新能力;专业教育

[基金项目] 2022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工程项目“地方高校生物工程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探索与实践”(2022JGB321);2022年度河池学院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多措并举,授人以渔,提升学生由被动变主动的自主学习能力——‘生物化学教学改革初步研究”(2022EA002)

[作者简介] 何海燕(1972—),女,广西钟山人,硕士,河池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教学管理及生物化学研究;孙中武(1951—),男,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河池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教学管理及生物化学研究;覃拥灵(1969—),男,广西东兰人,博士,河池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教学管理及酶工程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4)01-0177-04 [收稿日期] 2023-02-28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迫切需要,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把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突破口,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人力资本素质,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把解决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作为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着力点,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强化创新创业实践,加强教师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能力建设[1]。

“挑战杯”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的简称,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挑战杯”竞赛共有两个并列项目,一个是“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另一个是“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这两个项目的全国竞赛交叉轮流开展,每个项目每两年举办一届,“挑战杯”系列竞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奥林匹克”盛会,是目前国内大学生最关注最热门的全国性竞赛,也是全国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的大学生竞赛[2]。全国各高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挑战杯”竞赛,在培养大学生科学精神,引导学生积极学习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促进青年创新人才成长,推进高校素质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3-4]。

一、加强专业课程建设,渗透创新理念,服务“挑战杯”竞赛

“挑战杯”在全国各高校轰轰烈烈开展,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有力推动了我国高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开展,有效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深受广大教师和学生的喜爱[5-6]。创新教育应以专业课程为切入点,完善课程体系,加强教材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更好地推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笔者在教学中引入创新理念,构建具有科学性、地方性特色的专业课程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挑战杯”竞赛平台,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将创新理念融入“发酵工程”“酶工程”等课程中,将“挑战杯”竞赛要求与创新教学相结合,指导学生依据“挑战杯”竞赛要求,自己进行挑战杯课题选题,独立设计并完成实验,使其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整个专业课程均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逐步完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使学生的创新能力获得更大的提升,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达到育人目标。学生通过学习,利用专业知识完成的实验设计科学合理可行。学生的一些选题,如“米曲霉HML366一种多功能糖苷水解酶的快速纯化和酶学性质研究”“农作物病原体拮抗放线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发酵产物的初步研究”“黑蒜发酵过程中酚含量的测定及其提取工艺的研究”等,这些作品设计与专业课程紧密相关,学生努力寻找实验创新点,实验设计科学合理,实验结果有新意,最后参加广西区比赛,均获得了不同级别的奖励。

二、利用应用型大学办学定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健全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的体制机制。强调要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高等学校要把人才培养作为中心工作,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不同类型的高等学校要探索适应自身特点的培养模式。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建立健全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完善课程体系,加强教材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深入推进协同育人,促进协同培养人才制度化。要深化科研体制改革,坚持以高水平的科研支撑高质量的人才培养[7]。院校依据学校办学基础及特色,目标为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基础扎实及优势显著的国内知名区域高水平地方应用型大学,河池学院已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层面整体转型发展试点高校,积极探索产教融合与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新模式。

学校立足地方,坚持产学研融合,强化校企合作,并创建了一批现代产业学院,包括现代蚕桑丝绸产业学院、生物医药现代产业学院及大数据产业学院等,促进学校转型发展。指导学生选择“挑战杯”课题,围绕地方特色产业及重点开发产业选题,如“一种自动脱茧机”可以帮助农户自动脱茧,提高生产效率;“桂西北岩溶地区不同植被土壤养分的季节差异”可以帮助农户了解不同植被土壤养分的季节差异,合理施肥获高产;“地方政府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职能研究——以宜州区为例”“宜州区怀远古镇的历史、现状及保护与开发”“地方政府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职能研究——以宜州区为例”等项目可以助推地方旅游业等。

三、利用实验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鼓励全校各专业学生参加本科专业综合评估,依据本科专业综合评估要求,修订教学计划,不断完善课程体系,鼓励教师多编著教材加强教材建设,多联系地方企业创建实训基地。依据广西本科专业综合评估要求,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学时)比例为:人文社科类专业≥15%,理工农医类专业≥25%。实验开出率100%。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比例达到一定比例。河池学院理工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的30%以上,人文社科类专业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的15%以上。实验课程要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应在实验课程中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的比例,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会引导学生发现实验中及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会思考更新实验方法,重新设计技术线路,努力寻求解决方法。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强调的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将实验课程、实习实践课程与“挑战杯”竞赛相结合,引导学生关注地方经济建设及支柱产业的发展,鼓励学生多钻研、多思考,将实验实践中发现的问题设计为“挑战杯”竞赛项目,选题就有新颖性,在竞赛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由于设计性实验由学生自己规划和设计,没有现成的方法可借鉴,这样既可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和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又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学生“挑战杯”选题和所学专业课程及地方经济建设相关,我们的“挑战杯”选题“一种喷农药机器人”和农业生产相关,“蔗渣纤维素预处理及厚垣镰孢霉HML278和米曲霉HML366混合发酵研究”和地方制糖厂蔗渣纤维素综合应用相关,“抗坏血酸对岩黄连愈伤组织褐化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和地方重点发展的中草药岩黄连相关,“玫瑰石斛原球茎的诱导与增殖研究”和地方石斛种植相关,“宜州古树信息查询系统的开发及应用研究”可助推地方旅游业,“农作物病原体拮抗放线菌的筛选鉴定及其发酵产物的初步研究”研究农用抗生素,有利于促进地方农业生产,这些选题具有较强的应用性和新颖性,参加“挑战杯”竞赛都获奖了,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激情。

四、建立指导教师利益保障及奖励制度

指导教师全程参与竞赛指导,提供技术支持,是参赛作品的灵魂。指导教师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鼓励教师参与“挑战杯”竞赛指导,建立指导教师奖励及保障制度。院校进一步加强对各类竞赛的组织管理,奖励在竞赛中有突出成绩的团体和个人,形成学习、合作、竞争、向上的良好校园文化氛围,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的竞赛目的,制定了指导教师奖励及保障制度,在评优、年终考核及职称评审时给予优先考虑并有一定的物质奖励,从而调动了教师指导竞赛的积极性[8]。

五、建立学生利益保障及奖励制度

学生是参加“挑战杯”竞赛的主体,他们全程对比赛投入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制定学生竞赛奖励办法,完善激励机制,对获奖的学生增加相应绩点,在评优和入党时可优先考慮,这样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参赛的积极性,拓展学生参赛的实践技能和创新精神[8]。

为促进竞赛体系的合理构建,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学校按获得各级别竞赛奖项一、二、三等级,给予获奖学生及其指导教师相应的奖励。分段竞赛,如选拔赛与决赛,分学校对各级各类竞赛获奖学生及真正较好履行指导职责的指导教师给予相应奖励,充分调动学生参赛的积极性。

学科竞赛对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促进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提高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9]。创新创业教育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重要基石,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能有效提升学生对创新创业学习的积极性[10]。建立教学、实验、竞赛及创新创业的教育模型,最终实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11]。“挑战杯”大学生学术作品竞赛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创新是“挑战杯”竞赛成败的关键,“挑战杯”竞赛与专业课程的有机融合极大地提高了该课程的授课效果,增加了学生的科研兴趣,同时提升了本科生的创新与创业意识,有助于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12]。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改革,开创创新实践技能培养,以学生为中心,可有效提升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水平[13]。依据创新创业要求,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实践操作和考核方式等环节进行了改革和探索,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的专业创新创业素质及实践能力[14]。利用创新和实践一体化培养模式,有效提升了毕业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结语

本文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为例,提出了以学生科技竞赛促创新能力的举措。加强专业课程建设,渗透创新理念,服务“挑战杯”竞赛。利用应用型大学办学定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利用实验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建立指导教师利益保障及奖励制度;建立学生利益保障及奖励制度。以竞赛促教改,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让学生在大学的舞台上发展自我、展示创新风采及张扬个性,培养其创新思维。

(课题组成员:何海燕、孙中武、覃拥灵、覃宝山、付跃)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A/OL].(2015-05-04)[2023-01-28].http://www.moe.gov.cn/jyb_xxgk/moe_1777/moe_1778/201505/t20150514_188069.html?eqid=c73cccc50012b97900000002642d73ff&wd=&eqid=d43e67d500030f7500000006648430aa.

[2]“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EB/OL].[发布日期不详][2023-01-28].https://www.tiaozhanbei.net/focus.

[3]方正军,易兵,刘洞波,等.“微型挑战杯”与实践教学融合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新模式[J].高分子通报,2020(10):73-78.

[4]梁小平,李建新,翟晓飞,等.浅析“挑战杯”竞赛与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9(7):47-48.

[5]逄宸,何姿霖,陈意萍,等.基于“挑战杯”竞赛的湖北文科大学生科研创新竞争力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22(4):664-668+686.

[6]兰文巧.创业竞赛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作用、困境及对策:基于“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回顾与思考[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5):170-176.

[7]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A/OL].(2017-09-24)[2023-01-28].https://www.gov.cn/zhengce/2017-09/24/content_5227267.htm.

[8]谢成兴.我国高等教育、科技创新和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D].喀什:喀什大学,2022.

[9]蒲晓璐,崔玥,王琳,等.“新工科”食品类专业创新创业思维的应用[J].食品工业,2022(12):266-271.

[10]李媛,王静文,王博.以计算机博弈课程为基础的专创融合教学改革与实践[J].高教学刊,2022,8(14):130-132+137.

[11]梁丽华,侯振华,唐琳.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应用型高校本科生开放性实验教学研究与实践:以山东建筑大学为例[J].高教学刊,2022,8(25):44-47+51.

[12]李宗璋.基于“挑战杯”竞赛的统计学课程“赛教融合”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资讯,2022(23):165-169.

[13]方正軍,易兵,刘洞波,等.“微型挑战杯”与实践教学融合构建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新模式[J].高分子通报,2020(10):73-78.

[14]张睿.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创新素养的现状及其对创造力的影响研究:以全国“挑战杯”获奖者为例[J].复旦教育论坛,2019(6):55-62.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Ability by Stud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etition: Taking “Challenge Cup” as an Example

HE Hai-yan, SUN Zhong-wu, QIN Yong-ling

(College of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Hechi University, Hechi,Guangxi 546300, China)

Abstract: Subject competition plays a very significant role in cultivat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y and promoting their practical and innovative ability. The “Challenge Cup” National Undergraduate Extracurricular Academ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orks Competition is a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mpetition, an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cornerstone of national strategic development. Taking the “Challenge Cup” National Undergraduate Extracurricular Academ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orks Competitio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proposes measures to promote innovation ability through studen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mpetition: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professional courses, use the orientation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use experimental and practical courses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establish the interest protection and reward system for guiding teachers, establish the interest protection and reward system for students, and promote teaching reform through competition to cultivate innovative application talents.

Key words: discipline competition; Challenge Cup; innovation ability; professional education

猜你喜欢

挑战杯学科竞赛专业教育
大学生创新人才“三级”培育体系探讨
高职艺术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房地产专业教育与“三创”教育的耦合效应
浅谈独立院校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的组织与实践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研赛”并重的计算机类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
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
以学科竞赛为抓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暨南大学第八届新浩“挑战杯·创青春”开赛新浩爱心基金会捐资20万为该赛事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