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阅读教学“一课一得”的语用抓手

2024-02-23蒋欣彤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一课一得迷人自然段

蒋欣彤

“一课一得”是阅读教学中落实语文要素学习目标的直接体现,能够避免教师在教学中面面俱到,学生走出课堂又什么都没有留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通过语用学习活动,让学生从文本承载的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关键能力中,精选一个方面或一个点进行扎实训练。

在“一课一得”中“得”什么、在何处“得”是值得教师考虑的问题,只有“得”在学生的知识生长点上,才是最有价值的收获,具有不断发展的潜能。这样的知识生长点,在文本中就是一个普通的词语或者一个平常的句子,需要教师善于从中挖掘具有生长意味的种子,植入适宜的语用空间,使其迅速获得生长的态势。如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位教师抓住文本中的“饱经风霜”一词开展语用学习活动:先用课件出示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让学生观察画面上父亲的脸,用一个词语形容对这张脸的印象,引导学生说出“饱经风霜”一词并进行板书;接着让学生回忆自己在生活中或影视作品中,有没有见过“饱经风霜”的人,说说具体的印象;之后回到课文学习中,用自己的话说说车夫“饱经风霜”的脸是怎样的,你透过这张脸看到了什么?鲁迅先生从这张脸上读出了什么,你判断的依据是什么?这一学习过程中,教师抓住并非直接描写鲁迅先生的词语“饱经风霜”,在引导学生理解时,不是拘泥于字面意思的解释,而是重视对内涵的把握,讓学生借助名画、联系已有经验进行直观感知,让词语以形象感进入学生的语言积累,能够给学生留下独特而深刻的印象;为了强化这一印象,教师又让学生回到词语所在的语境中,从多个层面读出文本中隐含的内容,形成个性化的具有思辨性的理解。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不仅是“饱经风霜”一词的内涵,而且走上了理解词语内涵的有效路径。

“一课一得”在文本中的抓手,应具有可操作性。这种可操作性体现在教师引导学生能够自主发现、自主学习,有一定的规律性,这就是文本中语用学习的着力点所在。一篇课文中,具有操作性的抓手通常体现在文本的表达形式上,如结构特点、语言运用、修辞方法等,这些往往隐含在语言文字表达中,既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去捕捉和发现,又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在训练中把握语言规律。如教学《乡下人家》,一位教师抓住课文的总结句“乡下人家,……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中的“独特、迷人”开展教学活动。首先是以第1、2自然段进行示范教学:让学生默读课文,画出描写独特迷人风景的句子,思考作者是如何写的,把自己的体会批注在一旁;接着在学生交流中指导,在第1自然段的学习中,以“别有风趣”作为独特迷人的景色,体会作者运用比较的方法进行表达,在第2自然段的学习中,以“朴素中带着几分华丽”作为独特迷人的景色,体会动词“探”的表达之妙。其次是举一反三,自主学习课文其他的几个自然段,从中选择自己觉得最独特迷人的画面,找出独特迷人的风景,体会写法并进行批注;之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互相评价有没有找到独特迷人的风景画面和理解作者的表达方法,比一比谁的批注具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再次是引导学生总结学习,抓住文本中具有统摄意味的词语“独特、迷人”,在每部分课文中具体感受,理解作者围绕中心词选择材料进行表达的特点,使文本中隐含的这一表达形式得到揭示。

在阅读教学中开展语用学习,一方面需要把学习目标放在具体语境中进行理解,形成对相关语言文字的深入感知与把握,另一方面还需要设计拓展运用的训练,内化语用能力。文本中这种具有拓展意味的训练点,也是重要的语用学习抓手,需要教师通过挖掘并组织学生开展学习实践活动。如教学《记金华的双龙洞》,过孔隙是文本表达的重点内容,孔隙作为连接双龙洞外洞和内洞的通道,具体特点会引起读者关注。一位教师以孔隙为抓手开展语用学习活动:开始让学生根据字面理解“孔隙”的意思,用图片呈现孔隙很窄小的特点;接着重点指导学生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孔隙窄小的,在学生读描写孔隙的课文内容后,创设情境“假如你是一名到双龙洞的游客,乘小船过孔隙时,会有怎样的感受”,学生先用自己的话说出游客乘小船过孔隙的真实感受,注意说出心理活动内容,再读读作者的表达,体会作者表达的妙处;最后教师让学生迁移运用这种在写感受中进行具体表达的方法,写自己游览过的一处景点的感受,内化语用表达方法。

总之,教师在“一课一得”教学中,要认真研读文本内容,找到适合开展语用学习的有效抓手,引导学生在语言学习实践中切实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一课一得迷人自然段
迷人的九月
秋天
迷人的无人机
一波三折磨课记
关于写作教学课的几点思考
美丽的秋天
取舍有道,凸显有效
这儿真迷人
浅谈在单位时间内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