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言并重,助推小古文教学走向精彩

2024-02-23张添燕

语文世界(小学版) 2024年2期
关键词:古文语感文言文

张添燕

小古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要传承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统编教材的编者充分贯彻这一精神,结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在教材中穿插不少短小的小古文,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言语品析中培养语感,提升素养。然而,不少教师未能真正领会编者的意图,在教学中还是采用机械分析、背诵的方式,这不仅没有让学生感受到小古文的魅力,反而增加了他们的学习负担,结果适得其反。

其实,小古文也属于文言文的范畴,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采用文言文的教学方式,着重在“言”和“文”上下功夫。“言”,很好理解,更多是指小古文的语言、规律;而“文”一方面包括语法知识,另一方面还指文本思想、情感,等等。在小古文教学中,笔者认为应该遵循语文课程的特性,做到文言并重,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相对而言,小古文不同于现代白话文,小学生学习小古文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学生学习小古文,最重要的不是逐字逐句理解小古文,而是培养他们对小古文的学习兴趣。学生可以参照古人的学习模式,采用多种形式诵读小古文,在读中走进小古文,继而感知小古文特有的节奏美与韵律美。

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学习小古文,首要的是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小古文中,停顿不同,表达的意思也不同。由于古今差异,小古文中不少字词的读音已经发生变化,这些都需要教师做好引导,采用范读、跟读、小组读等形式,引导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比如,教学《两小儿辩日》一课,针对“孰为汝多知乎”一句中的“知”,不少学生都会看作“知识”的“知”,自然会读第一声。其实,这里的“知”是通假字,通“智”,意思是智慧,也应该读“智”的读音。这些通假字,则需要教师能够在学生读之前,帮助学生进行正音。

又如,教学《杨氏之子》,在读文中的句子“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时,学生受现代语言表达影响,会将其中的“家禽”作为一个词语进行连读。但是,文言文中的“家禽”却表示两个意思,正确的读法是“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些断句方式,都需要教师通过范读的方式,引导学生读准确。

2.读出表达,习得方法

学习小古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仅仅是第一步。要培养学生的语感,最根本的还是追求言意兼得。这就需要学生能够从中学习文言文的表达技巧,学会迁移运用。

教学《杨氏之子》一课,针对课题“杨氏之子”,教师在引导学生诵读几遍,理解“之”的意思之后,可以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姓氏、性别,进行仿写训练,介绍自己,比如“孙氏之女”“王氏之子”,等等。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结合文本内容指导学生进行仿写训练。比如,“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句中,由于来客是孔君平,姓孔,所以才这样表达。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尝试仿照句式进行改写。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词语,而且还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语感。

统编教材的编者倡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并且在教材中编入了课外阅读的内容。针对小古文教学,教师也可以充分践行这一理念,根据小古文的内容,结合学生实际,围绕主题,进行拓展阅读,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同时,帮助学生理解小古文。

1.围绕重点拓展,帮助理解

针对小古文中的一些重点语句,或者一些难以理解的句子,学生一时很难理解,教师可以借助群文阅读策略,拓展类似语句,帮助学生化难为易,与文本对话。

比如,《囊萤夜读》这篇小古文,其中有这样的语句“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属于课文的重点内容,借助一连串动词具体写出了车胤刻苦学习的情形。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理解起来却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以借此拓展类似的句子,即《凿壁偷光》中的句子“匡衡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

这种拓展阅读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重点句式的表达方式,而且还能引导他们在更深层次与作者、文本人物进行对话,在理解文本人物刻苦读书的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培养语感。

2.围绕表达拓展,帮助运用

统编教材借用单元要素的形式,帮助学生发展语文素养。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文本主题,采用拓展的方式,增加一些类似篇目,在丰富课堂内容的同时,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理解小古文表达之妙。

比如,教学《司马光》这篇小古文,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拓展阅读《龟兔赛跑》的古文及白话文两种版本,重点指导学生围绕注释,对照白话文理解文言文的句意。

教学《囊萤夜读》这篇小古文,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拓展阅读《江泌映月》《孙康映雪》等小古文,学生通过对照注释、文白对照等方式理解句意,把握小古文的表達方式。这种拓展阅读方式,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文言底蕴,而且还能从中培养语感,发展核心素养。

小古文字数不多,用词却很精准,刻画的形象非常生动。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理解文本关键字词等方式,从中习得文言词汇及句式,积累语言,在加深对文本内容理解的基础上,还能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1.聚焦字词,体验精准

字词是句子的基础。学习小古文,关键字词更是理解句意、把握内容的核心。学生紧扣关键字词,能在更深层次与作者进行对话,在感知小古文用词精准的基础上,形象理解文本人物。

比如,教学《古人谈读书》这篇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紧扣相关的名言警句,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等进行诵读积累,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2.关注表达,拓展语用

学以致用。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不少教师借助随文练笔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理解文本内容。小古文在表达上与现代白话文有差别,教师同样可以渗透语用教学策略,帮助学生理解古人的精准表达,感知文本人物形象。

比如,《司马光》一课的字数不多,表达却极为精准传神。其中,“群儿戏于庭”“众皆弃去”是写所有儿童,而“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光持石击瓮破之”却是重点刻画一两个孩童。这种描写方式,是按照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写作的。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借助填空的方式“一儿登瓮,一儿( )一儿( )”,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文本的表达方式。

总而言之,文言文堪称经典,而教材中选编的小古文却是经典中的经典。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把握编者的意图,带领学生一起研读小古文,走进小古文,感知小古文的魅力,在培养学生语感的同时,帮助他们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猜你喜欢

古文语感文言文
中古文學劄叢之二(五題)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古文中走出的“超能力者”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称象
读《隶定古文疏证》札记
初中文言文的“教”与“学”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