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跌倒笑做“不倒翁”
2024-02-23俞梅华
俞梅华
据调查,65 岁以上老年人每年平均3位中就有1位发生跌倒。对于老年人来说,一次跌倒,可能导致创伤性骨折,甚至是“生命中的最后一跤”。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中国意外跌倒死亡的疾病负担位列全世界最高,跌倒是我国65 岁以上老年人因伤害死亡的首位原因,严重威胁老年人的健康。
跌倒的发生与老年人的身体功能、健康状况、行为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有关,主要包括以下五方面:
●生理因素:衰老导致机体步态稳定性、视听觉功能和肌肉力量下降、骨骼退化、平衡功能减退等。
●疾病因素: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眼、骨关节、足部等部位疾患及心理和认知功能疾患等。
●药物因素:使用镇静类、精神类、心血管药物或多重用药。
●环境因素:家居内外环境存在致跌风险或不合体的衣鞋。
●心理因素:心理及情绪不佳及其导致的与社会隔离。
因身体条件、健康状况不同,老年人跌倒风险也会不同,老年人可以通过跌倒评估问卷和“计时起立行走”两种测试方法来判定自身跌倒风险。
跌倒评估问卷:第1、2 题回答“是”,算2 分,回答“否”,算0 分;其余题目回答“是”,算1 分,回答“否”,算0 分。将所有选择“是”的得分相加,得分大于等于4 分,则提示有一定的跌倒风险。
计时起立行走:准备一把竖直靠背、牢固、无底轮、有扶手、坐高45厘米左右的椅子,老年人穿舒适的鞋子,坐在椅子上,身体紧靠椅背,双手放在扶手上。当测试者喊“开始”时,老年人起立,向前走3米,然后转身走回到椅子前,坐下并靠到椅背上。若完成全部过程时间大于14 秒,则提示有较高跌倒风险。
●要锻炼
通过加强平衡能力、肌肉力量训练以及适量的有氧运动,有助于老年人降低跌倒风险。老年人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当的锻炼形式,每周进行3~5 次,条件允许时,每天进行户外活动30~60 分钟。锻炼时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不方便在户外运动时,可学习以下小妙招进行锻炼。
平衡能力训练:可以通过单足站立、脚尖脚跟站立进行锻炼。
单足站立:老年人双手叉腰,一腿支撑,一腿抬起呈屈髋屈膝90度,单腿站立保持平衡10 秒,换腿重复以上步骤。站立时间可逐步延长,上限不超过30秒。高龄老人可一手扶住固定支撑物。
脚尖脚跟站立:老年人双手叉腰,站立位,两眼平视前方,将一只脚的脚跟放在另一只脚的脚尖前方,使脚跟与脚尖相对并在一条直线上,保持姿势10 秒,更换两脚位置,再保持姿势10秒。高龄老人可一手扶住固定支撑物。
力量训练:可以通过站姿提踵、墙壁俯卧撑、站姿后踢进行锻炼。
站姿提踵:双脚自然着地,站姿挺直,缓慢抬起脚跟,再缓慢放下,感受小腿后侧的力量。要注意保持身体直立,不要将重心向前移动。高龄老人可双手扶住固定的支撑物。
墙壁俯卧撑:立于一面墙前,保持一臂间距。手掌平放于墙上,和肩膀保持同等宽度与高度。身体朝前倾,缓慢地靠近墙壁,维持脚不动,之后轻轻地把自己朝后推,伸直手臂。
站姿后踢:立于椅子后面,双手扶住椅子,朝后缓慢抬高右腿,膝盖勿弯曲,维持1 秒钟后再轻轻把腿放回原处,接着左腿重复同样的动作。
有氧训练:可以通过健步走、游泳、跳广场舞等进行锻炼。
●要服老
老年人应增强防跌倒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两慢、三不急、三个30 秒”的习惯。“两慢”即慢转身、慢回头;“三不急”即不急着站起转身、不急着过马路、不急着追赶公交车;“三个30 秒”即睡觉醒后在床上躺30 秒,下地前在床上坐30秒,站起后停(稳定)30 秒,之后再站起迈步活动。
根据个人情况并结合医生的建议,主动使用拐杖等辅助用品。拐杖拄起的高度不应超过自己腰部。手动底部应配有防滑橡胶垫,至少每5年更换一次。
老年人应穿着尺寸合适、松紧适中的衣物,鞋子需要能防滑。
合理膳食,攝入适量蛋白质,积极补充钙和维生素D。
●要适老
对家居环境进行适老化改造。卫生间、厨房容易积水,地面应选用防滑材质,并使用防滑垫;淋浴间、座便器、楼梯、床等位置安装扶手;室内要保持整洁,去除门槛、家具滑轨等室内地面高度差;调整室内照明,尤其要在通往卫生间的通道安装夜间照明灯。
●早治疗
积极治疗基础性疾病,严格按照医嘱服药,容易导致头晕、嗜睡等副作用的药物应尽量选择在睡觉之前服用,或者服药之后减少活动,以降低跌倒风险。
老年人万一摔倒,可采用双手撑地姿势,能最大程度地自我保护,将伤害降低到最小。
跌倒后不要着急起身,以免造成二次损伤。先自行判断受伤情况,如伤势不重,首先应先将身体变为俯卧位,利用身边支撑物慢慢起身。
若损伤较为严重,应尽可能保持原有体位,向周边人求助或拨打急救电话等待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