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胶囊”大作用
2024-02-23尤嘉璐
尤嘉璐
我国是胃癌高发的国家,临床上多采用电子胃镜进行相关检查,但因常规胃镜检查痛苦程度较高,导致大部分人在常规体检中不会选择胃镜进行疾病筛查。虽然无痛胃镜的痛苦程度比普通胃镜低,但因检查过程中需要对患者使用麻醉药物,部分患者可能因麻醉药物副作用等问题对无痛胃镜检查产生抵触心理,不愿意接受检查,这容易错过疾病的最佳治疗期。此外,大部分心脑血管患者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抗栓药物,此类患者通常需要停药1 周才能进行胃镜检查,这增加了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目前,有这样一种新技术,能够一次性完成对胃和全小肠黏膜的检查,具有无创、无痛、无麻醉、无交叉感染风险、精确、检测范围广、无需停服阿司匹林等优势,特别适合于常规体检者和正在服用阿司匹林患者胃和小肠病变的检查。这种新技术就是磁控胶囊内镜。
磁控胶囊内镜是利用外部磁场控制设备,控制患者口服的胶囊内镜。患者只需随水吞服一颗大小为27.0毫米×11.8 毫米,重量为2 克的“胶囊”,即可轻松完成对胃部及小肠的检查。磁控胶囊内镜系统由胶囊控制系统、胶囊内镜、便携记录器、胶囊定位器及显示软件五部分组成,其中控制系统包括检查床、磁头、平移旋转台及控制台四部分。胶囊内镜提供了140.0°±14.0°的广阔视角,拍摄帧率为2 幅/ 秒,工作时间>8小时。
胃部病变:胃炎、糜烂、溃疡、胆汁反流、息肉、黄色瘤、毛细血管扩张、胃癌、黏膜下病变。
小肠病变:溃疡、糜烂、狭窄、憩室、息肉、肿瘤、黏膜下隆起、寄生虫、淋巴管扩张、血管发育异常、回肠淋巴滤泡增生。
食管病变:反流性食管炎、霉菌性食管炎、静脉曲张、静脉瘤、溃疡。
下列人群适合进行磁控胶囊内镜检查:对胃镜插管、全身麻醉等操作存在心理恐惧者;心肺功能较差无法耐受普通胃镜、无痛胃镜检查者;胃癌初筛、幽门螺杆菌阳性者;上消化道肿瘤的高危人群;X线钡餐、CT、MRI 检查发现胃、小肠疾病者;检测药物相关胃、小肠黏膜损伤;消化系统疾病定期复查者;健康管理(体检)人群。
下列人群不适合进行磁控胶囊内镜检查:体内安装心脏起搏器(起搏器为新型核磁共振兼容性的产品除外)、除颤器或其他植入性设备材料如人工耳蜗等人群;已知或怀疑消化道梗阻、瘘管、狭窄者;吞咽障碍者;无手术条件或拒绝接受任何腹部手术者;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者;妊娠期女性。
胃肠道准备:在检查前,医生会指导患者进行胃肠道准备,以便获得理想的观察效果。检查前45分钟,患者要口服“祛泡剂”和“去黏液剂”(西甲硅油10 毫升、链霉蛋白酶20000 国际单位配300 毫升温水),检查前15 分钟,患者要再饮温水400~500毫升至腹部有饱胀感,以使胃腔充盈,随后吞服体外可控的胶囊内镜。
食管内检查:首先,患者需左侧卧位于检查床上。由于食管蠕动力及吞咽动作,胶囊内镜一般在2~4 秒的时间里通过贲门进入胃腔。吞服胶囊内镜后,医师通常会让患者采取平卧位并将探头放置于患者胸骨柄处,此操作可使胶囊内镜在食管内停留时间延长。
胃内检查:患者少量饮水,胶囊内镜随吞咽动作进入胃内,医生通过适当旋转体外磁场控制设备来改变胶囊内镜方向,观察胃底、贲门。随后,医生让检查者转为平卧位,并将磁头移动至患者脐左侧,增大磁头与腹壁的距离,使胶囊内镜落于胃后壁,通过平移、旋转体外磁场控制设备,检查胃前壁黏膜情况;通过减小磁头与腹壁的距离,使胶囊内镜吸附于胃前壁,检查胃后壁黏膜情况。患者右侧卧位时,医师将磁头移至患者左侧腹部,可观察胃角、胃底及胃窦。胶囊内镜带有微型摄像头,可以连续不断拍摄消化道的图像,在不同的部位还能自动调节亮度,并通过无线技术将这些图像实时传输到工作站内。这种技术不仅提供了清晰的图像,而且节省了能量消耗。通常情况下,胃部检查只需25~35 分钟即可,配合体位变化可较快完成胃部检查。
小肠检查:完成胃部检查后,继续穿戴检查服8~10 小时,即可完成小肠检查。
胶囊会通过消化道的自然蠕动排出体外。检查完毕,患者归还检查服后,医生会将检查服中的数据导出至电脑,利用专门的软件对获取的图像进行观察分析,并对所有图像进行阅片。
检查前一日晚上8 点后至检查前不能饮用有颜色的饮料和药品。完成胃部检查后,患者可离开检查床自由活动,4~6小时后再进食,不要吃流食和有色饮料。不定期观察便携记录器电源,待便携记录器电源自动关闭后脱下检查服。
检查完成后,注意每次排便情况,用便盆或采取其他措施,查找并确认胶囊是否排出;在确认胶囊排出前禁止做磁共振检查,尽量远离高压线等强磁场地方。
传统消化道病变常用筛查方法为胃镜检查,但胃镜检查作为一种侵入性检查方法有其局限性,普通胃镜镜身直径约9 毫米,在经过咽后壁时刺激性较大,常使患者产生呛咳、恶心呕吐、流涎、躁动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50%左右,患者较为痛苦、不易接受检查。对于服用抗栓药物的患者(如服用阿司匹林),通常需要停药1周才能进行胃镜检查,增加了此类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胃镜检查观察的范围亦存在局限性,只能观察上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和部分十二指肠。研究表明,部分消化道症状可能与小肠疾病相关,小腸疾病具有起病隐匿、症状特异性不强、病变部位深等特点,因而诊断十分困难。尽管目前消化道钡餐造影、腹部CT、核磁共振及选择性血管造影等手段在临床广泛应用,但对小肠疾病,特别是浅表性溃疡、糜烂及血管性病变的诊断率不高,容易漏诊。双气囊小肠镜技术要求高,费时费力,目前尚无法广泛推广。传统胶囊内镜对小肠疾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但是由于其通过食管时间较短,且胃腔较大,胶囊难以全方位观察,存在拍摄盲区。
磁控胶囊内镜的优点在于其检查过程无创,无需插管和麻醉,安全,无痛苦,且磁控胶囊内镜为一次性用品,有效避免了交叉感染。磁控胶囊内镜克服了胃镜检查和传统胶囊内镜检查的缺陷,可同时完成胃部可控检查及全小肠检查,因其无镜身,对咽部无刺激,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不易诱发心律失常、心绞痛及气促等心肺意外,患者也无需停用抗栓药物,特别适合常规体检者和正在服用阿司匹林患者胃和小肠病变的检查。
磁控胶囊内镜有时不能完整观察食管和十二指肠,暂不能进行活检,无内镜下治疗功能,病灶覆盖异物,如食物残渣、唾液,以及少量出血时,不能人为地去除影响因素,使病变观察受限。
此外,磁控胶囊内镜检查可能存在发生不良反应与胶囊滞留的风险。
磁控胶囊内镜检查可能会出现与胃准备有关的不良反应,包括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泻、头疼和异物感,但较为罕见且症状程度轻微,可为一过性或在短期内自行消失。
胶囊滞留是指胶囊内镜停留于胃肠道2 周以上,滞留率为1.4%~2.6%,尚未见严重并发症和致死病例报道。
磁控胶囊内镜具有独特的定位功能,如怀疑胶囊尚未排出体外,可通过手持胶囊定位器判断胶囊是否滞留于体内。如果胶囊内镜检查15 天后仍未发现胶囊排出,可对磁控胶囊内镜检查不完整(胶囊未到达结肠或造口袋)的患者进行腹部X 线检查,确认胶囊是否滞留于体内。如因胃肠道存在炎性病变导致黏膜水肿,从而导致胃肠道狭窄影响胶囊排出,患者需行药物治疗,待炎症得到有效控制后,胶囊多可自行排出体外。如经保守治疗后胶囊仍没有排出体外,或已经出现了胃肠道梗阻性病变,必要时需通过手术将胶囊内镜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