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图画为抓手,提升幼儿建构水平
2024-02-22郦晓燕
文 郦晓燕
图画是幼儿表征情感与思维的一种方式,能直观地将幼儿的想法呈现出来,也是成人理解幼儿内心世界的方式。我们以图画为抓手,创设适宜的建构环境,引导幼儿按图操作,不断提升幼儿的建构水平。
一、以“图”为先——建构区软环境的打造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根据幼儿的需要提供必要的条件,支持和鼓励幼儿尝试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并注意调整难度,让幼儿感受经过努力取得的成就感。”为此,我们着力打造“建构学习墙图”,以促进幼儿的建构作品更加丰富、建构技能更快提升。
(一)建筑欣赏图
我们在建构区展示具体的建筑物图案,不断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同时,在建构游戏中,我们引导幼儿从局部到整体观察物体的形状、结构、色彩等,更好地支持幼儿进行持续性建构。
(二)建构技巧图
我们在建构区展示具体的建构技巧图,供幼儿自主学习,如平铺、延长、堆高、加宽、垒高、围封、架空、覆盖、桥式、顺接等。这些建构技巧图有助于促进幼儿观察能力、创造能力、空间能力的发展。
(三)建构作品图
我们将幼儿的建构作品拍摄保留下来,在建构区展示。这些建构作品图来源于幼儿,为幼儿提供相互学习、借鉴的机会和直观、形象的操作平台。
二、以“图”为范——建构游戏前思维与语言的物化表征
为了满足幼儿的挑战欲望,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大胆想象,我们借助游戏计划图、思维导图和临时工程图,引导幼儿向“有意识的建构”转变,从而更好地推进幼儿的建构活动。
(一)游戏计划图
想做什么?和谁一起玩?需要哪些材料?幼儿根据游戏计划图,积极、主动地开展活动,成为活动的主人。建构游戏计划图是幼儿对建构设想的计划,能够保证搭建活动更有计划性。
(二)思维导图
在建构活动中,合作建构越来越受到幼儿的欢迎。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计划学习指引工具,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从一个中心点向四周发散,能够充分激发幼儿的联想力和创造力,充分体现个体思维的多样性和小组合作的整体性。
例如,大班幼儿在建构恐龙园时,教师和幼儿商量“恐龙园里可以建构哪些建筑?”。幼儿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如展馆、小吃店、游乐设备等。为了让讨论内容更清晰地展现,教师运用了气泡思维导图的方式。教师在中间的气泡中画上恐龙园,把幼儿的答案画在周围的气泡中。这样,幼儿能够清晰地看见大家讨论的内容。幼儿还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参与分组讨论,并画出游戏计划图。
(三)临时工程图
当建构难以开展下去或是有需要改进的地方时,幼儿就会商量改进图纸,形成游戏中的临时工程图,以便有计划、有目的地顺利完成接下来的建构活动。
三、看“图”说话——建构游戏后的分享与交流
建构活动结束后,幼儿对自己的作品充满成就感,往往舍不得拆掉自己的建构作品。但是,由于户外场地限制、主题更替等客观原因,绝大部分作品无法保留。为此,我们引导幼儿继续用图画的方式保留作品,便于幼儿回顾、讲述建构故事,提升幼儿的再建构与合作能力。
(一)游戏回顾图
游戏结束后,幼儿用图画的形式回顾整个游戏过程。幼儿从中学会反思,在回忆的过程中帮助自己整理零散的经验,将获得的知识经验吸收内化。
不同幼儿有不同的关注点。当幼儿一起比较游戏回顾图与计划图时,会对自己的作品有一个新的审视。他们会发现一些在建构过程中没有发现的问题,进而确定下一步建构活动的目标和内容。例如,在“恐龙园”建构活动中,幼儿多次运用游戏回顾的方式解决问题。他们还将在建构中遇到的问题或获得的经验进行分享。这样的游戏回顾是有意义的,能够有效提高幼儿的建构水平。
(二)多元表征图
表征是一项系统工程。在表征时,幼儿需要调动各方面的经验,对建构活动中所涉及的几何形状、空间方位、颜色搭配、生活需求等多元化元素,进行比较和分析,以便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来回顾、记录、展示自己的建构作品。例如,有的幼儿关注整体性回顾,会将整个建构作品按比例缩小,绘制到游戏回顾图中;有的幼儿会选择自己在团队建构中最满意的作品进行回顾,在表征图里展现。
图画,给予了幼儿更多的自主学习机会。通过图画媒介,我们惊喜地发现幼儿在建构区的“精彩”:自由结伴、协商主题、确定材料、明确分工、落实行动、优化调整、观察记录、分享反思等。在这一过程中,幼儿有目的、有计划地完成建构,并获得解决建构中问题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