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行动过程取向理论对大学新生牙周保健认知及行为的影响

2024-02-21张晓筱姜丽娜陈菊芳耿琳雅

吉林医学 2024年2期
关键词:牙周病意向牙周

张晓筱,孙 迪,姜丽娜,宋 静,何 珊,陈菊芳,耿琳雅

(1.蚌埠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2.长春市口腔医院)

牙周病是一类多种因素导致的疾病,其中最重要的致病因素是牙菌斑生物膜,牙周病可导致牙龈、牙周膜、牙槽骨及牙骨质发生病变,包括牙龈病和牙周炎。牙龈病仅局限在牙龈组织,而牙周炎可累及从牙龈到深部的牙周组织,最终可导致牙松动、脱落,进而导致咀嚼功能丧失[1]。牙周病对口腔危害大,而且是口腔两大固有疾病之一,已成为中国公共卫生问题之一[2]。2017年国务院为了加大牙周病等常见病的干预力度,将口腔检查纳入常规体检项目[3]。缺乏口腔保健认知对牙周病的危害极大,不仅如何正确进行口腔保健,甚至有些错误的口腔保健行为方式可引发牙周疾病,甚至延误牙周病的治疗,导致牙周病加重,最终牙齿缺失。因此提高牙周病的认知水平,教会自我口腔保健措施,才能有效控制牙周病的发生发展。牙周病有高发年龄段,但是积极预防牙周病可以大大降低其发病率,而我国的全国第四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各个年龄段的人群牙周状况均不好[4]。《健康口腔行动方案(2019-2025年)》[5]是由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在2019年印发实施的,它强调青年人口腔健康管理的重中之重是牙周健康。有关大学生口腔保健认知的调查显示,口腔保健知识普遍偏低,口腔保健行为也不积极[6-7]。由此可见大学生的口腔保健认知水平和行动亟待提高。有很多关于针对意向、动机等社会认知因素进行干预从而改变行为的研究[8],目前,其中一个理论是由德国学者提出,称为HAPA理论[9],此理论在理论和适用性方面更有优势,这个理论认为一个人的健康行为改变会经历不同阶段,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改变主要是由心理因素导致,这个理论的目的就是通过心理干预从而使得个体从意向转化为有效的行动。此理论在健康相关行为及临床护理等方面都有应用[10-14]。本文探讨HAPA理论对大一新生牙周保健认知水平及行为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2022年9月对蚌埠医学院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及干预,采用随机抽样法,抽取400名新生,随机分为实验组200名和对照组200名。两组学生性别、年龄、居住地等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

1.2入选及排除标准:纳入了解研究内容、自愿参加研究,有很好的依从性,能接受随访的学生。排除因病等原因长期不在校及有重大疾病无法参加研究的学生。

1.3方法

1.3.1确立问卷调查表:问卷调查表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调查问卷内容是有关大学生牙周保健认知水平及行为,其根据《第四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4]》中有关牙周状况的调查内容并结合蚌埠医学院牙周病方面的专家及流行病学专家,再参考相关的文献内容得来。第二部分调查问卷内容根据HAPA理论模型,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15-18]整理出影响牙周保健认知及行为的相关因素,制定出干预措施,见表1。

表1 基于HAPA理论构建的处于不同阶段的牙周保健行为干预措施

1.3.2实验组:常规建立微信群,根据第二部分的问卷调查结果,确定行为改变阶段,再针对性地进行干预。比如问卷中“您觉得牙周病是否可以预防?”这属于前意向阶段,学生回答是肯定的,继续看是否有计划进行预防,这也是属于意向阶段,如果没有计划,我们就从这里进行干预,帮助学生制定计划,如果有计划,属于计划阶段,我们就继续往下看问卷,确定是行为改变的哪个阶段,然后进行针对性的干预。在干预过程中,对学生1对1的方式进行指导,1次/w,每位学生指导的时间不少于15 min,且每周在微信群中做牙周保健知识宣讲。发放问卷,牙周检查,收集问卷及收集牙周检查结果,干预1个月,再发放问卷,牙周检查,收集问卷及收集牙周检查结果。

1.3.3对照组:常规建立微信群,和实验组一起发放问卷调查,牙周检查,收集问卷及收集牙周检查结果。

1.4质量控制:发放的问卷调查都全部收回。参与调查的学生是蚌埠医学院口腔专业的研究生,在调查前经过统一培训并经过测试达到合格后才进行调查。本调查经过蚌埠医学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

1.5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t及χ2检验。

2 结果

2.1行为改变阶段:干预前,两组学生对口腔保健意识及行动大多数都停留在前意向阶段及意向阶段,有些同学有计划,却未付诸行动,经过1个月的干预,实验组同学大多处于行动阶段,而对照组同学仍然停留在前意向阶段及意向阶段,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行为所处阶段比较(n,n=200)

2.2牙周保健知识:干预前,两组学生中的大部分对口腔保健知识认识不清楚,经过1个月的干预,实验组同学中的大多数对牙周知识认识很清楚,而对照组同学中的大部分同学仍然对口腔保健知识认知不清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牙周健康知识情况比较(n,n=200)

2.3牙周保健行为:干预前,两组学生中的大部分口腔保健行动不足,经过1个月的干预,实验组同学大多数都开始口腔保健行动,而对照组同学大部分同学仍然未采取口腔保健行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前后牙周保健行为情况比较(n,n=200)

2.4牙周检查情况:干预前,两组学生中的大部分牙周检查结果不理想,经过1个月的干预,实验组同学大多数都开始口腔保健行动,而且牙周检查结果显示牙周状况向好的方向发展,对照组同学牙周检查结果仍然不理想。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干预前后牙周检查情况比较(n,n=200)

3 讨论

有关大学生口腔保健意识的调查显示,其保健认知及行为偏低[6-7],有些学生即使是知道牙周病是可以预防的,但是不了解具体措施[15]。HAPA理论个人健康行为改变过程很复杂,从产生行为动机到最终的行动的改变要经历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的心理因素各有差异,针对不同阶段个体的的影响因素及心理状态制定个性化的干预策略,并根据个体行为阶段改变而实时调整,有助于个体健康行为的养成,并最终内化为日常生活习惯。

基于健康行动过程模型的健康行为干预对于大学新生牙周保健知识及行为都有较积极意义。本实验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学生大多数停留在意向阶段,干预后实验组大部分学生已经转为行动阶段,而对照组仍停留在意向阶段。HAPA模型结构框架主要包括意向阶段、行动前阶段、行动阶段。而有意向并不代表一定进入行动阶段[19],实验中的计划就是为了促使意向向行动的有效转化,计划包括常规计划及应对计划,常规计划能够让学生有专门的时间进行口腔保健行动,而应对计划在学生遇到紧急情况时产生的应对方法。在行为管理过程中自我效能感也很重要[20],健康行为管理中还有一个因素也很重要,社会环境(研究者、周围生活的环境),这些能激发学生行为改变的内在动机,使学生的行动由被动变为主动,能大大提高自我管理能力[21]。

本研究首先调查了蚌埠医学院大一新生牙周保健认知和行为,在牙周保健认知问卷调查中发现同学们认为牙龈出血是不正常的症状,但是对于引起牙龈出血的主要原因却不清楚,比如牙结石及牙菌斑,可这能原因是牙结石和牙菌斑是口腔专业名词。在问卷中牙周保健行为发现他们大部分人知道预防牙周病最有效的方法是刷牙,虽然他们刷牙次数足够,但是巴氏刷牙法却没有掌握,牙线使用率更低。大部分学生存在“有病才去医院”的陈旧观念,缺乏自主保健意识,新生去口腔科绝大多数是看病,而不是预防保健。本实验还发现看过口腔医生,并经过口腔医生口腔健康教育后,其口腔保健意识明显高于未看过口腔医生,这说明口腔医生的口腔宣教在学生提高口腔保健知识中中很重要,这也从侧面说明通过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腔保健意识。牙周检查发现牙龈出血人数和有牙周袋的学生较少,这可能是学生年纪轻不是牙周病的高发年龄段,未见有附着丧失的学生,这可能是牙周炎在这个年龄段发病率少。

猜你喜欢

牙周病意向牙周
探讨牙周联合正畸用于侵袭性牙周炎患者治疗的疗效及对牙周临床指数和牙周功能的影响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东方留白意向在现代建筑设计的应用解析
批评话语分析中态度意向的邻近化语义构建
胃食管反流病与牙周病的相关性
牙髓牙周联合治疗逆行性牙髓炎的效果
牙周维护治疗对于保持牙周长期疗效的价值探析
牙周维护治疗在保持牙周治疗长期疗效中的临床价值
自锁托槽矫治器在成人牙周病中的应用
恒久性修复体在牙周病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