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Hcy、SF、B7-H3及IL-18的水平与肝功能Child-Pugh分级的相关性

2024-02-21王晓燕李玉杰宗德琪赵而玉于海莲王兰英

吉林医学 2024年2期
关键词:肝细胞乙型肝炎肝硬化

王晓燕,李玉杰,宗德琪,赵而玉,于海莲,王兰英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检验科,山东 青岛 266300)

慢性乙型肝炎(乙肝)中大概有25%~40%会演变成肝硬化。目前肝硬化病情评估方法主要有影像学检查(CT、B超),无创方便,但肝硬化早期漏诊率高;肝穿刺活检有创侵入,患者依从性差;Child-Pugh评分操作步骤繁琐,费时费力[1]。因此,发现一种与疾病相关的生物标志物十分重要。同型半胱氨酸(Hcy)可能与还原型谷胱甘肽的合成与功能密切相关,李洪宇等[2]认为血清Hcy与肝纤维化具有相关性。血清铁蛋白(SF)对体内铁的转运、贮存以及铁代谢调节有着重要的作用[3],肝脏作为储存铁的主要器官而成为铁过多所致损的主要靶器官。B7-H3蛋白通过免疫介导反应造成肝细胞的损伤过程[4-6]。白细胞介素-18(IL-18)是机体内一种非常重要的前炎性细胞因子,能增强NK细胞的细胞毒作用,诱导T细胞增殖、分化和成熟,促进肝细胞的免疫损伤反应[7]。本研究比较慢性乙型肝炎及不同Child-Pugh分级的肝硬化患者,Hcy、SF、B7-H3和IL-18水平之间的差异,探讨其联合检测与疾病进展之间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诊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164例为试验组,男91例,女73例;年龄30~71岁,平均(52.26±16.57)岁,本次研究经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分组:根据Child-Pugh评分[8]分为A、B、C三组:评分在5~6分患者为A组(肝硬化代偿期,55例);评分在7~9分患者为B组(肝硬化失代偿期,63例);评分在10~15分患者为C组(严重肝硬化,46例)。纳入标准:按照2015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诊断标准诊断的患者[9]。排除标准:①肿瘤病史;② 3个月内有输血史;③ 6个月内进行免疫调节剂治疗;④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⑤合并其他肝炎病毒及EB病毒、HIV病毒感染者;⑥妊娠或哺乳期妇女。抽取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阴性的健康人群60例为对照组,年龄和性别与试验组相似,男34例,女26例;年龄33~74岁,平均(54.36±15.08)岁。

1.2实验室检测方法:采集受试者晨起外周静脉血5 ml,3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血清,检测Hcy、SF、B7-H3、IL-18指标。Hcy、SF检测仪器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AU5800(北京万泰),检测方法分别为速率法(下降)与终点法(上升);B7-H3、IL-18检测仪器为:全自动酶标仪 CLIA400(上海晶美),检测方法均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5.0 进行数据分析,组间对比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采用 Spearman 法进行相关分析。

2 结果

2.1两组血清Hcy、SF、B7-H3和IL-18水平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两组血清Hcy、SF、B7-H3和IL-18水平不完全相同,试验组(A组、B组、C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Hcy、SF、B7-H3和IL-18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相比,B组和C组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较B组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随着肝硬化Child-Pugh A、B、C分级的升高,血清Hcy、SF、B7-H3和IL-18水平逐渐升高。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Hcy、SF、B7-H3和IL-18水平比较

2.2肝硬化患者血清Hcy、SF、B7-H3和IL-18水平与Child-Pugh评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Hcy、SF、B7-H3和IL-18水平与Child-Pugh评分存在直线相关关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cy、SF、B7-H3和IL-18水平与Child-Pugh评分的呈正相关。见表2。

表2 肝硬化患者血清Hcy、SF、B7-H3和IL-18水平联合检测与Child-Pugh评分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由乙型肝炎造成肝脏损伤,由此发展造成的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是目前肝癌发展的较为认可一种病理生理过程,肝硬化是肝纤维化的晚期和极端严重化的状态[9]。肝硬化患者体内血清Hcy和SF水平较高,这可能与肝脏纤维化引起的肝功能损伤有关,随着肝脏储备功能越差,对血清Hcy的调节代谢能力就越差[10]。

研究表明SF可以作为炎性反应的一种协同因子,主要储存在肝脏之中,当由于炎性反应导致的肝细胞坏死时,从而引发SF的合成量增加。随着慢性乙型肝炎的进一步加重,可以发展为肝硬化,肝脏细胞的坏死和损伤也进一步加剧,一方面加速了SF的释放,另一方面由于肝功能受到破坏对于SF的代谢清除能力减弱,两方面相互作用可能是导致SF水平升高的原因[11]。与李雪梅等[12-13]研究报道相一致。血清Hcy和SF诊断肝硬化的灵敏度较好,但缺乏特异性。

有研究表明,乙型肝炎病毒本身并不直接引起肝细胞病变,主要是人体的免疫系统反应而造成肝细胞的破坏[4]。B7 属于是一种协同刺激分析的免疫球蛋白超家族,B7-H3是B7家族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员,在病毒感染、肿瘤及免疫性疾病中发挥免疫负性调节作用。可以对CD8+T起到增殖刺激作用[15-17],促进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8 以及干扰素-γ的分泌。近年来研究发现,B7-H3 在肝癌、食管癌、肠癌等多种肿瘤呈现高表达状态,其表达水平与疾病的发展和预后存在相关性[4,18-21]。肝硬化患者中B7-H3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预后和发展是否存在相关性,通过研究发现随着肝硬化Child-Pugh A、B、C分级的升高 B7-H3 的水平逐渐增高,一定程度上反映水平的升高与肝硬化的进展及预后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IL-18是作为一种新型促炎细胞因子,可以介导先天性和获得性免疫,刺激T细胞增殖,增强淋巴细胞的毒性[22-23]。有研究表明Th1与Th2细胞的数量关系失调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慢性化的机制之一,而IL-18诱导 Th1 类细胞产生诱生人干扰素-γ(IFN-γ)等细胞因子,造成Th1表达升高,打破了原有Th1/Th2细胞平衡[4,24]。此外在慢性乙型肝炎中,AIM2通过Caspase-1途径激活,促进了IL-1β、IL-18炎性因子的释放,其可能解释IL-18表达水平的上升[25-28]。

本研究提示,血清Hcy、SF、B7-H3和IL-18水平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患者肝硬化程度,结合以往研究提示临床工作中可以将其作为判断乙肝肝硬化患者病情和监测预后的参考指标。但因本研究仅对临床检测血清学指标做了检测,没有对影像及病理学全面检测,此外本次检测的血清学指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明确,还需要更多研究去进一步验证。

猜你喜欢

肝细胞乙型肝炎肝硬化
外泌体miRNA在肝细胞癌中的研究进展
肝硬化病人日常生活中的自我管理
慢性乙型肝炎的预防与治疗
防治肝硬化中医有方
肝细胞程序性坏死的研究进展
活血化瘀药在肝硬化病的临床应用
肝细胞癌诊断中CT灌注成像的应用探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66例
SIAh2与Sprouty2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