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医融合视角下我国体育康养产业发展模式 提炼与发展路径研究
2024-02-21周鑫鑫吴香芝
葛 慧,周鑫鑫,吴香芝
(1.莆田学院 体育学院,福建 莆田 351100;2.吉首大学 体育科学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3.江苏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健康问题日益严峻: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快速增长,预计到2050年,我国80岁以上人口将增至1.59亿,成为全球最大的高龄老年人群体。另一方面,慢性病人群增加,慢性病成为影响我国人民群众健康的主要疾病。到2030年中国的慢性病患病率将增加至少40%。面对人口老龄化、亚健康等问题的威胁,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加大对疾病防控的人力和财力投入,从“以疾病治疗为重点”向“以健康促进为重点”转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进政策”,并对“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作出全面部署[1]。体育康养是在大健康产业发展的背景下,体育与医学相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类重要的康养产业,将体育产业与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成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环节。基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体医融合与体育康养产业之间的内在逻辑,深入研究并提炼出我国体育康养产业发展模式,全面探索我国体育康养产业的发展路径,为达成2025年体育产业预期目标,推动体育康养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一、体医融合与体育康养产业的内在逻辑
1.维护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的时代责任
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旨在以人的生命周期为主线,实现从婴幼儿到生命终点的全程、全面的健康管理和服务,从而推动全民健康,这既是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思想,也是健康中国的根本目的[2]。在2019年国务院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中,将全方位干预健康影响因素、维护全生命周期健康和防控重大疾病作为主要任务的三个方面,并明确了15个专项行动,为落实健康中国战略、推动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提供了“路线图”和“施工图”。2021年由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卫健委联合发布的中国医疗改革联合研究报告指出,中国有近3亿慢性病患者,癌症、糖尿病和心脏病等慢性病已成为主要的健康威胁,其中60%以上的慢性病是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造成的,同时有年轻化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慢性病患病率增加、肥胖人口增多、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人口老龄化严重等问题愈发严重。由于慢性病具有隐匿性、病程长且病情迁延不愈,目前慢性病患病率已达23%,死亡数已占总死亡数的86%,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一类疾病。
2.强化从“治”到“防”的政策导向
2022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预防为主,加强重大慢性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防病治病和健康管理能力。”通过梳理近几年出台的相关政策文件发现(见表1):(1)随着我国体医融合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发展,相关政策的广度和深度都有明显推进;(2)政策文件出自多个部门,这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中多部门协作实现体医融合机制最好的证明;(3)文件的内容更加注重利用中医保健,从传统的医疗护理与服务转变为更加注重疾病预防,进一步强化了从“治”到“防”的政策导向。实行“体医融合”,建立以预防为主的健康理念,通过“运动处方”的方法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既能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的深度融合,又能推动“体医融合”助力健康中国战略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3]。
表1 2014年—2022年中国体医融合主要相关政策文本
3.推动体育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
体育康养产业是朝阳产业更是惠及全民的幸福产业,它涵盖医疗、保健、健身、康复等所有具有健康服务功能的产业,也是21世纪经济发展和人民健康进步的重要产业。按照《“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落实预防为主,推行健康生活方式,减少疾病发生,强化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实现全民健康[4]。作为规模可观、发展潜力大、覆盖范围广的民生健康产业,体育康养产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国民经济增长并成为其发展的强大动力[5]。体育健身、体育旅游已成为现下热点,大力推动体育产业与康养产业融合发展,有助于体育产业从追求发展速度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变,通过质量、效率、动力三个方面的变革,优化产业结构,创新体育产业发展方式,优化产业模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进而实现体育康养产业高质量、高效率发展[6]。体育康养产业是未来健康产业的核心部分,也是体医融合发展的生力军,体育与康养两大产业的交叉融合,可以优化体育康养产业结构、要素、业态、布局等方面,进而推动体育康养产业有效、有序、高质量发展。
二、体医融合视角下体育康养产业发展模式提炼依据
1.体医融合发展理论为康养产业发展模式提供支撑
体育学科提供手段和方法,医学学科提供思路和路径,用医学的思维方法和专业体系转化为体育运动方法的表现形式,并使之处方化,从而更加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这是体医融合的实质。自“体医融合”概念提出以来,就引起了学者、政府及体育相关企业的高度关注,学者们积极对体医融合的概念、内涵、理念、模式及体系等进行理论阐释与解说,政府及相关企业也积极对体医融合政策及发展方式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体医融合”这一发展理念的提出,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为体育发展规划实施、体育产业与医疗产业的业态融合指明了道路。体医融合作为体育与医疗行业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在其发展过程中同样受到康养产业理念的影响。两者相互影响,互促发展。因此,体医融合作为大健康理论的产物,其发展理念、理论体系的建构以及对于康养产业的打造具有同等重要价值与指导意义,为新时代中国体医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撑。
2.体医融合典型发展模式提供实践样态
随着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与《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等系列相关文件,体医结合的科学服务模式与管理正在全速推进中。通过归纳体医融合的系列政策和成功经验,结合当前体医融合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与实践研究,归纳出了公益型、市场型和项目型三个大类、11个亚类实践模式[7]。这几种体医融合发展模式具有典型的实践性与现实性,在干预领域上,分别在医疗卫生领域和体育领域各自开展;在干预人群上以医疗行业或体育服务行业专业人群为主;在干预方法上采用体育学与医学的交叉知识与方法[8]。综上,进一步发挥体育在促进健康过程中医学在其中所起的作用,在体育学与医学两个学科交叉的过程中促进健康,实现“体医融合”,即在预防、康复、治疗的各个阶段中,相关人员综合应用体育和医学的专业知识和方法,在科学的指导下,促进人的身体健康的干预手段和干预模式,实现贯穿人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健康全过程。在实现从“治”向“防”转变的同时,深化体医融合的内涵,为构建康养产业体系、康养产业专业化、产业化发展提供实践价值。
三、体医融合视角下体育康养产业模式提炼
1.政府型
(1)体育部门主导下以社区为主的体育康养模式
体育部门主导下以社区为主的体育康养模式,以社区为核心,相关体育部门为主导,依托社区现有的健身资源与环境,协同社区卫生站和健身活动中心将社区居民体质监测纳入社区健康管理之中,成为社区体育康养管理的一部分[9]。为社区居民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健身宣传及健身指导,对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慢性病人群提供体质监测,针对不同人群实施有针对性的综合干预,以达到促进身体健康目标。这一模式要求社区提供健康服务的工作人员同时具备医疗知识及相关的运动知识,依据患者的体检结果及体质报告开具运动处方,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体育活动方式进行健康促进与干预,并对特殊人群进行线上线下的科学健身指导。在实践方面,上海嘉定区率先提出并实施了“1+1+2”的社区体育康养模式,同时也是上海体育局社区体育康养的试点项目,即1名社区医生+1名社会体育指导员+2名自我管理小组组长。其中,社区医生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社会体育指导员负责提供健康健身指导;自我管理小组组长负责组织与简单管理,如为居民提供健康监测服务,根据监测结果开展科学化健身锻炼,同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制定个性化运动方案等[10]。
(2)医疗部门主导下以科室为主的体育康养模式
医疗部门主导下以科室为主的体育康养模式,即在医院设立运动处方门诊或运动康复门诊等,横跨体育与医学两大学科领域,以体医融合理念为核心,预防为先导,融合现代临床医学与体育科学技术,重视将运动处方与医学处方相结合来改善患者整体技能状态,促进机体健康,构建了医疗部门主导下以科室为主的体育康养模式[11]。解放军总医院健康管理研究院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服务范围最广、层次最高的健康管理服务机构,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资深医疗专家团队,并设有针对不同人群的专项健康管理服务,主要针对体检后人群的健康指导、疾病风险评估、亚健康测评、体重管理、运动管理、常见慢性等进行非药物干预[12]。目前,国内的部分三甲医院纷纷开设运动健康管理部门或相关科室,如北京市体检中心设立运动健康管理项目,通过医疗体检、健康体适能测评等方式,运用运动、营养等非医疗干预,为患者出具个体化运动处方、营养建议及生活方式建议;河南省直第三医院将体育和医疗充分融合,成立了全省首家运动医学科,围绕运动损伤的防治、慢性肌骨疼痛等病症提供康复训练指导,同时积极开展体育保健、康养相关会议、论坛、培训、沙龙等形式的交流活动,真正做到“运动处方”促健康前移。
(3)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合作的体育康养模式
政府主导下的社会合作的体育康养模式,即由政府部门牵头,医院、社区、社会机构四方合作,建立“政府部门—医院—社区—社会机构”四位一体的体育康养模式,整合政府资源、社会资源、医疗资源形成医体联盟[13]。政府牵头部门包括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中国医体整合联盟、政府部门等负责体医融合的整体发展规划及运行,并提供资金支持以及协调人员参与;将体育与医学相关政策、理论、技术相融合转化并运用于实践,推动体育康养产业的发展[14]。医院负责慢性病患者病情诊断、运动处方开设、培训社区医生和医学专科体育指导师等。社区负责提供锻炼场地,指派社区医生进行医学监控。同时,面向社会聚焦产业发展,打造健康产业特色,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突出医疗康养等产业引进培育。如即墨作为全国首个成体系、成建制的体医融合试点城市,青岛医体整合(体医融合)研究院聚集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众多临床医学专家、体医融合专家,共同致力于体医融合产业技术研发、科技成果孵化转化等。
2.市场型
(1)运动康复中心模式
随着我国商业健身俱乐部规模与数量的逐渐发展,体育产业与医学产业相融合并不断优化升级,与之密切相关的关联产业——运动康复产业应运而生。该模式是体育商业健身俱乐部的业务拓展,在提供健身运动指导的同时提供更加专业、有针对性、目的性的运动康复训练指导,满足不同人群需求。目前,运动康复中心模式主要有两种类型:1)健身俱乐部或工作室为消费者提供临床服务,包含运动损伤、慢性疼痛、骨科术后康复、体态矫正以及专项体能训练等业务。其中,运动康复所涉及到的不仅是骨科手术后人群,还包含非手术的身体运动功能恢复与训练、身体功能提升与改善等。如合肥UT运动康复诊所以“体医融合,健康生活”为核心理念,专业治疗运动损伤,同时集中医理疗、养生、营养膳食等为一体,为民众提供科学、专业、多元服务。2)体育健身俱乐部与社区体育活动中心合作,为社区居民提供科学健身知识普及、评估体质健康状况、制定针对性的运动处方,为社区居民运动康复提供一定的便利和保障。以苏州为例,参加社会医保的居民可提出划拨申请,将医保中往年结余中超过固定数额的部分转入指定健身场所消费。
(2)健康综合体模式
健康综合体模式是随着经济发展由体育场馆逐渐过渡为体育服务综合体而产生的,主要体现在运动健身与健康服务,在此基础上开展体医融合工作,将体育与医疗深入结合以扩大服务供给规模,达到促进健康的目的。健康综合体以构建体育健康产业为体系,打造强身健体、运动康复、身体保健、康复理疗、文化体验等多样化体验,形成全面、综合的健康综合体模式。《“十三五”公共体育普及工程实施方案》强调“要依托各类体育设施, 为群众提供体质健康评价、体质检测等服务”[15]。健康综合体可依托体育场馆资源、周边商业资源,从运动健身、健康评估、运动能力测评、运动康复等方面提供专业化、系统化服务与指导,与健康综合体的健康服务机构合作,可以有针对性地对“症”下药,科学合理地设计简便易行、无伤害性、非对抗性、效果明显的康体运动方法或运动项目,如健身气功八段锦、太极拳、大众健身操(舞)等;还可利用周边商业服务体资源,发展体育和健康旅游服务,举办各类赛事或训练拓展。此外,健康综合体中还可以考虑增设养生茶室、开设养生讲堂、增加健康食品和用品的销售配套服务,满足消费者需求[16]。
(3)产学研医合作模式
产学研医合作模式是指在学术前沿的指引下,科研院所、体育科技创新企业、三甲医院等机构将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合作创新,尝试开展体医融合实验,发挥体医融合的健康效能的最大值。企业虽有资金、技术、工厂和人力,若没有医学院校的指引,很难开发出符合临床需求的产品;医院和教学科研机构的技术创新和突破在企业的支持下,实现成果转化,从而带来更好的临床价值和实践价值。目前,推进产学研一体化是从国外学来的经验,美国、日本、德国等国都有较好的实践,而我国仅限于省域间基于地方特色的一些探索和尝试。清华大学将脑起搏器这一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是“产学研医”协同创新的过程。其中,清华大学脑起搏器研发团队作为“高校”方,是科技成果的主要研发者,担负着“学”和“研”的重要职能;而作为将科技成果市场化、产业化的北京品驰医疗设备有限公司,其作为“企业”方承担着“产医”的职能。此外,由于“产学研医”协同创新合作的特殊性,脑起搏器的临床试验以及反馈过程由多个医疗机构(如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协和医院、301医院等)共同参与研究,也共同担负着“产医”及“研”的职能。通过政府、高校、企业、医院或医疗机构等多个主体的共同推动下,校企协同创新,实现“产学研医”融合发展[17]。
3.区域特色型
(1)依托特色资源禀赋的“体育+康养+生态”模式
特色资源是驱动康养产业发展的灵魂与基础。“体育+康养+生态”发展模式,是指以地域性特色资源为康养产业发展驱动力,以“特色+”为产业开发模式、通过生态旅游、生态康养、森林康养等形式,建构能够引领该区域体育康养产业特色化发展的体育康养目的地,形成具有地域型特色的体育康养产业发展模式[18]。如何利用与发掘本区域的特色与资源,是发展体育康养产业的首要问题。依托特色资源禀赋的“体育+康养+生态”模式有以下特点:1)在项目设计与规划方面,与一般的康养产品不同,该模式在充分考虑本区域生态资源与环境的前提下与体育相结合,注重消费者参与性、观赏性、娱乐性需求,打造具有本区域特色的体育康养项目;2)在实践操作与执行方面,重视市场化运作和项目包装,将“体”与“养”深度融合发展,打造集“生态、休闲、运动、康养”为一体的综合型服务产业,完整的多功能配套服务场所;3)在实现资源与要素方面,注重与景区其他资源的整合利用,培育具有本地区特色的复合型体育康养产品,带给消费者全方位体验。
(2)顺应旅游消费升级新趋势的“体育+康养+旅游”模式
“体育+康养+旅游”模式具有独特价值与辐射能力。“体育+康养+旅游” 发展模式,依托景区特色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以健康产业为核心理念和驱动,发挥景区的旅游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区域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发展。如何依托本地区旅游效应和特色文化资源带动体育康养旅游的发展是该模式思考的首要问题。景区有两方面的价值效应:1)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其本身具有品牌和资源共享价值,在其品牌价值的基础上,构建景区品牌共享的体育康养产业品牌;依托其设施、服务及现有场地资源,可减轻体育康养产业开发的投资压力,在原有基础上进行开发与利用[19]。2)作为一种旅游效应,因前期较高的知名度与较大影响力让游客熟知并认可,具有良好的品牌基础和辐射能力,为体育康养产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发展动力。因此,建构“体育+康养+旅游”发展模式,找准自身景区特色与优势,以景区品牌资源与辐射能力为载体,带动与促进区域性体育康养产业的发展。
(3)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体育+康养+教育”模式
“体育+康养+教育”模式是指通过前往旅行活动的目的地,亲身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在活动过程中实现康养知识学习、生活体验、身心修养的目的。该模式针对的对象不仅仅是中青年,而是人生全生命周期群体。在研学探索的过程中丰富康养知识、开拓康养体验,通过研学探索、颐养感悟进一步达到养身、养心、养神的活动目的。如何将当地传统文化内涵与精神同区域体育康养产业发展相结合,并进一步发扬当地传统特色文化,促进区域体育康养行业的发展。各地域不同的自然生态资源和社会人文蕴含着不同的人文精神与内涵,因此在建构“体育+康养+教育”康养产业发展模式时,挖掘自身自然地域资源、人文资源并发挥其驱动力,形成自身文化特色和品牌形象,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具有市场化地域特色的体育康养产业及品牌。
(4)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体育+康养+乡村”模式
乡村是旅游的目的地之一。“体育+康养+乡村”发展模式,一方面指通过乡村旅游带动周边乡镇或区域旅游产业发展。凸显乡村特色与价值,构建乡村体育康养产业,推动乡村体育康养一体化协同发展。另一方面,乡村体育康养与一般的乡村旅游项目不同,它是以健康恢复为目标,以健康产业为核心理念和驱动。集乡村田园生活、养生、健康、旅游等多种功能于一体,以回归自然、修身养性、度假休闲为生活方式。总体来说,乡村体育康养的一切产品与服务都是围绕“健康”展开,以“健康”为核心,以调节旅游者的身心健康、度假休闲为最终目标。乡村作为一种旅游资源、生态资源,以乡村体育康养开发乡村、建设乡村,符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也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进一步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5)以智慧康养为特色的“体育+康养+科技”模式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发展,科技在体育康养中也日趋重要。智慧康养在技术、管理、模式等方面利用医学前沿科技及专门的服务保障团队,全方位满足参与者健康监测、康复训练指导等需求,即“体育+康养+科技”模式[20]。这一模式对缓解中国老龄化问题、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创新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康养产业中,开展更高质量的智慧康养模式,让不同群体都能更多的使用个性化产品,享受智慧康养带来的便利。加强数字化信息、虚拟技术、物联网、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在体育康养产业中的应用深度与广度。鼓励和支持相关企业组织开发体育康养相关应用软件和管理设备,提高中老年使用智能手机和上网的接受度、普及度,根据中老年人的需求特点,提供更多适老的智能化产品和服务,让中老年群体享受到智能化带来的便利,推动中老年健身与健康服务产业发展。
四、体医融合视角下体育康养产业发展路径
1.理念上:加大“体医融合”宣传力度,使“运动是良医”理念深入人心
“运动可以有效促进健康”是“体医融合”概念的核心理念,这一理念是基于在20世纪末全球医学和体育学界所达成的共识——“运动是良医”。目前,大部分群众还没有意识到体育锻炼对“治未病”的重要作用,他们的意识还停留在“有病治病”的层面,没有从思想上树立体育锻炼的意识[21]。因此,首先从理念上增强群众对于“大健康观”的理解与认识,在意识层面打破“体医融合”的障碍。一是从全生命周期、全方位、全人群和疾病发展全过程角度宣传体医融合的重要性,加强与高校体育院校之间的合作,如开设科学健身大讲堂、培养相关专业复合型人才,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弘扬科学健身文化;二是行政部门要转变观念,重新认识“运动是良医”理念,整合各部门的相关资源,积极和电视台、广播、广告商等机构合作,发挥相关部门的协同作用。三是提倡卫生部门贯彻“运动是良医”的思想,倡导“体医融合”健康促进模式,使其不再一味地依赖药物治疗,更多运用科学的健身知识、健身方法和运动处方作为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22]。
2.政策上:完成产业融合宏观政策,建立细化且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
全面贯彻健康中国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体育与康养是为民众身体健康素质提升服务的两个重要项目,是全民健康的重要支撑和保障。要实现体育与康养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政府应不断完善现有的政策措施,充分释放两个产业融合发展的活力。在宏观政策制定方面,政府在分析区域经济发展、人口密度、消费水平、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基础上制定个性化的产业融合政策,根据产业融合的需求采取有针对性的促进措施。同时,构建完善的效果评价机制,政策评价体系的完整有利于分析政策效果情况,进而做出进一步的调整与改善。另一方面,建立细化且可操作性的政策措施。一是各级政府出台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加强其落实力度,具体明确体育与卫生健康领域在健康促进中各自的任务和价值,保证其可操作性。二是各政府部门要打通各方沟通渠道,确保资源、信息、人才、资金等渠道的畅通,为市场、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
3.队伍上:建立联合培养机制,培养体医融合复合型人才队伍
目前我国基于体医融合的健康促进还处于初期阶段,在内外部条件上仍存在诸多不足,尤其是人才方面,缺乏既懂体又懂医的复合型人才,懂体的人不懂医,懂医的人不懂体,是目前人才队伍中面临的最大困难。因此,政府应当通过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两方面的推进为体育康养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人才环境。(1)推动高校体育学院、科研院所与临床医学部各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相互交融创建新的学科专业,培养体育康养产业所需的专业化人才;(2)创建体医融合试点专科医院或专科门诊,建立针对不同人群、不同身体状况的运动处方库,并构建相应的健康管理模式;(3)各级体育局、医院、卫健委等相关部门合作推进职业康养服务人才培养,建全社区医生、家庭医生、社会指导员等职业的培养模式,建立从业资格认证制度和完善的考评机制,推动职业运动处方师这一行业的发展。
4.产业上:构建体育康养产业的社会环境,推动产业的业态融合与创新
推动体育产业与康养产业融合发展,首先要培育产业融合的市场基础,扩大有关商品与服务的市场供应。通过规范市场,逐步实现医疗服务与公共服务的全面覆盖,大力推动市场供求主体育产业多样化;健全医疗和养老保险体系,建立并推行以财政投入为主的多支柱养老金体制;创新企业经营理念等。其次,创造良好的产业融合社会环境。以家庭为单位,促进家庭生活观念的转变,进而优化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建设多样化的休闲运动场馆与服务设施,构建社会组织和企业主导下的休闲运动生活方式;完善社区公共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培育社会组织和专业社工、志愿者队伍,统筹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卫生治理,融入社区治理和服务体系之中;发挥民间组织、协会、团体等组织的功能,创造体育产业与康养产业融合的新业态。最后,积极优化产业结构,形成健康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将科技融入体育、促进健康,鼓励开展“体医融合”互联网服务,与用户进行线上问诊,线下运动康复,建立“体医融合”+“线上线下结合”模式。
5.服务上:健全国民体质监测服务体系,构建体育与康养融合环境的互惠界面
体育和卫生健康部门要共同实施国民体质监测,实现国民体质监测全覆盖。建立以社区、乡村为节点的国民体质监测站点,为社区居民、村民定期做运动健康测试及评估,建立体质测评与运动指导于一体的服务模式;针对不同人群、不同身体状况建立个性化的国民体质健康电子档案,并分类管理;采用科学且可行的措施建立国民健康大数据平台,建立运动处方库,为体育和卫生部门提供综合分析数据。另一方面,共建共享体育服务信息、人才、知识、资源,与各组织各行业进行优势互补,一是制定体医融合行业服务标准,规范行业的服务产品与标准。二是结合当地体医融合发展实际情况,共同推动体医融合机构供给侧的现代化建设。科学开发区域性体育与康养服务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保障,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提高康养服务质量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