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困境及对策
2024-02-21任向荣
任向荣
摘 要:全面预算管理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是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重点。为了解决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预算编制、预算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文章以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为研究对象,从多个方面介绍了全面预算管理,发现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预算编制、预算监督等问题,为推动国有企业发展、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作用提出建议,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一定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预算编制;监督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4)04-0163-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4.04.0041
国有企业的发展水平,反映出我国经济建设水平,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与改革的重要保障。在经济深化改革下,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提出较高的要求,需要企业利用全面预算管理优化内部管理模式,将此作为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与降低经营成本的措施,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1 全面预算管理相关内容
1.1 全面预算管理概念
全面预算管理是以企业资源为入手点,基于职能部门需求,利用资源分配、成本控制等手段,实现对企业所有经营活动进行管理控制的一种管理模式。全面预算管理在运用中,具有提升企业经济效益、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与优化企业资源配置的重要优势。利用全面预算管理开展工作时,应将预算管理贯穿于企业业务经营管理中,通过对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管理工作的管理,展现全过程管理工作的价值,为企业发展创造更多的效益。此外,运用全面预算管理开展工作时,还应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要求国有企业员工积极参与其中,构建良好的内部工作环境[1]。
1.2 全面预算管理内容
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主要包含决策预算、日常业务预算与财务预算三个方面的内容。决策预算是指企业不经常发生、需要根据特定决策临时编制的一次性预算。这一决策内容涵盖了经营决策预算与投资决策预算两个不同的方面。日常业务预算是指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有直接关系的预算。财务预算则是与资金有关的预算,如财务费用预算、预计利润表、现金预算等。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可以通过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评价、预算考核等方式开展工作,实现事前、事中、事后控制,为国有企业风险防范与资金管理工作开展提供保障。
1.3 全面预算管理的特征
第一,全面性特征。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全面性特点主要体现在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方面。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要求企业全体员工参与,在员工的相互配合下,能够将全面预算管理相关内容落到实处,实现对各个环节工作的约束,强化预算管理工作效果。第二,系统性原则。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要求工作人员对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通过系统性操作的方式,提升各个环节工作质量与水平[2]。通过对各个环节工作的衔接,合理配置资源,并在应用中发挥相应的作用。第三,战略性。全面预算管理是以企业战略发展目标为基础,通过对战略目标的分解,将此落地在各个不同部门,使战略目标在职能部门的支持下得以实现。
2 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实施的重要性
2.1 促使企业战略目标落地
国有企业中战略目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促使各项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前提。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要求工作人员将战略发展目标作为预算与经营活动结合的指导思想,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方案的同时,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与管理水平,为国有企业发展提供驱动力。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可以将战略目标分解成独立的小目标,将此落实到部门与员工身上,要求各部门人员自觉遵守全面预算管理相关要求,主动完成经营发展目标,实现企业战略发展目标。
2.2 提升企业资源利用率
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以企业实际经营管理情况为基础,结合战略发展目标,对企业资源进行合理分配,使各部门工作在充分资源的支持下顺利进行。以往预算管理工作中,相关人员在没有与职能部门沟通的前提下进行资源分配工作,由于对各部门经营管理情况与实际需求不了解,出现资源浪费或者不足的情况,不能展示出预算管理工作的价值。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解决了传统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具体操作中,要求工作人员以实际情况为基础,通过与企业部门的沟通,制订资源分配方案,为各部门运行提供资源保障,使企业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辅助下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为国有企业稳定发展提供内在支持。
2.3 提升职能部门互动效果
受传统经营理念的影响,国有企业中各部门信息互动效果差,影響预算管理实施效果。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要求国有企业各自为政的工作理念,为各部门信息交流、互动提供支撑[3]。日常工作中,各部门可以借助信息平台或者其他途径进行交流,为预算人员提供相关信息,使预算工作符合实际业务要求,从而提升预算管理效果。
2.4 提升国有企业管理水平
受国有经济改革的影响,国有企业出现结构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对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提出较高的要求。全面预算管理是对企业所有业务、资源、人员的管理,实际操作中,要求各部门人员按照规定操作,提升制度约束效果的同时,为国有企业精细化管理提供良好的环境。此外,工作人员可以利用全面预算管理构建信息交流平台,为各部门信息、监管工作提供载体,提升相关人员责任意识与工作态度的同时,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3 目前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
3.1 全面预算管理独立性不强
当前国有企业中没有设立全面预算管理机构,而是将该工作分配给财务部门,要求其他部门配合财务部门为财务人员提供全面预算管理需要的信息。财务部门工作比较复杂,包括资金管理、会计核算、计划管理等内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比较专业,需要工作人员投入较多的精力,以实现对企业所有业务的管理。由于财务部门人员精力有限,无法全身心参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使全面预算管理效率受到影响。
此外,部分国有企业虽然建立独立的全面预算管理部门,但是因为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导致该部门工作出现权责不清、工作执行效果不佳的情况,无法保证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质量,不利于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开展[4]。这一现象在国有企业中比较常见,是影响预算管理工作质量、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原因。长此以往,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会失去应有的价值,不能为国有企业改革与经济发展提供帮助。
3.2 预算编制不合理
预算编制是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实施的载体,通过对经济活动的分析,明确预算项目综合情况,使预算编制以更加合理的方式进行。国有企业预算编制工作效果并不理想,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预算编制方法不合理。预算编制方法是预算编制方案的质量保障。若是预算编制方法不合理,会出现预算方案与实际差异大的情况,不能为预算执行提供指导。部分国有企业采用增量预算法进行预算编制工作,将企业从前某一阶段的数据作为预算编制的依据,通过增减一定百分比的方式确定下一阶段预算指标[5]。由于增减百分比的数额并不是计算而来的,所以其参考意义不大,不能为预算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支持。
第二,存在脱离实际的情况。国有企业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渠道,但预算执行中会受国家政策的制约,使预算控制工作受到影响。部分企业为了配合地方政府,会不断地增加自身的预算指标。因为预算指标与企业经营能力不符,导致预算指标应用价值不高,从而影响了企业经营管理。
3.3 预算监管不到位
监督管理工作的开展,可以提升全面预算管理人员的规范性操作意识,是降低预算管理风险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情况的分析,发现企业没有针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制定监督管理制度,使部分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化、表面化,无法真正地体现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价值。第一,缺少对预算执行结果的反馈。在预算管理工作中,部分工作人员为了提升预算管理质量,会在预算编制环节组织多场会议,通过信息交流的方式保证预算编制方案的合理性[6]。但是在预算执行后,发现企业没有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评估,无法了解预算编制方案是否合理,是否与企业经营发展需求相符。由于缺少相关的监督,所以影响预算执行效果,出现执行效果不理想的情况。第二,预算分析不够深入,无法真正了解企业经营管理情况,不能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在预算管理工作中,会出现预算数据与实际差异大的情况。这时需要工作人员对问题出现原因进行分析,根据此制定科学管理制度,防止这一问题影响企业的正常运用。实际工作中,工作人员仅仅是对财务部门提供的静态数据与预算数据进行分析,并没有挖掘数据背后包含的信息,出现预算分析不到位的情况。
3.4 考核、激励机制有待完善
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实施,需要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其中,以保证预算实施效果。由于缺乏考核评价制度与激励制度,所以部分基层员工出现消极怠工的情况。考核机制与激励机制,是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推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關键因素。当前,国有企业的考核制度与激励制度主要是针对管理层提出的,并没有为基层员工提出相关的制度,无法调动基层员工热情[7]。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实施,需要全体员工的支持。因此激励制度与考核制度也应面向全体员工,通过所有员工考核评价的方式,满足员工精神、物质等方面的需求,使其产生工作的动力,提升预算管理效率。
3.5 信息化建设水平有待提升
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可以提升预算编制、预算执行的效果,为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提供发展的动力。实际工作中,发现企业并没有针对预算管理建立相关的信息系统,不能为职能部门信息交流、互动提供支持,影响预算管理工作效果。预算管理工作对数据信息的要求较高,需要工作人员利用多种渠道获取预算所需的信息,通过信息资源整合的方式,提高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预算考核等工作效果。由于缺乏信息平台的支持,所以在预算管理工作中出现数据信息不真实、不全面的问题,影响预算管理工作效果。
4 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开展的对策
4.1 维护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独立性
为提高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效果,促使企业经营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应保证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独立性,为预算管理人员创建良好的工作环境,促使预算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独立的预算管理部门,对提升预算管理工作的质量、效率具有促进作用,是国有企业预算管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8]。为发挥预算管理部门的作用,从人才队伍建设、规章制度建设两个方面入手,明确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价值,要求预算管理人员根据流程操作,以提高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效果,促使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开展。首先,做好预算人员队伍的建设工作。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比较复杂,对从业人员有较高的要求。为保证预算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应选择具备专业知识、素养、职业技能的预算人员,将此作为国有企业预算管理部门的一分子,为高质量工作提供基础保障。当人才选拔结束后,可以对预算人员进行多方面的岗前培训,使其各方面素质符合国有企业发展需求,为预算管理工作开展提供动力。其次,建立责任制度,防止预算工作中出现越权或者职责不清的问题。最后,基于预算管理部门岗位设置、工作内容等方面的因素,确定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各个岗位人员的责任、工作内容、工作范围,要求预算人员严格遵守制度,维护预算管理工作的秩序。
4.2 提升预算编制管理水平
首先,做好预算编制前的分析工作,了解国有企业经济活动特点,基于企业战略发展目标与经营管理计划,选择适合的预算编制方法,为不同部门提供个性化预算编制方案,以落实企业经营发展目标与经济计划[9]。与企业实际经营管理相符的预算编制方法,可以使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预算编制工作中,对企业面临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结合国家的政策,制订科学合理的预算方案,为针对性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支持。预算编制工作的开展,不仅要考虑企业业务特点与经营管理情况,还要对国有企业所在行业的市场环境进行分析,了解外界因素对经营管理活动的影响,基于此制订预算方案,为高质量预算编制工作开展做好铺垫。
最后,对企业以往经营管理中产生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挖掘数据中蕴含的信息,是提升预算编制效果的关键手段,可以为预算编制工作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通过数据信息的运用可以对国有企业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了解各项工作的运行情况、经济效益,进而提升预算编制工作效果,为提升企业资源利用率提供保障。
4.3 加强对全面预算的监管
国有企业全面管理工作中,离不开监督管理工作的支持,通过对预算管理各个环节工作的监管,了解各部门工作情况、预算控制情况,为资源分配、经营目标建设提供参考。
首先,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监管。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的过程中,会因为工作人员不了解全面预算管理流程、责任等因素,出现工作效率低下的情况。为预防这一问题,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提升工作人员的警觉意识,促使管理制度贯彻落实。工作人员是落实预算管理与管理制度的重要载体,在监督管理工作的制约下可以提升工作人员自觉意识,对全面预算管理贯彻落地具有积极作用。
其次,立足国有企业改革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构建全面预算管理机制,提升职能部门预算管理效果的同时,规范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使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同时,建立预算结果反馈机制,要求工作人员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分析,利用相关的数据构建预算管理报表,为管理层与预算管理部门了解预算执行情况提供数据,以便更好地解决预算管理问题。
最后,提升对预算工作的监督。预算监督工作的实施,应由全面预算管理主要负责单位进行。若财务部门作为全面预算管理的主要负责单位,那么则由财务部门对预算工作进行监管[10]。若是由预算管理部门负责这一工作,那么由预算管理部门发挥监管作用,对预算工作实施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管,以保证预算控制效果。实际监管中,明确监督管理的重点,围绕编制、执行进行重点监督,挖掘财务数据、业务数据中包含的信息,及时发现预算问题,提升预算管理水平。
4.4 构建考核机制与奖惩机制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提升工作人员积极性,建立绩效考核与奖惩制度,为员工发展提供内在动力,使其在岗位工作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与自信心。针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要求,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第一,建立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在绩效考核评价的过程中,将预算执行效果、预算执行过程作为评价的主要内容,利用此了解员工是否真正参与其中,为更好发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奠定基础。第二,利用激励手段提升企业预算管理意识。面向全体职工的激励制度,可以提升基层员工的预算意识,对高效率预算管理工作开展具有积极作用。为发挥激励制度的作用,将此与员工的薪酬绩效有机融合,对于表现良好的员工给予薪酬方面的激励,反之则不。在规章制度的约束下,考核机制与奖惩机制的建立能促使国有企业良好预算工作氛围的建立,为国有企业战略目标与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4.5 构建预算管理平台
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工作中,应积极响应时代发展的号召,充分利用大数据、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构建预算信息化管理系统,采用全过程管理的方式控制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使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以标准化方式进行。国有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经营管理情况与管理水平,采用自主研发、第三方合作的方式,构建符合企业自身实际的预算管理平台,将此覆盖企业各项工作,为全过程、信息化预算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支撑[11]。
当前市面上有较多类型的预算管理平台,国有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适合的合作对象,引进信息化管理平台,为预算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技术手段支持。以某一信息化预算管理平台为例,该平台包含数据集成、目标制定、目标分解、预算建模、预算编制、预算控制、滚动预测、预算分析等功能。通过信息化预算管理平台的运用,减轻工作人员数据收集、处理压力,使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以数字化、智能化的方式进行,为国有企业经营管理创新与改革发展提供经验支持。
5 结语
总而言之,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有利于提升国有企业资源分配效率,有利于增加各部门互动效果,有利于促使企业战略目标落地与高质量管理工作开展,是企业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由于种种因素,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效果并不理想,出现工作效率低下的情况。文章基于全面预算管理内容、特点,通过成立独立的预算管理部门,利用信息技術手段进行预算编制、预算监管工作,使工作人员在考核评价与奖惩制度的支持下主动参与岗位工作,落实全面预算管理责任,推动国有企业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祝缘.国有企业实施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以广西BT集团为例[J].审计与理财,2023(1):29-30.
[2]郭艳娇.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23(3):54-57.
[3]林娣妹.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22):120-122.
[4]马骏骋.论业财融合在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的实施策略[J].中国中小企业,2022(11):166-168.
[5]柳艳.浅析国有企业以业财融合为基础进行全面预算管理的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22(32):64-66.
[6]许琪.基于财务共享背景下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践与提升[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2(10):44-46.
[7]夏艳娇.国有企业重组后财务整合探析——以重庆桐君阁大药房连锁有限责任公司为例[J].中国市场,2022(17):155-157.
[8]颜芳.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以A企业为例[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11):32-34.
[9]毕薇.基于案例分析的全面预算管理在公益性国有企业中的应用探索[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22,34(1):66-71.
[10]范雪琼.文化体育产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探析——以CYWH国有集团为例[J].新会计,2021(8):45-47.
[11]崔吉.新形势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体系建设——评《集团企业财务管理实务》[J].商讯,2021(21):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