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策略
2024-02-21李涛宋艳丽
李涛 宋艳丽
作者简介:李涛,大连南金实验学校高级教师。宋艳丽,大连南金实验学校高级教师。
课题项目:本文系辽宁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五育并举’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策略”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课题编号:JG21CB051。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最典型的“中国元素”之一。中小学校在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时,可以营造浓郁的传统文化氛围,创设文明的校园环境;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落实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对本土优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开设符合校情的特色课程;加强对教师开展主题化、系列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训,推进教师教学方式、方法创新,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关键词:“五育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施策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是我国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必然需要,对于传承中华文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養,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大连南金实验学校(以下简称“学校”)发挥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办学优势,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依托德智体美劳“五育”课程,开展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效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落实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一、营造文化氛围,坚持环境育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最典型的“中国元素”之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既能丰富校园文化内容,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又能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价值,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环境的熏陶,感受其魅力和价值,引导学生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学校在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遵循“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逐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提升其人格修养。
(一)建设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是学校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括许多经典的名人故事和灿烂的文化遗产,学校可对这些文化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蕴含深刻思想与内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校通过在校园内设置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雕塑,设置传统文化宣传栏,悬挂传统艺术品,装饰文化长廊以及在校园广播中播放中国古典音乐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二)举办文化赛事活动
举办文化赛事活动是推动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学校定期举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赛事或活动,如传统文化节、传统艺术展览、传统艺术大赛、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加深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
(三)推广传统节日
推广传统节日能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学校推广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引导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意义,增强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二、推进“五育融合”,凸显素养导向
学校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内容,使其与新时代发展相融合,形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现代化教育的特色。
(一)德育为先,培养崇高美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我们民族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道德理念,如感恩、守礼、诚信、责任、正义、坚毅、仁爱等。这些传统美德与培养新时代中小学生“责任担当、健康生活、实践创新”等核心素养的内涵相契合。学校选择十项传统美德作为学生德育的核心内容,并开设了“十心”德育课程,以年级组为单位,每年重点培养学生形成一项美德,引导学生每年做好一件美德小事,参加一项美德仪式,辅以多项综合的美德道德实践活动,贯彻九年加以落实。通过“十心”德育课程,学校教育引导学生明辨是非、遵纪守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智育为主,提升学习能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凝结着古人智慧的结晶,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学校开设多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让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学校精选《弟子规》《论语》《中庸》《大学》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汇编成1~8年级国学经典诵读课本,作为学习教材,也是各年级诵读的必读书目。这些课本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小学诵读课的教学重点是熟读背诵,初中的教学重点是学以致用。除了诵读课程外,学校还安排校内诵读时间,引导学生对诵读课所学的内容加以巩固;学校每个月举行一次诵读抽测活动,以测促教,检验学生诵读成果;学校每学期举办传统文化节、传统文化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淀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美育为重,熏陶审美情趣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底蕴,如书法、国画、剪纸、版画、京剧、民乐等传统艺术都是民族瑰宝、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结合艺术师资特长,将这些传统美育课程引进课堂,通过开设传统艺术特色课程、举办传统艺术展览等活动,引导学生欣赏美、创造美,提升他们的审美意识和艺术鉴赏能力。
(四)体育为本,增强身心素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中国传统的体育精神,如武术、舞狮传统体育项目既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也体现了中华体育精神。学校通过开设传统体育特色社团,选拔优秀人才,传承传统体育文化;通过开展传统体育活动,激发学生了解、学习传统体育项目的兴趣,使学生通过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五)劳动为荣,锻炼劳动技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很多劳动的内容。例如:《诗经》中有大量描写古代劳动人民劳作的场景,歌颂了伟大劳动者的优秀美德;《朱子家训》中有关于劳动方面的劝诫。书法、绘画、剪纸等蕴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劳动技艺,可以让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劳动技能。此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激励学生学习和生活。
学校在劳动课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典故,加强对学生的劳动态度教育,提高其劳动技能。学校开展劳动技能比赛、社会服务实践等活动,增强学生的劳动意识,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
三、探索资源整合,重构课程体系
课程是教育实施的主要载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整合多方教育资源,构建“五育融合”视域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课程体系,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能够系统、有序地实施,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
1.整合校内教育资源
学校基于地域文化特色,挖掘教师、家长资源,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充分利用校内图书馆、博物馆、艺术馆等资源,为学生提供学习场所;通过组织文化活动、艺术比赛等方式,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和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了解本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
2.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学校与校外文化机构、社会团体共同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邀请艺术家、文化专家进校园,使学生更好地学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此外,学校开展校际交流与合作、国际交流与合作,共同研究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研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1.依托“十心”课程振德
“十心”源自仁、义、礼、智、信,学校梳理出学生需要重点培养的十项美德,包括感恩、守礼、诚信、俭朴等“十心”,并开设了与之对应的“十心”德育课程。“十心”德育课程秉承着“振德”办学理念,以“心事”课程为主线,以“心礼”课程为主体,以“心志”课程为拓展,践行德育“知行合一”。
为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每一项美德的内涵,学校将“十心”课程分散在九年里落实,每年重点落实一门课程。每门课程既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美德典故或古人经典语录作为“知”的内容,又结合实际创设情境实践演示作为“行”的标准,做到知其所闻,行其所知。学校编写《“十心”之始》顺口溜,即“感恩之心,从感谢开始;守礼之心,从问候开始;诚信之心,从作业开始;俭朴之心,从光盘开始;责任之心,从守纪开始;正义之心,从值周开始;勇敢之心,从挑战开始;坚毅之心,从劳动开始;仁爱之心,从义工开始;明智之心,从提问开始”。德育课程重视引导学生参与“十心”体验,让美德培养既内化于心,又外化于行,实现“十心”课程振德,知行合一。
2.依托“十艺”课程育才
“十艺”源自传统“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学校结合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需求,确立了数学素养、文史素养、书画素养、健康素养、信息素养、国际素养、音乐素养、劳动素养、思想素养、科学素养等十个重要基本素养,并开设了“十艺”校本课程。培养学生“十艺”素养的过程,既是对传统“六艺”的传承与创新,也涵盖了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
“十艺”校本课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课程和地方传统特色课程为主体,开设了书法课、武术课、舞龙课、舞狮课、京剧课、民乐课、国画课、版画课、剪纸课、茶艺课等,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民族精神,传播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在课程体系架构基础上,学校制定完善的课程教学计划与目标,以确保教育的连续性和深入性,对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做好教学结果评价,以明确的评价方式督促、确保“十心十艺”课程高质量完成。
四、加强教师培训,创新教学模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素养。因此,学校应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增强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提高教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解和教学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重视知识培训
1.传统文化主題培训
学校定期面向学科教师、传统文化课程相关专业教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培训,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不仅涵盖历史、文学、艺术、哲学等多个方面,还围绕专项内容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价值。
2.传统文化跨学科主题培训
学校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拓宽学生视野。要想高质量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学科课程教学,需要学校安排负责人,确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跨学科参与的教师组成人员,组织各学科教师开展合作性学习,共同设定主题,集体备课,共同研究课程实施方案。例如:中秋节综合实践课程中,各年级组负责分学科进行主题教学,语文课教师讲中秋故事、吟中秋诗词,音乐课教师教学生唱中秋歌曲,劳动课教师带领学生制作月饼。
(二)加强技术培训
学校利用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等现代科技手段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工作,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以更加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学校组织教师开展多媒体技术培训,将传统文化知识以视频、音频、图片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促进学生深度理解;教师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以在线课程、网络讲座等形式呈现给学生,方便学生随时随地学习。
(三)注重教研培训
学校组织教师参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研培训,通过教研活动,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分享教学经验、互相学习,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掌握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1.组织观摩研讨活动
学校定期组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观摩研讨活动,引导教师通过具体课例分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经验,探讨教学优点、不足及改进措施,解决教学问题,不断创新教学方式和方法,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2.开展课题研究活动
学校开展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的课题立项研究,课题小组教师加强合作,进一步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特点,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规律和方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3.建立资源共享平台
学校鼓励教师共享课件、教案等教学资源。通过共享平台,教师既能更便捷地获取到丰富的教学资源,同时也能借鉴其他教师的教学经验。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师资培训需要注重系统性和全面性,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文化素养,使其创新教学方式与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应营造文化氛围,遵循“五育融合”、全面育人的原则,整合教育资源,建立完善的课程体系,加强师资培训,创新教学方式,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进而夯实学生的人文素养,引导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武丽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探索研究[J].学周刊,2019(30).
[2]宋艳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于德育一体化的实践探索[J].辽宁教育,2019(16).
(责任编辑:赵春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