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数字化教学角色适应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2024-02-18亓建芸赵可云

中国电化教育 2024年1期
关键词:数字化教学社会支持数字化转型

亓建芸 赵可云

摘要: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加速融入课堂教学,成为撬动教育生态变革的支点。面对新的教学情境,教师的角色适应以及自我塑造成为推动教育数字化进程的关键突破口。该研究选取东西部1018名中小学学科教师展开问卷调查,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法检验研究假设,探析教师数字化教学角色适应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1)社会支持对教师数字化教学角色适应有正向预测作用;(2)感知有用性在社会支持和教师数字化教学角色适应之间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3)“感知愉悦性→感知有用性”在社会支持和教师数字化教学角色适应之间具有显著的链式中介作用。基于此,研究剖析了这一机制形成的内因,并从完善社会支持体系、增强价值感知、弥合数字鸿沟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的角色认知、角色实践和角色认同。

关键词:数字化转型;数字化教学;角色适应;社会支持;价值感知;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本文受山东省高等教育本科教學改革研究重点项目“智能环境下师范生教学执行力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Z2022328)及泰山学者工程专项经费资助。

① 赵可云为本文通讯作者。

一、引言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数字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我国已步入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2021年8月,教育部将上海作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试点区,首次进行教育数字化转型试点。2022年2月,《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强调“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1]。同年4月,教育部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指出需深入挖掘教师在人工智能与教育融合中的作用[2]。2023年初,怀进鹏部长在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中表明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教育工作者应有之志、应尽之责、应立之功”[3]。由此可见,教师运用数字化资源,采用信息技术工具,以数字化模式进行教学活动,已然不是“能”或“不能”的选择题,而是“如何”和“怎样”的问答题。作为新兴的教学形态,数字化教学一方面在教学资源、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表现出新的活力,为学生的精准化、个性化学习提供新动能;另一方面,对教师的角色定位、信息素养、教学能力和教学方式等提出了新挑战。在技术张力之下,教师如果不主动思考、完成角色转换,则会深陷自我价值怀疑的泥沼,从而产生超出现实的职业焦虑和未来恐慌[4]。“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教师的不适应现象必然会对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深入开展产生极大阻力。因此,探究教师数字化教学角色适应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对我国教育生态的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价值与意义。

二、相关概念及研究假设

(一)相关概念

1.角色适应

适应(Adaptation)指“主体与环境交互下,通过同化—顺应作用达到均衡”[5]。“角色适应”指个体根据自己所处的情境,主动顺应与调适角色行为使之满足角色期望,并实现个体角色与社会环境和谐统一的行为表征[6]。概言之,角色适应是一个“调适—成长”的动态社会化过程。教学场景的智能化、教学工具的数字化等不断促发社会对教师新的角色期望。教师只有不断调整角色认知、认同角色情感、提升角色能力,才能主动适应智能教育、开展智能教育教学、实现人机协同发展。综上,教师数字化教学角色适应指教师基于原有教学经验,通过数字化教学实践与外界角色期望协调统一的过程。

2.社会支持

社会支持指他人或组织在语言、行动、资源以及精神方面为个体实践所提供的鼓励与支持[7]。目前关于社会支持的分类标准学术界尚未统一,比较典型的社会支持分类为工具支持、信息支持及情感支持[8]。本研究根据数字化教学实际情境,将教师获取到的社会支持分为物质性支持、专业性支持和情感性支持。其中,物质性支持指教师在数字化教学过程中获得的客观、实际或有形的支持(政策倾斜、资源供给、绩效激励等);专业性支持指同伴或相关组织为教师数字化教学提供的实践与理论指导(知识探讨、经验共享、意见反馈等);情感性支持则指教师在数字化教学中获得的情绪援助(理解、尊重、鼓励等)。

3.价值感知

价值感知是个体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对付出与收益的主观权衡,是有效预测个体成就选择、持续行为和绩效的关键因素[9]。Wigfield在期望价值理论的基础上,对主观工作价值进行了操作化定义,将其细分为内部价值(兴趣或爱好)、效用价值(相关性或有用性)、成就价值(重要性)与花费(压力、时间等)[10],并且对前三种价值感知类型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本研究中,教师对数字化教学愉悦性的感知对应内部价值,数字化教学有用性的感知对应于效用价值。数字化教学是一种社会行为,面向数字人才培养和数字教育生态的实现。因此本研究中教师的成就价值强调教师对数字化教学的社会效用感知。

(二)研究假设

1.社会支持与角色适应关系的假设

多方协助的情境是促进教师适应数字化教学的重要前提。当传统教学受到信息技术的冲击时,教师如果缺乏技术平台保障和专业支持,将会陷入压力和倦怠之中[11]。Collie等人的研究表明,教师的教学适应性受到学校情境因素的影响,处于相互协作和帮助的氛围中,教师更容易达到良好的适应状态[12]。正式或非正式的支持关系会对教师的职业适应产生积极影响。Prout等在研究中表明强大的社会支持网络以及融洽的同伴氛围,有助于增强教师的适应能力[13]。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做出如下假设:

H1:社会支持能够显著正向影响教师数字化教学角色适应。

2.社会支持与价值感知关系的系列假设

高水平社会支持带来的关怀与帮助能够促使教师乐观地对待自己的工作和职业发展。有研究者通过实证分析发现,组织支持能够提升个体自我决定感,激发其对目标行为的兴趣[14]。也有研究表明,外部便利条件可以通过感知易用性的中介作用,正向影响教师对技术有用性的感知[15]。另外,个体在社交过程中会无法避免地对他人传递的信息进行解读,而这些信息中所包含的他人信念、态度、期望和行为能够影响个体对任务价值的感知[16]。与之相似,Edwards等的研究也验证了社交行为与价值感知的关系[17]。社会支持旨在为教师数字化教学提供物质、情感、认知等方面的帮助,表现为积极的社交行为,据此研究认为其会对教师的价值感知产生正向影响。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做出如下假设:

H2:社会支持能够显著正向影响教师数字化教学愉悦感;

H3:社会支持能够显著正向影响教师数字化教学有用性感知;

H4:社会支持能够显著正向影响教师数字化教学成就价值。

3.价值感知与角色适应关系的系列假设

价值认知是个体行为改变的出发点。教师适应性发展不是被动适应外部需求,而是个体价值观念的觉醒与更新。当对象符合个体的价值需要时,个体将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愿意接受并适应它;反之,个体将会产生疏离感,引发躲避甚至抵制行为[18]。李世瑾等人从教师技术认知和教学实践两个层面,分析人工智能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其中价值感知作为重要维度能够使教师意识到人工智能教学的现实必要性,进而产生实践动力和信心,从而获得更高水平的教学效果[19]。祝怀新等人在研究中证实执教期望与执教价值能够正向预测教师的执教行为[20]。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做出以下假设:

H5:感知愉悅性能够显著正向影响教师数字化教学角色适应;

H6:感知有用性能够显著正向影响教师数字化教学角色适应;

H7:成就价值能够显著正向影响教师数字化教学角色适应。

在技术应用过程中个体的感知愉悦性会对其感知有用性产生积极影响。Teo等以职前教师为研究对象,发现感知愉悦性能够显著正向预测感知有用性[21]。Alalwan等人也在研究中证实感知愉悦性是感知有用性的关键前因变量,这意味着只要技术为个体带来积极的情感体验,他们便会更加认同技术的使用成效[22]。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做出如下假设:

H8:感知愉悦性能够显著正向影响教师数字化教学有用性感知。

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构建了如下页图1所示的假设理论模型,该模型用于探究教师数字化教学角色适应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研究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式,选取东西部共17个区县的任课教师为研究对象,分别来自农村、乡镇、县城和市区学校。研究所选区县均具有较高的信息化教学水平,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探索性地使用云平台、智能终端等数字化手段,进行基于数据的教育教学改进。在剔除一致性较高的问卷之后,研究共得到1018份问卷。其中,研究对象中女教师居多,约占70.8%;研究对象的年龄集中在30—45岁,约占61.4%;教龄集中在15年以上,约占60.7%;学历多为大专以上,约占84.9%;研究对象学校所在地分布较为均匀,来自农村、乡镇、县城、市区学校的任课教师人数占比接近1:1:1:1。

(二)研究工具

1.教师数字化教学角色适应量表

教师数字化教学角色适应量表借鉴Collie等编制的量表[23],并根据调查目的及专家意见进行了修订、扩充,包括认知、能力和情感三个维度。其中,认知维度主要考察教师对自身在数字化教学过程中所承担角色的认识;能力维度考察教师的数字化教学技能以及数字化设备的使用;情感维度考察教师对自身角色转变所持有的态度,包括教师数字化教学意愿以及感知到的压力。

2.教师社会支持量表

研究借鉴陈钰萍编制的教师社会支持量表[24],结合教师数字化教学主题和专家建议进行了修改,量表包含物质性支持、专业性支持和情感性支持三个维度。其中,物质性支持指有关教育部门、社会团体等组织在数字化资源、薪资奖励等方面对教师数字化教学的支持;专业性支持指相关机构为教师提供的专业成长与发展支持;情感性支持指教师在数字化教学过程中感知到的理解、尊重、关怀等。

3.教师数字化教学价值感知量表

教师数字化教学价值感知量表分为感知愉悦性、感知有用性和成就价值三个维度。其中,感知愉悦性维度量表题项的设计,参考了Moon等人的研究[25];感知有用性维度借鉴了Venkatesh等人的量表[26];成就价值维度则参考了Hung等人的研究[27]。在对原始问卷修订的过程中,咨询了专家意见,以数字化教学为主题,对表述不清的题项进行了修改。问卷初步形成之后,研究通过试测对其进行信效度检验和题项修订,以保证科学有效性。除基本信息外,问卷中各题项均采用李克特五点计分法,1=“很不符合”,5=“非常符合”。

(三)数据处理

研究首先采用SPSS 24.0对有效问卷进行差异性分析;然后使用AMOS 24.0构建结构方程模型,以验证社会支持、感知愉悦性、感知有用性、成就价值与教师数字化教学角色适应间的关系。

四、实证分析

(一)差异性分析

1.教师数字化教学角色适应在性别上的差异

研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教师数字化教学角色适应在性别上的差异进行了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教师数字化教学角色适应在认知维度上存在性别差异,男教师对数字化教学角色认知的水平要高于女教师。但在能力和情感维度上,男女教师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2.教师数字化教学角色适应在教龄上的差异

研究根据连榕对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的分类[28],将教师教龄划分为三个阶段,即0—5年,6—15年和15年以上。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三类教师数字化教学的角色适应做了差异性分析,如表2所示。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不同教龄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角色适应在认知和情感维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在能力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性。具体而言,教龄在6—15年的教师数字化教学角色适应能力最强,其次是教龄0—5年的新手教师,教龄在15年以上的教师数字化教学角色适应能力最弱。

3.教师数字化教学角色适应在其学校所在地上的差异

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的方法,对不同地域的教师数字化教学角色适应现状进行了差异性分析,如下页表3所示。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地域的教师其数字化教学角色适应在认知和能力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但是在情感维度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相较而言,县城、市区学校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角色认知及角色适应能力高于农村、乡镇学校教师。

(二)结构模型分析

1.测量模型检验

为了保证测量模型的信效度,本研究在信度方面使用Cronbachs Alpha系数对1018份问卷的信度进行检验。经计算,测量模型中各维度的Cronbachs Alpha系数均大于0.8,这说明本研究测量模型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测量题项能有效反映各个维度的特征。效度方面,本研究首先进行了探索性因子分析(EFA),结果显示社会支持量表、价值感知量表以及角色适应量表的KMO值均大于0.8,说明研究中各量表适合做因子分析。其次进行了验证性因子分析(CFA),结果显示各观测变量的因子载荷值均大于0.5,每个变量的平均方差提取量(AVE)值均大于0.6,且组合信度(CR)均大于0.7,表明测量模型收敛效度良好。

2.结构模型拟合度分析

结构方程模型(SEM)属于多变量统计,可以获得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的直接效果、间接效果以及总效果。为深入探讨教师数字化教学角色适应影响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机制,本研究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法,根据研究假设建立教师数字化教学角色适应影响因素模型,并利用AMOS 24.0对模型进行估计,然后采用CMIN/DF、CFI、RMSEA、IFI、PGFI五个常用指标对模型拟合度进行检验。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指数如表4所示,CMIN/ DF=4.839,CFI=0.944,RMSEA=0.066,IFI=0.944,PGFI=0.729,其中仅RMSEA略大于标准值,其它指标均符合相应标准,模型处于可接受的范围内。

3.假设检验

对教师数字化教学角色适应影响因素模型进行检验分析,得出各假设路径的标准化系数以及P值(如表5所示)。根据检验结果可知:(1)假设路径“社会支持→感知愉悦性”“社会支持→感知有用性”“社会支持→成就价值”“感知愉悦性→感知有用性”的P值均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假设H2、H3、H4、H8均成立;(2)假设路径“感知愉悦性→角色适应”“成就价值→角色适应”P值小于0.05,说明假设H5、H7不成立,假设路径“社会支持→角色适应”“感知有用性→角色适应”的P值均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假设H1、H6成立。

4.中介效应分析

社会支持、感知愉悦性、感知有用性、成就价值以及教师数字化教学角色适应之间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如表6所示。研究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对教师数字化教学角色适应的总效应量为0.73,其中,直接效应(社会支持→教师数字化教学角色适应)为0.49,感知有用性的中介效应(社会支持→感知有用性→教师数字化教学角色适应)为0.05,感知愉悦性→感知有用性的链式中介效应(社会支持→感知愉悦性→感知有用性→教师数字化教学角色适应)为0.11。

五、结果讨论

(一)教师数字化教学角色适应现况在性别、教龄、地域上呈现出差异性

第一,从教师数字化教学角色适应在性别上的差异来看,男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角色认知水平高于女教师。受个体经历的影响,男性思维更加开放,对新鲜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29]。在此种思维模式的影响下,当个体接触到新观念时,更易将其整合到已有经验中,从而产生新的知识结构[30]。因此,男教师对数字化教学这一新兴事物保持着较高的敏感度,更倾向于将数字化教学相关知识整合到已有的知识框架中,产生更高的角色适应水平。

第二,教师数字化教学角色适应能力在教龄上的差异具有边际效应。任职0-5年的新手教师处于职业发展初级阶段,教学经验不足,情境知识匮乏。智能技术的介入,使得教师所承担的角色更为复杂,因经验缺乏在处理多重角色的辩证关系时更容易产生角色差距与角色冲突,引发实体性焦虑、价值性焦虑和本体性焦虑[31]。与之相反,教龄稍长的教师普遍在实际的工作情境中,积累了大量的教学经验,通过自我反思,其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以及情境知识达到了较高的“化合”程度[32]。这类教师在面对数字化教学情景时,能够激活自身的实践知识体系,较为自如地开展数字化教学。而年龄较大的教师接触信息技术时间较晚,操作能力不强,更容易出现技术恐慌与技术排斥现象,技术使用意愿不强[33]。教育业态与组织层次方面的数字化转型,将教育业务的社会结构,由人-人交互模式,转变为人-技术-人交互模式,人与技术的和谐共生是适应数字化教育生态的必经之路。年长教师对技术的防御态度,阻碍了其对技术特征交互模式的適应。

第三,從教师数字化教学角色适应在学校所处区域上的差异来看,农村、乡镇学校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角色认知以及角色适应能力显著低于县城、市区学校教师。数字与智能化工具不断融入课堂教学,在基础教育领域产生了智能鸿沟[34]。从外部环境来看,乡村学校技术装备落后,数字化教学资源供给不足,且缺乏针对性的研修与培训[35];从教师本身来看,乡村教师知识、能力及发展动力等稍显不足,影响着教师的数字资源使用和数字化教学[36]。内外部环境的交互导致了城乡教师智能鸿沟的出现,并具象于教师数字化教学角色认知及其适应能力的差异。

(二)社会支持对教师数字化教学角色适应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假设H1成立,即社会支持能够对教师数字化教学角色适应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个体角色由社会文化所塑造,角色学习因其社会化特征在个体角色适应这一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37]。教育数字化转型以技术融合撬动教育生态的变革,教学方式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人机关系从辅助转向协同,教师角色也在数字化教学情境中被赋予新的内涵。在此背景下,教师需要进行角色学习才能达到新的适应状态。社会支持则为教师的角色学习提供了社会化契机,教师在与外部机制和“重要他人”互动的过程中,了解数字化教学责任,获取开展数字化教学的经验,洞悉他人对数字化教学的态度,从而增强角色认同,掌握实现角色转变的知识与技能。

(三)社会支持对价值感知各维度的影响具有同质性

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假设H2、H3、H4均得到验证,社会支持对价值感知的三个维度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高水平的社会支持使得教师感知愉悦性更佳、感知有用性更强、成就价值更高。

1.社会支持对感知愉悦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研究者发现社会支持的作用可分为主效应和缓冲效应,其中主效应能够对个体心理状况产生直接积极影响,缓冲效应认为社会支持能够缓冲压力事件对个体身心状况带来的负面影响[38]。数字技术是一把“双刃剑”,长远来看,有助于教师的数字化发展;但是短期内会为教师带来数字化负担。社会支持将有效缓解其开展数字化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压力感,增强教师数字化教学的愉悦性感知。

2.社会支持对感知有用性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社会支持正向作用于教师数字化教学的感知有用性,这一结果能够从Goldsmith的研究中得到一定程度的解释[39]。技术革新教学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且复杂的过程,教师在数字化教学摸索中遇到的“问题”或“意外”会阻碍数字化教学实效的发挥。与需求相匹配的社会支持,则会纾解教师在数字化教学中面临的困境,有助于其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从而提升对数字化教学有用性的感知。

3.社会支持对成就价值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期望价值理论提出,个体的能力与信念可激发个体对成功的期望以及任务价值的感知[40]。成就价值强调个体对于事物社会效用的感知,社会支持嵌入在社会互动的全过程中,对于教师数字化教学而言,能够促进教与学结构的转变,达成数字化教学的绩效期望。因此,社会支持与成就绩效之间表现为正相关,已逐步形成“社会支持越大,绩效期望越高”的单向度线性逻辑,且逐步得到社会范围内的认可。

(四)价值感知各维度对教师数字化教学角色适应的影响具有异质性

结果表明,研究假设H6得到支持,假设H5、H7不成立,即感知有用性越高,教师数字化教学角色适应愈佳;但是教师感知到的愉悦性以及数字化教学成就价值不会对其角色适应产生影响。

1.感知愉悦性对教师数字化教学角色适应的直接影响不显著

感知愉悦性对教师数字化教学角色适应没有显著影响,Salinas等人的研究可对此做出有效解释:负向情绪体验是教师适应新情境的重要驱动力,能够促使其进行自我反思和重新学习,改进教学实践[41]。当教师把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和管理策略应用于数字化环境并出现了“失效”现象时,他们会产生消极的情感;失败的经验则会驱使其重新思考教学方式与内容,解构传统角色。反之,当教师处于“舒适区”时,将会缺乏自我转变的动机与意愿,难以实现与数字化教学角色的相互协调和有机统一。

2.感知有用性对教师数字化教学角色适应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感知有用性能够对教师数字化教学角色适应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通过分析发现,教师数字化教学参与意愿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Venkatesh在研究中证实感知有用性是个体技术使用意愿的重要前因变量[42]。当教师认为数字化教学能够对自身专业发展和课堂教学产生积极的效果时,将会对其效能抱有较高的期待,并积极推动数字化教学走进常规课堂。Zohoorian等人认为当个体对新的任务情境产生强烈的兴趣时,将会表现出较高的自信水平,积极地制订替代方案,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适应变化的环境[43]。在此背景下,教师将会顺应环境寻求转变,以适应数字化教学方式以及新型人-机互动关系等。

3.成就价值对教师数字化教学角色适应的的直接影响不显著

成就价值对教师数字化教学角色适应没有显著影响,这与已有研究结论不一致,Richter等人认为职业抱负和社会贡献是推动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44]。对此结论的理解,还需回归到数字化教学的现实境遇中。教师希望通过智能教育装备的使用将自己从重复的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将更多时间用于教学研究和自我提升,提高教学效果[45]。成就价值实现则成为教师适应数字化教学,完善教学实践所达到的附加效果。

(五)感知愉悦性、感知有用性在教师数字化教学角色适应过程中发挥链式中介作用

研究表明社会支持能够通过“感知愉悦性→感知有用性”的链式中介作用对教师数字化教学角色适应产生显著正向影响。愉悦性感知反映了个体对环境积极或消极的情绪体验,研究指出这一情绪指标与满意度息息相关[46]。当信息技术工具或系统与教师实际教学需要高度匹配,并对教师满意度提升产生积极影响时,将会显著增强其感知有用性[47]。感知愉悦性通过调节教师对数字化课堂的满意度,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

六、建议与启示

(一)聚焦顶层设计,完善社会支持体系

教师数字化教学角色适应提升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出发,通过政府、学校两个层面协同推进。在政府层面,需出台一系列教师数字化教学相关政策并积极落实,以此明晰教育数字化转型核心理念,指明时代背景下基础教育发展趋向;围绕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总体方针,明确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发展阶段性目标及任务,并对当前教师数字化教学适应现状及出现的问题进行系统研判,针对性谋划数字化教学未来发展蓝图;同时,制定教师数字化教学能力微指标点与评价模型,按需提升教师数字化教学胜任力。在学校层面,首先需要开展教师数字化教学研修活动,借助智能技术平台和工具积极探索智能研修模式,依托以虚拟教研室为代表的新平台构建教师研修共同体,提高研修中教师的集体效能感和获得感;其次,构建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借助教师自主开发和企业介入的方式补齐数字资源供给短板,构建学校间的关联机制,采用以中心校带动教学点的模式,实现数字化教学资源校际流动。

(二)推动数字化教学实践,提升教师价值感知

价值感知是教师增强数字化教学认同、提升数字化教学认知和技能的情感动力。教师对数字化教学的价值感知并非“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它来自于教师数字化教学实践的具身体验。首先,为教师数字化教学实践提供环境和制度保障,对有条件的学校而言,促进数字化设备走进常规课堂,避免数字化教学仅停留在公开课中;对于薄弱学校而言,数字化设备难以在短时间内补齐,教师可以通过交流轮岗、“第三课堂”等方式在实践中体验数字化教学价值意蕴。其次,激发教师数字化教学的内生动力,关注中小学教师“信息茧房”“躺平”等现象,对处于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开展差异化指导,并通过绩效激励、树立典型、骨干引领的方式增强教师数字化教学的积极性。最后,强化教师交流互动,实现价值感知共振与共鸣,通过协同备课、课例研究、同侪反思会等形式畅通教师交流渠道,促使教师在合作、磋商中形成对数字化教学公认的价值感知,增强价值理念的感染性。

(三)凝聚多方力量,消弭城乡数字鸿沟

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推进,数字鸿沟愈发成為实现教育公平必须直面和破解的难题。因此,研究建议应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城乡教师结对帮扶、乡村教师数字素养培训三个层面凝聚多方力量,弥合城乡数字鸿沟。首先,相关部门应增大对乡村学校数字化基础建设的资金投入,加快智慧校园建设;创新数字基础设施服务供给模式,大力推动各区县智慧教育平台建设。其次,构建城乡学校结对帮扶体系,扩大“名师专递课堂”“双师课堂”覆盖面;有效利用城市学校优质数字化课程以及优质数据资源,实现外部优质教育资源和内部教学服务相结合的群体互动与协作。最后,高校与地方教育部门可协同探索“人工智能+教师培训”,开展基于数据循证的全景式评价,助力乡村教师智慧教学能力生成,推动乡村教师的个性化和适应性教学。

本研究选取我国东西部多地区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详实的调查,深入剖析了教师数字化教学角色适应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并立足于教育数字化转型时代背景,靶向教师数字化教学角色适应提出相应建议,以促进教师队伍的数字化转型,将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向纵深推进。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点[EB/OL].http://www.moe.gov.cn/jyb_ xwfb/gzdt_gzdt/202202/t20220208_597666.html,2023-03-12.

[2] 教育部.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0/s7034/202204/ t20220413_616644.html,2023-03-12.

[3] 叶雨婷.教育的未来 向“数字”而来[N].中国青年报,2023-02-27(05).

[4] 李芒,张华阳等.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教师角色“转型”[J].开放教育研究,2022,(2):45-53.

[5]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6] 徐红,董泽芳.论高校教师角色适应问题研究的必要性[J].高校教育管理,2012,(1):34-38+43.

[7] MALECJI CK,DEMARAY MK.Measuring perceived social support, development of the child and adolescents socials [J].Psychology in the School,2002,39:1-18.

[8] 魏华,高劲松等.虚拟健康社区社会支持对用户知识分享意愿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链式中介模型[J].情报科学,2021,39(12):146-154+173.

[9] FEHRENBATH D,HERRANDO C.The effect of customer - perceived value when paying for a pro-duct with personal data:A real - life experimental study [J].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21,137(1):222-232.

[10][40] WIGFIELD A,ECCLES J.The development of achievement task values: A theoretical analysis [J].Developmental Review,1992,12:265-310.

[11]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Reimagining our futures together:A new social contract for education [R]. Paris:UNESCO,2021.

[12] COLLIE R J,GRANZIERA H,et al.Adaptability among science teachers in schools: A multi-nation examination of its role in school outcomes [J].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020,95(9):103-148.

[13] PROUT P F,LOWE G M,et al.An elixir for veteran teachers:The power of social connections in keeping these teachers passionate and enthusiastic in their work [J].Qualitative Report,2019,24(9):2244-2258.

[14] 严姝婷,樊传浩.支持性组织氛围对科技人员主动创新行为影响研究:自我决定感与分配公平的作用[J].技术经济,2020,(5):60-67.

[15] WANG H Y,WANG S H.User acceptance of mobile internet based on the unified theory of acceptance and use of technology:Investigating the determinants and gender differences [J].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10,38(3):415-426.

[16] EDWARDS O V,TAASOOBSHIRAZI G.Social presence and teacher involvement:The link with expectancy, task value, and engagement [J].The Internet and Higher Education,2022,55(4):100869.

[17] EDWARDS O V.The impact of the social context on value and expectancy beliefs in an online graduate program:The role of social presence [J].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2021,37(2):333-345.

[18] 宋俐娟.试论非理性因素的认识论意义[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6):37-40.

[19] 李世瑾,顾小清.什么影响了人工智能教育的教学效果?——基于教师技术认知和教学实践层面的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22,(8):92-99.

[20] 祝怀新,马羽安.高校网络教育教师的执教动机及行为如何产生——一项基于期望价值理论的质性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7,(1):102-112.

[21] TEO T,NOYES J.An assessment of the influence of perceived enjoyment and attitude on the inten-tion to use technology among pre-service teachers:A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pproach [J].Computers & education,2011,57(2):1645-1653.

[22] ALALWAN A A,BAABDULLAH A M,et al.Examining adoption of mobile internet in Saudi Arabia:Extending TAM with perceived enjoyment, innovativeness and trust [J].Technology in Society,2018,55(4):100-110.

[23] COLLIE R J,GRANZIERA H,MARTIN A J.Teachers perceived autonomy support and adaptability:An investigation employing the job demands-resources model as relevant to workplace exhaustion, disengagement,and commitment [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018,74:125-136.

[24] 陳珏萍.国小教师的幸福感及其相关因素之研究[D].台湾地区:屏东示范学院国民教育研究所,2004.

[25] MOON J W, KIM Y G.Extending the TAM for a World-Wide-Web context [J].Information & man-agement,2001,38(4):217-230.

[26] VENKATESH V,BALA H.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3 and a research agenda on interventions [J].Decision sciences,2008,39(2):273-315.

[27] Hung M C,Chang I C,Hwang H G.Exploring academic teachers continuance toward the web-based learning system:The role of causal attributions [J].Computers & Education,2011,57(2):1530-1543.

[28] 连榕.教师教学专长发展的心理历程[J].教育研究,2008,(2):15-20.

[29] HORA S,BADURA K L,LEMOINE G J,et al.A meta-analytic examination of the gender differ-ence in creative performance [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22,107(11):1926.

[30] MARTIN A J.Academic buoyancy and academic resilience: Exploring ‘everyday and ‘classic resili-ence in the face of academic adversity [J]. 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2013,34(5):488-500.

[31] 马艳,李学斌.数字教材应用中教师角色转变的困境与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22,43(10):116-121+128.

[32] 庄西真.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发展:内涵特征、阶段划分与实现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22,(4):97-102.

[33] 万力勇,赵呈领.基于UTAUT模型的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采纳与使用影响因素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6,(2):70-75.

[34] 冯仰存,任友群.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教育扶智:消除三层鸿沟,阻断贫困传递——《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解读之三[J].远程教育杂志,2018,(4):20-26.

[35] 李毅,杨淏璇.城乡义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困境与对策[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2,(3):97-108+114.

[36] 柳立言,张会庆等.智能时代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机遇和实践路径[J].中国电化教育,2021,(10):105-112.

[37] 韦素玲.适应与超越:角色理论视野下的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探索,2010,(6):94-96.

[38] COHEN S,WILLS T A.Stress,social support,and the buffering hypothesis [J]. Psychological bulletin,1985,98(2):310-357.

[39] GOLDSMITH D J,MCDERMOTT V M,Alexander S C.Helpful,Supportive and Sensitive:Measuring the Evaluation of Enacted Social Support in Personal Relationships [J].Journal of Social &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00,17(3):369-391.

[41] SALINAS D,GARRIDO C G.Teacher educators adaptability process when faced with remote teaching [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022,120(12):103-890.

[42] VENKATESH V,MORRIS M G,DAVIS G B,et al.User acceptanc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Toward a unified view [J].MIS quarterly,2003,27(3):425-478.

[43] ZOHOORIAN Z,MATINSADR N,ZERAATPISHEH M.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the Lan-guage Teachers Adaptive Thinking Scale [J]. Thinking Skills and Creativity,2023,48(2):101238.

[44] RICHTER E,LAZARIDES R, RICHTER D.Four reasons for becoming a teacher educator: A large-scale study on teacher educators motives and well-being [J].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2021,102(6):103322.

[45] 周炫余,唐麗蓉等.中小学教师对智慧教育装备的接受度及其影响因素[J].现代教育技术,2021,(3):97-103.

[46] FOXALL G R.The emotional texture of consumer environments: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atmo-Spherics [J].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1997,18(5):505-523.

[47] 卢强,左明章等.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农村教师同步课堂采纳与使用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18,(7):61-69+80.

作者简介:

亓建芸: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人工智能教育、教育大数据应用。

赵可云: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A Study on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eachers Digital Teaching Tole Adaptation and the Mechanism Involved

Qi Jianyun1, Zhao Keyun2

1.School of Management, Qufu Normal University, Rizhao 276826, Shandong 2.School of Communication, Qufu Normal University, Rizhao 276826, Shandong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ig data and other technologies are being integrated into classroom teaching at an accelerated pace, becoming the fulcrum of ecological reform of education. In the face of the new teaching context, teachers role adaptation and self-improvement have become important breakthroughs in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 In this study, 1018 teachers from eastern and western regions were selected to conduct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analysis was used to test the research hypothesis, so a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mechanism of teachers digital teaching role adapta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Social support has a positive predictive effect on teachers digital teaching role adaptation;(2) Perceived usefulness has a significant mediating effect between social support and teachers role adaptation to digital teaching; (3) “perceived pleasure → perceived usefulness” has a significant chain mediating effect between social support and teachers role adaptation to digital teaching. Based on this, the research analyzes the internal causes of the formation of this mechanism, and puts forward relevant suggestions from three aspects: perfecting the social support system, enhancing the value perception, and bridging the digital divide, so as to improve the role cognition, role practice and role identification of teachers in digital teaching.

Keywords: digital transformation; digital teaching; role adaptation; social support; value verception; influencing factors

收稿日期:2023年8月23日

責任编辑:赵云建

猜你喜欢

数字化教学社会支持数字化转型
试论融合创新思想对新时期图书策划和营销的指导作用
高中数学数字化教学问题探析
社会支持与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相关关系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感恩、社会支持与心理幸福感的关系研究
试论高职志愿者的职业指导及社会支持对策
《华盛顿邮报》转型的实践与借鉴
我国出版上市公司数字化转型的困境与对策
数字化教学资源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传统杂志的数字化转型与融合发展
《一课》中教师娜迪亚悲剧形象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