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
2024-02-18马银
马银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种信息工具、先进科技及数字资源等相互交织,汇集成为足以改变高校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现状图景的“协同合力”。这股“协同合力”不仅驱动思想政治教育形态、过程与方式等产生异变,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显著赋能效应,从而有效地扩容、优化和丰富了思政教育的价值意蕴,由此打开了“互联网+”思政教育的新格局。在此前提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课例设计到知识讲解,从课程思政到社会活动,从教学载体到教学资源等各方面,均应然地要做出调整,以确保思想政治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主体及客体对互联网优势实现充分利用,尤其重要的是,引导“协同合力”在学生的政治素质、文化自信、社会认知及个人理想等多维度发挥积极作用。《“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研究》一书由李亚青、周燕、王静编著,该书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系统严谨的“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系统。一方面,编者遵循“互联网+”创新思维范式,逐一详解了“互联网+”教育新业态下的思政教育内涵、本质、形式、内容,阐明了“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中教育主体、客体、媒体的职责与困境,为进一步改革高校思政教育学科奠定了原则框架。另一方面,编者遵循“互联网+”教育实践规律,全面介绍了“互联网+”教育新业态下思政教育途径、方法及平台等,并借助“李保国精神”及多个“创新创业”大赛的思政教育案例,解释了何谓“一体两翼”“一平三端”“育人育心”等新概念。整体上,该书充分展现了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对于高校思政教育“全过程、全要素、全方位”地重构具有指导价值与启发意义。
该书追根溯源、体系完整,详实地介绍了“互联网+”模态下思想政治教育嬗变过程。针对内容分析,该书前三章属于“理论探讨”的范畴,编者首先追溯了“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因何缘起、如何发展,存在何种影响要素与驱动力量,以及“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可采取的实施形式等。其次,编者为“互联网+”模态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搭建理论框架,理论根基主要包括“三信一体”辩证论、“中国精神”为内核的网络精神家园、互联网语境及语用体系等。再次,编者明确了“互联网+”模态下思政教育形式与内容,就形式而言,突出网络工具、技术及平台等要素优势,如慕课形式、全时空育人环境形式、“互联网+”思政联盟形式等,而在内容方面,强调打破思政理论教材与学科教学资源的局限性,倡导以思政育人价值为中心,展开跨媒介、跨学科、跨目标的思政教育资源建设;该书前三章“理论探讨”部分体系完整、内容详实,编者从课程内外、育人环境及人文政治等多个角度论证了“互联网+思想政治”产生的必然性,能够让读者清晰了解到传统思政教育向“互联网+”思政教育嬗变的过程,同时也揭示出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价值意蕴,即“思政元素与非思政元素的深度融合”。类比来看,“互联网+”模态如同一个容器,它将人格修养、人文素质、民族意识、政治认同等“调味品”(思政素养)充分地调和,再有效渗透到高校各类专业学科中,这样可以为当代大学生提供多元且丰富的养分,使其在“五育”维度中均衡、健康的成长。在“思政元素与非思政元素的深度融合”的价值意蕴下,开展“大思政”育人活动如同“烹小鲜”,需要教师熟练运用各种媒介,如学习强国平台、社交软件、智慧教室等,并合理把控专业课程“食材”与多种思政元素“调料”的搭配关系。
该书聚焦主要矛盾、具备问题意识,分别探析教育主客体面临的困境,提出“互联网+”模态下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对策。该书第四章内容主要围绕“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情境中教育主体、客体展开,其中教育客体单一,即不区分专业、学段及政治身份等差异的大学生,而教育主体的成分相对复杂,包括思政教师、专业教师、党委及团委人员、院系领导、辅导员等校内教育人员,还可以扩展到实习企业政工、政府干部、网络领袖等校外教育人員。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教育主体及客体都面临“互联网+”所衍生的新困境,其中,教育主体所面临的困境主要是“话语权稀释”,这是由互联网去中心化、泛娱乐化的信息传播机制所导致的,更确切地说,整个互联网语境缺乏严肃基调,整个舆论生态被流量至上所裹挟。而教育客体所面临的困境主要是“语境冲突”,更确切地说,就是思想政治“学术性语境”与互联网文化“草根语境”存在冲突,加上碎片化、解构式、跨媒介的阅读习惯影响深度学习效果,以致于高校学生对传统思政教育产生抵触。该书聚焦“思政教育空间与网络生态环境不协调”这一主要矛盾,提出基于“互联网+”赋能教育主客体的观点,表明强烈的问题意识,具体策略可概括为以“互联网+”模态为基础,重构高校思政教学生态系统,而“重构思政教学生态系统”正是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意蕴的又一表现形式;从实践层面出发,一方面要引入大数据系统、在线教学软件、智慧校园平台等,用来夯实思政教学生态系统的物理基础,另一方面,需要重构适应互联网语境的思政教育模式,例如,以思维导图、电子白板、数字课件等作为认知工具,引导学生自主构建思政元素认知体系。
该书态度务实、方法具体,为高校提供了“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途径,具备借鉴价值。该书第五至第七章内容主要阐述了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活动如何开展,其中,第五章内容基于尊重人性、跨界融合、德育革命、生态开放等原则,提供了一系列实用且易用的教学方法,包括资源发掘法、沉浸体验法、社会活动法、融通协调法等,基本解决了高校思政课程“如何教”的问题。第六章内容主要分析了“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实施载体,按照类型差异,可以划分为社交型载体、资源型载体、学术性载体等,不同教育载体对应不同的教育场景,如微信公众号(群)作为社交型载体,比较适合学生“探讨式”思政教育场景,可以通过微信载体搭建双向思政教育渠道,或者营造“大思政”氛围。第七章内容聚焦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需求,编者利用超星教学平台,展示了一个完整的思政课例设计及教学实施全过程,并突出了思政网课细节(思政微课脚本),对高校思政师资提供了很好的启发效果;通过第五至第七章内容解读,足可见该书态度务实、方法具体的特征,而相关教育途径(如新媒体教育、自我提升式教育等)也体现出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重要价值意蕴,即“全面构建思政教育共同体”,因为书中提供的教育载体、途径及资源并未局限于教师,而是积极拓展到大学生相关的各个领域,如“顺应共生”教育途径,就是在顺应互联网管理特征的前提下,要求思政育人机制与后勤管理、校园文化、高校党建等教育职能共生,进而达成多元主体参与下的“思政共育”的效果。
该书精选典型案例、富有创新意识,为互联网时代的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实践模板。对于思政教育主体而言,应确立“教无定法、已学促教”的理念,尽管互联网时代赋予思政教育更多的资源、更先进的工具、更拓展的渠道,但要一个科学高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项目实施,不能只是依赖种种优势、无序堆砌,否则就容易陷入“工具思维”的桎梏当中。该书精心挑选了“李保国精神”思政教学案例,并通过该案例介绍了“一体两翼”“7+7混合式教学”“一平三端”等课例设计思路与实施技术路线,类似的,围绕固定思政主题展开的思政教育活动,都可以模仿“李保国精神科”思政教育案例的结构、内容、流程等。此外,该书在第十一章介绍了“互联网+双创大赛”的思政案例,这些案例的本质,是在“互联网+”模态的促进下,实现专业教育价值与思政教育价值的有机融合,如“养殖生态圈下的饲用酶制剂”案例,以农林院校养殖专业知识、技能为基础,探讨饲用酶制剂研究过程中涉及的思政元素,包括生态和谐、科学精神、社会责任等,读者从中可以认识到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意蕴,即“突破传统思政教育时空边界”,应该让不同专业、学段及职业方向的大学生认识到,思政教育价值不是只存在于思政理论教材、课堂及说教中,它无处不在,必然将影响到大学生终身发展,对其所从事的事业、所做出的成就有着深远影响。
通读《“互联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研究》全书,它不仅理论框架严谨、方法务实具体,并且提出诸多富有创新性、颠覆性的观点与建议,高校思想政治师资通过学习与借鉴,有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模式及资源体系等系统性革新,该书也适合专业教师、大学生、高校管理者等研读,有助于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多主体协同机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