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高职口腔内科学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

2024-02-18吴晓童秦文光罗锴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4年2期
关键词:口腔医学口腔育人

吴晓童 秦文光 罗锴

[摘           要]  课程思政以“三全育人”格局的形式,将专业课程与思政理念融合,形成协同效应。核心素养导向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化表达,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口腔内科学教研室基于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的教育内涵,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在教学工作中协同创新,培养具有责任感、使命感、口腔知识理论厚度、职业温度的口腔医学人才。将从核心素养内涵解读、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当前课程思政发展面临问题并结合学校实际做一总结,以期为高职院校口腔医学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关    键   词]  核心素养;课程思政;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4)02-0041-04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颁布旨在把思政教育贯穿人才培养体系和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为高职院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供了政策指导。我们通过挖掘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并将之与专业课程进行结合,在高职院校口腔医学思政教育开展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医德医风,以成为德艺双馨的医生为终身追求,并鼓励他们夯实理论基础和提升自身临床技能,未来在行医中可以获得极大的职业成就感。

一、口腔内科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口腔内科学是高职院校口腔医学专业中的重要课程,是培养学生掌握口腔内科相关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基础教育环节。在当前思政教育的大背景下,结合口腔医学发展实际与社会需求,进行口腔内科学课程的思政建设是必要的。

首先,加强思政建设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如在牙周病学绪论部分,通过我国牙周病学发展史和牙周发展里程碑决定因素等,让学生感受到榜样的力量,明白自身所肩负的医学复兴的社会责任。通过类似的思政教育,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口腔医学事业的发展历程及所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科技事业的热情与责任感[1]。

其次,思政建设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和人文关怀精神,具备为患者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的意识和品质。同时激发创新潜能,提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具备适应职业发展需要的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加强口腔内科学课程的思政建设对于高职院校口腔医学专业具有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应重视加强口腔内科学课程的思政建设,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2]。

二、当前高职院校口腔内科学课程思政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思政着力点不突出

高职院校是口腔医学人才培养的关键场所,然而当前专业课程教师在教学中主动融入思政元素的意识不强,对于思想政治知识与理念的学习不积极,难以正确把握专业课程中思政元素的融入与输出,面对学生思政相关问题的需求,难以给出正确的解答,难以有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课程设计变得千篇一律,缺少针对性,进而打击学生对课程思政的学习热情。

(二)教学方法相对陈旧

高职院校口腔內科学课程以理论课为主,教学方法相对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以讲授为主,大多采用“填鸭式”教学,简单地将教材内容和课堂讲授内容照搬照抄到黑板上,完全忽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感受。这样的教学模式必然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肤浅,缺乏深入思考,只会照本宣科。另外,学生在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没有积极参与课堂互动环节,学习效果较差。教师对课程思政教育的目标和意义认识不足,认为思政教育就是“德育”“育德”“立德”,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课程思政教育不只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任务和使命,而是所有专业课程都必须承担的职责和使命[3]。

(三)学生思政学习兴趣不高

学生对口腔内科学课程思政学习兴趣不高,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高职院校口腔内科学课程的思政教育内容与学生日常所学内容结合不紧密。二是口腔内科学课程的思政教学目标与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相脱节,未能充分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三是口腔内科学课程的思政教学模式未能突出高职院校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口腔内科学课程的特殊性,部分高职院校口腔内科学教师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视度不够,未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在教学设计中,部分教师未能根据学生实际需求以及高职院校学生特点来设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未能有效结合专业知识与思政内容,在课堂上未能做到润物细无声地进行思政教育,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四)缺乏课程思政素材

随着现代教育不断改革创新,教材只是教学资源的一种,而图像库、视频库和案例库等成了现代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教学资源中融入思政元素显得很有意义,是实施课程思政教学的先决条件,也是实施课程思政的重要依据。目前高职院校口腔内科学课程思政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课程思政素材。具体来说,一是口腔内科学教师在进行课程思政设计时未能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二是口腔内科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未能有效结合思政元素。此外,部分教师也缺乏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4]。

(五)评价机制有待完善

学校对课程思政的考核评价体系不够健全,特别是缺乏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对课程思政建设缺乏客观、科学的评价[5]。在对教师的评价中,多是通过对教师所教课程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并不注重课堂教学过程和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在对学生的评价中,主要是通过平时成绩进行考核,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的评价相对较少。调查显示,学生对教师思想政治素养、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的满意度均不高。由此可见,学校尚未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课程思政考核评价体系,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识和重视程度[6]。

三、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高职口腔内科学课程思政建设与实践

(一)深化改革教学内容,将思政元素与专业教学内容有机融合

1.根据口腔内科学疾病特点与诊疗流程,设计了教学模块,明确人才培养的大方向以及主要能力,制订长远的人才培养目标[6]。

2.明确人才素质培养要求,建设课程思政育人目标——“仁心、仁术、仁德”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发展思路。口腔内科学教师需要定期开展口腔医学社会岗位调研工作,不断优化高职院校口腔内科学课程内容,挖掘社会岗位中以及高校教材中的思政育人元素,设计并更新教学板块,教师可以将每个教学板块确定一个或多个主题思政教育,促进课程思政的建设[7]。

3.以思政目标为导向,明确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一是培养学生掌握口腔内科疾病有关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口腔科急诊急救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口腔科常用的治疗方法、流程、所需药物。二是培养学生以患者为本,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具有社会责任感、勇于承担、勇于创新、爱国爱医的博大情怀[8]。

(二)优化教学方法,活力课程思政

1.坚持将思政融入教学工作手册、教学视频、教学案例等载体,以立德树人为使命,以“三全育人”为核心,发现口腔内科学中的思政元素,并将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以进行思政教育。

2.积极引入思政教育。在“职业认知”模块的教学中,通过课前引导,增强学生对职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学生可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电话采访、微信采访、实地观摩等方式,向专家和学长了解行业,增进对行业的认知和认同。同时,通过学习行业专家的先进事迹和医护解决患者病痛的案例,培养学生的职业自豪感。

3.教师可以运用思政引导的“三协同”育人方法(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进行教学。将部分理论知识设置为线上教学,以便在更多课时中开展实践教学和思政育人活动。兼职教师可以进行现场直播授课,校外专家也可以通过现场连线直播点评,以确保教学有序开展。而线下课堂则以技能实训和理论穿插的方式进行,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模拟临床工作等实训活动,学生可以进行自评、互评以及教师点评,以发现学生在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方面的不足,促进思政育人与能力培养相结合。

最终,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完成思政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的同时,塑造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9]。

(三)丰富课程思政内容,完善知识体系

高职院校学习期间,教师需要重视引导学生强化自我管理以及更新能力,引导学生养成善于发现问题、善于解决问题等良好的行为习惯,鼓励学生自主进行口腔内科学教材以外知识的学习以及实践活动的开展,不断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高职院校口腔内科学课程思政日常教学活动中,口腔内科学教师需要深入挖掘国家育人以及口腔医学行业相关规定,对高校专业学生开展专项教育,引导学生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人才。

教学活动中,教师积极地进行教学创新,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定期开展为期3周或更长时间的实训、顶岗实习等活动,引导学生将热牙胶、超声机扩、内窥镜等口腔器材用于实训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器材技术的进步,了解国家的科技发展,激发他们的科研热情。

(四)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为推进高职院校口腔内科学实践活动课程化建设,实现社会实践与专业能力结合,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专业,把握就业机会,增强就业竞争力,提升创业能力,结合本专业未来就业的社区需求和特点,鼓励学生自主去社区、义工岗位开展口腔义诊、卫生宣讲的工作,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当前基层社会状况,增强学生的岗位责任感以及使命感,通过不断积攒社会实践经验,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岗位幸福感,使学生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10]。

(五)增强学生的服务意识

敬业是服务意识的最好体现,在培养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也培养学生良好的医疗服务意识。一些学生将“服务”视为可以换取报酬的行为,因此他们很少参加志愿者活动。为此,通过带领学生到幼儿园、中小学、社区、农村等进行健康教育,为不同群体提供全方位的健康教育。让学生倾听不同人群的需求,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不仅要注重特殊群体的心理情绪因素,还要关爱特殊群体的隐私需求,激发其仁爱之心、爱伤精神和共情能力等。

(六)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思政建设的目的是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结合当前口腔内科学课程中班级学生情况以及岗位人才要求,完善与更新人才培养方案。

在高职院校的口腔内科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始终以立德树人为重心,遵照专业需要和特征,改进建立专业思政教育机制,将思政工作与思政融合在一起,做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育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基层群众培养更多有人文情怀、有职业素养的基层口腔人才[11]。

四、讨论

核心素养导向注重引导学生在不确定性的情境中尝试分析解决问题,强调不能停留在确立方向和目标层面,还必须明晰其具体的实施路径及实现方式,否则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在高职院校口腔内科学课程教学中创设不确定情境,与此相适应的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在不确定性情境中定义问题和任务,并尝试分析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口腔内科学是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学科,高职院校是重要的培养场所,开展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职口腔内科学课程思政教学,将正确的价值观塑造等思政教育导向与口腔内科学课程固有的知识、技能传授有机融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培育具有口腔知识理论厚度、职业温度的口腔医学人才。在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思政素养,还可以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授课水平,将在未来持续改进优化,深化理论内容,以期这种思政教育模式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李广悦,张林,刘云飞.浅析高校口腔种植学课程思政教学的策略[J].卫生职业教育,2023,41(9):43-46.

[2]陈彩华.医学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思政的教育体系研究[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2,30(21):20-23.

[3]于欣雨,徐敬康,王雨飞,等.医学高校思政融入专业课模式探索[A].南京康复医学会.第三届全国康复与临床药学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一)[C],2022.

[4]贾婀娜,贾潇潇,姚琳.高校医学类人文课程群“课程思政”建设的改革与实践[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0(3):31-34.

[5]张宇涛.新时期普通高校口腔修复学本科教学探究[J].继续医学教育,2021,35(11):86-88.

[6]孟夏.“课程思政”视阈下医学类高校思政质量评估体系的构建[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17):243-245.

[7]姚红英.口腔医学课程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有效融入的思考[J].才智,2023(11):41-44.

[8]王佳琦,张帅,赵玥,等.专业认证背景下口腔医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教师,2023(11):120-122.

[9]李剛,刘红霞,方毅,等.口腔医学教材-课程思政融合育人的探索与实践[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23,54(2):328-333.

[10]康媛媛,张英,孙妍.融“思政元素”于口腔黏膜病学课程的教学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3(2):42-43.

[11]胡飞琴,黄婷婷,钱鑫.课程思政下的口腔内科护理教学创新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23(3):141-144.

猜你喜欢

口腔医学口腔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口腔医学》2022年杂志征稿及征订启事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2019第14届口腔医学十大新闻评选
口腔医学讯息
铌在口腔医学中的应用
儿童常见的口腔问题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