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冗思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认知情绪调节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2024-02-18周钒张先庚王红艳刘林峰范亮亮

中国疗养医学 2024年1期
关键词:服药调节依从性

周钒,张先庚,王红艳,刘林峰,范亮亮

冗思,即个体对自身负面情绪的过度关注和思考[1],在面对压力性生活事件时,更容易陷入冗思[2]。在老年人群中高血压属于常见疾病,高血压患者往往会经历更多的压力体验,从而陷入反复思考、消极负面的心理状态中。研究表明,冗思可能导致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服药依从性下降,进而影响血压控制,增加心血管事件、中风和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3]。因此,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提供有效的情绪调节策略来缓解疾病所带来的压力和焦虑至关重要。了解冗思与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如何相关联可以帮助患者进行健康管理。通过鼓励积极的情感调节和减少冗思,可以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健康和服药依从性,从而降低心血管风险,提高生活质量,并减轻医疗负担[4]。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冗思、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及服药依从性之间的关系,以为老年高血压患者制定全面的护理策略。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于2023 年6 月至9 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成都市3 个社区共260 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纳入标准:年龄≥60 岁;符合《202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对本研究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排除标准:存在严重认知、听视力障碍者;存在精神疾病患者。本调查共发放275 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60 份,回收有效率94.5%。

1.2 研究工具

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采用自行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条目包括年龄、性别、婚姻、是否与子女同住、文化水平、家庭人均月收入、有无并发症、服药依从性、病程。其中服药依从性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Morisky medication adherence scale,MMAS-8)[5]评估,MMAS-8 总分范围0~8 分,分值越高表示用药依从性越好。8 分表示依从性好;6~7 分表示依从性中等;<6 分表示依从性差。

1.2.2 冗思反应量表简版(ruminative response scale,RRS-10) 由Treynor 等[6]修订,删除原量表中抑郁相关项目,最终制定10 个条目的RRS-10量表,包括强迫思考和反省深思2 个维度,用于评估冗思倾向。RRS-10 采用4 级评分(1 从来没有,2有时,3 经常,4 总是),分数越高表明冗思水平越高。该量表信效度良好,其Cronbach's α 系数为0.827。

1.2.3 中文版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ognitive emotion regulation questionnaire-Chinese version,CERQ-C)汉化版共36 个条目,包括接受、沉思、灾难化、自我责备、责难他人、积极重新关注、积极重新评价、重新关注计划、理性分析9 个维度[7]。采取Likert 5 级评分,某一因子评分越高,表示患者面对负性事件采用的该策略倾向越大。

1.3 研究方法 采用SPSS 26.0 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采用Spearman 相关性或t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老年高血压患者冗思的单因素分析 260 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平均年龄为(72.83±6.24)岁,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婚姻状况、是否与子女同住、文化水平、家庭人均月收入、并发症、服药依从性、高血压病程、认知情绪调节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老年高血压患者冗思的单因素分析

2.2 老年高血压患者冗思、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及服药依从性得分 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冗思的总分为(14.27±3.780)分,消极认知情绪调节总分为(38.02±3.948)分,积极认知情绪调节总分为(58.31±5.623)分,服药依从性得分为(5.88±0.742)分,见表2。

表2 老年高血压患者冗思、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及服药依从性得分(±s)单位:分

表2 老年高血压患者冗思、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及服药依从性得分(±s)单位:分

项目冗思总分强迫思考反省深思消极认知情绪调节总分自我责备沉思灾难化责难他人积极认知情绪调节总分接受积极重新关注理性分析积极重新评价重新关注计划服药依从性得分14.27±3.780 8.01±2.485 5.20±1.524 38.02±3.948 10.05±1.595 9.26±2.154 9.15±1.818 9.55±1.975 58.31±5.623 13.80±1.732 12.24±1.694 10.79±1.836 10.64±1.501 10.83±1.946 5.88±0.742

2.3 老年高血压患者冗思与认知情绪调节及服药依从性的相关性 Spearman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冗思与消极的认知情绪调节(自我责备、沉思、灾难化、责难他人)呈正相关(r>0,P<0.05);与积极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中的积极重新关注、理性分析、积极重新评价、重新关注计划4 个维度及服药依从性呈负相关(r<0,P<0.05),见表3。

表3 老年高血压患者冗思与认知情绪调节、服药依从性的相关性(r 值)

3 讨论

3.1 老年高血压患者冗思特点 冗思会直接干扰个体的认知功能,导致其在执行控制任务时表现较差,同时,由冗思引起的各种消极情绪也会影响个体在日常生活中的认知表现[8-9]。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冗思水平整体较低,甚至低于年轻人群的水平,这与谭琳等[10]的研究结果一致。这种现象可能与老年人更倾向于采用积极的情绪调节策略有关。同时,本研究发现近八成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选择了积极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本研究中,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强迫思维维度得分高于反思深思维度得分,这表明,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出现冗思时,更容易陷入重复和消极的思维模式,而较少进行建设性和积极的反省深思,这可能与过度关注自身健康状况有关,进而增加了压力和焦虑。此外,这也意味着部分老年高血压患者可能未能有效地利用其认知资源来做出明智的健康决策[11]。

在本研究中,我们未观察到不同性别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冗思水平方面存在明显差异(P>0.05),这与Agata 等[12]的研究结果不一致,可能受到健康状况、年龄和社会因素等多方面影响,之前的研究多数针对抑郁患者或年轻人,这些群体可能会在冗思水平上表现出性别差异[13-14]。不同年龄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冗思水平凸显了思维模式与年龄相关的差异。有学者[15]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随着年龄的增长冗思水平增高,与本研究结果发现不一致。本研究中70~79 岁患者冗思水平最低,为(14.66±3.375)分,其次是60~69 岁患者(17.78±0.180)分、≥80 岁患者(19.31±3.848)分,其原因可能是:60~69 岁患者即将退休或经历健康状况的变化,短时间无法接受现状,这可能会导致冗思的增加。相比之下,70~79 岁患者可能已经适应了退休和健康变化,从而减少了冗思。然而,80 岁及以上的人多数病程较长或有并发症,面临着更多的健康问题,从而导致冗思增加。此外,我们的研究发现,无配偶和独居的老年高血压患者更容易出现较高水平的冗思[16],这可能与婚姻状况和居住情况对社会支持的可用性产生影响有关。研究表明,家庭和社会支持可以减轻老年人孤独、自卑的负性情绪[17]。本研究还显示,患有并发症和病程较长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在冗思水平方面表现出较高水平,这与朱晖等[18]的研究结果一致,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冗思水平不断升高,患者易产生消极、负性的思考,对治疗失去信心。

此外,我们的研究还发现,服药依从性良好的患者冗思水平较低,与杨月毅[19]的研究发现一致,这可能是因为这些患者更有信心有效管理自身健康,从而减少了对自身病情的冗思。相反,服药依从性差的患者可能更容易担心疾病的不确定性和与健康相关的问题,从而导致较高水平的冗思。同样,我们还观察到,在本研究中采用积极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患者冗思水平较低,这可能是因为这些患者能够更好地应对压力和负面情绪,通过接受和积极重新关注的方式来减少冗思。这一发现与Irina 等[20]的研究结果一致,表明老年人记住更多积极事件时,通常会减少冗思,增加幸福感。

3.2 老年高血压患者冗思与认知情绪调节方式、服药依从性相关 冗思包括强迫思考和反省深思2 个维度,其中反省深思是个体应对事件时有目的、积极解决问题的方式,而强迫思考则是个体应对事件时被动、消极的方式[1]。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冗思与消极认知情绪调节方式呈正相关,说明老年高血压患者冗思水平越高,越有可能采取负面的认知情绪调节方式,这对于高血压的自我管理、遵医行为和情绪健康是不利的,提示医务人员可以通过认知行为治疗或正念的干预方式增加情绪支持,鼓励患者探索自我感受、参与解决问题并专注于自我完善,以帮助患者管理自我情绪和用药依从性。本研究发现,冗思与服药依从性之间负相关,随着冗思水平的增加,患者服药依从性降低,表明冗思会对健康相关行为产生潜在影响,经常冗思的患者可能会认为遵医嘱服药存在挑战,从而降低了他们的服药依从性[21],进而影响了整体健康状况。

4 小结

综上所述,本研究的结果表明老年高血压患者冗思水平总体偏低,其中强迫思考处于较高水平,冗思与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及服药依从性存在相关性。因此,提示医务工作者注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冗思发生的识别,耐心解答患者疾病治疗过程中的疑惑,采取患者易于理解的方法进行讲解说明,使患者对疾病产生正确的认知,客观理性看待疾病的转归,鼓励患者采取积极的思考机制和情绪调节策略,减少对负性事件的关注,增强对抗疾病的信心,改善患者整体健康。

猜你喜欢

服药调节依从性
被这病赖上得终身服药,变胖还没劲儿?千万别忽视
方便调节的课桌
服药禁忌
2016年奔驰E260L主驾驶座椅不能调节
警惕服药期间的饮食禁忌
服药先分阴阳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可调节、可替换的takumi钢笔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