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筋骨理论中筋与骨的关系内涵探讨
2024-02-16袁仕国宁嘉威陈美雄郑凯
袁仕国,宁嘉威,陈美雄,郑凯
现代医学的骨外科学发展迅猛,而中医骨伤科学虽然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中医骨伤科学理论内涵发展缓慢。筋骨理论是中医骨伤科学的经典理论之一,筋骨理论内涵主要涉及筋与骨的关系,其认为筋与骨生理上相辅相成、病理上相互影响、治疗上同辨同治。中医学认为:骨是支撑人体的支架;筋附于骨上,大筋联络关节,小筋附于骨外。连属关节,络缀形体,司关节运动,肢体的运动,有赖筋骨的功能[1]。纵观中医骨伤相关文献,筋的概念不清晰,筋骨理论内涵缺乏系统的阐述,本文梳理中医骨伤科学文献,对筋骨理论中筋与骨的内涵关系进行系统阐述和探讨。
1 中医筋与骨的内涵
1.1 中医“筋”的内涵 中医骨伤科学之筋似乎没有完全对应的现代医学解剖部位和名词,教科书以及多数临床医生把筋理解为软组织,涉及皮肤、皮下组织、韧带、肌腱、筋膜、肌肉、滑膜,同时包括关节囊、软骨和椎间盘,也包括神经和血管等组织[2-3]。但筋的本义仍然无法准确表达和理解,甚至引起误解[2]。《说文解字》[4]言:“筋,肉之力也;腱,筋之本,附着于骨”。有学者认为筋的概念是指具有一定的生物力学性能的纤维组织,其外延涉及韧带、关节囊和肌小节、肌丝、肌肉、肌原纤维、肌束等肌组织,这些组织是具有特定生物力学性能的纤维组织结构[2],本文认为此概念可考虑为狭义的中医筋的概念。狭义的中医筋概念大致对应于五脏相呼应的五体“筋脉肉皮骨”之筋。狭义概念之中医筋主要对应现代医学解剖上的筋膜、肌腱、韧带、关节囊等直接附着于骨节的软组织结构。而中医骨伤科学之谓“筋”,包括皮肤、皮下组织、筋膜、肌肉、韧带、肌腱、关节囊、关节软骨和神经、血管等[3],此为广义之“筋”,与现代医学躯干和四肢软组织的内涵大致等同。广义之“筋”,既包括皮肤与皮下组织等疏松结缔组织,同时也包含了筋膜、肌腱、韧带和关节囊等致密结缔组织[5-6]。
1.2 中医“骨”的内涵 《说文解字》言:“骨,肉之覈也;从冎有肉。凡骨之属皆从骨”。在中医骨伤科学中,关于骨的概念和解剖与现代医学基本上是一致的[2]。现代医学对骨骼的解剖、形态、功能、代谢、发育等病理生理都有深入的研究,中医学对骨的认识有其独特理论[7]。有学者认为中医“骨”的内涵包括三大方面:①中医“骨”之范畴实质上是由“皮、肉、支、节、筋、骨”共同构成四肢百节的运动功能系统。②此运动功能系统以精气血津液为营养物质以维持正常的生长和功能。③与脏腑经络密切联系,由五脏所主[7]。
1.3 筋骨与气血脏腑的关系 《素问·五脏生成》言:“肝之合筋也,其荣在爪也。”《素问·痿论》言:“肝主身之筋膜”。运动属于筋,筋属于肝,肝血充足则筋得其所养,肝血不足则导致血不养筋,从而出现手足拘挛、屈伸不利等症状。《素问·宣明五气》[3]言:“肾主骨”。肾藏精,精生髓,髓养骨,故骨之生长发育与损伤愈合均依赖肾之精滋养。《素问·痿论》曰:“脾主身之肌肉”。脾为仓廪之官,主消化吸收,主肌肉、四肢。肌肉营养赖于脾胃健运。《灵枢·本脏》言:“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经络行气血、营阴阳、养筋骨、利关节[3]。
2 筋骨理论筋与骨内涵关系阐释
2.1 筋与骨在生理上相辅相成、相互为用 ①生理上“筋骨和合”:《灵枢·经脉》言“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生理状态下的“筋”“骨”紧密相连,互为有机整体。筋束骨,骨张筋,各归其位,各司其职,筋骨处于动态平衡的状态中,完成人体正常的支撑、保护、运动等功能[8]。②生理上“骨正筋柔”:筋具有“喜柔不喜刚”的特性[9]。《素问·六节藏象论》:“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骨正筋柔”之理论是对筋和骨的生理特点与功能的高度精炼概括[10]。“骨正则筋柔,筋软则骨正”[11],骨正、筋柔都是筋与骨结构正常的表现,结构正常才能保证生理机能正常。骨正筋柔是指骨架端正、筋脉柔顺,从而能维持人体骨架的中正,同时在运动或受到外力作用的情况下,能自动调整和控制身体重心,维持机体姿势等力学平衡的能力,这种能力由运动感知系统调控[12]。③生理上“筋强骨壮”:筋骨依赖于先天肝肾之精髓、后天营血之滋养,肝肾精血亏虚则筋骨无所滋养[13]。肝肾之阴是筋骨强健的关键因素,“肝主筋而受液于肾”[13]。筋束骨而通络关节,筋强则骨壮,筋骨相互为用,相辅相成[14]。《素问·上古天真论》言:“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灵枢·本脏》[15]言:“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荥覆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血气和调、经脉通畅,阴阳平衡,则筋骨强劲,关节灵利。④生理上“筋骨互用”:骨为筋提供了附着点和着力点,筋则为骨提供了连接与动力。筋有了骨的支撑才能固定与收缩,而骨正是有了筋的附着才能显示其作用[16]。
2.2 筋与骨在病理上相互影响 ①病理上“筋弛骨痿”:随着人体的逐渐衰老退化,肝肾亏虚和精血亏虚,最终导致筋弛骨痿[17]。当筋弛骨痿时,筋弛不足以“束骨”,骨痿则无力张骨,如此恶性循环。叶天士的《临证指南医案》有言:“……筋弛骨痿,不堪行走,精血内怯……。”中医骨伤科学遵循中医整体观念,重视外伤与内损、局部与整体的关系,认为筋骨相连,骨衰筋损[18]。②病理上“筋滞骨错”:筋滞即筋不通顺,包含有不通、不荣、不柔、不顺、不畅、不在槽等含义[1]。筋骨的异常主要是功能异常,症状主要体现为疼痛和功能障碍[1]。筋之空间位置或其生理功能发生相对改变,即所谓“筋滞”,其能够导致“骨错”。又因骨发挥着关键的支撑作用,并且是筋的附着点,即:“大筋联于关节,小筋附于骨外”。同时“骨错”也可致“筋滞”[19]。③病理上“骨错筋挪”:最典型的代表是“筋出槽,骨错缝”。“筋出槽”与“骨错缝”常相伴出现,相互影响[20]。《伤科补要》[21]有言:“若骨缝叠出,俯仰不能,疼痛难忍,腰筋僵硬”。当机体某部位外伤后,会出现关节活动受限、异常的弹响和相邻关节面的棱嵴感,附着于骨节之上的筋也必然会受到损伤,即所谓“骨错筋挪”。④病理上“骨断筋离”:当发生骨骼断离等严重损伤后,骨与筋失去正常结构和功能,则“骨失筋束、筋失所附”[4],致使骨断而筋离,血溢脉外,气血淤滞,经脉不通[22-23]。
2.3 筋与骨治疗上同辨同治 ①治疗上“理筋正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4]有言“若脊筋陇起,骨缝必错,则成讴楼之形。当先,揉筋令其和软,再按其骨徐徐合缝”的治疗原则,理筋与正骨并行不悖,注重整体,“理筋”和“正骨”结合。②治疗上“筋骨并重”:后世医家吴谦所著《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则在《黄帝内经》筋骨理论的基础上,将“筋骨并重”作为骨伤科辨证施治的核心。“筋骨合一”可视为筋骨并重原则:治疗中结合强筋骨、补肝肾的中药内服治疗,标本兼治,改善关节功能[24]。研究表明[25],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一书中明确提出了“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的筋骨损伤治疗的四项基本原则。③治疗上“筋骨平衡”“调衡筋骨”[4]:筋与骨相连,骨伤则筋损,筋骨平衡依赖于筋与骨结构和功能之正常,以达到“筋束骨,骨张筋”的机能[26]。④治疗上“根源同治”:肝主筋、肾主骨,肝肾同源,筋骨病治疗上同辨同治,治当以“脏腑同治、气血兼顾、筋骨并重”为原则,防治筋骨疾病的关键是“补肝益肾,调和气血,平衡筋骨”[8]。
3 讨论
筋骨是中医对人体运动功能系统的高度概括,其在结构上体现为相互依存,在功能上体现为相互协调,在生理上互用,并且在病理上互损[12]。静力系统即为“骨”,动力系统即为“筋”,此筋包含肌肉在内,为广义之筋,骨为筋附,筋为骨用,筋骨并举、筋骨和合,相互为用[27]。中医骨伤科学认为“筋骨不分家”,骨折与脱位是最常见的骨损伤,骨损伤也必伴随着筋伤诸证,而筋骨损伤后期的功能恢复也是以筋之功能正常与否得以体现,骨与关节退变性疾病通常是陈旧性筋伤所致,故刘寿山[28]曰“骨断骱脱,骨正筋柔;骨损筋弱,以筋代骨”,即阐述骨折脱位以复位为第一要务,退行性病变也可以通过整复手法调整关节的位置从而达到“筋骨平衡,骨正筋柔”之目的。
大量文献报道临床应用筋骨理论进行指导,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从慢性颈肩腰腿痛[2,11,15,29-30]到骨关节截骨矫形[10],到骨折综合保守或手术治疗等[24],均有广泛涉及。筋骨理论内涵主要涉及筋骨与气血经络的关系、筋骨与五脏六腑及五体等的关系,以及筋与骨相互之间的关系。其中筋与骨相互之间的关系缺乏详尽系统的阐释,本文综合文献进行探讨,认为筋骨理论筋与骨内涵关系主要表现在:生理上相辅相成,体现为筋骨和合、骨正筋柔、筋强骨壮、筋骨互用等;病理上相互影响,体现为筋弛骨痿、筋滞骨错、骨错筋挪、骨断筋离等;治疗上同辨同治,体现为理筋正骨、筋骨并重、筋骨平衡、调衡筋骨、根源同治等。骨伤临床实践遵循筋骨理论的指导原则,无论内治或外治,均需要辨病辨证结合,同时“辨骨、辨筋”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