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后疫情时代重症康复患者家属心理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的临床研究
2024-02-08王海戴伟华陈玲盛卫东高松年顾玉玲周徐唐天一
[摘"" 要]"" 目的:分析并探讨重症康复病房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以期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现实依据。方法:选择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治重症康复患者的家属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调查患者及家属的一般资料,涉及患者医疗保险类型、患者与家属关系、家属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月收入、有无陪护经验;采用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APACHE)Ⅱ来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共计9个指标,总分为71分,≥15分归属为重症,<15分为非重症。采用重危患者家属需求量表(critical care family needs inventory, CCFNI)来评估患者家属5个因子:家属自身的舒适(comfort scale, CS)、获得支持(support scale, SS)、亲近患者的需求(proximity scale, PS)、获取信息(information scale, IS)、病情保证(assurance scale, AS),共包含45个条目的各个因子、各个条目得分情况。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Eta检测,采用单因素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相关影响因素及量表因子进行研究,筛选患者家属心理需求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本次研究共发放调查问卷123份,回收有效问卷120份,回收率为97.56%。患者家属CCFNI各因子中需求最高的是因子AS,其次是IS,需求最低的是CS(Plt;0.001);在CCFNI的45个条目中,家属需求排在首位的是“保证患者得到最佳救治”,其次是“清楚患者目前接受的治疗”;Eta检测结果显示AS、IS、SS 3个因子与家属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陪护经验、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等影响因素有相关性;进一步行单因素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因子AS的独立影响因素为患者病情危重,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较高、无陪护经验、年龄在gt;45~60岁之间的女性家属(Plt;0.05);因子IS和SS的独立影响因素为患者病情危重,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较高、年龄在gt;45~60岁之间的女性家属(Plt;0.05)。结论:重症康复患者的家属对AS需求最高,CS需求最低,对保证患者得到最佳救治需求最为迫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家属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有无陪护经验是影响患者家属心理需求的主要因素。医护人员应重视康复医学科重症康复患者家属的需求状况,特别要关注患者病情危重,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较高、无陪护经验、年龄在gt;45~60岁之间的女性家属,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加强宣教,提高家属的满意度。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重症康复;患者家属;心理需求;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 R473"""""""""""""" [文献标志码]"" B"""""""""""""" [文章编号]"" 1674-7887(2024)06-0580-06
2023年1月8日起,我国对新型冠状病毒实施“乙类乙管”,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不再实行隔离措施。随着疫情防控逐步转入常态化,我国迎来了后疫情时代。虽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趋势总体平稳,造成的社会危害及负担已较前下降,但除了急性感染症状以外,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的长期症状,即长新冠[1],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
新型冠状病毒具有潜伏性、传染性和变异快等特点,因此在全球范围内新冠疫情仍将持续存在[2]。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ICU内幸存患者不断增多[3],越来越多的医务人员认识到,除了挽救患者的生命外,幸存重症患者的康复同样重要[4]。生命体征稳定的部分患者转入了康复医学科重症康复病房进行系统康复治疗,ICU-重症康复病房-普通康复病房的过渡能否顺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重症康复病房的诊治水平,因此,重症康复病房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非住院患者长新冠的发病率为10%~30%,住院患者为50%~70%[5-6],重症康复病房患者本身躯体情况差,作为新型冠状病毒易感人群,更易出现长新冠,导致原有疾病加重,从而引发严重后果。患者家属对长新冠更知之甚少,因而重症康复病房患者家属在后疫情时代更易产生各类特殊要求及情绪问题[7]。目前重症医学的水平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阶段,在这一背景下,重症患者的诊疗理念由最初的“以患者为核心”逐渐向“以患者及家属为核心”的方向转变,因此诊疗工作的重心也逐步由关注患者的躯体情况转变为关注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和心理需求[8]。家属需求是指住院期间家属对患者的健康状况及自身心理支持方面总体需求,是医院制订诊治措施时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研究[9]表明,家属支持是患者疾病康复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康复具有不可替代的[10]影响力和调节动力。因此,有效了解患者家属的需求,并实施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显得极为重要。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重症康复病房住院患者家属的需求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制定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现实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23年1月—2024年1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入院的重症康复患者家属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年龄gt;18岁;(2)具有正常阅读与理解能力;(3)家属自愿、知情、签署知情协议书;(4)无智力障碍或精神类疾病;(5)与患者关系亲密,主要负责照顾患者。另外本研究经南通大学附属南通第三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EK2022033)。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本研究采用的调查问卷分3个部分。(1)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APACHE)Ⅱ,是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主要指标[11],每个指标的分值将根据其数值范围进行赋分,根据每个指标的分值,可以计算出患者的APACHEⅡ分数,总分为71分,≥15分为重症,<15分为非重症,分数越高,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2)重症康复病房患者家属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经济状况、与患者关系、有无陪护经验等。(3)危重患者家属需求量表(critical care family needs inventory, CCFNI),刘辉等[12]于2006年将该量表进行汉化。该量表包括:家属自身的舒适(comfort scale, CS)(6个条目),获得支持(support scale, SS)(15个条目),亲近患者的需求(proximity scale, PS)(9个条目),获取信息(information scale, IS)(8个条目),病情保证(assurance scale, AS)(7个条目),共5个因子、45个条目。每条目采用Likert 4级评分法,包括“不重要”“一般”“重要”及“非常重要”,其分值分别为1、2、3、4,量表不计总分,各因子评分取对应条目的平均分,分越高,需求程度越高。该量表经检验,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13],量表的Cronbach s α系数为0.712~0.875。
1.2.2"" 调查方法"" 调查问卷由经过培训的医护人员负责,采用统一的指导语,要求调查对象完全理解后填写完成,对不能独立完成的患者家属,由调查人员逐条读出各条目,家属回答后代为填写,并与家属确认核实。问卷当场回收并检验,对有遗漏或不合格者进行补充或更正,遗漏项条目gt;10%视作无效问卷。共发放问卷123份,回收有效问卷120份,问卷的回收有效率为97.56%。
1.2.3"" 统计学方法""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率(%)用于描述计数资料,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x±s记录,CCFNI各因子之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影响因素与CCFNI各因子相关性分析采用Eta检测,η2lt;0.06时,表明变量之间相关程度极其微弱,缺乏实际应用价值;0.06≤η2≤0.16时,表明变量之间有中度的相关关系;η2gt;0.16时,表明变量之间存在强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与CCFNI因子采用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对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中Plt;0.05、R2gt;0.08的影响因素与量表因子分别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对于分类变量,进行虚拟变量处理后再进行回归分析,筛选患者家属心理需求的独立影响因素。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一般资料"" 120例患者家属中女性占多数(59.17%),年龄集中在gt;45~60岁(62.50%),与患者多为亲子(父子、父女、母子及母女)(48.33%)或夫妻关系(40.83%),高中(含中专)以下与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数差别不大,大部分月收入≥3 000元(67.50%),有陪护经验的家属较少(40.00%),患者保险类型以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居多(56.67%),重症患者较多(APACHE Ⅱ评分≥15分)(80.83%)。
2.2"" 患者家属CCFNI各因子评分比较"" 患者家属CCFNI各因子:AS、IS、SS、PS、CS评分分别为(3.79±0.10)、(3.50±0.30)、(3.37±0.27)、(2.56±0.64)、(2.26±0.51)分,家属需求最高的是因子AS,其次是因子IS,需求最低的是因子CS,各因子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2.676, Plt;0.001)。
2.3"" 患者家属需求排名情况"" 在CCFNI的45个条目中,家属需求排在首位的是“保证患者得到最佳救治”,为(3.97±0.18)分,其次是“清楚患者目前接受的治疗”,为(3.92±0.35)分,排名前10位的条目评分及所属因子情况,见表1。
2.4"" 患者家属需求影响因素与CCFNI各因子相关性分析"" 家属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与AS、IS、SS有中度以上相关性(η2≥0.06或η2gt;0.16,Plt;0.05);陪护经验与AS、IS两个因子有相关性(η2≥0.06或η2gt;0.16,Plt;0.05);家属与患者关系、家属职业、患者医疗保险类型与CCFNI各因子均无相关性(η2lt;0.06),见表2。
2.5"" 患者家属心理需求影响因素的线性回归分析"" 对2.4中有相关性的影响因素与CCFNI因子(AS、IS、SS)进行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属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月收入、陪护经验、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等6个因素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lt;0.05)。对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因子AS的独立影响因素为患者病情危重、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较高、无陪护经验、年龄gt;45~60岁的女性家属(Plt;0.05);因子IS和SS的独立影响因素为患者病情危重、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较高、年龄gt;45~60岁的女性家属(Plt;0.05),见表3。
3"" 讨""""" 论
早期严格的防控措施迅速、有效地实现了“缓疫压峰”效果,改变了COVID-19疫情流行模式[14]。虽然新冠后疫情时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不再实行隔离措施,但病毒传播途径多样、变异株多、传染性强、扩散速度快等问题仍然很突出,长新冠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重症患者一旦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极易并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或长新冠,加重患者病情,是引发民众生理、心理平衡紊乱重要的应激源[15],影响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
ICU患者发病急、疾病复杂、病情危重,约10%的患者在ICU治疗期间死亡,而即使是经过治疗后生命体征趋于平稳的患者,但常处于气管切开,呼吸机依赖状态,病情依旧严重且复杂,需转入重症康复病房。重症抢救本身作为急性的应激源,给患者和家属都带来极大的身心压力和负担,有10%~69%的患者家属存在中度至重度的精神心理压力[16],这种压力情境造成了家属心理内环境的失衡并激发了相应的本能需求。研究[10]指出,家属的支持和鼓励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力和调节作用,不及时地满足患者家属的合理需求,可能导致患者家属出现偏激行为和语言,不利于患者康复治疗。为减轻患者及其家属的焦虑、恐惧、自卑等不良情绪,医护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满足患者及家属的合理需求[17],提高家属满意度,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
3.1"" 重症康复病房患者家属心理需求的总体分析"" 本研究中,重症康复患者家属在AS、IS、SS等方面需求较高,而对CS的需求最低。患者家属对AS有极高的需求,这与国内重症医学科的调查结果[18]一致,可能与重症康复病房是ICU到普通康复病房的重要过渡有关,医务人员在关注家属AS、IS、SS等方面需求时,也应认识到CS的重要性,为患者家属提供舒适的环境,消除其负面情绪。在所有CCFNI条目中,“保证患者得到最佳救治”排在首位,其次为“清楚患者目前接受的治疗”“能知道有关病情进展的具体情况”等,说明患者家属在亲人重病期间,自身需求降到最低,这与国外的研究结果[19]不完全一致。“允许牧师、其他宗教人员、心理医师等为患者提供心理安慰”在国外是重要的心理需求,在国内则不重要,可能与中西方文化对精神信仰的差异有关。
3.2"" 重症康复病房患者家属心理需求的相关影响因素
3.2.1"" 患者家属性别和年龄"" 患者家属性别和年龄是影响重症康复病房患者家属心理需求的因素,本研究发现,女性在病情保证、获取信息、获得支持等方面需求明显高于男性,年龄gt;45~60岁的家属心理需求最高,也主要体现在病情保证、获取信息、获得支持3个方面,这与性别对应的需求特点一致,也与相关研究结果[20]一致,可能与女性心理依赖性较强有关,且gt;45~60岁女性处于更年期,更易出现抑郁、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在亲人危重抢救应激事件的刺激下情绪波动更大,需求就会更高等有关。因此,医护人员应加强gt;45~60岁女性家属心理需求的满足,帮助其宣泄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
3.2.2"" 患者家属文化程度和经济条件"" 文化程度与经济条件亦影响其心理需求。本研究显示,文化程度高及经济水平较好的患者家属需求高,这可能与该类家属有较丰富的知识储备,获得知识的途径较广,可以通过很多方式获得患者相关疾病的医学知识。很多患者家属对这些医学知识一知半解,导致更多的信息不对称,需要医务人员尽可能提供全面的患者病情进展情况及预后信息。
3.2.3"" 患者家属陪护经验"" 是否有陪护经验也是影响患者家属需求的因素之一,无陪护经验的家属对病情保证和获取信息两个方面的需求更为强烈,这与ICU家属需求调查结果[21]一致,因此可对无陪护经验的家属进行重点健康宣传教育及陪护经验指导。
3.2.4"" 患者病情严重程度"" 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也对家属的需求有一定的影响,病情危重患者家属对病情保证、获取信息及获得支持三个方面的需求都很高。危重患者病情凶险、变化快、治疗费用高、预后相对较差、没有能力和经验亲自照顾患者、对患者病情了解较少等都会使患者家属处于焦虑状态[22]。因此,医务人员应该给予危重患者家属更多的关注,让其动态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用药情况、费用支出、预后等,尽可能减轻家属的焦虑情绪,解除患者家属的心理顾虑。
综上所述,医务人员应重视重症康复患者的家属需求,根据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陪护经验、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等家属需求影响因素,对不同特征家属采取个体化的干预措施,特别要关注患者病情危重,文化程度和收入水平较高、无陪护经验、年龄为gt;45~60岁的女性家属,加强宣教,给予相应的人文关怀,提高家属的满意度,营造和谐美好的医患关系。
[参考文献]
[1]""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深圳市感染性疾病质量控制中心. 长新冠综合征临床诊治专家共识[J].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4(1):80-97.
[2]"" 谢淑莹, 钟琴, 晏敏, 等. 后疫情时代护士工作心理负荷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 基层医学论坛, 2023, 27(9):10-14.
[3]"" ZILBERBERG M D, DE WIT M, SHORR A F. Accuracy of previous estimates for adult prolonged acut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volume in 2020: update using 2000-2008 data[J]. Crit Care Med, 2012, 40(1):18-20.
[4]"" 陈真. 重症康复医学的意义及发展[J]. 中国临床医学, 2022, 29(6):911-915.
[5]"" CEBAN F, LING S, LUI L M W, et al. Fatigue and cognitive impairment in post-COVID-19 syndrom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Brain Behav Immun, 2022, 101:93-135.
[6]"" BULL-OTTERSON L, BACA S, SHARON SAYDAHTEGAN K, et al. Post-COVID conditions among adult COVID-19 survivors aged 18-64 and ≥65 years—United States, March 2020-November 2021[J]. Morb Mortal Wkly Rep, 2022, 71(21):713-717.
[7]"" 杨锐, 叶娟, 杨静, 等.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重症监护病房患者家属真实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J]. 当代护士(上旬刊), 2023, 30(7):33-37.
[8]"" 包蓉, 席惠君, 邱景, 等. 基于互联网的电子陪护证在后疫情时代医院陪护管理中的应用[J]. 护理管理杂志, 2022, 22(9):687-691.
[9]"" CHIANG V C L, CHIEN W T, WONG H T, et al. A brief cognitive-behavioral psycho-education(B-CBE) program for managing stress and anxiety of main family caregivers of patients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J].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 2016, 13(10):962.
[10]"" PADILLA FORTUNATTI C F. Most important needs of family members of critical patients in light of the critical care family needs inventory[J]. Invest Educ Enferm, 2014, 32(2):306-316.
[11]"" 曹志龙, 韩旭东, 黄晓英, 等. 3-脱氧葡萄糖醛酮对PICS的诊断价值及其与脓毒症病情和预后的相关性[J].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0, 40(3):226-230.
[12]"" 刘辉, 王丽姿. 重危患者家属需求量表中文修订版的探讨[J]. 护理学报, 2006, 13(4):84-86.
[13]"" SUCU DA "G, DICLE A, FIRAT M Z.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critical care family needs inventory-emergency department[J]. Appl Nurs Res, 2017, 33:113-120.
[14]"" 於成俊, 赵克提, 袁建明, 等. 湖北黄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模式及防控效果研究[J]. 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2, 42(3):219-224.
[15]"" HUANG C L, WANG Y M, LI X W, et al. Clinical features of patients infected with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 Wuhan, China[J]. Lancet, 2020, 395(10223):497-506.
[16]"" DZIADZKO V, DZIADZKO M A, JOHNSON M M, et al. Acute psychological trauma in the critically ill: patient and family perspectives[J]. Gen Hosp Psychiatry, 2017, 47:68-74.
[17]"" 高静. 重症患者家属心理历程的质性研究[J]. 心理医生, 2017, 23(22):348-349.
[18]"" 徐勤祺, 汪雯靓, 张寅, 等. 半封闭病房住院烧伤患者家属的心理需求横断面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烧伤杂志, 2021, 37(5):475-484.
[19]"" KHALAILA R. Meeting the needs of patients" families in intensive care units[J]. Nurs Stand, 2014, 28(43):37-44.
[20]"" 冯梅, 周丹, 兄秋卓玛, 等. ICU先心病患儿家属需求评估与影响因素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 2016, 31(21):1929-1932.
[21]"" 汪娟, 汪梅, 杨玉坤, 等. 急诊重症监护患者家属的需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J].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8, 35(14):19-21, 76.
[22]"" 郑俊丽, 陶晓坤. ICU重症患者家属心理状态和应对危机情况的调查分析[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 39(7):1193-1196.
[收稿日期] 2024-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