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型体育赛事中的情绪传播机制分析

2024-02-08谷雪周祥东

传媒 2024年3期
关键词:北京冬奥会体育赛事应对策略

谷雪 周祥东

摘要:国际大型体育赛事既是奥林匹克精神的载体,也是主办方在国际社会中展示国家体育实力与传递国家声音的体育传播舞台。随着传播生态环境的变化,情绪传播在媒介网络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尤其是在体育传播领域。通过分析北京冬奥会中引发观众情绪传播的原因,总结北京冬奥会中情绪传播的生成机制,对情绪传播进行反思与思考,有助于利用积极情绪为大型体育赛事赋能和推动赛事顺利进行。

关键词:体育赛事 情绪传播 应对策略 北京冬奥会

情绪传播通过外界的环境刺激将主观认知进行呈现,并在传播过程中实现认知信息的表达、扩散与分享,是具有群体感召力与影响力的传播行为。北京冬奥会作为大型国际性体育竞技赛事,在国际社会中有着极强的话题性与关注度,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情绪传播的影响;同时,新兴媒介为情绪传播提供畅通渠道,推动情绪的大幅度传递。在复杂的舆情生态环境下,观众在观看大型体育赛事时难以始终保持理性的情绪态度,难免被情绪所裹挟成为情绪的附庸。因此,探究北京冬奥会的情绪传播生成机制有着较高的研究价值。

北京冬奥会通过国际体育精神与共通的体育媒介仪式突破文化之间的藩篱,使各国观众连接到一起,为情绪的产生与传递提供精神基础。同时北京冬奥会利用新兴媒介技术清晰再现赛事场景,使观众在沉浸式氛围中加深情绪的参与度,为情绪传播提供技术铺垫。

1.体育精神奠定情绪感染性。在国际社会中,由于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背景与语言习俗不同,存在着高低语境的传播差异,高语境国家在表达情绪时呈现出内敛的特征,倾向于将情绪蕴含在符号表征中,而低语境国家则选择直接的方式对情绪进行展示,将情绪外显于表情与言语中,因此高低语境国家在进行情绪传播时往往存在着传播壁垒与隔阂。体育精神是竞赛中所不可缺失的一部分,体育精神是蕴含于体育共同体中的精髓所在,展示出体育参与者的坚韧与拼搏,不同语境的观众都会被体育精神所打动与感染。国际体育精神打破不同文化语境之间的藩篱,通过拼搏进取与奋勇争先的奥林匹克精神激发各国观众的情绪,加深情绪传播的感染力度,使情绪传播始终存在于北京冬奥会之中。

2.共通仪式延伸情绪覆盖面。美国学者詹姆斯·凯瑞提出传播仪式观理论,认为神圣的仪式典礼可对群体中的社会关系进行维系,仪式中共同的信仰与表征会影响人们的情绪与行为,从而建立有秩序与有意义的文化世界。奥运会以体育竞技为主,突破国家之间文化与地域所存在的差异,利用人类所共通的体育信仰影响着人们的情绪传播状态,成为国际民众所普遍认可与重视的竞技赛事。北京冬季奥运会作为国际性大型体育赛事,本身拥有庞大的国际影响力与讨论度,同时北京冬奥会向世界各地的观众呈现出完整的体育媒介仪式,使人们在观看时通过体育信仰融入体育媒介仪式中,从而通过社交媒体将赛事中所呈现出的情绪进行连接,在分享与讨论时延伸情绪传播的覆盖面,为赛事中的情绪传播提供畅通渠道。例如,北京冬奥会中的点火仪式运用大雪花作为主火炬,将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与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融入点火仪式中,使各国观众的观看焦点聚集到共通的仪式中,在奥运圣火点燃的一瞬间实现了情绪的共享与传递。

3.新兴技术增强情绪参与度。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推动新兴媒介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北京冬奥会把握新兴媒介的发展趋势,将智能无人机、5G高速回传技术、自动追踪高速摄像机等应用到赛事中,将赛事过程通过4K超高清技术进行直播,并将AR与VR等技术融入直播中。这些新兴媒介技术的应用为观众呈现出一场冰雪赛事的视觉盛宴并营造出沉浸式的观赛氛围;在高清与立体化设备的支持下,使观众充分进入到赛事现场;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拉近观众与比赛现场之间的距离;使观众如身临其境般感受冰雪赛事的激烈与刺激,将情绪全部投入到赛事观看中,让观众在赛事再现中将情绪充分地释放出来,为实现观众情绪的充分调动与参与提供可实现的技术支撑。

北京冬奥会中的情绪传播以赛事日程预告为开端,群体情绪集体爆发为结束,其中观众情绪经过一系列演进贯穿于整场赛事之中,呈现出清晰且完整的情绪形成机制。

1.唤起:赛事日程预告引发情绪萌芽。情绪是由外部环境與内部变化共同刺激而形成的心理活动现象,影响着人们的主观行为状态以及对待事件的认知程度,是人们进行社会化交往时所不可缺失的重要组成部分。情绪传播基于情绪的形成特性,在群体互动的基础上将人们的情绪进行聚集与扩散,从而增强情绪的表达方式与传播功能,形成情绪的积累与爆发。其中,情绪萌芽与唤醒是情绪传播的首要环节,其为人们之后的社会行为与心理动机提供合理依据。

在国际性体育竞技赛事中,比赛的过程与结果是引发观众情绪传播的关键因素,而赛事日程的预告则最大程度地对观众情绪进行唤醒,为后期的情绪传播奠定基础。北京冬奥会在比赛项目开始之前会预先发布详细的赛事日程,激发观众对于体育赛事过程与结果的期待值,在未知的期待中为观众的情绪萌芽营造环境氛围。例如,在短道速滑项目开始之前将赛事日程与参赛人员名单预先发布,观众在赛事预告中可以清晰得知有关短道速滑的赛事信息,在无形中对短道速滑比赛形成情绪萌芽,从而激发观众的情绪内驱力,为情绪传播营造氛围。

2.感染:关注赛事进程产生情绪交互。竞技体育充满不确定性,这也是赛事的魅力所在,而冰雪类体育竞技项目因场地的限制与赛事设置的极限性更为体育赛事的过程与结果增添了偶然性。因此,北京冬奥会运用高清直播设备与赛事追踪仪器对每场体育赛事的全貌与细节进行全方位呈现,加强观众对于赛事过程的直观感受,在清晰的镜头画面中与赛事进行交互,为群体情绪产生大范围感染提供有力渠道。赛事结果将观众专注的情绪瞬间进行放大与调动,在极短的时间内促进观众进行情绪交互,继而产生群体情绪感染。

例如,谷爱凌在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凭借完美的技术发挥获得了该项目的金牌,这是谷爱凌在北京冬奥会中获得的第一枚金牌,也是中国运动员在该项目上获得的第一枚金牌,有着极大的意义与价值。谷爱凌在进行比赛时,观众时刻对赛事进程保持关注,在确定获得金牌之后,观众专注的情绪瞬间被放大,在情绪进行充分调动之后,观众之间会根据谷爱凌夺冠的画面进行持续地讨论与交流,在互动中进行情绪互换,从而逐渐感染群体中其他成员的情绪,为情绪传播积累更多的情绪认知与信任。

3.扩散:网络群体传播激发情绪释放。关注的赛事结束之后,观众之间通过交流与互动使得群体的情绪感染能力逐步增强,继而使情绪传播由个人为主体转变为由网络群体占据主导位置,为观众群体的情绪释放与扩散提供场所。观众在观看赛事时处于情绪分享的状态中,这时赛事过程进展与结果是否符合预期都会对观众的情绪进行影响与诱导,当赛事过程与结果对情绪的刺激强度越大时,观众的情绪释放意愿便更加强烈,从而实现情绪传播范围的扩大。

在北京冬奥会中,谷爱凌凭借优秀的赛事技能获得二金一银的成绩,观众的情绪也跟随着谷爱凌的赛事进程经过一系列的扩散与释放。首先,观众在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中通过情绪化的语言与符号释放自己内心对于谷爱凌的崇拜,通过开放的表达平台使情绪呈现出超人际传播的状态。其次,当观众的情绪释放达到一定规模时,观众会和自己情绪持相同状态的其他观众进行结合,从而形成庞大的情绪群体,如成立谷爱凌后援团,在群体中建构新的情绪传播生态。最后,群体的情绪会影响到局外人对于赛事的认知与判断,不关注滑雪运动的人们会在群体的影响下去了解谷爱凌,从而在群体的感染下参与到情绪传播中,完成情绪传播的大范围扩散与释放。

4.爆发:赛事持续发酵推动情绪极化。传播主体的情绪产生变化之后,情绪传播进入爆发阶段,赛事过程与结果的后续发酵易使群体产生不理智情绪从而导致情绪极化现象。群体大规模的情绪扩散会使情绪传播产生极端化的状况,但是情绪极化又分为积极极端与消极极端两方面,两种不同性质的极端影响着情绪传播中的爆发氛围。同时在情绪传播中,存在着契可尼效应,即相比于有结果的事件,人们对结果模糊或者未完成的事件有着更加深刻的情绪印象,从而驱动着人们对此投入更多的情绪与精力。值得注意的是,赛事虽已結束,但其后续的舆论仍在群体中发酵,使得群体情绪容易走向极端化。

例如,在北京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子5000米接力决赛中,中国队员孙龙在比赛时出现失误导致摔出冰面,虽然队友奋起直追但仍只获得第五名而无缘奥运奖牌。这一赛事突发事件发生之后,瞬间使观众群体的情绪走向极端消极化,观众纷纷对此事件进行情绪的释放与宣泄,而赛后的采访与队员的神态表情使得事件持续发酵,群体的情绪爆发使得观众难以理智看待体育事件背后的具体原因,群体最终被情绪所裹挟。

情绪传播过程中存在着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也有着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两种结果。北京冬奥会在举办过程中,对每场冰雪体育赛事项目进行了完美呈现,为世界各国的观众带来一场精彩的体育盛宴,但其中所存在的群体情绪传播问题仍需得到关注与重视。

1.积极情绪传播增强民族凝聚力。民族凝聚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示中国精神的重要基石,是推动全民族持续向前的强大精神力量。积极的情绪传播可为人们营造健康与和谐的舆情环境,使人们在交流与互动中加深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知与理解,继而增强民族凝聚力。北京冬奥会向世界呈现出开拓创新、拼搏奋斗、团结友爱的中国精神,中国运动员对赛事的全力以赴始终牵动着观众的情绪,使观众跟随着运动员一同参与到赛事中,在积极情绪的影响中增强民族凝聚力与自豪感。例如,在短道速滑混合接力2000米的决赛中,中国队在激烈的角逐中最终获得北京冬奥会的第一枚金牌,这在第一时间内激发起观众的喜悦情绪,观众们聚集到一起共同享受夺冠时刻。此时,积极的群体情绪大范围扩散与爆发,人人都在为中国短道速滑队感到骄傲与自豪,在积极情绪的连接中观众逐渐凝聚到一起,在氛围的烘托中增强民族凝聚力与自豪感。

2.消极情绪传播削弱理性思考力。消极情绪包含着恐慌、偏激、夸大等极端化心理认知因素,不利于健康舆情生态环境的建构与运行,极大削弱了个人的理性思考能力,从而使群体情绪逐渐偏激与失控。情绪由多种心理认知因素组成,因此存在着不同的释放轨迹与爆发路径,其中消极情绪传播会影响到群体氛围与群体认知。在消极情绪传播的过程中,人们会放大事件所导致的负面结果,由消极情绪占据传播的主导位置,从而被情绪所裹挟,最终减弱理性思考的能力。北京冬奥会中也曾出现过消极情绪传播的情况,例如短道速滑接力赛中孙龙因失误而摔出冰面之后,观众的情绪传播中失望多于思考。观众情绪被消极因素所影响,容易走向极端,导致大规模的群体消极情绪传递。消极情绪传播不可避免,对此要有所认识和警惕,在面对消极情绪时,人们应保持理智,对事件进行理性分析与思考,避免进入消极情绪的旋涡和被情绪所控制。

3.辩证对待情绪传播中的不同情绪。综观北京冬奥会中情绪传播的生成机制,可以发现一条清晰的脉络。首先,观众的情绪由赛事日程所唤醒;其次,观众情绪跟随赛事发展的过程与结果进行感染与扩散;最后,观众的情绪由个人传播转变为群体传递,情绪传播自身也出现分流并形成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面对情绪传播的两种形态,要始终以辩证的眼光来对待。一方面,可利用积极情绪激发人们对事件的认可与信任,从而增强群体的凝聚力与感召力。另一方面,对消极情绪要始终保持理智,须进一步全面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之后再作判断,避免被消极情绪所裹挟。

情绪传播贯穿于体育赛事事件的始末,面对不同状态的情绪传播,传播者需始终保持理智与独立思考,引导观众对赛事过程与结果进行理性分析,不被情绪所控制与裹挟;同时,也可让观众享受积极情绪所营造的健康氛围,在积极情绪中增强群体凝聚力与感召力,加深对于赛事的认知与理解,从而在理智中建构和谐的舆情生态环境。

作者单位 河北地质大学艺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美]詹姆斯·凯瑞.作为文化的传播:“媒介与社会”论文集[G].丁未,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2]张昆,蒲蕤.疫情背景下北京冬奥会国际传播战略与实践策略刍议[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22(01).

[3]赵云泽,刘珍.情绪传播:概念、原理及在新闻传播学研究中的地位思考[J].编辑之友,2020(01).

[4]付晓光,宋子夜.情绪传播视角下的网络群体极化研究[J].中国新闻传播研究,2017(02).

[5]刘少卓.中华体育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20(12).

【编辑:杨石华】

猜你喜欢

北京冬奥会体育赛事应对策略
2022年冬奥会对中国体育赛事转播的影响
巧用“体育赛事”解释相遇与追及的两类典型问题
北京地区居民冰雪运动参与的影响因素研究
北京奥运博物馆奥林匹克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北京冬奥会对华北地区区域经济的影响与对策
北京冬奥前期长春市冰雪休闲旅游发展对策分析
筑牢洪灾后的舆情“堤坝”
利率市场化改革对商业银行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体育赛事品牌化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