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联网时代的交通广播:现状透视与未来思考
2024-02-05李颖彦沈金萍
李颖彦 沈金萍
2023年7月30日,在广东广播电视台交通之声(羊城交通广播电台)开播30周年之際,以“车联网时代的交通广播”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国广播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广州举行。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数字通信等技术的迅猛发展,“车联网”逐渐由概念走向现实,驾驶场景中的音频传播在车联网技术的发展下呈现出新趋势。然而,在移动应用平台向智能车场景的不断渗透中,交通广播自身的媒介生态地位及消费市场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与挑战,在此背景下,如何应对智能化车内场景,如何在网络化、数字化终端体现个性化、互动性的内容服务,如何改革人员机制、创新内容生产等,都是交通广播创新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本届会议探讨的主要问题。
在新媒体的冲击下,传统广播市场呈逐年萎缩态势,根据《2022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统计公报》显示,2022年全国广播广告收入同比下降28.09%,传统广播电视节目销售收入同比下降24.54%。在这一严峻形势下,作为“顶流”的交通广播也不可避免地遭遇了重创。随着车联网技术的进一步铺开,依托互联网技术搭建的车载智能终端正悄无声息地接管了原本由车载广播垄断的车内注意力,交通广播在车内场景的市场份额正岌岌可危。
然而,危机的另一面是机遇,来自新媒体的冲击也激发了交通广播谋求创新发展的驱动力。近年来,以广东交通之声等为代表的创新型广播媒体在保证传统端存量的同时,主动开拓新媒体端增量,积极探索内容变现的最佳切入点,增强“自我造血”功能。
广东广播电视台交通之声(城市之声)总监陆敏华指出,内容生产能力不强,融媒端产品质量提升缓慢,有影响力的优质内容短缺且提升较慢,以及缺乏细分市场的垂类内容产品线等依然是困扰广播发展的痼疾。对此,广东交通之声启动了“3年提速行动计划”,通过将“作品”变“产品”,对节目生产单位统一实施内容生产,通过市场经营与成本效益管理,全力拓展与交通有关的副业,在技术与渠道提升中,实现实时道路交通信息决策,以期能够在短时间内增强自身适应新业态场景和品牌化打造的能力。广东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副台长周炜从战略层面指出,广东交通之声未来要坚持以内容为王,为传媒平台的服务赋能,抓技术提升,顺势而为,努力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
对于交通广播在车联网时代的自我突破,浙江传媒学院吴生华教授认为,交通广播在未来发展中要突破深度依赖车载端口、智能化生产程度低、内容价值易逝、转型思路僵化等诸多问题,加快渠道转移和产品转化,提升播报智能化程度,推进融媒化生产,不断创新跨界融合,以强大的决心与高效的行动紧随技术前沿,实现广播媒介的转型重生。
此外,安徽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副台长张阿林为车联网时代交通广播的发展提供了五条“破局”思路,即以理念创新破“根本”之局、坚持互联网思维破“方法”之局、推进内容创新破“生产”之局、推进移动传播破“传统平台”之局、资源重组配置破“力量不足”之困局。他强调,无论技术如何演变、媒体形态如何变化,广播发展都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奋发作为,更好地履行职责使命,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
东莞广播电视台总编辑李志良以列斐伏尔的空间转向理论为支撑,分析了交通广播空间转向的可行路径。他总结了交通广播空间转向的六个维度,即城市环境、技术背景、接收场景、受众人群、受众心理体验和媒体产品。针对交通广播空间转向过程中的困惑,他认为破局的关键是“六个坚持”,即坚持本土为域、坚持内容为王、坚持形态为裳、坚持人才为魂、坚持线上与线下渗透为术、坚持智能技术和智能移动客户端为翼。
近年来,以短视频、直播电商等为代表的数字智能化媒介形态在风靡传媒消费市场的同时,也引发了传统媒体的转型思考与内容升级。受到短视频、直播等可视化传播形态的启发,广播电台纷纷开启广播可视化转型尝试。
研讨会上,甘肃广播电视总台青春调频负责人王成梧以甘肃调频为例,介绍了其在媒体融合中的具体举措。他指出,数字智能时代广播媒体的转型迫在眉睫,经营转换赛道、抓住专业优势与改革传统机制是转型的关键之策。通过展示甘肃广播电视总台《青春在党旗下闪光》《印象24节气》等融媒体系列报道,王成梧提出广播生产应当借助新媒体平台互动优势,打造便捷、有趣、多元的融媒体产品。他认为,“让广播看得见”是当今广播媒体融合的重点,其具体表现为视觉产品丰富化、形象露出经常化与广泛拓展合作资源。
浙江传媒学院张怡以绍兴柯桥经典汽车广播的可视化直播实践为例,指出广播可视化直播目前主要运用于专题广播节目的同步视频直播,打造服务民生平台,借力全媒体融合以及构建粉丝社群,精准辐射受众。广播可视化的目的在于与受众建立联系、增加产品价值及顺应媒介发展趋势,她认为创新体验场景,展现多重功能;强化用户思维,分发融媒产品;增加互动形式,刷新创意展示是未来广播成功融入新媒体传播赛道的重要渠道。
此外,广播在数字智能化融合中还显示出了足以深刻影响人们社会生活规则的媒介逻辑。暨南大学宋佳辰以安徽交通频率的可视化改造为例,认为安徽交通广播的可视化从信息服务层面破除了传统地图体系对于视觉的依赖和灵活度欠佳的桎梏,其基于车联网数据分析所得出的路况实时动态,实际是交通广播作为主流媒体有意抛出的秩序生产。
对于交通广播而言,可视化并非是其融合转型的唯一选项。广东广播电视台赵智豪指出,5G技术的成熟与高度覆盖、智能汽车的发展与国家政策的指引宣告着车联网时代的来到,传统广播媒体的变革势在必行。基于此,他认为当前广播媒体需要改变经营思维,积极融入万物互联的传播格局中,努力实现从“传统广播媒体”向“智能音频媒体”的转型。具体可以从三方面切入:在接入渠道上,与车企、互联网公司及第三方进行合作接入车联网车载系统;在内容服务方面,注重个性化、定制化与高品质内容打造;在盈利方式上,积极拓宽与融合经营渠道,打造出以广告、内容付费与跨界合作等为一体的多元盈利模式。在大数据、5G、LBS、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共同支持下,实现广播媒体的智能升级。
在媒介使用感知与后果层面,麦克卢汉曾提出“媒介即按摩”的论断。他认为,媒介的影响力与穿透力极强,人类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审美、心理、道德等各个方面无不被触及、被影响、被改变。“媒介即按摩”强调媒介使用对受众身体和精神情感的影响,集中表现为一种情感体验。沿着主体感官研究路径,暨南大学曲舒文教授强调听觉媒介对个体情感和内在体验的关注,认为车载音频是一种关系性的“移动听觉机器”,作为一种听觉文化,它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情感关系、时间空间以及对人与物之间的情感连接都带来了新的社会学想象力。对于当前大量关于媒体转型发展路径、商业化探索等方面的研究,她认为,从声音空间构建、个体情感关照、人机互联等角度开展音频研究同样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解锁中国移动听觉空间,构建健康的听觉公共性。
在声音的空间建构与人地关系互联层面,重庆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院长颜春龙教授指出,在可视化、场景化、社会化与智能化发展趋势之下,如今的“广播”作为一种拥有时间媒体与空间媒体双重特质,以及具备大众传播与点对点传播双重属性的传播媒介,其多元化的传播功能与形态既能满足听众对声音的通感需求和共情欲望,又可以使听众形成广泛的文化内化与价值认同。
河南大学梁光苇从听觉场景建构角度切入,他认为车载广播作为一种移动传播方式,具有无限的潜力和影响力,它将传统广播的信息传递范围从有限的地理区域扩展到整个行驶路线,使得听众可以随时随地接收和选择不同地域的广播内容。从传播学角度分析,车载广播实现了跨地域空间的声音选择,对地域文化传承和社会影响产生了重要的意义。重庆师范大学杨宇认为,城市文化空间在声景的建构中主要呈现出以人声、市声、自然之声为主要结构的内在互动和彼此作用,通过声音的内容叙事、情感表达与价值认同,为城市打造出立体鲜活的声音景观。他指出,城市广播创作需不断探索并挖掘城市的声景内容与题材,以“听”的方式构筑城市“声”态,把城市文化的历史之声、当下之声更好地呈现给用户。
在探索以声音建立人地关系互动层面,中国传媒大学刘畅关注于寻找交通广播与城市传播的勾连点,分析了在车联网背景下交通广播发展与“可沟通城市”之间的联系。她认为交通广播对城市“可沟通性”的影响集中体现在促成市民对话、塑造城市文化、相互促进交往、多重维度链接这四个维度。在方法论上,重庆师范大学郝新星建议采用播客形式构建吸引眼球的故事。她认为,这种既有信息性又有故事性的播客作品往往从小切口、小人物出发,以第一人称代入人物故事讲述更有利于营造共鸣体验。
站在车联网时代的新起点,与会专家学者对于广播媒体的关注不仅限于对实践路径、研究进路的争鸣探索,还包含从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参照、业务发展战略,以及人才队伍建设等视角对交通广播的整体规划进行回顾、总结和布局。
在漫长的媒介进化史中,媒介技术演变是科技发展的产物与深刻反映,二者相伴相生且共同构筑为一个时代的特殊烙印。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王文利教授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了广播在新旧媒介更替中的产业变革。他认为,民国时期的广播作为一种新媒介,不仅催生了一批广播记者、广播收音员等相关从业者,还创造出了全新的产业发展格局。从民国时期作为新兴媒介的广播,到当下媒介生态环境剧变、危机四伏的广播,通过对比其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状态,可以将广播技术分为替代型与使能型,民国时期的广播技术是使能型技术,而当今新媒体时代的广播技术是替代型技术。
对于车联网时代交通广播的发展变革与战略布局,海峡之声广播电台、华人头条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卢文兴指出,车联网智能化后将导致传播终端的四大变化,一是车联网AI信息交互平台将取代传统广播交通指引类服务;二是智能驾驶会导致听众对交通安全类信息需求的减少,转而寻求获取更多的其他信息和服务;三是多样化信息进入智能车机,汽车将从代步工具转为工作生活多功能空间;四是促成众多信息生产者进入车载终端。基于上述变化,他认为交通广播需要走向深度类型化的变革与服务,即从最初的以广电媒体为本位的指令性类型化,转变为以受众(用户)需求為中心的自觉性深度类型化。
基于多元化发展视角,广东广播电视台交通之声频率郭晓洁提出,交通广播可以从融入流行文化与去私家车中心化两个层面进行调整,通过开辟下沉泛交通市场,借助融媒手段实现品牌延伸,以及采用开辟新品类赛道等方式,实现自身品牌布局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浙江传媒学院吴生华同样支持交通广播的场景开辟与多元内容布局。他认为,智慧交通融入与建设有声阅读平台,是广播融媒发展的两种思考路径,智媒时代,广播必须加快融入智慧交通系统,以声屏复合的优势实现从“必听性”到“必用性”的转型。在平台化媒体时代,广播要关注音频产品在用户终端的再线性化,无论是车载还是居家场景,以语音唤醒作为交互入口,开启音视频娱乐将成为常态;无论驾车还是走动,移动性和伴随性依然是音频媒体生存保护的“金钟罩”。
在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南昌大学蔡静探讨了媒体融合环境下人才队伍的培养问题。她提出,高素质融媒体人才需要具有新一代互联网技术思维,具备移动端产品设计能力、熟悉用户体验、了解互动交互和擅长创意。同时,她认为要从重构用人机制、重视锤炼新人、打造人才高地、赋予人才价值四个维度,完善交通广播全媒体人才培养体系,着力构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用有所成的人才培养大格局。此外,贵州民族大学刘效伶关注到提高交通广播全媒体传播效率的重要性,她认为,监控和响应用户反馈;建立关键绩效指标(KPI)和分析框架;简化信息传播流程;跨平台集成,减少同质化;以及利用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技术是广播媒体实现高效化、专业化运转的五大方法。
30年前,全国首批、华南地区第一家交通专业电台——羊城交通广播电台正式开播。作为华南地区影响力最大的交通专业频率,羊城交通广播电台经过三十载磨砺与积累,锻造出了中国交通广播的“金字招牌”。30年后,在传统交通广播面临车联网剧烈冲击的今天,学界业界共商交通广播未来发展的新定位与新可能,其中不仅包含着广播媒体求新求变的强大内驱力与顺势而为的开放包容姿态,还体现了新时代广播人追求听觉革命与勠力创新的信心与决心。
特约记者李颖彦系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研究生
【编辑:左志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