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压连接器插座外壳模具设计与多目标注塑工艺优化

2024-02-04韩国泰翟林胡海朝

工程塑料应用 2024年1期
关键词:收缩率标准差曲面

韩国泰,翟林,胡海朝

(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天津 300350)

高压连接器插座外壳(以下简称插座外壳)是用于汽车内部电路连接的主要部件,插座外壳多采用注塑成型方式。产品尺寸精度要求较高,翘曲量小于0.2 mm,表面不能有明显的凹痕、飞边,整体收缩均匀,无明显变形。

在模具设计方面,笔者拟使用Moldex 3D 分析浇注系统、冷却系统等结构,验证模具结构方案,同时获得成型工艺参数,为后续优化实验提供初始数据。前期众多研究者使用模流分析软件对模具结构进行分析,为模具设计提供参考,使结构设计更合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例如蔡凯武等[1-3]针对产品的结构特点,采用Moldflow 或Moldex3D进行模流分析,满足了塑件注射成型和表面精度要求。周淑容[4]针对手机电池后壳的精密成型,运用CAE 分析获得了基于三板模的牛角浇口和点浇口的尺寸,完成模具设计。

在优化注塑工艺参数方面,采用正交试验+响应曲面实验的方法对翘曲量和收缩率进行多目标优化,提高产品的质量。相关研究包括李丽等[5]通过Moldflow模流分析,以产品的翘曲变形量作为响应目标,获取较理想的成型工艺参数并完成模具设计。邱彤等[6]基于Moldflow对透镜注塑压缩成型工艺进行仿真研究,以体积收缩率和翘曲变形量为优化目标,以正交试验法与综合平衡法相结合获得最优工艺参数组合,并与响应曲面法工艺优化方案对比,确定最佳试验方法。

1 模具结构设计

1.1 塑件结构及使用性能分析

插座外壳产品为上下层结构,如图1 所示。外形尺寸为45 mm×50 mm×35 mm。结构为非对称式上下层结构,壁厚最厚处为5 mm,最薄处为1 mm,脱模斜度设为1.2°[7]。

图1 产品图Fig. 1 Product drawing

1.2 浇注系统设计

模具型腔布局为一模四腔,为简化模具结构,选定牛角式潜伏浇口,单浇口进胶,分流道和浇口布局如图2所示。浇口采用牛角式潜伏浇口[8],除具有点浇口的保压效果好,熔体流动性好,获得较好表面质量的优点,还可以简化模具结构为二板模。但由于牛角式浇口难以加工,所以设计成嵌件结构,方便电火花成型加工,且浇口若断裂在模具内时方便清理。设置拉料杆以方便开模后顶出浇口,具体结构如图3所示。

图2 浇注系统Fig. 2 Gating system

图3 牛角式浇口Fig. 3 Horn gate

1.3 冷却系统设计

为达到更好的冷却效果,根据型腔和型芯的结构,定模选用环绕式水路设计,动模选用水井式冷却水路,如图4所示。

图4 冷却水路布局图Fig. 4 Cooling water circuit layout

1.4 抽芯结构与顶出系统设计

由于产品侧边有防错位卡扣设计,模具结构需要设计侧抽芯结构,如图5 所示。由于抽芯距离较小,故采用“斜导柱+滑块”的外侧动模抽芯机构。滑块采用两根Φ8 mm斜导柱驱动,倾斜角度20°,抽拔距为7 mm。为避免楔紧块在合模时与滑块产生干涉,楔紧角度取22°。

图5 侧抽芯结构Fig. 5 Side core pulling structure

产品下层壁厚只有1 mm,高度为23 mm,易造成脱模困难,因此在分型面处设置4根Φ3 mm圆顶杆,在产品底部薄壁处设置1 mm×2 mm 扁顶杆,在除滑块侧外,另外3 条边每边布置两根,布局如图6所示。扁顶杆与顶杆孔间隙可兼做逃气结构。

图6 顶出系统Fig. 6 Ejection system

1.5 模具整体结构

模架选用LKM CI 型标准模架CI-2535-A60-B70-C80,成型零件采用镶嵌式结构,顶出方式为顶杆顶出,整体模具设计如图7所示。

图7 模具装配图Fig. 7 Mold assembly drawing

2 初始注塑工艺参数分析

产品材料为台湾奇美公司的丙烯酸酯类橡胶体与丙烯腈、苯乙烯接枝共聚物(ASA)+聚碳酸酯(PC),牌号WONDERLOY PC-6220。此材料流动性好、成型后表面光洁度高、变形小[9]。推荐初始注塑工艺参数见表1。

表1 注塑工艺参数Tab. 1 Injection process parameters

将塑件、浇注系统设计方案和冷却系统设计方案以STP 格式分别导入Moldex 3D 软件,进行立体网格划分,如图8 所示。如图8a 所示,充填时间为1.8 s,四个型腔距离浇口等距位置填充时间为1.494,1.478,1.484,1.480 s,时间相近,说明分流道和浇口的尺寸和布局合理。为了保证模具的冷却效果,回路冷却液出入口温差通常情况下不超过5 ℃,对于精度要求较高的塑件温差应不超过2 ℃[10]。此次分析定模水路冷却液出入口温差最大为0.727 ℃,动模水路冷却液出入口温差最大为0.282 ℃,符合模具设计要求。分析结果显示体积收缩率标准差为1.716%,最大翘曲量为0.260 5 mm。

图8 浇注系统和冷却系统方案仿真分析Fig. 8 Simulation analysis of gating system and cooling system

3 成型工艺多目标优化设计

本试验以体积收缩率标准差和最大翘曲量为目标,体积收缩率标准差越小说明体积收缩率越接近平均数,最大翘曲量越小说明尺寸越精确[11]。

3.1 正交实验

基于初始注塑工艺参数分析结果,综合前人文献研究确定本次实验影响因素为6 个:模具温度(A)、熔体温度(B)、注塑压力(C)、充填时间(D)、保压压力(E)和保压时间(F)[12]。综合考虑经济和时间成本,采用正交试验进行因子筛选。基于设计阶段分析结果,实验各因子取值见表2,选用6 因子5 水平进行设计,以体积收缩率标准差Y1 和翘曲量Y2 为响应值,权重各为50%。

表2 六因子五水平取值表Tab. 2 Six factor five level values table

使用Moldex3D 软件分别对表2 的数据进行正交试验,试验次数25 次,考察指标为体积收缩率标准差Y1 (%)和最大翘曲量Y2 (mm),试验结果见表3。通过分析得到Y1和Y2的极差值表分别见表4~表5,对于体积收缩率Y1 各因子影响显著程度排序为B>E>F>D>A>C,对于翘曲量Y2各因子影响显著程度排序为E>B>F>A>D>C。

表3 正交试验结果Tab. 3 Orthogonal test results

表4 收缩率(标准差)极差值表Tab. 4 Shrinkage rate (standard deviation) range table

表5 响应曲面设计取值表Tab. 5 Response surface design value table

各因子对Y1和Y2影响趋势如图9所示,运用综合平衡法分析,对于B,D对于Y1 和Y2 影响趋势相同,B1D4为最佳水平。A,C,E,F对于Y1 和Y2 影响趋势相反,分别取中间值,即A3C3E3F3,因此正交试验最佳组合为A3B1C3D4E3F3。将此参数输入MOLDEX 3D 进行模拟仿真,得到Y1 为1.104%,Y2为0.240 mm,相比初始分析结果,体积收缩率标准差减少35.66%,最大翘曲量减少7.87%。

图9 主效应图Fig. 9 Main effect diagram

3.2 响应曲面实验

基于正交试验的实验结果,翘曲量仍然不满足小于0.2 mm的要求,因此使用响应曲面实验继续优化。选择显著度排前3 位的因子:熔体温度(B)、保压压力(E)和保压时间(F)作为响应曲面实验因子,考察指标为体积收缩率标准差Y1 和最大翘曲量Y2[13]。

响应曲面实验设计是一种实验条件寻优方法,适宜解决非线性多变量问题。该方法以多元二次回归方程为工具,将各影响因素与响应目标通过函数表达出来,并对各因素进行合理取值,从而使响应目标值达到最优[14]。对于二阶多项式响应面,工艺参数在不同水平下与对应响应值之间的表达式见式(1)。

式(1)中:y'为响应目标值;β0为响应面的回归系数;x为设计变量;i,j为变量下标;n为设计变量的个数;ε为统计误差。

响应面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有BBD (Boxbehnken design)法和CCD (Central composite design)法。基于正交试验的结果,选择熔体温度(B)、保压压力(E)和保压时间(F)3 个因子作为响应曲面实验因子,考察指标为体积收缩率标准差Y1和最大翘曲量Y2[15]。由于在因素水平数相同时,BBD法不存在轴向点,实验次数更少,因此选择BBD 法优化注塑工艺参数。响应曲面设计取值见表5,响应曲面实验结果见表6。

表6 响应曲面实验设计与结果Tab. 6 Response surface experimental design and results

分别对结果进行方差分析,观察残差概率图,如图10a、图10b所示,大部分点接近成一条直线,说明残差符合正态分布,模型成立[16]。体积收缩率标准差模型Y1 的R-sq 和R-sq(调整)为99.93% 和98.73%,最大翘曲量Y2 的R-sq 和R-sq(调整)为99.99%和98.95%,说明模型没有过拟合。通过响应优化器对体积收缩率标准差和最大翘曲量进行多目标优化,优化目标均为最小值,优化预测结果如图11所示。

图10 残差正态概率图Fig. 10 Residual normal probability graph

图11 优化预测图Fig. 11 Optimization prediction diagram

Y1 和Y2 优化结果合意性为0.834 9,数值匹配性较好。优化结果为:熔体温度228 ℃,保压压力238.005 1 MPa,保压时间5.88 s时,体积收缩率标准差为0.934 8%,最大翘曲量为0.181 5 mm。

3.3 优化方案仿真验证

将优化方案的数值输入Moldex3D进行仿真模拟,得到体积收缩率标准差为0.937%,最大翘曲量为0.181 mm。与预测优化结果接近,说明优化模型可行。

4 结论

(1)使用Moldex3D 软件对产品进行模流分析,浇口采用牛角式潜伏浇口。冷却方案为定模采用环绕式水路,直径8 mm,动模水路采用水井式,直径16 mm。基于流道及冷却方案设计模具结构,并根据模流分析结果确定了后续优化试验中各因子的参数范围。

(2)多目标优化实验采用正交实验和响应曲面结合的方法。以体积收缩率标准差和最大翘曲量为响应,因子筛选采用6因子5水平正交试验,筛选出塑料熔体温度、保压压力和保压时间3 个主要因子。响应面实验选用BBD 法,通过Moldex3D 分析得到15组实验翘曲变形值,通过响应优化器优化预测数值为:塑料熔体温度228 ℃,保压压力237.5 MPa,保压时间5.88 s 时,体积收缩率标准差为0.934 8%,最大翘曲量为0.181 5 mm。

(3)将预测工艺参数输入Moldex3D进行模拟分析,该工艺条件下体积收缩率标准差0.937%,最大翘曲量0.181 mm,与优化预测结果接近,比初始模拟数值体积收缩率标准差降低45.39%,最大翘曲量降低30.52%,相较正交试验结果体积收缩率标准差降低15.33%,最大翘曲量降低24.5%,说明优化模型可行。

猜你喜欢

收缩率标准差曲面
涤纶短纤维干热收缩率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影响涤纶短纤维干热收缩率因素探讨
聚丙烯材料收缩率影响因素研究
用Pro-Kin Line平衡反馈训练仪对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治疗对其动态平衡功能的影响
相交移动超曲面的亚纯映射的唯一性
母线生产中端面线收缩率与宽厚比间关系的统计规律
圆环上的覆盖曲面不等式及其应用
基于曲面展开的自由曲面网格划分
对于平均差与标准差的数学关系和应用价值比较研究
确定有限多个曲面实交集的拓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