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太湖石 “动”现课堂美
2024-01-31颜丽
【摘 要】在美术学科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更好地扩展教材内容,解决教学重难点。以“洞见太湖石”大单元课程教学为例,通过数字化教学、电子展示等信息技术手段探索“新课标”要求下的美术学科辅助教学呈现引导。
【关键词】美术学科;大单元课程教学;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3)52-0093-02
【作者简介】颜丽,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南京,210013)教师,一级教师。
基于“新课标”下课程的大单元美术教学,以“洞见太湖石”大单元课程教学为例,结合了苏少版小学美术教材六下《美丽的园林》《水墨园林》《我造的花园》《有生命的石头》的内容,紧扣《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三学段的相关学习任务,对标核心素养目标,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形成“审美意象——中国古代美学范畴”的大观念,重构课程内容。本单元课程设计分为四个主题:寻踪觅影、无斧凿痕、叠山垒石、诗意画境。每个主题借助不同形式的信息技术推动审美感知,引导学生感受美术学科中“美之为美”的深层内涵。
基于单元课程的重构和理解,本单元教学融入信息技术,甄选必要的课程环节,明确技术应用任务,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美术理论和实践技巧;紧抓教学重难点,架构融合技术路径,重组有效的大单元主题对话,提高知识传递的效率;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沉浸到个性化学习情境中,通过数字化教学、多媒体教学、VR辅助设计和画时展馆等方式,更直观地学习和掌握美术学科知识,不断提高艺术水平,拓展创作思维的宽度和广度。
一、甄选大单元环节情境
在单元主题一的教学活动“石画石说”的课程设置“自然天成——时光的痕迹”环节中,确立“动之有动”的教学策略。教师组织学生四人小组分组讨论“究竟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古代的文人纷纷爱上了石头?”这个话题,借鉴康定斯基的奏响色彩与线条的华美乐章,运用Flash工具,将白居易的《太湖石记》中描述太湖石形态的文字幻化成石头的形状,再将一块块石头呈现出山的形态并设置成动画情境,使学生闻其声、观其形、临其境,感受动态线条的形式美,准确地传递教学信息,促使学生产生学习动力,让学生在追寻“动”的轨迹中,直观生动地了解美术知识和技能,理解问题的价值所在,形成发散性思维。
二、重组大单元主题对话
大单元教学内容中的每一个主题始于教材,但不局限于教材,彼此之间既独立又相互关联,每一个主题的问题串与教学目标紧紧相扣,以体现其“整合性”。整合相关的学习资源和情境任务,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和完成主题对话的过程中掌握美术学科知识和技能,并基于知识和技能的运用展开思维迁移和概念性理解。教师首先要分析并整体把握大单元主题中美术学科知识和技能、表现方法、思维方式的属性,再进行对具体表现性体验活动价值取向的信息技术引领。
在单元主题二的教学活动“寻幽探秘”中,重组大单元主题对话,进一步打开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空间,如学生四人小组以單元主题一中太湖石“动”的轨迹展开研究,教师运用PPT中的自定义动画、CS扫描软件、剪映等工具,让学生理解从太湖石的基本造型之趣“涡、沟、环、洞”到文化艺术表现之美“皱、瘦、漏、透”,确立“动之又动”的教学策略;结合动态的节奏变化创设与探究相关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审美共情。
通过对比太湖石形成前后动态线条,教师引导学生整理探究的结论,表述探究的观点。学生在探究学习情境中共同探索,不断迸发逆向思维,对每一块石头代表着一位文人独特的审美和情趣有更深的理解和诠释能力。
三、提升大单元架构深度
单元主题教学中的“单元”概念与教材中的“单元”不同,需要将教材中的内容单元转化为学习单元,将单元目标通过“大观念”进行驱动,组织完整的学习过程,将静态的知识点变成动态的学习环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得出观点和结论,产生连续的、生成性的学习效果。
在单元主题三的创意表现环节,以单元主题一中太湖石“动”的轨迹为抓手,结合学习主体的需求,教师运用VR技术让学生通过欣赏、评述吴冠中先生的园林系列水墨画,置身中国古典园林情境中,学习大师的抽象笔法,对园林的造园特征以及构景表现方式有更直观的认识和更宽泛的理解;确立“动之不动”的教学策略,使单元架构变得生动有意义,延伸深度。教师再将VR技术引入创意表现环节,利用Tilt Brush软件的水墨笔触特性和工具,让学生跨空间感受不同线条的魅力。信息技术赋能美术鉴赏课程,帮助学生在虚拟情境中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的创作过程和内涵,同时为单元主题四的练习水墨画作进一步图像识读的铺垫。由于VR技术具有操作便捷、可随意改动的特点,学生在课堂练习环节能够快速呈现自己的创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还能更好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
四、拓展大单元整体广度
在充分考虑本单元各主题和内容之间关联的基础上,过多地运用信息技术不仅影响课堂学习效率和单元课程的节奏,而且容易使教学内容碎片化,导致教学思路出现混乱,也使学生缺少深度学习、自主探究的机会。
在单元主题四的教学活动中,以“整体教学”为理论依据,从教学需求出发,整体组织集中某一段时间内的单元内容,整体设计教学方法以及安排教学时间,从主题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组织学生进行侧重于中国水墨画的笔法和墨法的探究;从整体到局部细节的把握,确立“不动之动”教学策略。巧妙利用画时展馆,将大师的作品通过数字图形显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等展示,教师能实现随时、分细节探究和交流,引导学生将视线回归单元整体。再将四个单元主题的学生学习成果放入画时展馆,融入一个可展示、再学习的空间,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四个主题知识点的前后关联与融合,又能帮助学生形成美术学科单元学习的全局观,有利于学生系统思维的发展,同时深化对中国传统文化、技艺与精神的传承与创新。
责任编辑:缪子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