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企业预算管理建设难点及对策分析

2024-01-28关鹏

中国经贸 2023年4期
关键词:预算管理

关鹏

摘 要:预算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核心要点之一,科学、完善的预算管理能够促进企业合理配置资源、降低经营风险,有利于实现企业战略规划,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当前我国大部分企业都已开展预算管理工作,不过取得的成果差异极大。有部分企业在开展预算管理的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不仅造成企业营运效率的降低,而且影响企业价值的提升。本文从预算管理原则、预算管理制度和组织架构三个方面分析企业预算管理建设的难点,并针对这些问题进一步提出加强企业预算管理的思路,以期为提升企业预算管理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企业预算;预算管理;预算建设

企业预算是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和经营规划,在科学预测和有效决策的基础上,综合反映未来一段时间内企业经营活动的管理行为,其不仅能够体现企业的战略规划和发展方向,而且能够优化资源配置、协调内部关系、应对外在风险、提升经营效率,是企业管理中重要的管理手段之一。企业预算活动具有一定的前瞻性,预算管理就是通过科学的管理体系,健全的内部机制,合理的组织结构将这种前瞻性变为现实,因此企业预算管理水平会直接影响企业预算质量,进而影响战略目标的实现。目前,大部分的企业都已经开展预算管理工作,但是取得的成就截然不同,有的企业预算管理可以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而有的企业预算管理只能浮于表面。如何提高企业预算管理建设水平,更好地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

一、企业预算管理建设的难点

(一)预算管理原则不健全

预算管理原则是预算管理的基础和根本。一些企业没有明确的预算管理原则,实际推行预算管理时主次不分、本末倒置、脱离实际。子公司或者各部门在进行预算管理时仅考虑自身是否能完成考核任务忽视集团整体的经营情况和战略目标,类似情况不仅会影响预算效率,而且可能导致企业预算与战略脱节,最终达成的效果事倍功半。因此,预算管理需要健全预算管理原则,合理把握企业战略规划的指标量化,更好地助力企业战略落地。

(二)预算管理制度不完整

预算管理制度不完整主要体现在预算编制标准不统一,以及欠缺预算执行保障和评价分析。没有统一的预算编制标准,各部门按照各自的理解提交部门预算,汇集的数据口径不统一,轻则会延迟预算编制,重则导致编制的预算信息失真。同时,尚未发生的事情都具有不确定性,预算作为未来经营情况的展望和预测也具有同样的特质,预算后续的执行保障和评价分析至关重要。有的企业恰恰缺乏这两方面的工作,缺少执行保障就无法在后续实施中察觉风险,缺少评价分析就没有经验总结进而可能重蹈覆辙。

(三)组织架构不完善

组织架构不完善不仅指企业的组织结构中缺失某些部门,也包括相应的部门未起到对应的作用。实务中时常发生企业预算仅仅是财务部门工作的情况,各部门只提供数据,不做横向和纵向的跟进,导致预算规划与业务信息错配;内部审计部门不担当,缺少有效监督,致使预算执行过程效率低下;预算执行结果没有纳入绩效管理,考评环节缺失,以致预算管理流于形式。企业预算不仅需要财务部门的精准把控,还需要业务与财务深度融合,并伴随辅助部门的踊跃参与,只有财务、战略、业务、人事、内审等部门共同参与,才能高质量地、科学地完成企业预算,实现企业的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

二、提升企业预算管理建设的对策措施

(一)明确预算管理原则

预算管理需要坚持逐级管理的原则。对于企业来说,预算管理作为实现企业战略规划的基本途径,不仅是总部的工作,也是各子公司、各部门的共同职责。但是,各子公司面临的外部竞争情况和内部环境氛围可能存在诸多不同,如果各子公司在进行预算管理时各自为政,缺少系统配合,会导致企业预算缺乏统一的战略导向。因此,企业预算管理需要明确逐级管理原则,各级预算首先遵循于上级的预算目标,最终服从于企业整体的预算目标,其次在企业整体预算的框架下,结合外部环境和业务发展、资本投入等情况服务于自身价值提升。企业预算是外部环境、市场趋势、业务发展、生产运营、资本投入等多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结果,明确预算管理的逐级管理原则,有利于提高预算编制的质量和预算执行结果的责任界定,避免对编制和执行预算缺乏责任感和主动性,有利于各级将集团企业下达的预算指标切实与本公司的经营状况相结合,实现企业预算的有据可依、有章可循。

预算管理需要坚持业财融合的原则。企业预算是企业战略落地的指标分解过程,因此预算不能只反映财务数据,还需要考虑非财务信息,不能只反映企业内部信息,也需要考虑密切相关的外部情况,包括所有企业现在拥有的和未来可获得的。通过对各子公司,各部门汇集的财务与非财务信息、内部与外部情况进行分析,合理地分配和控制企业所掌握的资源,高效地组织和协调生产经营,最终达到既定的战略目标。同时,如果由业务部门提出业务支出及投资计划的同时也敲定这些支出、计划,可能会导致成本费用超支,或者盲目扩张、资金链断裂的情况,是以财务需要业务数据作支撑,业务需要财务数据做指导。预算管理应当是业务到财务,再到业务,到财务的循环过程,业务部门的积极参与会让获得的信息从单一维度拓展为多维度,两个不同领域部门的充分沟通可以实现财务、业务、信息三位一体,编制出科学的、合理的企业预算,避免孤立的、片面的预算规划,为企业经营提供更多的参考和指引。

预算管理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由于大部分公司在预算控制中对调增预算设置较为严格的程序,而对调减预算相对来说宽容许多,同时,如果当年终数据好于预算的预期数据,通常会被认为是开源节流、切实壓减成本费用的表现,往往受到中肯的评价,相关部门在提供预算数据时更倾向于申请较多的预算,以避免后续申请增加预算时的困难,这会导致预算高估,偏离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实事求是原则要求预算需要依托历史数据,着眼未来,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不能只是对历史数据进行简单增加或者减少,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历史因素修正,同时调整未来因素带来的影响,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将编制基础与发展目标相结合,将资源配置与经营规划相结合,使其整体具有合理性。企业预算管理可以设置偏离度指标检验预算管理与实际情况的贴合度,确保预算是宏观经济、投资决策、业务运营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符合实际情况的成果。

(二)完善预算管理制度

加强企业预算管理建设需要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包括事前统一标准、事中执行保障、事后评价分析三个方面,形成编制、执行、分析评价的闭环管理。预算管理是一个沟通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减少信息不对称的过程,科学的指标体系,合理的执行程序,客观的评价机制都是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事前统一标准包括编制指引、编制流程和编制模型等,大到对指标理解释义,小到数据精确程度,都需要做出规范和说明。清晰的编制指引、流程和统一的编制模型能够较好地避免各部门、责任中心对预算的理解偏差和口径不统一等问题,能够对后续预算的执行、调整、控制、分析提供可靠依据。制定编制流程时可以考虑采取“三下三上、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方法,将预算编制工作流程分为下达预算、上报初稿、审核平衡、预算修订、审议批准、分析评价六个步骤。相关部门报送初稿预算后,需要对存在差异、相悖的情况进行调研和修订,形成合理的全面预算,最终上传至决策层,进行最后审批。

事中执行保障需要强化全员的参与意识、控制意识和实现意识,提倡献言建策,发现问题要及时反馈给责任部门,及时进行整改或者调整。同时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制定并采取针对性的策略,避免相同问题的再次发生。预算执行的本质其实是控制,通过沟通、协调、分配等方式合理控制资源流向规划的方向,实现预算目标,这是一个平衡调节的过程。认清预算执行的本质,摆明其中的利害关系,不断适应变化的客观环境和实际经营情况,站在企业发展层面从组织结构、管理制度等方面保证预算的执行。

事后评价分析是企业预算管理的重要一环,一般包括定期和期后评价分析两部分。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对差异较大事项进行专门研究,及时调整以免年度总结才发现经营成果与预算规划重大偏离,导致预算管理成为空谈。期后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建立科学、合理的预算执行评价体系,将预算执行的差异与责任中心相关联,责任中心需要对预算执行的结果负责,对于可控的事项,审视未达标的理由和深层次影响,对于突发的不可控事项,研讨发生的具体原因和避免的方法。科学有效的评价分析有助于预警企业的预算规划,纠偏背离的预算活动,让预算在企业的管理和发展中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三)优化组织架构

合理的组织架构,既能保证各部门在预算过程中相互配合、协同工作,又能保证分工明确、权责清晰,对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预算执行的力度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提升企业预算管理建设可以从优化组织机构入手,加强组织设计,重新规划组织架构间的关系,明确各部门职责和分工,利用信息技术提供信息集成和共享的平台,多层次、多样化地呈现数据和信息,全面赋能预算管理。

财务部门是企业预算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预算管理委员会负责企业预算的统筹规划、决策部署,财务管理部门则需要将这些规划决策切实推进执行,因此企业预算需要突出财务部门的重要地位。但是财务部门在预算管理中不能闭门造车,需要了解业务,在发挥数据处理熟练优势的同时避免对业务模式不了解劣势,协调指导、督促推进各部门、各责任中心的预算工作,多方面支持预算的编制、执行、调整、控制和分析,确保预算方案合理、执行到位,助推企业预算管理建设。

企业预算离不开业务部门的配合,业务部门的积极参与可以提高业财融合度,实现数据和信息的有效对接,减少预算编制与实际经营情况的偏差,避免预算管理与实际环境脱节情况的发生。同时,业务部门需要对提供的数据来源进行证实,确认开支的必要性、收入的可实现性,是否符合企业当前的业务框架和发展模式。在实现这一目的时,可以考虑搭建类似“云财务”的技术模块,一方面可能会降低“信息孤岛”效应,打破了企业各子公司,各部门之间的壁垒;另一方面可实现战略和经营计划的细分,有利于预算执行的监控和评价的实施。

内部审计监督是企业预算管理的重要保障机制,对企业预算方案的执行实施具有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企业预算管理需要逐级管理,更需要集中监督,需要对预算编制过程的合规性、可靠性进行监督,需要对预算目标执行过程实施动态监控,需要建立重大事项监管和调查、反馈机制,需要对预算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进行审计并审慎评价造成预算偏离的因素,保证企业各项经营活动都在合理的、可控的范围内。内部审计对预算的监督是严肃而且必需的,不能某个部门或者责任中心来反馈没有考虑某某因素需要调整预算或者由于某某突发原因导致没有完成预算时,都可以被理解并通过,最终导致预算“雷声大雨点小”、形同虛设。

人事部门负责的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给预算管理提供的约束、牵制作用,是任何其他方式都不能替代的。科学、有效的预算绩效考核和奖惩制度,有利于发挥员工的积极性,提高企业预算的约束力,使得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有的放矢。缺少科学、有效的预算绩效考核和奖惩机制,会弱化预算管理的约束作用,增加预算编制和执行不到位的风险,也会降低绩效考核的权威性。因此,企业管理需要推进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的一体化,将预算执行情况作为企业内各子公司、各部门的绩效评价主要内容之一,建立科学、有效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强化预算管理的绩效问责机制,推进预算管理在正确的方向上精准务实。

结束语

在当前商业环境和技术革新的趋势下,科学完善的预算管理有利于实现企业的战略规划、推进企业的资金运作和生产经营,对企业经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充分发挥预算的管理职能,提升预算管理的前瞻性与科学性,合理调节内部资源配置,推动业财融合,提高运营效率,降低经营成本,令企业从重视经营成果向重视经营过程和经营质量转变,促使短期效益向长期盈利靠拢,从而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达到提升企业价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李静晗.全面预算管理如何推动和实现业财融合[J].财会学习,2020(03):94-95.

[2]许水堤.浅谈国有企业集团全面预算管理创新:以S国有企业集团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20(06):24-26.

[3]王澍.云财务环境下集团公司全面预算管理体系重构研究——以洛钼集团为例[J].财会通讯,2022(07):136-141.

猜你喜欢

预算管理
汽车项目预算执行管控方法探究
试论加强和完善企业预算管理问题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问题研究
加强预算管理对企业发展的引导作用
绩效角度下的高校固定资产管理模式研究
高校预算定额管理标准体系的构建探析
食品行业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机制的构建与完善
预算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算决算的审查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