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新教学模式探讨

2024-01-27韦海涛

高考·中 2023年11期
关键词:学生参与问题驱动创新思维

韦海涛

摘 要:高中数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关键环节,在此过程中问题驱动教学模式得到了广泛利用,有助于优化班级教学体系。基于此,本文将讨论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新教学模式,通过将实际问题引入课堂,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在这一教学方法实施的过程中,为学生营造了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掌握更多的问题解决方法,旨在为实际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问题驱动;数学教学;高中;学生参与;创新思维

数学一直被认为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学生常常难以将其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往往只注重对知识点和解题方法的灌输,缺乏对问题解决过程的探究和应用。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新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一、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新教学模式的实施价值

在当今社会中,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许多学生对数学抱有畏惧之情,甚至觉得它无趣乏味。为了改变这一现状,解决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高中数学新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这一问题驱动下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了很多实际的价值。首先,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新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只重视知识的灌输,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1]。而现在,教师们提出一系列实际问题,并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逐渐培养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数学问题时应用所学知识,提高了数学的实用性。

其次,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新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究欲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需要记住一些公式和定理,进行机械式的运算。而现在,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自主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猜想,通过实验和推理逐步验证。这种探究式学习的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求知欲,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此外,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新教学模式提升了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通常是独立完成题目,缺少互动与交流。而现在,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需要与其他同学密切合作,进行讨论和思想碰撞。通过合作,学生不仅可以相互帮助和学习,还可以互相启发和激发创意。这种合作与沟通的能力不仅在数学学习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学生今后的社交和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新教学模式具有巨大的实施价值。它不仅强调培养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探究欲望,还提升了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这种教学模式使得数学不再是一门枯燥的学科,而变得生动有趣,学生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相信随着这种教学模式的不断推广和实施,数学学习将会变得更加有意义和有价值。

二、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新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

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新教学模式的实施,为学生营造了更加开放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能够参与到不同的学习环节来进行知识的高效率学习。第一步,教师要确定教学目标,它决定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要达到的效果。在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新教学模式中,教师应该明确具体的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情感方面。例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锻炼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第二步,选取合适的问题,问题是学生后续学习的重要前提。教师可以从课程内容中选取一些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数学知识。同时,问题的难度和复杂度应该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既不过于简单,又不过于困难。第三步,组织学习活动。在问题驱动下的教学模式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和支持者。教师应该设计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包括小组合作、讨论、实践等,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合作。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实地考察、信息检索等方式来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第四步,引导学生总结和归纳。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学生会积累一些新的知识和经验。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总结课程中的基础性知识,或者是教师提出某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性的探究指导,拓展数学思维的深度和广度。第五步,评价学习效果。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在问题驱动下的教学模式中,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答题的结果进行判断,更重要的是评价学生在课堂中的表现以及进步情况。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反馈、进行小组评价等方式来评价学习效果,为进一步的教学改进提供参考。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新教学模式的实施,旨在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它打破了传统教学中固定内容和单一答案的限制,提供了一个更加开放和灵活的学习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从传授知识者转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和支持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在问题驱动下,使学生更加轻松地掌握课本中的重点知识。

三、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新教学模式

(一)融合生活问题

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中融合生活问题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密切数学和生活之间的联系,还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通过提出有趣且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并通过实际操作、合作学习和思考来解决问题,教师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积极、愉快和高效的学习环境[2]。以問题为驱动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能够形成清晰的学习目标,根据教师的引导来完成知识的高效率探究,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向量的概念及其表示”过程中,教师首先需要选择与向量概念相关的生活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关于导航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向量的概念来计算两个地点之间的距离和方向。或者,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如何利用向量来解决力的平衡问题,例如:一个物体受到两个方向的力,如何确定这个物体所受的合力方向和大小。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入,学生可以直观感受到向量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而引发学生对向量概念的兴趣。在问题驱动教学中,教师的引导角色较为重要,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提出科学的引导方案,比如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慢慢地发现向量的一些基本性质和运算规律。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测量,让学生测量出不同方向的力的大小,并通过计算和图形表示来分析这些力的合成效果。通过这样的实践操作,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乘等运算规律。除了实际操作和思考,问题驱动教学还强调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学生可以在小组或者整个班级中共同解决问题,通过讨论和互动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与到不同知识的学习和探究中,通过交流和讨论,学生可以从彼此的观点和经验中获取新的思路和启示,进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向量的概念。

(二)设置分层问题

在问题驱动教学模式实施的过程中,教师要兼顾学生的学习情况,设置分层次的问题。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和兴趣特点,合理设置分层问题,并通过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根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反馈提出有效的教育方案,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3]。

例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三角函数”是一个相对复杂而又重要的内容。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三角函数的概念及其应用,教师需要采用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是一种能够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而在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中,设置分层问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在三角函数的教学中,可以引入一系列与实际问题相關的数学问题,例如:测量建筑物的高度、计算天体运动轨迹等。这些问题既能够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又能够激发学生对三角函数的兴趣和思考。同时,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与推理能力。然而,要使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更加高效,教师需要将问题设置得合理,尤其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分层问题的设置尤为重要。通过设置分层问题,将学生的学习过程分解为多个小步骤,并逐步引导学生从浅入深、由易到难地掌握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在设置分层问题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和理解能力,将问题分为不同难度层次。对于学习基础不好的学生,可以设置一些基础的问题,例如:求解简单三角方程、计算基本三角函数值等,这些问题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三角函数的基本认识和理解。对于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要设置难度较高的问题。例如:可以设置一些与三角函数应用相关的问题,如求解实际问题中的角度、距离等。这些问题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场景,并提升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扩展故事问题

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中,引入故事问题,代入到具体情境中,让学生进行学习,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理解。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然而,教师在实施这种教学方法时需要有足够的准备和耐心,以确保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和连贯性。相信通过问题驱动教学方法的应用,将会为学生的数学学习带来更多的乐趣和收获。

例如:在教授“二次函数”的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构建一个精彩的扩展故事问题来引发学生对二次函数的好奇心。例如: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年轻而有才华的画家,他在绘画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难题,比如如何绘制一条符合二次函数特征的曲线,以及如何确定曲线的顶点和焦点等。这些问题将激发学生的思考,导入到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领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一系列与故事情节相关的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例如:为了帮助主人公解决绘画问题,学生可以在小组间展开讨论,探究二次函数的特点和性质。学生可以通过观察绘制的曲线,分析其顶点、焦点和对称轴等特征,理解二次函数变化的特点。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提出一些实用性较强的问题,让学生运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如通过二次函数模型预测物体的抛物线轨迹、计算建筑物的最佳设计等。在问题驱动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在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的引导者。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思考过程,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质疑和探索。

(四)渗透逻辑问题

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逻辑问题的教学方法是一种高效而创新的教学方式。通过问题的引导和解决,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概念和性质,并通过数学推理和证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配合着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让每个学生参与到不同的学习环节中,形成完善的创新思维能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进一步推广和应用这种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提高。

例如:问题驱动法的核心在于提出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思考来解决问题。对于“幂函数”这一复杂的数学概念,仅仅靠传统的讲解和练习往往难以深入学生的思维。因此,通过问题驱动教学方法,将课本中的知识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串联,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比如:“在生活中有哪些例子可以用幂函数来表示?”“幂函数与指数函数之间有何异同?”等。通过这些问题,学生可以总结幂函数的特点,并将其运用到实际问题中。例如:学生可以通过观察和实测,找出一些现象和规律,然后将其归纳总结出幂函数的特性和应用场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推理和证明。例如:教师可以提出一个推理性的问题:“如果一个幂函数的底数是正数,指数是正整数,那么这个函数的值是否一定是递增的?”学生可以通过列举一些例子或者使用数学推理来回答这个问题,并给出合理的解释。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幂函数增减的特点,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

结束语

综上所述,问题驱动下的高中数学新教学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学习环境,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鼓励学生思考、探索和合作。问题驱动的数学教学模式将成为培养具有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的未来人才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党丽娟.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研究[J].学周刊(A版),2020(19):27-28.

[2]王泽君.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分析[J].中学课程辅导,2020,14(12):155.

[3]重建守.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向法的应用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0):44-45

猜你喜欢

学生参与问题驱动创新思维
初中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以问题驱动改进随机变量分布的教学
鼓励学生努力学好化学
以计算思维为中心的数据结构教学方法探讨
“问题驱动式”生物高效课堂打造的做法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学生参与现状及对策探析
“问题驱动+能力提升”卓越课程建设与实践
数字电路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及调研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