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物理教学探究

2024-01-27王丽萍

高考·中 2023年11期
关键词:物理教学高中核心素养

王丽萍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深化推进的背景下,素质教育的地位逐渐凸显,教学不再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为重,而对学生的思维发展、综合能力发展更为关注。相较于其他学科,物理学科的教学难度较高,特别是提出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后,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物理教学对策,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教学

所谓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科观念、学科思维、学科学习态度以及学科探究意识等。高中物理教学改革明确指出,教师要转变师生角色,坚持生本原则构建高效课堂,有效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所以作为高中物理教师,应对物理教学现状予以重新审视,改变以往“灌输式”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创新,让学生在多样化课堂中对物理知识予以全面理解和掌握,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高中物理教学实施思路

(一)培养物理核心素养

物理核心素养培养尤为重要,其内容包括学生独立探索意识、物理知识掌握程度、物理实验操作能力以及物理学习态度等。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师应在教学全过程贯穿物理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得到强化、物理实践能力达到标准,才能证明物理教学取得良好效果。

(二)激发物理学习热情

目前,不少高中生认为物理知识学习难度较大,且在解答物理题目时感到十分困难,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抵触、反感心理。而学生的物理学习态度会对其学习成效造成直接影响,所以物理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融入生动、有趣的元素来转变学生学习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高涨热情。

(三)加强实践应用意识

学生物理实践能力培养是物理核心素养的内容之一。学生在物理课堂上,应在学习物理基础知识点的同时,独立探索、解决物理实践问题。而这要求教师采取有效手段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避免向学生直接展示物理实践问题答案。教师应强化课堂互动,调动学生积极探索和实践,以强化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

二、高中物理教学现状

(一)教学观念落后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观念。在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物理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转变以往应试教育理念,彻底摆脱应试束缚。但现阶段,高中物理课堂依然以应试教学为主,教师还采取考什么就讲什么的形式,甚至为学生布置海量物理题目,采用题海战术实施训练。在这种教学观念下,課堂氛围较为枯燥,学生毫无求知欲望,导致核心素养培养目标无法落实。

(二)生本原则弱化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关键主体,有机融合教与学,才能强化教学有效性。而为实现教与学的高度融合,教师应在教学设计环节对学生实际学情予以全面分析,了解学生实际学习需求及其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但实际上,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不会过多考虑学生实际学情,往往凭借自身教学经验对教学方案进行主观设计,这种教学方式使生本原则弱化,导致教、学相脱节,难以实现高效课堂。

(三)教学模式滞后

应新课程改革提出的要求,高中物理教师应深入研究教学方式,强化课堂教学灵活性。但实际上,物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然采取以往“灌输式”教学模式,单纯向学生灌输物理教材上的知识内容,对知识特点并不重视,直接为学生讲解结果,不会为学生呈现知识生成过程。同时,物理教师也不会注重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联,将两者割裂,导致学生难以实现学以致用[1]。

三、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中物理教学对策

(一)融入趣味元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育理论家、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所有学生心中,都愿意主动接受知识,成为探究知识之路的勇者,这种欲望会转变为动力,促使学生积极学习。所以在核心素养导向下,物理教师应对学生的求知欲望予以关注,通过创新物理教学方式,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学情,采取有效手段融入趣味性元素,以调动学生求知欲望,使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状态下,积极学习知识、探索知识。

第一,物理教师可在教学课堂上开展趣味性物理小实验,以活跃物理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兴趣。例如:在讲授“物体的平衡”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开展趣味性小实验,要求学生坐在椅子上并挺直上身,控制上身与两腿呈90度,让学生在上身不倾斜的情况下站起,但无论学生如何尝试,都无法做到,以此在学生惊奇的目光中引出力学物体平衡知识点:从一个物体重心处引出竖直线,如果这条竖直线并未超过物体底面,则物体无法站立。教师开展趣味性小实验,可勾起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其深入理解知识[2]。

再如:在讲授“反冲”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前往室外开展“火箭发射”实验。首先,让学生利用矿泉水瓶制作火箭模型,将一个矿泉水瓶分三部分剪开,进而将另一个完整矿泉水瓶以倒置方式固定在剪开位置的中间部分,并将剪下的矿泉水瓶顶部固定在完整矿泉水瓶的底部;其次,让学生为“火箭”安装箭头、尾翼等装饰,但为保证火箭飞行稳定性,要控制尾翼装饰与底座对齐;再次,将喷射动力控制塞安装在“火箭”底部,并调整“火箭”的发射角度;最后,向“火箭”中加入一定水,控制水量为矿泉水瓶的25%~40%,接着让学生通过打气筒向其内部充气,随着打气进行,达到一定压力后,橡胶塞会与矿泉水瓶脱离,产生反作用力使“火箭”射出。通过趣味性实验,来调动学生求知欲,使学生全面理解所学知识点,以有效落实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第二,物理教师可在教学课堂上提出趣味性物理问题,以发散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学习。例如:在讲授“摩擦力”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提出问题,“开学之际大家都会打扫教室,刷洗桌椅,在拿着毛刷使劲刷洗桌面时,毛刷上的毛会产生怎样的变化?”通过问题,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求知欲,引导学生动脑思考。在问题提出后,教师应为学生留出足够的探究时间,并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转变学生被动学习状态,使其积极、主动投入学习之中[3]。

(二)设计交流环节,激活学生的探究欲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培养学生探究能力,引导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实践表明,学生通过探究学习,体会知识海洋蕴含的乐趣,能产生强烈满足感,进而调动学生持续学习。所以在核心素养的导向下,高中物理教师应转变自身角色,化身为引导者和启发者,通过设计交流环节,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知识,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例如:在讲授“重力和重心”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要求学生以导学案为依据开展交流探究学习。首先,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学情,合理编制导学案;其次,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学习,让学生独立探究与力有关的知识内容,如力的图标、重力以及重心等;再次,教师可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交流学习,引导学生共同探究知识难点:重心位置的确定;最后,教师可提出问题:将一根质量分布均匀的铜棒先后放在水平位置和倾斜位置上,铜棒的重心是否会改变?以此促使学生深入交流探究,最终得到问题答案。通过设计交流环节,抛出知识问题,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使学生成为课堂主人,进而实现教学目标。

(三)提供针对指导,满足学生所有需求

随着年级的升高,物理知识的难度也会逐渐加大,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其学习效率和效果也不同,呈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所以在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物理教师应对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加大关注,改变以往一刀切的教学模式,针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提供针对性教学指导,以满足全体学生需求,促进所有学生共同发展。而为达到这一效果,物理教师应秉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在综合分析学生物理思维发展、物理学习能力以及物理考试成绩等方面的基础上,将全体学生划分为不同层次,进而对每一层次学生的实际学情予以剖析,了解各层次学生学习需求,并针对不同层次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以提高教学精准性和有效性。

例如:在讲授“牛顿第一定律”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为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首先,对于学困生,教师可设计问题:如果垂直悬挂一本书后,使劲向其吹气,会发生什么呢?请大家利用质量与惯性的相关性知识加以说明;其次,对于中等生,教师可设计问题:大家是如何理解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呢?如果一个物体正处于变速运动状态,那么有惯性存在吗?一辆运动的汽车逐渐停下又是何原理呢;最后,对于优等生,教师可设计问题:大家能自行完成物理教材上的斜面实验吗?运动在斜面上的小球所上升的高度与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何关系?在不存在摩擦力的情况下,小球可上升的高度是多少?通过划分学习层次,为学困生、中等生以及优等生分别设计难度不同的问题,制订相匹配的学习方案,以满足所有学生学习需求,促进全体学生共同进步,落实全班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目标[4]。

(四)紧密联系生活,加强学生知识理解

在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物理教师不可停留在理论教学层面,也不可局限在学生的考試成绩上,而是要对学生物理知识的应用能力加以关注。基于此,物理教师应创新教学方法,深入理解“生活即教育”的内涵,紧密联系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在课堂教学中针对性融入生活现象,让学生明确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加深学生理解的同时,培养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难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授“自由落体运动”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紧密联系生活,收集生活中与所学知识有关的事件材料。首先,教师可提供生活材料:前不久,新闻报道一名女童在家中无人的情况下坠楼,危险之时,一位男士冲出顺利接住坠下的女婴,女婴得救了,但这位男士双臂骨折。不过在生活中,大家能经常看到父母高举小宝宝,有些父母会将宝宝抛起后再用双手接住,可他们的双臂为何不会骨折?所以导致那位男士双臂骨折的原因是什么?其次,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教学内容对所提出的生活问题予以思考,要求学生分享自身想法,最终得到正确结果,使学生深刻理解抽象的物理知识。最后,教师可为学生设计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动手完成,比如:教师可为学生设置课后作业题目:生活中存在各种自由落体现象,那不同质量的物体自由下落所用时间相同吗?落到地面后对地面产生的冲击力相等吗?请大家动手实验,并记录实验过程和实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通过在物理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紧密结合教学与生活,能培养学生对生活中物理现象的观察能力,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进而形成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有效落实[5]。

(五)创新实验探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中物理教学的基础即为物理实验,所有物理知识都是经过物理学家反复实验得到的。同时,物理实验也是物理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方式,其在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物理探究能力以及物理科学精神等方面起着关键性作用。所以,高中物理教师应加大对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视,推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

而为达到这一目的,一方面,物理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实施物理实验教学。分析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不少物理实验较为特殊,还无法在学校实验室中实施,对于这种实验,教师通常以口头形式为学生讲解,但这难以取得良好效果。所以教师可运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呈现实验过程[6]。例如: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要在毫无摩擦力的基础面上进行,但这种基础面在现实中并不存在,此时教师可为学生播放相关实验视频,将实验全过程直观呈现在学生眼前。另一方面,物理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进行实验方案的设计。在以往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会先要求学生熟悉教材中的实验流程,进而让学生开展实验加以验证,这会弱化物理实验教学价值。所以教师可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通过思考,自行准备实验器具,并基于实验验证所学物理知识。这种方式更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实现学生物理思维的发散,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

结束语

在现阶段高中物理教学中,还存在一定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学观念落后、生本原则弱化、教学模式滞后。为解决上述问题,物理教师应以物理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在课堂上融入趣味元素,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课堂上设计交流环节,激活学生的探究欲;在课堂上提供针对指导,满足学生所有需求;在课堂上融入生活元素,加强学生知识理解;并创新实验探究,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师为升.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物理教学探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21):79-81.

[2]寇娥.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18):79-81.

[3]苟改萍.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2(25):60-61.

[4]汪建文.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基础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探讨[J].试题与研究,2022(23):21-23.

[5]陈洪军.关于核心素养视域下的高中物理课程实践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8):179-181.

[6]韦武文.核心素养下的高中物理大单元教学实践研究[J].广西物理,2023,44(2):95-97.

猜你喜欢

物理教学高中核心素养
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浅谈如何让学生“乐学”“会学”初中物理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