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保险行业发展困境及举措
2024-01-27张坤
张坤
摘 要:在社会不断进步的背景环境之下出现了很多的新型产业。尤其是经济的蓬勃进步也让我国的金融产业和保险产业呈现出了全新的发展态势,两者的融合对接变得更为紧密,如此也就衍生出了一个十分典型的朝阳产业——金融保险行业。从属性特征的层面上来分析,这是金融业和保险业相互对接融合的结果。金融保险主要包含银行业、保险业以及证券业三个基本的结构,每一位投资者通过科学合理的决策分析都可以在这一个新兴行业当中获得更多的益处,或来自利润收入的增加,或来自自身健康的保障,等等。为此,对这个行业的发展也应该给予高度的关注。文章首先针对金融保险行业的基本内涵以及职能行为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其次在深度调研和数据挖掘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该行业在发展领域面临的困境和危机,最后从制度的完备化发展、人才的高质量培养以及外包业务的推进三个层面提出了一些优化完善的举措和建议。
关键词:金融保险;行业发展特点;人才培养;制度优化
中图分类号:F840.4;F83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24)01-0050-04
DOI:10.13939/j.cnki.zgsc.2024.01.012
1 研究必要性分析
时代在不断地进步,金融行业日益蓬勃旺盛的发展态势也更为凸显。尤其是近年来金融科技的广泛兴起、银行产品针对性的提升等都让金融行业面临着新的契机。与此同时,伴随着广大民众物质收入水平的增加、健康意识认知的不断提升,保险行业也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平台。但是新的金融环境直接决定了金融业和保险业必须做到与时俱进、动态性发展,原本的产品定位、市场定位、服务角色定位的模式亟待变革和创新。这当然也就意味着金融业和保险业的融合对接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金融保险行业应运而生。作为一个全新的朝阳领域,这样一个行业的发展也被高度关注。然而由于我国涉足金融保险业的时间相对比较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也没有形成良好的经验认知,为此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金融保险业的发展态势并不是十分理想,发展的局限要点也比较多元。正是围绕着这样一个背景环境,文章重点针对金融保险行业的基本内涵以及职能行为进行了阐述和分析,之后在深度调研和数据挖掘的基础之上提出了该行业在发展领域面临的困境和危机,并从制度的完备化发展、人才的高质量培养以及外包业务的推进三个层面提出了一些优化完善的举措和建议。
为了确保研究所获得的结论具有一定的说服力,笔者专门针对学者们在“金融保险行业”这一个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认真的研读。之后发现其中也不乏一些具有創新性和典型性的主张。例如,杜梦露、周海艺(2022)在研究活动当中专门针对金融保险所涵盖的服务领域进行了分析,认为近年来我国的金融保险业务随着社会开放性水平的不断提升也有了一定的发展和进步,西方的一些思想以及规范准则也逐渐被引入我国,这就为我国规范金融保险行业发展的制度设定提供了素材和依据,认为需要将保险业务、证券业务、银行业务、审计业务等多元化的业务领域进行全面的融合对接,这样才能够形成“通力合作”的发展氛围,才能够助力我国金融保险行业的大发展和大提升;刘雅楠(2022)在研究活动当中特别提出了我国金融保险行业在近年来发展过程当中所面临的困境和危机,例如相关的规范约束制度不够成熟完备、人才领域所面临的短板和危机等,并基于自身观点提出了一些优化策略,如政府要积极发挥调控作用、银行等金融机构要积极与保险业务进行对接、普惠性的金融保险产品应该尽快研制问世等。
综合来看,前文学者所提出的这些观点和主张在一定程度上为文章的研究提供了思路。
2 金融保险的基本内涵及职能属性
2.1 金融保险的基本内涵界定
金融保险行业,指经营金融、保险的业务。金融是指经营货币资金融通活动的业务,包括贷款、融资租赁、金融商品转让、金融经纪业和其他金融业务。保险是指将通过契约形式集中起来的资金,用以补偿被保险人的经济利益的活动。金融保险是一个历史非常悠久的行业。时代发展到今天可以把金融保险行业进一步细分为银行业、保险行业和证券行业三个类型。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银行核心业务系统,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世界潮流。1995年,国内银行界受国外同行启发,开始推行网络数据集中方案,如今已演变成席卷中国所有银行的一场大集中运动。国外银行的负债和资产经营基本集中在总行,分支机构只是营销中心。而国内银行在经营上通常将全行资产和负债经营指标加以分解,然后层层传达给下属机构。银行的业务系统也相应地采取分布式技术架构,每个节点都有硬盘有数据。新的经济环境下国内银行业务发展迫切需要改变这种各自为政的现状。
近来金融保险业热门的议题,从前端的在线交易慢慢移至后端的信息整合,如何集结完整的讯息,使市场分析师或经理人更能掌握市场动向,或如何有效利用专家的看法、政府的法令、建议的投资策略来掌握客户多变的需求等,都是能否在市场上制胜的关键。选择一套稳定、安全、高效的工作流程平台,进而随时随地充分掌握企业内外信息的流通,提高工作效率,并提升决策品质,成为金融保险业急需做的一件事。
2.2 金融保险的基本职能属性分析
从根本上进行分析,金融保险实际上就是将金融业务和保险业务进行的融合对接。
首先,经济补偿的职能属性。从保险的源头来说,是防止因自然灾害和事故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这是因为,如果在日常生活中发生意外造成财产损失或生命损失,如果不及时获得经济补偿,可能会毁掉一个家庭。在这种情况下,保险这种针对自然灾害和事故造成的财产或生命损失的经济补偿计划应运而生。
其次,因条件而异的职能属性。在金融保险的本质上,保险是一种经济补偿制度,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中客观存在风险,保险的本质和发展的前提是损失补偿,密集运用以灾害损失补偿为活动内容,表现为国民经济中的特殊调整和再分配关系。虽然其所反映的经济关系的内容和性质因条件而异,但保险同是经济补偿的一种手段,所以保险本质上的基本功能就是经济补偿。
最后,衍生的功能属性。保险可以积累大量的保险资金,除了赔偿之外,还可以用于直接和间接投资,赚取利息收益等。
3 金融保险行业的发展现状分析
要想为我国金融保险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提出一些有价值的观点和主张,就需要对其行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全面的调研和深度的分析。1997年出现的亚洲金融危机使得我国的金融机构面临着转型变革的任务目标,其中包含银行主体、保险公司主体以及证券公司主体、信托公司主体等多个代表的金融组织在职责的划分上变得更为明晰,由此也就为整个金融体系的庞大化发展创造了更多的契机。具体来说,其当前的发展现状可以从金额现状以及人才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
一方面,从目前我国银行业和保险业的综合发展现状来看,2022年年末,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为419.64万亿元,同比增长9.9%,其中,银行业机构总资产为379.39万亿元,同比增长10%;证券业机构总资产为13.11万亿元,同比增长6.6%;保险业机构总资产为27.15万亿元,同比增长9.1%。而且我国以四大银行为代表的商业银行在金融保险产品的研发创新上也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和探索,金融保险在助力小微企业发展等多个领域发展的价值作用都更为深刻。
另一方面,从金融保险行业的当前从业人员的现状进行分析,随着这一朝阳产业的日益发展和进步,我国很多高校也十分关注对于这一类型人才的培养。目前劳动力市场当中从事相关行业的人员数量也呈现出不断攀升的基本态势。笔者专门对网站当中的数据资料进行了调查分析,2019—2022年,该行业从业人员的数量已经从最初的200万人左右直线攀升到了270万人,增长的比重是相当高的。而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正式到来,市场当中的竞争更为突出地表现为人才的竞争,人员数量的不断增加自然也就为整个行业的日益优化和进步提供了更多的智力支持。但是尽管如此,我们仍旧不能盲目乐观,因为很多从业人员都是刚刚从高校毕业,行业经验相对比较缺失,高层次的管理人员相对比较少,这也是目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个突出困境。
4 金融保险行业发展困境探究
4.1 支撑金融保险行业发展的制度不够完善
金融保险行业是一个十分具有典型性的新型领域。众所周知,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和进步都是需要依赖于政策的扶持、制度的规范、法律的约束的。但是笔者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之后却清晰地看出,目前针对金融保险行业发展的制度并不是十分成熟和完备。当前,我国专门针对金融行业、保险行业的发展出台落地了一些政策规章和引领性制度,例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等。但是专门指向于金融保险行业的制度还并不独立化、丰富化,其中很多的内容约束都是掺杂在其他的一些制度体系当中,没有自成系统。特别是在立法监管领域的短板和不足是造成最近几年来出现行业发展困境、数据造假情况的关键原因。
4.2 金融保险行业优势人才相对缺乏
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正式到来,人才是指引着一个行业发展和进步最不可或缺的“软实力”。关注人才的培养、吸引、凝聚自然也就成了各个行业关注的核心重点。在上文的分析当中明确提出近年来金融保险行业的从业人员呈现出节节攀升的基本态势,从业人员基数在不断扩张,这是一种利好现象。但是如果深度挖掘仍旧可以看出其中存在的困境:一方面,这些从业人员或为高校毕业生、或为保险业或者是金融业的转型人才,对于金融保险行业的了解并不丰富,实际经验的缺失会直接影响后续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另一方面,高级管理人才和新产品研发人才比较局限,金融保险产品对于创新也有一定的要求,创新的产品才能够和市场对接、才能够迎合受众的诉求,恰恰是由于这些高层次人才的过度缺失,才导致我国和以美国等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相比金融保险行业的提升速度过慢。
4.3 金融保险行业外包工作存在困境
在上文的分析当中明确提出,金融保险行业是一个包含银行主体、证券公司主体、保险公司主体等多个主体在内的综合化的行业领域,单独发挥某一个主体的作用自然不能够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就当期银行内部各种保险产品的销售来看,其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西方很多国家都在积极推动“金融保险行业外包”的发展模式,也就是充分依赖于“第三方组织”进行专业化和规范化的服务供给。但是我国针对这一个领域的探索仍旧比较滞后,没有为第三方外包业务的开展创设十分良好的契机。
5 金融保险行业发展举措
5.1 以制度的完备化发展为推手,提升金融保险行业发展的完善性
任何一个行业的发展和进步缺失了制度的支持势必难以取得预期的良好发展效果。金融保险行业从起步发展到逐漸成熟壮大,任何一个环节都需要辅之以配套的、个性的制度作为支撑。这也就意味着我国政府应该提起对于金融保险行业发展的关注,在调控的力度上不断强化、在调控的方式上不断创新,这样才能够为预期效果的实现夯实基础、搭建平台。笔者在查阅了相关资料之后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见解。一方面,制度的完备应该成为引领金融保险行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根基”和“风向标”。无论是中央政府出台的宏观调控政策还是各个地市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台落地的个性化指引政策,都应该成为制度体系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要素,将“统领性的制度”和“细化性的制度”相互融合,这样才能够发挥制度的指引性作用,才能够让制度和区域金融保险行业的发展态势相互融合。试想一下,我国东部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的金融保险行业的发展势头与西部经济较为落后地区的金融保险行业发展势头自然是完全不同的,如果在金融保险行业的制度制定上没有倾斜,想必不能够取得良好效果。另一方面,立法上的日益完善也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之内需要充分关注的要点所在。借助于金融保险行业立法的日益完备和成熟,可以强化监督的效果、提升监督的力度、拓展监督的范围,对金融保险领域任何徇私舞弊等行为都要加大惩处的力度,这样才能够真正地彰显法律的权威性和震慑力。
5.2 以人才的高质量培养为推手,强化金融保险行业的先进性
金融保险行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优势人才以及高素质人才的支撑。针对当前从业人员基数比较大但是高层次人才过度紧缺的不良情形,笔者认为可以从如下两个层面采取举措,分别为“吸引策略”和“培养策略”。一方面,从“吸引策略”的层面上进行分析,这也是比较容易理解和分析的,即进行对国内外优势人才的吸引。伴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经济全球化发展态势的日益蓬勃,我国金融保险行业在人才凝聚的过程当中不能只是关注本国、本地的人才市场,而是要拓展思维、放眼长远,可以通过一些利好政策让国外的人才愿意到我国来发展,本着这样一个思路,我国中西部地区也可以通过优惠政策等吸引东部地区的优势人才,这样就可以为人才的流动和交互共享创设一个更为畅通的渠道,让金融保险行业的高端人才不仅仅为某一个区域的发展服务,而是为我国的综合发展贡献力量。另一方面,从“培养策略”的层面上进行分析,金融保险行业的从业机构可以和我国的各大高校进行对接合作,本着岗位诉求的基本原则进行高校课程体系的建设、内容的规划等,这样就可以让人才实现从“校门”到“岗位”的无缝衔接,同时在人才培养的过程当中还可以进行一些实训基地的建设,给予高校学生更多参与实训的机会。当然,“培养策略”并不仅仅是针对高校学生而言的,针对当前正在从事这一个行业的人员也应该进行常态化的职后培训活动和继续教育活动,让从业人员都可以拥有更为先进的思想理论、更为庞大的知识体系架构。
5.3 以外包业务的推进为推手,提升金融保险行业的专业性
发挥第三方服务机构的优势作用,对业务进行综合性的外包,这也是健全金融保险行业产品针对性、业务规范性、体系流程科学性的关键举措。当然,政府以及银行等主体应该为第三方机构的发展营造更为良好的、和谐的环境,为其创造一定的利润空间,在必要的情形之下可以在充分契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之上积极借鉴西方国家的成熟经验,这样才能够实现良好发展目标。
6 结语
在时代日益进步和发展的今天,以“金融保险行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发展动力十分强劲,而且备受瞩目。作为金融业和保险业对接融合的结果,该行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也表现出了自身的属性和特点,不仅涉及的行业门类比较多元,而且对于政策、人才的依赖程度也是比较高的。这就导致金融保险行业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出现了很多短板和困境,例如支撑金融保险行业发展的制度不够完善、金融保险行业优势人才相对缺乏、金融保险行业外包工作存在困境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破解和处理,将会直接制约金融保险行业发展质量和发展效率的节节攀升。为此,文章在对金融保险行业的内容范畴、基本职能等进行探究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了一些完善发展的策略和主张:首先,要以制度的完备化发展为推手,提升金融保险行业发展的完善性;其次,要以人才的高质量培养为推手,强化金融保险行业的先进性;最后,要以外包业务的推进为推手,提升金融保险行业的专业性。综合发挥多维度要素的支撑作用,势必可以为金融保险行业的长足发展营造良好的契机。但是,由于我国金融保险行业的起步相对比较晚,加之我国特殊的国情表现,也就使其遇到了很多个性化的问题。这就需要行业从业人员深耕探索、日益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为金融保险行业的健康化发展、长足化发展搭建起坚实的平台支撑。
参考文献:
[1]杜梦露,周海艺.金融助力重庆乡村振兴的难点及对策浅析[J].南方农业,2022,16(19):93-97.
[2]刘雅楠.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关联研究[D].兰州:兰州财经大学,2022.
[3]王美心.CDIO模式下中职学校《金融保險实务》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D].长春:长春师范大学,2022.
[4]翁爱骏.金融保险集团一体化战略的A-FUZZY分析模型及实证研究[J].财务管理研究,2022(4):84-93.
[5]张渊.我国产品精算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与建议——以某国有大型金融保险集团为例[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22,36(1):69-72.
[6]朱佳,高雪岩.职教大发展背景下金融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核心要素研究[J].南方职业教育学刊,2021,11(5):15-21.
[7]李雪薇.金融保险支持对农户增收的影响分析——基于河南省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1,32(13):101-103.
[8]何彬斌,姜茂敏.金融保险集团一体化战略的A-FUZZY分析模型及实证研究[J].经济论坛,2023(2):125-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