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珠三角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2024-01-26汤健雄王紫娟

中国集体经济 2024年4期
关键词:团队建设校企合作中小企业

汤健雄 王紫娟

摘要:中小企业一直是吸纳就业的重要力量,作为一种重要的企业类型,为国家财政收入、技术创新和扩散作出了重要贡献,珠三角地区是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最快的地区。随着中小企业快速發展,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一直伴随中小企业:缺乏稳定的人力资源、缺乏长期人力资源规划、缺乏人力资源开发与储备理念等。文章回顾了珠三角中小企业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中小企业在人力资源培养和储备方面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了优化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和储备方面的措施,深入分析了中小企业广州TYJ公司参与校企合作推进人力资源管理优化的案例,介绍了学校专业在校企合作中的收获,可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人力资源;中小企业;校企合作;团队建设;广州TYJ公司

一、珠三角中小企业的发展回顾

中小企业作为国际公认的重要企业形态,吸纳超过80%就业,提供超过40%国家财政收入,在技术创新和传导方面的也是重要力量。中小企业对于一国经济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业界已经达成广泛共识。特别是2023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实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近期若干举措的通知》(简称《若干举措》),提出了28条具体措施,再一次强调了民营经济(主要是中小企业)的重要性。

珠三角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始于改革开放的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民间有识之士、技能高手积极探索创业机会,涌现出一批批中小企业。一是经济体内部自力更生发展的中小企业。由于人口的变化和对食品需求的增加,在珠三角内诞生出一大批满足人群基本生活需要的中小企业,初始阶段主要分布在食品、服装等产业领域,后续升级到家具、五金、日化等产品产业,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并且有部分发展成了大企业,比如格力、美的等。这种体制内自发发展起来的中小企业,瞄准国内市场需求,把握市场发展动向,吸纳大量农村等区域、产业转移的劳动力,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提升了人们的福利水平。二是伴生外资企业进入发展的一大批中小企业。由于大陆具有人力成本、制度稳定优势,吸引一大批台、港等外资进入珠三角地区,产品产业从最初的手袋厂、服装厂等轻工业,发展到模具、五金行业,进一步升级到自动化机械、智能设备制造等高科技产业。伴随着外资企业的进入和升级,其中有技术、人脉和资金支持的专业人才,从中跳槽出来自创企业,生产外资企业所需的零配件产品,涌现出一批批以家族为中心的中小企业,分布在外资企业周边各产业领域,推动了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扩散。最典型的就是在富士康公司周边所形成的大量配套中小企业,高峰期数量达到上万家。

无论由以上哪种形式发展而来,中小企业具有典型家族企业的特点。一方面,家族企业确实具有融资、管理成本低,决策效率高、信息通畅等优点。另一方面,家族企业天生的缺点非常明显:与现代企业管理体制有冲突,企业难以做大做强;不利于优秀人才进入企业核心阶层;绝对控制不利于员工发挥积极性;家庭矛盾、各自为政等严重影响企业生存、导致风险非常高。以上可见,人力资源管理是中小企业的明显不足。

二、珠三角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

珠三角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工业生产基地,有“世界工厂”之称。统计显示,中小企业数量占珠三角企业超过90%,为珠三角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针对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源以及企业高管特定人群开展了调研问卷,收集到超过600份有效回卷,发现珠三角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如下典型问题:

(一)缺乏稳定的人力资源

86%以上的中小企业反映人力资源不稳定。问卷调查,20~30岁的新员工在入职一年内离职的概率高达70%,30~40岁员工在入职一年离职的概率接近50%,可见人力资源团队的不稳定。一是企业的家族特点,除几个核心家族成员外,其他员工普遍缺乏安全感、团队感,经常感觉难以融入。公司负责人的普遍观念是人员入职就是打工,就是来干活,对于入职员工不重视,希望员工能尽快进入工作岗位创造价值。二是中小企业的规模都不大,绝大部分规模不超过50人,难以形成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部门,缺少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因此新员工除了获得岗位信息外,对于企业使命、文化、圈子都需要很长时间熟悉,造成新进人员工作心态不稳定,容易离职。

(二)缺乏长期人力资源管理规划

人力资源规划是对企业未来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状况进行分析及估计,制定职能性策划,制定企业人力资源供需平衡计划,以确保组织在需要的时间和岗位上,获得各种必需的人力资源,保证事(岗位)得其人、人尽其才,从而实现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开发员工的规划。人力资源规划直接影响到所有业务部门的长期可执行性,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战略目标。中小企业负责人主要精力放在能为公司创造营收的业务部门,调查显示,64%人力资源主管认为中小企业负责人重业务轻人力,缺乏长远眼光,缺少人力资源管理概念和经验,总体采用粗放型管理模式,虽然有年度计划(少部分年度计划都没有),但主要体现在年度销售目标任务的分解方面。至于人力资源方面的规划,流于表面或者不规范,难以匹配企业业务、公司发展的需要。

(三)缺乏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理念

人力资源开发是指企业或组织团体在现有人力资源基础上,依据企业战略目标、组织结构变化,对人力资源进行调查、分析、规划、调整,提高组织或团体现有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使人力资源管理效率更高,为团体(组织)创造更大的价值。大企业承担了比较多的社会责任,积极与高校等机构合作开展人力资源开发业务。中小企业普遍缺乏人力资源开发理念,企业希望招聘熟手到岗位任职,入职可以立即工作。然而一个熟手的培养,需要经过见习、跟岗、顶岗实习等过程,需要相关各方投入时间资本等资源,才能将某些特定技能集聚到人才身上,从而从生手发展到熟手,进而创造价值。熟手形成的过程中,周边的人、事、物都会影响到人员的心态,影响熟手对于企业的忠诚度。调查显示,珠三角中小企业主动与高校合作的情况还是少数,现有形式集中在招聘毕业生入职,只有不超过8%的中小企业投入资源协助人力资源开发。

中小企业普遍缺乏人力资源培训。培训是提升人员技术技能的重要手段,对职员进行企业文化、岗位技能以及岗位发展培训,有利于人员忠诚度以及自身价值的提升。中小企业负责人更加重视销售业务,倾向于员工入职即开展工作、创造价值,不重视员工的长期发展。因此72%以上的人力资源主管反馈,中小企业很少花钱请外部专家开展相关岗位或业务培训。企业内部培训缺少系统性,岗位缺乏操作指南,新员工只能在自己经验基础上开展工作,缺乏对岗位的理解,缺乏团队感,技术技能难以提升,个人价值提升空间有限,增大了人员流失的可能性。

三、优化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校企合作解决人力资源不稳定的根本问题

人力资源不稳定是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头等问题,而人力资源开发却是高校的重要使命。高校本着人才培养的使命,是人力资源的重要供给方,有着丰富的毕业生资源,还有专业实训基地、实训设备。高校特别是高职院校,非常欢迎企业参与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方案,针对市场企业人才需求有针对性地培养,从而提高人才供给质量和社会声望。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加强与高校相关专业的合作,提前介入人才培养,提供相关资源协助人力资源开发,同时协助业务成长,物色适合企业所需要的人才,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和社会声誉,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是一举多得。因此,结合高职院校师资力量,加强校企合作资源的投入,加大毕业生的招聘引进,可以有效解决中小企业人力资源不稳定的根本问题。

(二)引进ERP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提升管理效率

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其中重要的子模块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也有单个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无论哪家公司开发销售,基本实现了公司业务流程的标准化管理,规范企业的业务流程和行为,能够提升管理的效率,节省人力资源管理成本,可以提升企业资源管理效率。中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行业、规模、结构特点,选择合适自己公司业务的ERP软件,实现管理的信息化、及时化,提高企业对于整体业务的管控能力。通过系统模板,严格执行工作月计划、周计划,要求完成日志、周志、月总结,从而可以通过系统了解所有人员的工作目标、工作细节,全面推动公司总体目标,从而提升整体业务水平。

(三)借助职业经理人力量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虽然有了ERP管理系统,但是并不意味着公司的管理水平、效率就会立即得到提升。企业主擅长产品生产制造工艺和技术或者产品销售客户开发,关于ERP等系统后台问题是绝大多数中小企业主不具备的,需要交给专业人士来处理。ERP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纵向涉及三级以上管理结构的设置,每一级层级的主要任务、每一层级的管理人员,横向涉及具体层级下每一个岗位的岗位职责、信息交流、相互配合等问题,同时每层次的公共信息维护、协同办公等系统维护,全系统内的公共信息维护等都需要专业人士来做。专业的职业经理人在ERP系统流程设置、功能设置、岗位职责设置等方面更具有优势,在人才选聘、使用、交流沟通等领域具有优势,因此建议借助职业经理人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四、参与校企合作解决人力资源管理案例——来自广州TYJ公司的案例

(一)广州TYJ公司简介

广州TYJ公司注册于2017年12月,背靠MS餐具厂,是以一次性注塑类餐具生产、销售为一体的工贸一体企业。公司负责人从事注塑类餐具行业近30年,在SX酒店用品市场有门店销售渠道,积累了大量的客户资源。2015年前MS餐具厂销售额维持在500万元左右。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公司负责人察觉到电子商务发展会冲击实体店业务,开始谋划向线上业务,并于2017年9月遇到了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团队,开始项目合作,自此公司发展走上快车道。经过6年时间发展,2022年生产销售超过2000万元,业绩实现了大突破。截至2022年年底,TYJ公司全体员工共计52人,其中车间生产员工15人,后勤文员12人,销售团队25人,其中销售团队25人全部来自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双方合作,使公司获得了稳定的人力资源,解决了企业人力资源不稳的根本问题,选聘了一批来自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的优秀毕业生,形成梯次分明,协作紧密的销售团队。其中2017届1位、2018届2位、2019届6位、2020届6位、2021届5位、2022届5位的销售团队,形成了师姐带师妹一个带一个向前进的团队。

(二)合作前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作为典型的中小企业,TYJ公司具有中小家族企业的特点。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价格竞争的进一步透明化,业绩受到冲击,急需转型建立自己的电商业务体系。由于公司负责人不熟悉电子商务,在2年的时间内投入了不少资源,但是只聘到1个相对稳定的员工开展电商业务,在1688平台上建设了一个网站,年订单量不到100万元。更为突出的问题是,公司缺乏长期人力资源管理规划,只有一年的计划,没有三五年规划;公司有团建、无培训,新进员工无法了解公司的发展前景、业务方向以及个人在公司的发展前景;公司缺乏文化建设,内部管理比较懈怠,难以留住人才实现长远发展。

(三)投入资源参与合作,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和储备

1. 确定以人才开发和储备为核心目标。在校企合作开始时,双方明确以下几个目标:一是協助开发和储备一批对产业熟悉、对企业文化有一定认同的毕业生;二是在人才培养和储备的过程中,协助企业完成项目任务,推动企业的销售业务;三是合作的主要任务不是按照销售业绩。

2. 基于市场调查建立五年人力资源规划。经过与学校校企合作团队深入沟通交流,通过校企合作团队对整个产业开展了调查,获取了行业TOP10的年销售额、人员规模等数据,采用SWOT等手段比较了TOP10与TYJ公司的规模,主导制定了企业的五年业务、人力资源规划。其中业务规划包括从原有实体店年销售不足500万元,到5年后发展扩大到2000万元;人力资源销售团队从原有5人扩大到超过20人的规模,并根据ISO标准化管理办法,推动企业制定和完善企业的相关制度,提升企业的内控水平。

3. 投入资源培养和储备优秀种子,解决人力资源缺乏的根本问题。2017年9月项目第一期开始,首期选派12名同学协助跟进。公司方面积极投入,将公司价值20万元电商平台账号移交给学生团队使用,培养学生电商平台运营能力;免费提供产品样品等资源用于培训学生产品拍摄、图片处理、文档管理等能力;企业负责人高度重视项目,亲自到学校基地交流企业文化建设、项目规划,跟进项目运营情况,同时派出产品经理等到学校开展产品产业培训;学校派驻有丰富企业经验导师推进教学和人培改革,项目组派出学生到企业见习,在校内跟岗实习。经过4个月的培训,企业从中选中5人,最终3人入职公司,自2018年1月开始全薪工作。由于TYJ是典型的中小企业,规模不大,能给的货币收入比市中心低,也会有杂事要做;毕业生刚到公司所接触的客户资源有限、形成的业绩不多、收入增长有限,一时难以看到前景。三位同学多次返校向导师诉苦,希望能跳槽到其他公司。导师细心做思想工作:不管在哪家公司都会经历这一个阶段,公司不会直接分配高价值客户资源给新手,担心抓不住导致高价值客户流失,所以每个公司的新业务员,都会经历客户从无到有、业绩从少到多的过程。离职换公司同样如此,在新公司将从零开始。经过公司负责人与学校指导老师多次引导三位同学最终稳定下来,为项目的后续发展留住了人才。

4. 生根发芽,企业在校企合作中成长。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同学们适应了业务工作,积累的客户资源增多,陆续成交的订单提高了薪资,同学们心态更加稳重,积极性与日俱增。随着第二、三、四期的开展,增强了毕业班同学对企业的信心,每一届都能吸引一批同学入职,形成师姐带师妹的良性循环局面。经过持续五年的推进,公司业务团队实现五年规划,销售团队壮大到25人,公司业绩也从原来的年500万元增加到年2000万元的规模。

五、学校在协助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的收获

(一)获得企业真实资源用于实践教学

通过校企合作,企业提供了样品、人力及真实电商平台资源用于实战教学。样品资源为实践教学提供了真实的物质基础,提供了深度了解产品产业的入口,促使学生心态转变,意识到了理论知识必须与产品产业结合,才有用武之地。企业负责人、主管等人力资源的参与传递了企业的文化,推进了与企业的沟通和交流,使学生了解了企业的使命、有机会了解企业人才需求的特点,对于推进学生有针对性地学习大有裨益。真实电商平台资源的提供,为学生提供了实战机会,真实了解到了现代营销工作的落实执行到位。

(二)专业教师得到企业实践和锻炼

通过校企合作,专业教师有机会深入车间厂房、深入学习企业生产组织、工艺流程、管理业务,提升了教师对产业的了解、认知,推进了对大规模工业产业的理解,提升了最终服务产业企业的意识。通过加强与企业合作沟通洽谈,深入了解企业的需求和用人痛点,促进专业教师有针对性地推进教学改革、推进专业人培改革。通过专业教师参与具体业务、指导学生开展业务,深入学生学分学情,把握学生学习的动机以及问题,提升专业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社会服务的能力,过程中专业教师的个人价值也得到提升。

(三)毕业生就业质量大幅提升

商贸专业特别是国贸、电商专业长期开展校企合作,定向为企业产业培养和储备人才,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一是学生参加省级技能竞赛获得一系列竞赛成果;二是毕业生近五届毕业生,就业率、薪酬率都稳居全校专业前列,其中2023届毕业生实习月薪超过4000元,对口率达到85%,稳定率达到70%。

(四)学校专业项目化教学改革取得成果

随着校企合作的深入,商贸专业人才目标中的“执行力”培养得到进一步提升。在课程改革方面,以真实项目开展实战化教学,结合产品产业知识,改革形成三门特色课程:分别是商贸岗位通用技能课程、办公软件应用实战、电商平台实战操作。学校相关专业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取得一些成果,获得教育部商贸类“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开展国培项目多期、专任教师担任国赛裁判,获得一系列省级课题。

参考文献:

[1]黄宁,王凤基.人力资源视角下的顶岗实习管理策略与实践——以广东XX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安阳工学院学报,2021,20(05):40-42.

[2]周远清.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加快人力资源的开发——在首届海峡两岸职业院校校长论坛上的讲话[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01):9-10.

[3]李进.企业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需求及保障机制探索[J].职教论坛,2015(36):22-25.

[4]赵旖旎,闫利雅,陈学彬.人力资源跨组织边界视角下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J].教育与职业,2020(18):61-66.

[5]李兴辉,刘鹤年.优化企业人力资源创新途径的思考[J].中国商贸,2011(21):102-103.

[6]纪宝成.职业教育是夯实经济提质转型升级的人力资源基石[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4):5-6.

[7]李宪春.人力资源视角下高校与企业协同创新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5.

[8]向河.我国高校科技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问题研究[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04.

[9]陈娟.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内在动力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5.

[10]周雅琴.我国中小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11]阳莎莎.中小企业B公司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9.

[12]单丹.中小企业发展中的人才困境与对策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4.

[13]張淑娥.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规避研究[D].郑州:中原工学院,2015.

[14]兰小云.行业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机制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15]耿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1.

[16]吴诗源.广西高等职业教育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研究[D].南宁:广西民族大学,2022.

[17]唐国华,曾艳英,罗捷凌.基于资源依赖理论的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研究[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4):174-179.

*本文受2022年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项目(编号:2022WTSCX218)支持。

(作者单位: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团队建设校企合作中小企业
适应“三三制”培养模式的化工基础实验教学改革
企业新闻采编人员素质和团队建设
博物馆临时展览的困境与出路
企业现金流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小额贷款助力我国中小企业融资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就业视域下卓越工程师校企合作培养模式探析
民办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深度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对实训教学体系改革进行的思考与探索
试析中小企业成本核算的管理及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