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企业财务管理风险与防范对策
2024-01-26阮华薇
阮华薇
摘要:为更好地适应社会形势的变化,提升企业经营效益,挖掘企业利润空间,企业要注重管理模式创新。在常态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带来新的挑战,部分企业因长久以来始终沿用较为粗放的财务管理模式,导致企业资金利用率较低,通过提高企业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质量,能有效规避财务管理风险,对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从新常态视域展开,对企业内控管理的必要性进行分析,明确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并提出新常态下提升企业内部控制管理的对策建议,旨在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常态;企业;财务管理风险;防范对策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发展和进步,企业想要实现长远发展目标,就必须着重针对自身的财务管理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和管理,强化财务风险内控管理。但是,一些企业在运营管理中,对于最新推行的相关政策法规了解度不足,加之市场经营环境复杂多变,导致实际的财务管理风险升高,影响企业的平稳发展。因而,本次研究工作展开,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常态下企业财务风险内控的必要性分析
(一)挖掘管理潜力,助力管理增效
新常态背景下,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发挥优势地位,除了要推动业务创新,还要注重深化推动内部管理创新。在新的经营环境下,外部复杂的市场环境和内部多样的业务环境,对企业经营产生双重压力,同时也加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为此企业必须注重强化财务内控。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唯有有效提升自身管理水平,才能为业务拓展和企业运营筑牢基础。因而,为有效防范和规避企业财务管理风险,企业应加快推动构建完善的财务风险内控体系,以风险防范为导向和目标,推动企业内控前移至业务端,以进一步提升全业务流程规范性,有效防控全环节风险,增强企业风险化解和应对能力,助力企业高效发展。在现代化市场环境下,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企业必须注重管理增效,因此企业必须注重引入科学的管理模式,突破传统管理局限性,因而加快财务内控体系建设势在必行。
(二)提高内部财务管理水平,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经济新常态发展背景下,全面做好财务风险控制工作,一方面可以促进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水平,另一方面,对于企业后续的资金投用效益增长也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家当前大力推广全面预算管理政策的背景下,企业积极落实自身在业务层面、监督评价层面等方面的财务风险管控工作,尤其是在进行企业内绩效、财政预算以及财务三方的融合管理时,可以充分将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引入到日常管理工作中,使得企业内部既有的财务风险管控水平得以进一步提升,对于企业的资金使用效率及投用效益增长也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财务管理风险不可能完全消除,但通过科学的管理手段可以最大限度地规避和防范,企业注重健全财务内控管理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能够有效增强风险应对能力,这对于提升企业经济效益,降低风险损失具有重要作用。
(三)有利于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经过对企业长期发展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当前的企业管理中仍旧存在一定的不足,包括决策链过长等,致使企业资金运营效率逐步放缓,甚至负面增长的情况也开始出现。此类现象的形成,会在一定层面上使得企业的经营成本开始上升。此时,充分做好财务管理风险控制工作,不仅可以全面保障企业的资金运行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还会确保企业的资金运营成效随之增长。另外,企业经过财务组织的架构优化之后,还可更加全面地调整资金运行质量,使得企业的整体资金运营在更加优良的管控条件下被约束,提升企业的资金运营管控效果。
三、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现状
(一)内控管理初见成效,但内控环境仍比较薄弱
目前,一些企业已经初步建立财务风险内控管理体系,但是实际的内控工作开展中,却一直处于瓶颈位置,分析原因主要集中在风险管理基础过于薄弱方面。一方面,企业内大部分人,包括最高领导者,片面认为财务风险管控就应该是财务部门负责,其他部门无需参与。因此,其他部门在工作中,并未投放更多精力与财务部门之间建立沟通关系,导致财务风险内控建设中的主动性极其低下,影响了企业的财务风险管控效果。
(二)内控制度已初步建成,但具体业务管理方面仍有待提高
自全面深化财税体系改革以来,企业紧跟改革步伐,开始推动本企业的制度建设工作,经过多年管理经验的积累,目前已经开始构建起相对较为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但是,针对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下的业务管理细节进行分析却能够明显发现,企业的预算管理、绩效管理方面,仍旧秉承传统的管理思想,导致企业预算绩效管理中的效率、效益提升缓慢。另外,在资产管理方面,部分企业中也存在“资产领用未纳入部门账目进行核算”等情况,甚至部分资产领用后,直接进入项目或是个人手中,造成企业资产管理中的业务管理存在诸多不足,限制了资产利用率提升空间。
(三)内控方法体系单一,不适应内控管理长远发展
作为以效益为主的市场经营企业,企业在整体财务风险管理水平方面存在不足,因此,在财务风险内控中,开始引进第三方机构,一般此类机构所采用和执行的财务风险控制方案具有一定的通用性,所以比较利于企业在短时间内建立起财务风险内控体系。但是通用性财务风险控制方案的通病也正是在“通用性”方面,其无法为企业提供更加针对性的财务风险控制方案,对于风险控制的业务需求也无法全部满足,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企业财务风险内控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四)财务信息化存在风险性
新常态背景下,财务信息化将成为趋势,企业推动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在提升财务管理效率的同时,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性,如果不能强化财务信息化风险管控,也势必会波及企业经营,给企业造成损失。以某企业为例,该企业引入了ERP系统,但是在实际系统应用过程中却存在诸多问题:在ERP初始运行阶段,往往需要人工来完成大量的数据核对工作,这无疑加大了工作压力,而财务关账检查无法达到最佳审核效果,而对于一些非实际业务数据,在进入ERP系统生成凭证过程中,往往没有相应的说明支撑,这常常导致财务凭证规范性不足;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集成数据往往传输链条较长,经过较多环节,而短时间内尚无法做到进行技术监控,因此容易导致系统界面出现集成数据报错的情况,在报错时只是被动地反馈给其他部门,由其查找原因,这種模式下容易降低采编编制质量和报表数据质量。不仅如此,在业财数据集成过程中,由于存在转换数据、传输数据、接收数据等多控制数据节点,各环节都可能存在数据问题。在推广阶段,一般会出现集成数据重复传输或者遗漏的情况,这容易进一步增加业财对账核对程序的复杂性;倘若企业不熟悉集成原理或者未能掌握正确的核对方法,由于核对集成数据难度进一步加大,容易导致错漏问题,由此会影响数据核对结果,加剧风险。由于企业财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未能做好风险内控,由此加剧信息化风险
四、新常态下提升企业财务风险内部控制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优良的内控氛围
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来讲,财务管理风险内部控制制度是否能够顺利推进,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企业领导级别干部是否对此项工作的重视的影响。因此,在企业内部财务风险内部控制时,构建风险内控氛围,就应该充分做好如下工作内容。
第一,在企业内积极组建风险管理小组,组长由企业的最高领导者担任,以此发挥领导层的带头作用,促进领导层对于内控管理工作的重视度,如此才能上行下效,实现企业内所有人均重视其财务风险的控制工作。
第二,在企业内部,全面组建专题培训、设置宣传栏等工作,以此引导企业内各个部门乃至基层人员均对财务风险控制的重要性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从而在企业内营造更加优良且活跃的环境氛围。
第三,企业应强化内部审计管控。企业内审部门应客观、准确地分析审计结果,对于企业部门或者个人存在的违规违纪行为,可制定严格的惩罚条款,以起到约束作用,同时审计结果可纳入公司考评体系中,作为企业部门或者个人考核的依据。通过强化内部监察审计,可以促使财务内控活动有效开展,防范财务管理风险。
(二)针对企业各类业务管理办法加以完善
企业应在结合不同的类型业务管理设计更匹配的财务风险管理制度时,构建更适合企业各部门风险内控及管理的制度,建立一套能够全面覆盖企业全部业务流程的风险监管方案,要求企业下设各个机构,定期面向上级企业报送预算、绩效、收入乃至支出等财务风险规划工作。应该着重做好下述几项工作重点。
第一,进行财务预算风险管理时,需要逐步构建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谋划方案,此过程中要求预算与绩效两项管理制度进行一体化管理,促进财政的资源调配进行具体的一体化建设时,一方面,需要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管理需求,将预算建立在可用于衡量的绩效基础之上,如此才能促使企业现有的财务支出效率得以提升,提升运营效益及社会效益。另一方面,一体化建设中需要将绩效目标贯穿于预算管理全过程中,并加强对于成本核算的管控,并达成放权与问责的有效融合,以此细化原本过于粗糙的预算编制方案。
第二,进行收入管理时,企业需要结合业务需求建立岗位责任制,促使收入业务归口管理更加高效。同时,在非税收入管理方面,则需要构建与企业相关的收入项目以及相匹配的标准核定机制。此外,应该主动提升对于收入监督管理的强化力度,并同步构建企业收费、收入公开制度,以此促进收入监督管理工作的公开性,并应该将票据管理、价格管理等利于内控管理的措施融入收入管理中,以此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第三,企业的资产风险内控处理时,首先,应该将预算管理工作与采购及企业当前的预算工作相关联,将内控范围从基础的预算、采购方面,面向资产的使用、日常管理、计提折旧等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中。其次,对于资产管理中岗位职责不兼容的岗位,需要对其做好岗位内容分离工作,尤其需要加强对于出纳岗位的管理,并在企业内所有涉及资金的流出岗位上,匹配对应的录入和审核两个岗位。再次,当企业出现资产增减问题时,需要及时编制相应的预算审批手续,并严格按照审批要求去履行手续中的各项要求及内容。随后,在资产的管理中,当资产被领用时,需要对资产流向进行跟踪调查,从部门、项目、个人等多项流程均需要记录,以此促进资产的使用率由此提升。最后,需要针对企业内既有的资产做好定期盘点工作,确保资产实物与会计核算记录相一致,做到账实相符。
第四,企业在进行支出管理时,必须设置合理的支出管理岗位,要求明确该岗位中的各项职责及权限,保障所有费用支出均经过内部审批,尤其大额的项目资金支出,必须做好审批记录。
(三)把控关键性内控条件,搭建全局性内控管理模式
1. 建立全员参与型的财务风险管理模式
首先,需要确立财务风险管理的主要责任人,随后在领导人的关注下,实现企业内部的全员参与风险管理中。其次,在企业内建立预算、收支、资产控制、合同管理以及监督检查等诸多风险管理模式,最终促进财务风险管理成效随之提升。
2. 建立健全“设计、执行、检查”管理制度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应该主动针对本企业当前的职能以及各项管理需求,专项配置与企业实际经营需求相一致的内控管理制度,尤其是在制度执行方面,必须调配相关人员针对执行效率及效果进行监督,以此督促执行财务风险内控成效。最后,需要结合制度执行后,编制对应的风险管控分析报告,并结合报告去不断针对现有的内控制度进行完善和细化。
3. 建立完整的内控管理体系
企业在进行财务风险内控时,建立一套完整的内控管理体系十分有必要,体系执行的指导首先应该以内控制度为主。其次,将预算绩效管理作为风险控制主线,随后将资金风险管控作为核心工作内容。再次,将驱动力集中在业务流程的执行上。最后,提升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质量。在此过程中,唯有制度先行的条件下,才能确保内控建设不会出现偏离主航道方向,从而确保各项业务中的风险有效防范。
4. 利用信息化手段,构造内控控制实施制度
企业在进行内部财务管理风险管控时,应用信息化手段强化风险管理时,就需要重点做好内部信息的共享工作,要求各个部门之间能够主动通力合作,搭建更适宜本企业财务风险管理需求的控制体系,并在组织实施阶段遵循科学合理原则。具体而言,在进行内控期间各类经济活动推进期间相关业务流程风险管控时,企业要借助信息化手段严格规范落实好信息化管理工作。在此过程中,要求针对每一个业务环节必須加以明确,并结合实际的经济活动风险去分析和划定风险爆发点,尤其是在关于企业内部权力集中的资金划拨、资金分配、资产监管、物资采购等诸多环节,均必须做好与经济活动相匹配的关键岗位配置、权责搭配方案以及权力运行流程的细化工作,促使本企业在每一项经济事务中,均能够实现精准把控风险点的目标。随后借助信息处理技术的应用,自动完成各项环节、流程中的数据汇总分析,整理成报告,为企业后续的财务风险管理提供支持。
(四)健全内部联合监督机制,坚持内外共同治理
对于企业发展而言,全面实现新常态背景下的财务管理工作质量提升目标,时刻坚持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工作,是企业实现财务内部控制以及财务管理能力提升的有效手段和重要保障。具体而言,应该做好如下工作内容。
第一,企业内控管理中,应该建立健全现有的日常监督管理体系,且对于专项监督和自我评价也不可忽视,以此确保企业内控措施实施期间不会出现管理漏洞或是薄弱环节,促使企业内部财务风险控制达成自我监督常态化发展目标。
第二,内部财务风险监督过程中,还应该在企业内成立风险管控小组,定期或不定期针对企业现有的内控风险管理成效进行检查,重点针对企业业务层面的收支、资产、建设项目等内容做好相应的合同管理工作。监管初期风险监督小组应该适当增加抽查的力度,后续企业财务内控相对居于稳定状态时,可以适当调整风险监察频次,以此提升企业现有的财务管理成效。
(五)加强财务人员教育和管理,建立绩效管理系统
第一,注重财务人员创新观和学习观的培养。作为企业财务人员,面对财务工作复杂度和要求不断提升,应注重不断创新,从思想层面认识到改进财务管理方法和模式的重要性,进而不断丰富自身知识储备和技能,只有如此,才能适应不断变革的财务管理模式,更好地应用企业引入的新型财务管理系统,鉴于此,财务人员必须树立积极学习的态度,并不断提升自身创新意识和能力,财务人员要建立终身学习的思想。知识经济的飞快发展,相应也提高了知识的更新速度,学习无法一劳永逸。财务人员要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以达到业务要求。
第二,增强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财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要求其必须遵守工作准则,它也在财务日常活动中客观呈现。作为一名优秀的財务人员,除了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还应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因而财务人员要严格职业守则,不断提升财务行为规范性。
第三,发展后续教育,随时更新知识。后续教育是指财务人员在获取有关资质后开展思想素质、业务能力及道德水平教育,令其在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中高效工作,为财务人员开展后续教育奠定基础。
此外,企业要提升财务人员素质,高效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应在企业财务人员管理中引入绩效管理。具体如下:首先,依据企业具体状况,设计财务人员绩效考核方案。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独立性与综合性。故要结合绩效目标的一般原则和本企业情况确定绩效考核内容。其次,财务人员实行绩效管理。在绩效管理中绩效的执行非常重要,它离不开绩效目标与最终的绩效评价。在绩效执行中,收集与绩效管理有关的数据。在绩效管理执行环节,企业负责人按绩效评估的标准,严格检查本部门工作,进一步自我评估工作质量,及时发现差距。最后,科学评估财务人员的绩效。绩效评估无法覆盖财务人员的全部工作,故应按重点兼顾一般原则定位评估指标。采取面谈方式完成绩效评估,以强化评估者与被评估者间的互动。
(六)增强财务人员风险意识,建立财务风险管理体系
要增强企业财务风险防控能力,应强化对日常工作的监督管控,确保财务业务工作严格按照企业规章制度执行,企业应注重定期在内部组织开展宣传教育工作,促使工作人员将风险思维和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一,在财务风险防控中,要注重分析本企业经营特点和业务模式,明确财务管理的个性化特征,坚持以财务风险防控为导向,明确划定财务管理职责,要严格以国家财政法规为依据和标准,以促使企业不断提升财务风险管控能力,确保财务工作有条不紊进行。
第二,结合不同的财务管理项目设计经费落实方案,定期搜集企业财务管理指标并提供给财务人员,建立一本账管理体系。企业领导亲自审核支出的大额经费,通过后投放应用,改变会计核算单一方式;企业要注重加快全面预算管理深化应用工作,有效应用集中化管理模式,促使审批集中化、统一化、管理工作标准化,实现从源头把控风险。
第三,定期开展培训学习,企业应制定严格的财务管理标准,并以标准为参照,定期开展培训学习活动,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方案,并落实好对财务人员的培训考核,以促使财务人员专业能力不断提升,增强在财务工作中的风险识别和应对能力。此外,企业应依据财务管理要求,完善财务会计监督管理机制,强化对财务工作过程的动态跟踪管控,以做到及时识别业务活动和财务活动中的潜在风险,并及时针对性采取应对方案,以避免风险引发的损失。
第四,科学制定风险控制目标。企业要达到既定的经营目标应设定对应风险控制目标,最大限度缩小经营风险的范围。明确控制目标时,应在各项工作中确保其可行,让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获取真实、可靠的信息。
第五,增强财务人员风险意识,提高财务人员控制风险的水平。企业督促财务人员完成风险意识的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等,且与岗位责任挂钩,提高风险管理的培训效率,增强财务人员风险意识。
五、结语
综上所述,企业在进行财务风险管理时,想要全面提升管理成效,首先,需要做好企业内部控制培训工作的控制环境及氛围的宣传工作,扩大企业内部整体对于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的关注度。其次,需要针对企业内部当前的各类业务管理办法加以完善,促进内部控制体制优化。再次,应该重点把控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内控条件,以此为依托建立全局性的内控管理模式。此外,需要严格按照共同治理的原则去执行企业财务管理风险管控制度,实现企业内外联合监督目标,最终为企业财务风险管控质量优化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袁梦.基于资金链视角下的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研究[J].大众投资指南,2023(23):95-97.
[2]江佩玉.新形势下国企财务管理风险防范策略分析[J].大众投资指南,2023(23):137-139.
[3]张玲燕.新形势下企业财务管理风险及其防范策略研究[J].老字号品牌营销, 2023(22):155-157.
[4]刘传前.关于加强企业财务风险控制的几点思考[J].商讯,2023(22):21-24.
[5]王斌.经济新常态下中小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策略研究[J].商业2.0,2023(14):95-97.
[6]越彩红.新常态下中小民营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探析[J].质量与市场,2022(14):25-27.
(作者单位:福建省科学技术咨询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