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R危机管理理论下预警干预模式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中的应用效果
2024-01-25贺亭亭宋冉冉
贺亭亭,宋冉冉,杨 洋
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好发于40岁以上人群,临床上以药物、手术治疗为主[1]。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方法之一,然而手术为创伤性操作,多数病人对手术较为恐惧,害怕给家庭增加经济负担,导致其治疗依从性较差,影响疾病预后[2-3]。因此,如何消除围术期病人恐惧感,提高其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意义。传统护理干预措施仅基于疾病症状进行处理,缺乏预防性的护理措施,形式较为单一,临床应用效果欠佳。4R危机管理理论是从减少危机、充分准备、有效应对、后期恢复4个方面进行管理的现代企业危机管理理论,应用于护理工作中能有效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概率,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4-5]。预警干预模式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将自身经验与病人病情结合,预测病人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并针对其制订预防性的护理措施[6]。但4R危机管理理论下预警干预模式在心脏手术方面的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将其应用于CABG病人,探究其对病人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医院2022年7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00例冠心病病人为研究对象,均行CABG,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试验组(n=50)、参照组(n=50)。试验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55.53±5.36)岁;病程(5.53±1.04)年,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8例、Ⅱ级18例、Ⅲ级17例、Ⅳ级7例。参照组男32例、女18例;年龄(55.94±5.04)岁,病程(5.26±1.13)年,NYHA心功能分级:Ⅰ级7例、Ⅱ级19例、Ⅲ级16例、Ⅳ级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冠心病诊断与治疗的相关诊断标准[7],且行CABG治疗者;2)首次接受CABG者;3)病人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理解本研究,自愿签署同意书者。排除标准:1)既往存在其他心脏或胸部手术者;2)存在肝、肺、肾等器官器质性病变者;3)存在精神或神经系统疾病者;4)存在免疫、血液系统疾病者。
1.3 干预方法
两组均行CABG及常规药物治疗,同时辅予相应护理干预措施。
1.3.1 参照组
接受常规护理干预。遵医嘱给予病人用药、吸氧等护理措施;术前协助病人完成相关检查并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包括术前禁食、用药等方面;术中配合医生完成手术,观察病人生命体征;术后严密监护病人情况,观察病人手术切口以防止感染,如有异常及时告知医生并处理;指导病人尽早下床,预防皮肤受压。
1.3.2 试验组
基于参照组接受4R危机管理理论下预警干预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1.3.2.1 建立预警干预小组
由1名护士长、3名主治医生、4名病房护士、2名手术室护士组成,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护士长组织小组成员进行4R危机管理理论知识、冠心病知识、CABG术后护理要点及并发症预防措施等培训,要求组员掌握相关知识,并能熟练操作应用。
1.3.2.2 缩减阶段
护理人员收集病人病例资料,并根据临床经验结合病人病情共同讨论CABG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分析导致其出现的风险因素;术前确保手术器械均已进行消毒,保证在进行护理操作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加强对病室环境的消毒与管理,降低院内感染风险,为病人营造舒适、安全的住院场所。
1.3.2.3 预备阶段
小组成员共同探讨病人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根据讨论出的风险因素制订相应的预警护理措施;同时丰富护理人员的知识储备,建立微信群,每周在群里分享2篇或3篇科普文章;小组成员定期开展小组会议(每2周1次),培训风险管理知识,增强医护人员风险意识,同时完善风险管理措施;护理人员加强与病人沟通,讲解手术流程及其可能出现的并发症,鼓励病人提出疑问,并耐心为其解答,针对负面情绪较重者可进行心理疏导,鼓励并支持病人,可通过列举成功案例的方法来增强病人治疗信心。
1.3.2.4 反应阶段
当病人出现并发症时,及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如术后出现心律失常,及时遵医嘱给予相关药物治疗,保持心率在60~90/min。
1.3.2.5 恢复阶段
在处理完并发症后,小组成员共同分析并总结并发症发生原因,可通过根因分析法、鱼骨图等方法,找出护理管理中的不足,并不断完善护理措施,避免之后再发生类似情况。两组均持续干预6周。
1.4 评价指标
1.4.1 治疗依从性
根据病人遵医嘱服药情况进行评估。依从性分级:不需他人提醒,自行按时服药为完全依从;需家属提醒服药为一般依从;需要家属催促才能勉强完成或拒绝服药为不依从。治疗依从率=完全依从率+一般依从率。
1.4.2 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对比两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3 护理质量
采用我院自制护理质量调查问卷评价护理质量,包括护理态度、护理操作、护理记录单书写3个维度,每个维度6个题目,每个题目赋值1~5分,总分18~90分,分数越高代表护理质量越高。该调查问卷Cronbach′s α系数为0.873,效度系数为0.824,表明该调查问卷具有较高信度、效度。
1.4.4 康复进程
比较两组病人术后首次下地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
1.4.5 心功能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6 min步行试验(6 MWT)[8]。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两组LVEF、LVESD,LVEF正常值为50%~70%,LVESD正常值为23~40 mm。6 MWT评定方法:采用徒步的运动方式,以病人能承受的最快速度行走,测试病人在平坦硬地上6 min内步行的最远距离,步行距离<550 m考虑病人心功能不全。
1.4.6 心理状况、生活质量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9]、抑郁自评量表(SDS)[10]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况,采用慢性病病人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冠心病(QLICD-CHD)[11]评估病人生活质量。SAS、SDS均采用Likert 4级(1~4分)评分法,均为20个题目,SAS包括15个反向评分、5个正向评分,SDS正向评分、反向评分均为10个(正向评分“没有”计4分、“一直有”计1分;反向评分“没有”计1分、“一直有”计4分),20个题目得分之和为粗分,总分=粗分×1.25(取整数),总分均为0~100分,SAS总分>49分代表病人存在焦虑症状,SDS总分>52分代表病人存在抑郁症状,总分越高表明病人焦虑、抑郁程度越重。QLICD-CHD由共性模块(QLICD-GM)及冠心病特异模块构成,QLICD-GM包括生理(9个条目)、心理(11个条目)、社会(8个条目)3个维度,共28个条目,冠心病特异模块包含14个条目。整个量表共42个条目,每个条目均采用Likert 5级(1~5分)评分法,总分为42~210分,总分越高代表病人生活质量水平越高。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表1 两组治疗依从性比较 单位:例(%)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单位:例(%)
表3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单位:分
表4 两组康复进程比较
表5 两组干预前后心功能各项指标比较
表6 两组干预前后SAS评分、SDS评分、QLICD-CHD评分比较 单位:分
3 讨论
CABG治疗冠心病具有较好的效果,但冠心病病人通常年龄较大、病情复杂,病人术后可能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影响术后恢复[12]。加之老年病人对疾病与手术了解较少,多数病人会因担心手术效果及治疗费用等问题而产生焦虑情绪,影响手术效果,延缓康复进程[13]。因此,行之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缓解围术期病人心理应激,促进病人康复。
常规护理模式局限于护理病人疾病症状,虽有一定的预防措施,但临床重视度不足,效果不理想。4R危机管理理论将系统管理与阶段性实施步骤融合,此理论形成的护理管理有助于预防、应对风险事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4]。预警干预通过对围术期病人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预先评估,分析出风险因素,并采取有效预警护理措施,有利于预防并发症发生[15]。相关研究表明,4R危机管理理论可有效减少病人术后并发症发生[16]。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质量、心理状况改善情况优于参照组,提示4R危机管理理论下预警干预模式可改善CABG病人术后心理状况,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分析其原因在于,试验组通过缩减阶段保证病人接受的护理与手术操作严格遵守无菌原则,从而有效减少病人发生感染的风险;预备阶段针对风险因素制订预警措施,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护理人员进行科普与培训,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同时针对病人负性情绪进行疏导,从而有效促进病人心理健康。
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干预后治疗依从性、康复进程、心功能及生活质量改善程度高于参照组,提示4R危机管理理论下预警干预模式可提高CABG病人治疗依从性,加速康复进程,促进心功能的恢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水平。分析原因在于,试验组通过预备阶段为病人讲述手术相关知识及成功案例,增强病人对手术的了解及治疗信心,从而有效提高了病人治疗依从性,同时伴随护理质量的提升,可有效改善病人心功能,促进其康复;通过反应与恢复阶段对并发症进行有效处理与分析总结,有效避免以后出现此类并发症,从而促进病人恢复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水平。
综上所述,将4R危机管理理论下预警干预模式应用于CABG病人,不仅可有效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改善病人心理状况,而且可提升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发生,从而有效促进病人心功能恢复,加快病人康复,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