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唯物史观方法论审视下的高考历史试题

2024-01-25刘金文刘延广马桂星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23年6期
关键词:唯物史观方法论事物

刘金文 刘延广 马桂星

(1.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2.重庆市第七中学校;3.重庆市西南大学附属中学)

唯物史观是中学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命题的重要理论,高考历史学科命题一直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长期以来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的中学历史教学研究、高考历史试题研究取得丰硕的成果,但也存在着重“历史观”轻“方法论”倾向,对唯物史观方法论的探索较为薄弱。本文关注的两个问题:一是如何理解唯物史观方法论?二是如何运用唯物史观方法论分析高考历史试题?

一、唯物史观方法论是分析历史的根本方法

历史观代表了历史主体对历史的总体看法,方法论从广义角度来看是有关人们认知世界和改变世界的根本方法的理论;方法论从具体层面上指的是某一学科中的研究方式和方法的结合。需要注意的是,历史观与方法论在本质上是相互关联的,它们是相互影响、辩证统一的。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 年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唯物史观是我们共产党人认识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在中学历史教育中具有核心地位和重要意义。一方面唯物史观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整体达成的理论保证。五个核心素养的综合运用需要以历史解释的方式来实践,它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历史材料为基础,在具体历史背景下进行历史理解。在这个过程中,考查考生对国家和民族的情感认同,以及对国际关系的理解等。只有完成这样的历史阐释,才能证明考生在这五个核心素养上达到了水平3 或水平4。另一方面,唯物史观是历史学科考查的关键能力,要求学生应用历史思维和科学的方法,即应用唯物史观分析和阐述历史事物。

二、唯物史观方法论是内容丰富的体系

新课程标准中“学业质量水平4-1”要求学生“能够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来理解历史上的发展变化和社会形态的演变过程,理解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理解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能够史论结合、实事求是地论述历史与现实问题”,笔者梳理了全国卷和地方卷的高考试题,对唯物史观的考查,涉及历史观与方法论的诸多方面,有些内容在新课程标准“学业质量水平”中并没有呈现。以下结合近三年高考历史选择题多方面认识唯物史观方法论。

(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2023·全国乙卷·25)唐代中后期文人间流行诗歌唱和之风,“江南”成为唱和的重要主题。杭州、苏州、湖州、宣州(今安徽宣城)等地名常在唱和诗歌中出现。这种风尚 ( )

A.得益于稳定的地方秩序

B.缘于坊市制度的崩溃

C.助推山水田园诗的兴起

D.导致经济重心的南移

唐朝中后期,安史之乱后,社会经济遭到极大破坏,尤其北方地区遭遇浩劫;而此时南方社会相对安定,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南方经济发展,根据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原理,得出“江南”成为诗歌重要主题的风尚的历史认识。

(二)实践辩证分析法

实践是作为历史主体的人运用一定的工具、方法改造自然和社会客体即生产力、生产关系等现实感性的活动。生产劳动和交往实践是现实历史的人的基本存在方式,生产劳动是基础,交往的发展是人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物质生产实践是社会发展及社会意识诸形式产生、发展的动力;精神生产实践“是在精神交往的前提下和物质生产基础上以理论原则或艺术形象等形式去创造精神的外在化产品的活动的总和”。

(2021·福建卷·2)下图为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地区出土的东汉墓壁画(局部),描绘了农业生产的场景。据此可推知,东汉时期该地区( )

A.存在大量戍边军民

B.生计方式受中原影响

C.耕作方式日益完善

D.农耕经济占优势地位

该题蕴含了唯物史观实践分析方法的两个维度,壁画属于精神生产实践的范畴,这一艺术形式的产生与民族之间农业生产实践、文化的交往交融密切相关。东汉以来,西部、北部边陲的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汉朝政府也在边疆实行屯戍政策,与当地民族共同开发边疆,民族之间和平交往逐渐交融。少数民族向汉民族学习农业技艺等文化,汉民族也向北方各族人民学习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

(三)社会发展动力分析法

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2021·湖南卷·12)早期的罗马法规定债的关系不可转移,后来罗马法采用替代制度,即指定或准许他人替代原债权人或原债务人,以实现债权或债务在不同主体间转移。这一转变 ( )

A.动摇了保护私产的观念

B.旨在保护奴隶主特权地位

C.适应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D.表明罗马法形成完整体系

该题揭示了伴随着罗马商品经济的发展,经济基础发生变化,原来罗马市民法中固有的债,主要是合同债,不得随意更改或者转移的观念,难以满足现实贸易需要,法律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做出让步,所以债权的转移从债的更新制度逐渐分离出来。命题者设问指向旨在评估学生是否具备应用唯物史观的能力,考生可通过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方法论来解决问题。

2.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021·全国甲卷·29)1921 年2 月,蔡和森写信给陈独秀,讨论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的关系时称:“西方大工业国的无产阶级常常受其资本家的贿买、笼络而不自觉……此所以社会革命不发生于资本集中、工业极盛、殖民地极富之英、美、法,而发生于殖民地极少、工业落后之农业国俄罗斯也。”他意在强调 ( )

A.社会革命不会发生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B.无产阶级受资本家笼络而失去革命动力

C.中国已经具备了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客观条件

D.俄国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不适合中国国情

本题通过党的早期领导人蔡和森对马克思学说与中国无产阶级关系的论述,比较了马克思学说在大工业国的西方与落后的农业国俄罗斯的影响,说明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已经具备了进行无产阶级革命的客观条件,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无产阶级革命在中国发生的必然性,歌颂革命先烈的坚定信念。

3.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动力。

(2021·全国甲卷·33)1871 年,巴黎公社建立后,当时在巴黎的俄国革命者拉甫罗夫说:这次革命“与其他革命迥然不同”,革命领导者都是“无名的人”“法国最有名望的人物所不敢做和不能做成的事情”,这些普通人却轻而易举地做成了。据此可知,巴黎公社 ( )

A.建立了稳固的工农联盟

B.废除了君主专制制度

C.体现工人政权鲜明特征

D.深受俄国革命的影响

材料中的普通工人是顺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社会力量,是具有改变旧的生产关系愿望的社会力量,对社会制度和思想观念的革故鼎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4.科学技术是社会发展的创造性动力。

(2021·北京卷·12)18 世纪,英国地方科学社团大量出现,月光社是典型代表。该社重视知识的实际应用,鼓励相互合作解决技术和商业问题。成员必须为商人或专业人士,如瓦特、“英国陶瓷之父”韦奇伍德。成员还创办工厂,参观者众多,连国王都慕名而来。当时英国地方科学社团的活动 ( )

①预示着电气时代的到来

②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兴起

③有利于将技术转化为经济效益

④有助于形成重视科技的社会氛围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本题揭示了科学是物化的知识力量,是直接的生产力,重视科学,重视知识有利于将技术转化为经济效益,有助于形成重视科技的社会氛围。

5.改革开放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2022·全国乙卷·31)下图是1978 年与1986 年北京郊区男户主职业占比变化情况。这一变化的产生主要是由于 ( )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开始酝酿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深化

C.城乡之间的差异呈缩小趋势

D.城市产业结构日益完善

本题考查内容为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涉及改革开放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这一方法论。

6.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

(2023·海南卷·9)2018 年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指出,我国中小企业具备了“五六七八九”的典型特征,即贡献了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这一成就 ( )

A.表明我国现代化建设开启了新时期

B.体现了政治体制改革取得最新突破

C.说明现代企业制度激发了国企活力

D.验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成效

本题考查学生能否运用唯物史观中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动力的方法论,内容涉及的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经济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之所取得如此巨大的成效,归因于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创新,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发展。

三、坚持唯物史观分析历史的基本原则

唯物史观的“历史主义思想是观察一切历史问题所必需的思想方法,是史学方法的灵魂……是马克思主义提供给历史科学研究的一个总的方法论原则”。笔者梳理部分试题(见下表)发现一些契合历史主义方法论特征的试题。

题号 题干的时间跨度 题干主要内容 题目设问2023·北京卷·16 南北朝至隋唐时期 儒学发展历程 时代背景、过程、意义2023·北京卷·18 15 世纪至18 世纪 中世纪与现代历史的分水岭 从延续与变迁角度、评析2023·全国甲卷·24 西周时期至春秋时期 分封制 孔子此举目的2023·全国甲卷·25 两汉时期 人口区域布局 解释差异的主要因素2023·新课标卷·26 汉武帝至东汉后期 刺史制度 这在当时(问题指向东汉后期)2023·山东卷·2 先秦及至东汉晚期 乘牛车风尚 反映了(问题指向东汉晚期)2023·山东卷·9 新中国成立至中共十八大以来 新中国外交 这主要是为了

由上表可知这些试题的特点,就是命题者主要基于同一历史事物,考查它的长时段发展,设问指向该历史事物长时段发展中延续的原因,变迁的原因,历史主体(主要是个人、国家、某一阶级)的目的、利益、需求、愿望等,命题者要求学生发现问题,从“普遍因果必然性规律出发,将各种历史现象和历史认识组织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来解决问题。坚持历史主义的方法论分析历史问题我们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一)要把历史事物看作一个过程

历史过程是指历史在时间和空间上运动的经过,是历史事物由于内部矛盾所推动和外部条件所制约在空间、时间上的连续性存在状态。恩格斯曾说“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词就是用来“表达关于历史过程的观点”,它的主要任务就在于发现历史过程的运动规律。因此分析任何历史事物,都要将其作为一个过程去研究,可以从以下方面把握:

第一、坚持历史过程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统一。历史进程呈现阶段性的显著特点。在分析问题时,必须考虑历史事物在历史中由源到流的生成过程,它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以此为基础建立历史现象各历史阶段的基本联系。历史阶段何以延续?唯物史观认为历史是无穷尽的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进的运动过程,而且每一代人利用前一代人留给他们的物质和精神财富为条件去创造历史。历史连续性强调长时段,将历史事件置于较长时间跨度中进行审视和分析,是理解历史事件本质与演进过程的必要前提。因为在较长时间跨度内,才能够有效地洞察并理解推动历史发展的内在力量,而短时间内难以全面把握和解释历史事物的延续及其变迁。高考命题亦注重对历史连续性的考查,高考试题在考查历史概念时就要求学生对较长时段历史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加以概括和说明。

第二、坚持社会历史过程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所谓合规律性是人作为历史主体在创造历史的过程中对客观条件发展规律的遵循,合目的性即是历史主体从自身的需要、目的和利益出发赋予他所创造的历史客体以价值。人或者某个组织的目的、利益、需求、愿望的产生,实践的过程,都受制于社会的结构及发展规律,在分析历史试题时,要注意找出相关的历史主体,分析历史主体的自身的需要、目的和利益。

(二)要把历史事物作为一个整体

唯物史观非常重视历史联系,重视历史联系就是要把历史事物进行横向、纵向的考查。不但要将历史事物放到历史长河中追溯其前因后果,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整个历史脉络,而且要将历史事物与它当时周围的事物联系,弄清共性时的整体的社会环境对它的影响。布洛赫说:“无论什么性质的社会,一切事物都是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政治、经济的结构与信仰及思想最基本最微妙的反映都概莫能外。”每一个历史事实都是有着内在联系的统一整体,不这样去看待历史事实,就不能真正把握历史事实。“开放性试题的设计着眼于整体”,开放性试题考查历史概念是“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主要从政治制度、经济和社会发展、思想文化、科技、艺术等方面展开”,通过情境的创设融合概念的要义。例如,上表中,命题者研制的试题设问绝大多数指向试题文本中涉及历史事物变化发展的原因、历史主体的行为目的,笔者认为实质上是要求学生得出历史事物内部的本质性联系,认识历史本质,或者在历史长河中总结出规律性认识。

(三)要把问题提到特定历史范围

特定的历史范围是人类在以往的空间上和时间上的运动发展过程形成的。“时空观念”要求学生把历史问题提到特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就要从具体的历史环境出发考查问题。历史环境就是当时社会的横切面,是由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以及社会意识有机构成的社会结构。特定的历史结构,约束着历史主体的实践行为。所有的历史事件产生、发展都是在这个特定的历史结构下发展演变的产物。运用唯物史观方法论分析历史试题,依据试题的设问,将试题文本中涉及的历史事物,放置于它的历史结构中分析,要看到推动历史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这样才能达成历史解释,要把问题提到特定历史范围,就是要解释历史事物延续与变迁的因果律是什么。只有将唯物史观与其他的核心素养诸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联系起来,才能实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达成。

综上所述,唯物史观的方法论与历史观在内涵上是辩证统一的,共同构成完整的唯物史观理论。唯物史观方法论是我们分析历史问题的根本方法,《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指出,分析历史注重的就是分析历史的过程。具体来说,就是在纵向的时间过程和横向的空间环境视角中,理解历史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与长时段的规律性联系。采用唯物史观方法论来分析历史过程需要我们在深入理解试题材料文本的基础上,培养整体思维能力,并关注历史发展的连续性与不同阶段之间的关系,以及社会过程的规律性与目的性之间的辩证统一。同时将高考历史试题与历史及当今现实相互关联起来,才能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唯物史观方法论事物
美好的事物
汉学方法论值得关注
方法论视角下的制定法解释
法本位的方法论阐释
UAF的方法论意义
奇妙事物用心看
整体性视域下的功能解释唯物史观批判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唯物史观下关于“礼”的起源的理论阐释
从唯物史观角度分析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