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主题复习 提升备考效率
——以“中国历史的重要社会转型”为例
2024-01-25张宗立
张宗立 陈 敏
(1.重庆市沙坪坝实验中学校;2.重庆市凤鸣山中学校)
实现高考历史复习课的优质、高效是高三师生积极探究、全力攻克的课题。笔者在近两三年的历史高考备考指导中,围绕借助主题复习,提升备考效率进行了大胆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现谨以复习“中国历史的重要社会转型”为例试做简要总结,不当之处,敬请匡正!
一、主题复习之我见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以下简称“课标”)指出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以主题为引领,建议教学尤其是复习备考时既可根据学情,以主题教学等为基本模式,根据教学需要打破教科书原有顺序、结构,将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亦可对纲要、选择性必修的不同模块进行整合,设计出更具有探究意义的综合性学习主题。由此可知,除教科书现成主题外,教师还可以重构主题。基于此,笔者认为,重构的主题复习就是从一定视角出发,将散见于纲要、选择性必修中相同或类似的内容重新整合,构建出新的知识结构和脉络,理解分析知识内涵和因果、史学观点,实现情感升华。
二、主题复习的尝试
1.厘清脉络,夯实必备知识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以下简称“体系”)强调高考考查的是“必备知识”,历史学科的必备知识由历史概念、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线索等组成,它具有永恒的“生命力”,任何结论和认识的得出都是以坚实的史实为基础的,必备知识的多少、深浅和完善程度直接关系到复习备考效率的高低。在悠久的中国历史长河中,社会转型突出体现在六个重要时期,每个重要转型时期的时间、总体特征及其主要表现见下表:
重要时期 总体特征 主要表现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 年—公元前221 年)社会大变革,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政治: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宗法制瓦解、中央集权制度逐渐形成;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化;民族交融、华夏认同经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显著提高,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赋税制度、个体家庭式劳作方式出现,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形成思想:“百家争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为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思想理论基础,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成为后世思想文化发展的源头阶级:士阶层崛起;地主阶级和自耕农的兴起教育:私学兴起,文化下移明清时期(1368—1840 年前)封建社会由盛转衰,出现向近代社会转型的因素政治:明朝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专制集权空前强化,专制统治压制和阻碍社会的进步与转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现代中国的版图逐渐定型经济:小农经济占据压倒优势;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经济总量仍然处于世界前列;坚守重农抑商政策,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思想:文化专制,理学占主导地位;出现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总结性科技著作相继问世;文学艺术平民化、世俗化倾向明显;“西学东渐”进程伊始,西方近代科技开始传入中国对外:由开放走向闭关自守,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西方殖民活动影响海疆
通过整合,将分散于《中外历史纲要(上)》和选择性必修1、2、3 的社会转型的基本内容重构成新主题知识网络,脉络更清晰,强化了学生的贯通意识、时空观念,利于整体认知。
2.总结升华,形成历史概念
历史概念揭示了历史现象和历史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是历史思维的细胞,是培养历史智慧的重要手段。掌握清晰的历史概念有助于深化学生的历史理解和历史认识,以及发展历史思维能力。在师生一道前后贯通、条分缕析厘清中国历史上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总体特征及主要表现的基础上,总结升华,诠释社会转型概念。
社会转型是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指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包括质变、量变两类。质变的社会转型是指人类社会从一种社会形态向另一种社会形态的转变:人类历史发展分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几种社会形态,构成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序列,如春秋战国、过渡时期的社会转型等;量变的社会转型是指在同一个社会形态下,社会经济结构、文化形态、价值观念等发生深刻变化,如明清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的社会转型等。
3.依托史料,培养关键能力
关键能力是核心素养之一,指向学生外发的力量。教育部考试中心徐奉先专家认为:历史学科高考考查的关键能力主要包括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的能力、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和历史探究能力三大类。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史料是历史学习、教学、研究、命题的基础,运用新材料是高考命题的突出特点。在复习备考引导时,需充分依托材料,让学生的关键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如复习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爆发前这50 余年间中国社会思想转型的表现时可选用如下材料:
材料一不善外夷者,外夷制之;夷之长技者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海国图志·序》)
思考1:根据材料一,概括魏源的思想主张。
(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
材料二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必尽用其人。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三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以足恃欤?
——郑观应《盛世危言·自序》
思考2:根据材料二、三,指出李鸿章和郑观应在探索中国富强之路的异同。
(相同点:都向西方学习。不同点:李鸿章认为中国文武制度比西方好,不必改革,只学习西方制造利器;郑观应认为既要学习西方的技术,更要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思考3:材料三中的“体”“用”各指什么?郑观应是怎样批评洋务运动的?你如何看待?
(“体”即原本、根本之意;“用”即具体的措施。郑观应批判洋务运动是“中体西用”。他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只有改变封建制度,才能使国家富强。)
思考4: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对“师夷长技以制夷”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认识。
(面对中国由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渡,内忧外患的局面,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派为了挽救统治,打破重礼仪、轻科技的传统,分别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掀起了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指导思想的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对“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继承与发展,两者都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抵御外国侵略,根本目的都是维护封建统治;在方法和步骤上,都主张先从西方引进军事技术,不同之处是“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多停留在制夷的层面上,而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的指导下洋务派开展了长达30 年的洋务运动;在结果上,虽然二者最终都失败了,但都冲击了传统思想,传播了西学,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思想的解放,为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是当时社会转型在思想方面的体现。)
4.剖析真题,品悟高考真谛
以史为鉴,学以致用是历史教育的功能之一,关注现实生活尤其是时政热点,是高考命题的一大特点。众所周知,社会转型是中国当下最大的现实,故社会转型便成为近年来高考命题的一个长效热点。“高考命题就是在专题和热点知识的交汇点上命题”。历史高考命题与热点问题的结合往往是隐性的,关于中国社会转型,2021—2023 年的高考真题都是以情境式选择题和学术型主观题方式呈现给考生。例如:
[例1](2023·全国乙卷·31)1981 年,北京京剧团实行改革,职工工资只发70%,国家不再负担大部分福利;剧团演出费用自行解决,演出盈余留存公积金30%,上交剧院10%,其余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分红。经过试验,职工收入明显增加。上述改革反映出 ( )
A.非公有资本成为文化建设投资主体
B.国有文化事业单位整体改制为企业
C.新的分配方式有利于激发职工积极性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
[考法点金]
情境创设 以“1981 年,北京京剧团实行改革的主要办法、效果”为情境,考查中国社会转型具体表现,落实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核心价值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对社会转型的关注有利于深化对历史发展的认识必备知识 改革开放时期文化领域改革成就关键能力对题干情境材料信息进行阅读、理解与辨识、概括与提炼。根据情境材料中的“70%”“30%”“10%”这3 个百分比和“其余根据‘按劳分配’原则分红”可知,通过物质刺激和按劳分配方法调动职工积极性,C 选项正确错项分析情境材料叙述的是扩大企业自主权、让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没有涉及剧团的所有权问题,A选项错误;剧团只是在工资福利和演出费用等方面进行一定改革,没有进行整体改制,排除B 选项;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在1992 年中共十四大上明确提出的,与情境材料中的1981 年不符,排除D 选项
[例2](2023·全国甲卷·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武汉长江大桥
武汉长江大桥是新中国在长江上建造的第一座铁路、公路两用大桥,也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毛泽东豪迈地写道:“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武汉长江大桥已经成为新中国的国家记忆。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的国家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类发展史的伟大奇迹,无论是中国历史上,还是世界历史上,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实。
结合史实阐释一则新中国的“国家记忆”。(要求:体现国家意义,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渐)
[考法点金]本题是一道开放探究型试题,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为切入点,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经济体制经历的两次大转型:第一次转型发生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逐步从新民主主义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第二次转型发生在1978 年之后,逐步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解答的思路是:首先,认真阅读材料中文字、仔细观察武汉长江大桥图片的特点,根据该题设置的阐释新中国的“国家记忆”这个问题,拟定一个观点,如从新中国的“国家记忆”中的经济体制变革视角看当代中国社会转型;其次,围绕观点,根据题目提供的图和文字材料,调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两次社会转型中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知识进行阐释;最后,总结升华,呼应先前所拟观点。
通过剖析真题,教师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清晰认识高考“考查什么”“怎样考查”“如何解答”,品悟高考命题的指导思想和精神实质,做到未雨绸缪,总结出复习备考方略。中国历史的重要社会转型是高考一个长效热点,从考查内容看,较多地考查社会转型期的时代特征、“矛盾凸显”的具体表现及解决办法与方案;因此要引导学生注重从多角度、多领域归纳社会转型的时代特征,重点关注社会转型时期的文明冲突与交锋、“矛盾凸显”的具体表现。从考查视角看,高考题侧重从社会史观、文明史观等新的史学视角考查社会转型时期突出事件的背景和影响;因此既要引领学生掌握社会转型的原因、表现及影响等必备知识,又需了解、知晓各种新史观的要义,如全球史观将人类社会的历史看作一个整体、动态的发展过程;文明史观注重从文明演进的角度阐释历史发展进程;现代化史观强调以生产力的发展作为社会变革的根本动力等。从呈现方式来看,既然多以情境型选择题和学术型主观题方式呈现给学生,因此要加强学生的针对性训练。
5.跟进演练,提升应对能力
实践证明,在高考复习备考中,如果不及时跟进演练,师生难以准确评价自己的复习效果。通过完成经教师精心编制或选择的难度适宜、数量适度的实战演练题目,学生可手脑并用地接触各种新材料、新问题,巩固必备知识,逐渐熟悉、掌握解答各类试题的思路、技巧,总结出适合于自身的解答规律,娴熟于心,铭记于脑,提升应对能力,进而引领学生尽快实现从单纯的“做题”“解题”向“解决实际问题”的转变,适应新高考要求、顺应新时代发展潮流。如
[例3](改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孔子企望周之复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他希望改朝易姓之后,重现孔子所说“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盛世。
——据《论语》《孟子》
根据材料指出孔子与孟子主张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出现异同的原因。
[参考答案]同:主张统一,恢复礼乐制度。
异:①孔子主张复兴周王朝,恢复西周秩序;②孟子主张由推行仁政的诸侯建立新的王朝。
原因:①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战乱不断,社会动荡,民心思定;②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但君主仍有一定的影响力,孔子崇尚周礼,对周天子抱有期望;③战国时期,诸侯纷纷称王,孟子对周王朝不再抱有幻想,希望新王朝实行仁政。
[例4](改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从1840 年以来.中国就开始了社会转型的漫长历程。到20 世纪上半叶,社会转型的进程明显加快。但是,这种社会转型又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之下进行的,因此既持续进行,又表现出一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特有的情况:一是现代经济的增长缓慢和畸形化,二是城市化进程的停滞和畸形化,三是开放地进行但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色彩,四是社会分化呈现出一种十分不规则的状态。
——摘编自郭德宏《我们该怎样看待社会转型》
根据材料指出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特征及其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该特征的原因。
[参考答案]特征:半殖民地半封建化。
表现:①现代经济的增长缓慢和畸形化;②城市化进程的停滞和畸形化;③开放带有明显的半殖民地色彩;④社会分化很不规则。
原因:①农耕经济占主导;②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③传统政治和思想观念的束缚;④列强侵华,社会动荡;⑤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不平衡。
近两三年的高考复习备考辅导表明:在新高考历史高考备考中,只有依循“课标”和“体系”,依据教科书灵活整合、重构复习主题,围绕该主题,优选材料,创设问题情境,剖析真题,跟进演练,才能夯实必备知识、培养关键能力、提升应对能力,取得较为理想的复习成果,发展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