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苗种春季放养关键措施
2024-01-25
春季气温回升,是小龙虾苗种放养的关键时期。现将此期小龙虾苗种放养过程中的关键措施介绍如下:
一、苗种放养前的准备
1.苗池消毒
在小龙虾苗种放养前,应根据实际情况,用生石灰或漂白粉进行清塘消毒,彻底清除苗池中的野杂鱼、病菌等。清塘后,应对池塘进行解毒,并根据实际情况补种水草。小龙虾苗种放养前1周,再对整个池塘进行水体杀菌、消毒。
2.肥水
在小龙虾苗种放养前,应提前培肥水质(水色以呈淡豆绿色或淡茶色为佳,透明度35厘米左右)。肥水既有稳定水质、促进水草生长、抑制青苔滋生的作用,还可为虾苗提供高质量的生物饵料,改善其肠道功能等,能有效提高苗种的放养存活率。
3.种草
一般情况下,虾池中最早生长的水草是伊乐藻,伊乐藻占比应在30%左右。池面水草可采用条带状或点状种植,环沟可以不种水草;低温时以种伊乐藻为主,气温升高后可搭配栽种轮叶黑藻等水草。水草栽种宜按照南北方向种植、多品种水草兼顾的原则。
二、小龙虾苗种挑选
挑选小龙虾苗种时,应选择活力充沛、无病无伤、体表完整、规格均匀、肝胰腺呈金黄色的虾苗,规格以200~300尾/公斤为佳。由于青壳虾苗生长速度快、养成规格大,因此应优先选择青壳虾苗。苗种宜原塘捕捞、就近购买,不要贪便宜,购买时应优先选择每天每亩起苗量在5公斤以内的塘口的虾苗,避免选择采用药物刺激后捕捞的苗种。
三、小龙虾苗种运输
对于规格较大的小龙虾苗种,一般宜采用干法運输。虾苗运输距离不宜太远,长距离、长时间运输会对虾苗的活力造成很大影响。一般而言,运输时间以控制在3小时内为宜,采用冷藏车运输苗种可以适当延长时间。运输过程中应做到防晒、防风、保湿、无冰,尤其应注意苗种的保湿问题。因为虾苗鳃部一旦失水,其死亡率通常会大幅提高。虾筐底部应提前铺好湿润的新鲜水草(以伊乐藻为好),厚度要求达10厘米;每个筐中运输苗种数量不宜太多,一个标准运输虾筐(40厘米×20厘米×60厘米)以运输5.0~7.5公斤虾苗为宜。
四、小龙虾苗种的放养
小龙虾苗投放前,还可用维生素C、多糖等抗应激产品进行浸泡(或在放苗后水体泼洒相关抗应激产品),以提高虾苗的抗应激能力,降低放苗损耗率。苗种放养时应动作缓慢,分散多点投放至堤埂水边的缓坡上,让虾苗自然地爬入水中。放苗过程中的死虾应及时带走,并做深埋处理。小龙虾生长速度较快,苗种应尽量提早投放(宜于3—4月放养,5—6月应避免放养),一次放足。因为多来源、多批次放虾苗,不但容易带来潜在病源感染,而且容易造成小龙虾相互残杀,导致虾苗成活率大幅降低。
五、放苗后管理
在小龙虾苗种放养当天晚上和第二天,应适当增氧,以缓解小龙虾应激,提高虾苗成活率。苗种投放后,即可开始投喂饲料,可按放苗重量的3%投喂(一般采用配合饲料);1周后应根据天气、水温及小龙虾的吃食情况及时调整,如果苗种适应性强,投放后即发现水浑、夹草等现象,则应加大投饲量。前期要注意选择有效蛋白质含量较高的配合饲料,通常选用粗蛋白质含量32%~34%、粒径1.5毫米左右的饲料,以有效促进小龙虾生长、提升养殖效益。放苗后应保持水位稳定,水位不宜过深,一般池水深30~40厘米,有利于水温提升及水草生长;随着气温上升,可缓慢地逐步加深水位。在养殖过程中还应注意保持水体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每隔15天左右,根据水质情况使用1次净水(改底)微生物制剂,保持水质良好。
(湖北 张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