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蟹塘伊乐藻高效生态管护技术

2017-11-30纪连元

农村百事通 2017年21期
关键词:河蟹栽种复合肥

纪连元

俗话说:“养蟹先养草,蟹大小看水草”可见管护好水草在河蟹养殖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目前,河蟹生态养殖是以种植伊乐藻为主,尽管伊乐藻具有耐低温、适应性强、营养丰富、生长周期长、产量高等特点,但伊乐藻不耐高温,高温季节会停止生长甚至会浮根死亡,败坏水质,所以高温季节的伊乐藻管护显得尤为重要。

现在绝大多数河蟹养殖户采用药物控制伊乐藻生长,防止其高温季节死亡,这种方法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且药物中的某些成分是否会对河蟹生长造成影响还尚未了解,因此,药物控草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笔者通过多年在基层走访发现,很多塘口的伊乐藻会一直生长良好直到河蟹上市,并未出现高温季节浮根死亡的现象。现将蟹塘伊乐藻高效生态管护技术总结如下:

一、栽种方法

1.清塘消毒

年底河蟹捕捞上市完毕后,及时对养殖池塘进行清淤消毒,保留淤泥10厘米。池塘清淤后加水15厘米,每亩水面用漂白粉30公斤带水清塘,杀灭池塘中的病原微生物,并中和一部分酸性物质。

2.栽种时间

伊乐藻的栽种一般在冬季水上无冰时进行,池塘清淤消毒后10天即可移栽且必须在冬季进行,因为伊乐藻在水温3℃以上就具备明显生长能力,对水体有较好的净化能力,此时种植伊乐藻有利于其吸收养分并对其他藻类产生抑制作用。

3.栽种方式

采用扦插入泥的方式进行移栽,距岸边2米以内不种植伊乐藻。南北向呈条带状移栽,条带宽2米,间隔4米,行距1.5米。此种栽种方法有利于池水流动和河蟹活动,并利于河蟹摄食,节约饵料。

二、管护技术

1.水位控制

伊乐藻有根据水位生长的特点,运用水位控制伊乐藻的长势既不会造成伊乐藻浮根死亡,又能保持伊乐藻良好的长势。技术要点是使伊乐藻的草头始终保持在水面10厘米以下,随着伊乐藻的生长缓慢升高水位。如有暴雨、大风、台风等强对流天气,要降低水位露出草头,避免由于强对流天气搅动水流和水位快速上涨,使伊乐藻浮根。

2.割茬技术

如伊乐藻出现疯长现象,则要进行割茬。具体操作:用长柄刀具将伊乐藻沿根割除,并及时捞出浮草,必要时割出几条3~4米宽的通道,便于河蟹活动。高温期间如果有草露头,要及时采取措施割除草头,避免伊乐藻晒伤死亡。

3.施肥

5月初按照复合肥与尿素2∶1的比例进行施肥,每亩用量为3公斤;6月初按照复合肥与尿素1.5∶1的比例进行施肥,每亩用量为2.5公斤;7月初按照复合肥与尿素1∶1的比例进行施肥,每亩用量为2公斤;8月初按照复合肥与尿素0.5∶1的比例进行施肥,每亩用量为1.5公斤。施肥的具体用量根据蟹塘中水色和伊乐藻总量进行调整,水色较浓的可以适当减少肥料用量,水色较淡的可以适当增加肥料的用量。在施肥3天后可用简易的水质测试盒,测试池塘中的水质指标,如发现水质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4.足饵

投足投好饵料对管护好伊乐藻具有重要作用,因为饵料投喂不足,一方面造成河蟹会夹断伊乐藻须根,影响伊乐藻的生长;另一方面饵料投喂不足会使河蟹在养殖塘中到处觅食,造成浑水,严重影响伊乐藻的光合作用,使伊乐藻叶片污浊、活力差。具体投饵标准为:按照每亩投饵量(克)=每亩放养量×当前规格×成活率×投饵率(2%~6%)确定每亩的投喂量,通过地笼采样确定当前河蟹规格,并根据经验确定成活率,投喂率一般在养殖前期5%~6%,养殖中期2%~3%,养殖后期5%~6%。

在池塘中多设置几处食台,根据河蟹摄食情況、天气情况以及食台剩饵情况灵活调整投喂量。endprint

猜你喜欢

河蟹栽种复合肥
2021年正阳县“沃夫特”复合肥在夏花生上的肥效示范
不同栽种密度对香港四照花生长的影响
惊蛰吟
关于北方河蟹养殖关键技术的探讨
东北丰磁化炭基复合肥
双色球磁化炭基复合肥
纳米级脲醛缓释复合肥
栽种了一个长在心尖尖上的花园
咖喱岛(十)
吃掉它不如放它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