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精高”模式下不同水草搭配种植模式对河蟹营养品质的影响

2021-06-17肖温温陈文彬丁彩霞周文全

科学养鱼 2021年5期
关键词:河蟹甜味水草

肖温温,陈文彬,丁彩霞,周文全,罗 明

(常州市金坛区水产技术推广中心,江苏 常州 213200)

本研究主要通过测定不同水草搭配种植模式(伊乐藻、伊乐藻+轮叶黑藻、伊乐藻+黄丝草)下河蟹肝胰腺和性腺的生化组成评价河蟹品质和口味,探索对河蟹口味最佳的水草栽种方式,从而为河蟹养殖提供参考。

一、材料与方法

1.池塘条件

在金坛区渔业科技示范基地选择9口面积均为1.5亩的标准化池塘作为本次试验塘,分别设伊乐藻、伊乐藻+轮叶黑藻和伊乐藻+黄丝草3组,且每组设置3个平行;池塘进排水系统完备,水质清新无污染,池塘四周设防逃板,进排水安装双层过滤网,底部安装微孔增氧设施。

2.清塘与消毒

池塘经过1个月充分曝晒后,上水15厘米,采用湿法清塘,每亩用漂白粉25千克+发酵后的茶籽饼2千克,全池泼洒,充分杀死病原微生物和野杂鱼。

3.种植水草

伊乐藻+黄丝草组,两种水草呈条带状交替种植,每个条带宽度为3米,伊乐藻行间距1米×1.5米,黄丝草行间距0.8米×0.8米。伊乐藻+轮叶黑藻组,用围网将池塘按照1∶3的比例隔开,1/4的部分种植伊乐藻,行间距0.6米×0.8米,不空行;3/4的部分种植轮叶黑藻,呈条带种植,东西走向,行间距1米×1米,行与行之间间隔2米。伊乐藻组呈条带种植,东西走向,行间距1.5米×2米,3米为1个条带,条带之间间隔2米。伊乐藻、黄丝草2月完成种植,轮叶黑藻4月完成种植。

4.苗种放养

试验塘均放养体质健壮、体表干净、附肢齐全、活力强的优质自育蟹种,蟹种来源一致,放养规格均为120只/千克,放养密度均为1500只/亩。鉴于水草的栽种和生长特性,伊乐藻和伊乐藻+黄丝草组蟹种直接全塘投放,伊乐藻+轮叶黑藻组先投放在种植伊乐藻种植区(5月下旬待轮叶黑藻长势较好后再撤掉隔断网围)。放苗前全部进行调水解毒。

5.池塘管理

试验养殖采用配合饲料辅以玉米、动物性饵料模式进行投喂,且根据不同生长阶段选择确定饲料蛋白质比例和其他饲料搭配比例,投喂遵循“定时、定点、定量”原则,投喂方式和投喂量3组保持操作一致。注重采用微生态制剂进行调水,尤其在高温梅雨季节增加使用次数。针对复合型水草栽种的池塘,前期伊乐藻覆盖面较低,更应注重前期肥水,适当降低水体透明度,重点预防青苔滋生。伊乐藻组应注意及时疏割多余的水草,确保草头位于水位20厘米以下,避免水草疯长出水,阻碍通风通道甚至烂草坏水。

6.数据采集

在河蟹经历最后一次蜕壳且达到成熟期后,每个池塘雌雄蟹各取15只,剖取肝胰腺、性腺,送检分析基本营养成分及氨基酸组成。

二、结果

1.基本营养成分

从肝胰腺基本营养成分看,雌蟹蛋白质为伊乐藻+轮叶黑藻组最高,伊乐藻组最低,脂肪为伊乐藻+轮叶黑藻组最低,碳水化合物为伊乐藻+黄丝草组最高。雄蟹蛋白质也为伊乐藻组最低,脂肪为伊乐藻+黄丝草组明显低,碳水化合物为伊乐藻+黄丝草组明显高。从性腺基本营养成分看,雌雄蟹蛋白质3组差别不明显,为伊乐藻+黄丝草组稍高,雌蟹为伊乐藻组脂肪最低,雄蟹为伊乐藻+轮叶黑藻脂肪最高(表1、表2)。

2.氨基酸组成

雌蟹肝胰腺中,鲜味氨基酸伊乐藻+黄丝草和伊乐藻+轮叶黑藻组明显高于伊乐藻组,甜味氨基酸伊乐藻+黄丝草明显高于伊乐藻+轮叶黑藻和伊乐藻组,必需氨基酸和苦味氨基酸3组差别不大,伊乐藻组苦味氨基酸含量最高,但不明显。雄蟹肝胰腺中,伊乐藻+轮叶黑藻组必需氨基酸明显低于其他两组,鲜味氨基酸和甜味氨基酸均为伊乐藻组最低,苦味氨基酸3组差别不大,轮叶黑藻组略低于其他两组(表3)。

表1 河蟹肝胰腺基本营养成分

表2 河蟹性腺基本营养成分

表3 河蟹肝胰腺氨基酸组成 克/百克

在雌雄蟹性腺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均为伊乐藻组略低,但无明显差别。雌蟹鲜味氨基酸伊乐藻+黄丝草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甜味氨基酸伊乐藻+黄丝草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雄蟹鲜味氨基酸和甜味氨基酸均以伊乐藻组明显低于其他两组。苦味氨基酸3组无明显差别(表4)。

表4 河蟹性腺氨基酸组成 克/百克

综上所述,本研究3种水草种植模式中,在蛋白质、脂肪及能量的积累方面,3种水草搭配没有表现出明显规律,但在蛋白质积累方面,组合式水草模式普遍优于单一伊乐藻模式,在脂肪积累上,伊乐藻+轮叶黑藻组有利于雄蟹脂肪的积累。从鲜味氨基酸和甜味氨基酸两项指标看,除伊乐藻+轮叶黑藻组在雄蟹性腺甜味氨基酸方面表现出一定优势外,其他数据都表明,伊乐藻+黄丝草组对于河蟹呈现鲜甜口味更具优势。

3.结果分析

养殖环境是决定河蟹生长发育及口味品质的重要方面,而水草则是河蟹养殖水体环境调控和提供适口饵料的重要因素,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提高水体溶氧含量,可以吸收水体中有害的亚硝酸盐以及有机分解物质,还可作为适口饵料增强河蟹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能力,改善决定河蟹口味的营养成分及氨基酸组成。

按照饮食习惯,河蟹一般以鲜甜口味为佳,鲜味氨基酸、甜味氨基酸和苦味氨基酸的水平决定了河蟹鲜甜口味的呈现度,鲜味和甜味氨基酸含量越高,苦味氨基酸含量越低,则鲜甜味越明显,口味越佳。

本研究表明组合型水草比单一型伊乐藻水草种植模式更利于河蟹鲜甜口味的呈现,尤其以伊乐藻+黄丝草的搭配最佳。

猜你喜欢

河蟹甜味水草
河蟹池塘高效混养新模式探析
北方地区湖泊河蟹养殖技术探讨
能抑制甜味的植物
智能精准投饵 河蟹吃饱吃好
黄尾鸟的香味
黄尾鸟的香味
黄尾鸟的香味
吃掉它不如放它回家
水草冒泡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