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建筑文物保护档案管理的思考

2024-01-24孙航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20期
关键词:古建筑文物保护档案管理

孙航

【摘 要】本文围绕古建筑文物保护档案管理的问题和对策展开了讨论。在问题方面,我们分析了技术手段不足、资金不足和人才缺乏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在对策方面,我们重点讨论了如何提升技术手段、增加资金投入、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的措施,以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古建筑文物。最后,我们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为古建筑文物保护档案管理工作贡献力量,共同守护中华文化的宝贵遗产。

【关键词】古建筑;文物保护;档案管理

【中图分类号】K879.1;G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20—214—03

古建筑文物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然而,由于历史原因、环境因素、人为破坏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古建筑和文物面临着严重的威胁。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制定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其中古建筑文物保护档案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通过科学的档案管理,可以有效地记录和保护古建筑和文物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为后代留下珍贵的文化遗产。

一、古建筑文物保护档案管理的概述

古建筑文物档案是对古建筑历史背景、现状和使用情况等信息的采集、分析、研究与评估的记录。以文字、图纸、视频等多种形式详实记录文物起源、历史沿革、建筑特征、相关文献和现状等相关情况。文物保护档案建成后,要随着文物保护工作的进展要经常补充新资料,如日常管理、维护、维修和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具有保存价值的资料,使它不断丰富和完善。

一部古完整的建筑文物保护档案能充分反映出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历史信息,它是地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具体体现。科学管理这些古建筑文物档案能够为古建筑文物的维修和保养提供准确的历史依据,对研究古建筑文物的历史、艺术和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更多的文献资料。通过科学管理古建筑文物档案的全面推进,可以更好地保护我国珍贵的文化遗产,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二、古建筑文物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古建筑文物档案管理意识淡泊

首先,主管部门对古建筑文物档案重视程度不够。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相关部门把重点放在了古建筑文物的保护维修、安全防治和文旅游融合方面的工作,却忽视了古建筑档案资料收集和管理工作,没有清醒的认识到古建筑文物档管理的意义和重要性。这一现象,在基层单位更为突出,例如,在保护维修施工中 施工单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不严格从而造成所用材料记录不实,不完整,施工技术措施记录的数据模糊的,图纸也存在误差,因而不能真实、完整的反映维修保护工程施工中的详细信息,导致文物保护档案资料失真。

其次,文物保护单位的使用单位对古建筑文物档案管理的意义认识不够深刻。古建筑文物保护单位的使用单位和管理部门不统一,文物部门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主管或监管机构,而使用单位却归属不同部门,古建筑文物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多個部门共同协作完成。文物部门按要求建立和管理文物保护档案,但也需要其它使用单位的协助和支持,由于古建筑保护单位的使用单位对这项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没有将日常的中的安防、维护、监测等相关资料及时存入档案,导致文物档案中动态记录不完美,存在留白的现象。

(二)技术手段不足

首先,古建筑文物保护档案管理中缺乏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手段。在古建筑文物保护档案管理中,数字化技术可以将古建筑文物的建筑特点、文物形态、保存情况等信息进行数字化记录和管理,这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和修复古建筑文物。但是,目前我国古建筑文物保护档案管理中数字化技术手段不足,导致很多重要信息无法得到充分记录和保留,给文物保护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其次,古建筑文物保护档案管理中缺乏先进的材料检测技术手段。在古建筑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中,需要对文物的材质进行检测和分析,以便更好地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修复。但是,目前我国古建筑文物保护档案管理中材料检测技术手段相对落后,导致很多文物修复的材料选择不够科学和合理,从而影响了文物保护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最后,古建筑文物保护档案管理中缺乏先进的保护技术手段。在古建筑文物保护档案管理中,保护技术手段是非常关键的,可以有效地延长古建筑文物的使用寿命,提高古建筑文物的保存质量。但是,目前我国古建筑文物保护档案管理中缺乏一些先进的保护技术手段,例如抗震加固技术、疏水技术等,这些技术的缺乏导致古建筑文物的保护工作受到限制。

(三)资金不足

首先,古建筑文物保护档案管理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而这些投入的费用是非常高的。例如,古建筑结构测绘和周边环境勘察,本体维修工程,日常保养、监测、安防记录等工作的开展是古建筑档案建立和管理中的基础工作。这需要大量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进行和维持。

其次,古建筑文物保护档案需要大量的资金来进行研究和开发。例如,建立规范的电子档案,发展数字化技术在文物保护档案管理中广泛的应用。这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研发和实践,以确保数字技术在文物保护档案管理中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最后,古建筑文物保护档案管理需要大量的资金来进行宣传和推广。宣传和推广对于文物保护档案管理的意义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提高公众对文物保护档案管理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促进文物保护档案管理的实施和发展。然而,这也需要大量的资金来进行宣传和推广。

(四)人才缺乏

首先,专业人才缺乏。古建筑文物保护档案管理需要各种专业知识的支持,如古建筑保护、考古、历史和档案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由于文博系统大多数人才只拥有单一的专业技能,复合型人才并不多,有些基层文物部门的文物保护工作只能由缺乏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员完成,导致了这项工作存在开展困难、完成的质量也不高。

其次,缺乏经验。由于人才缺乏,一些基层的文物保护部门缺少专业人员或经验丰富的老专家,在制作档案的过程中仅依靠短期培训学习和一些文件的要求开展工作,导致这项工作完成的不规范、不统一,很难支撑古建筑文物保护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

最后,缺乏团队合作。古建筑文物保护档案的涵盖的内容丰富、记录的形式多样而且还要不断更新、补充动态变化, 一部好的档案需要多个部门的多种专业人才协同完成。在实际工作中这些专业人才来源于不同部门缺乏统一管理,存在协作性差、沟通不及时的现像,致使整个团队的合作效率不高,难以形成一个有效的整体,无法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古建筑文物档案。

三、古建筑文物保护档案管理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对古建筑文物保护档案管理意识

首先,提高主管部门重视程度。健全的制度是实现文物档案完整性、规范化的最有力保障,为了让古建筑文物的管理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有人负责,形成统一的工 作规范,相关部门应该提高对管理古建筑保护档案的重要性的意识,完善古建筑文物管理制度,制定统一的标准、规范,这也可以有效地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和职业。

其次,加强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工作。在完善和执行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文物保护工作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提高公众对文物保护工作的认识和理解。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开展宣传和普及工作,如举办文物保护展览、组织文物保护主题教育活动、开展网络宣传等,让公众深入了解文物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高公众文化遗产保护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提升技术手段

首先,建立完善的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是提升技术手段的重要途径。古建筑文物的保护需要记录大量的文物信息和建筑信息,这些信息需要及时更新和管理。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可以使管理和更新更加高效和方便,同时也可以避免人为操作造成的误差。此外,数字化档案管理系统可以提高档案的保密性和安全性,保证文物档案的完整性和真实性,是文物保护的重要手段。

其次,应用高科技手段提高文物保护的技术水平。目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很多高科技手段被应用到了文物保护中,如激光测量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三维打印技术等等。这些技術手段可以为文物保护提供更加精确和高效的数据支持,可以为文物的修复和保护提供更加科学的方案和方法。同时,这些技术手段也可以提高文物保护的工作效率和准确性,为文物保护提供更好的保障。

最后,建立多方协同合作机制,加强技术资源的共享和合作。文物保护需要跨学科和跨部门的合作,而各个单位之间的技术资源和信息共享是非常必要的。建立多方协同合作机制,可以促进不同领域专家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有效整合各方资源,提高文物保护的工作效率和水平。同时,加强技术资源的共享和合作,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文物保护的成本,为文物保护工作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三)增加资金投入

首先,文物保护档案管理机构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增加资金投入。例如,他们可以积极向社会募捐,向企业和个人发出捐赠呼吁,并提供相应的公益活动和服务。此外,他们还可以积极争取各类基金和专项资金的支持,如国家文物局的文物保护专项资金、文化和旅游部门的文化产业发展基金等。

其次,文物保护档案管理机构可以通过开发文物资源进行商业化运营,以获取资金。他们可以将古建筑文物保护档案中的一些珍贵信息、照片、文献等制作成文化衍生品,如书籍、文创产品、影视作品等,进行销售和推广,以获取一定的收益。此外,他们还可以将古建筑文物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开设相关的旅游景点和项目,吸引更多的游客,进而获取更多的资金支持。

(四)加强人才培养

首先,建立专业化培养体系。建立专业化的古建筑文物保护档案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包括建立本科、硕士和博士等多层次、多领域的古建筑文物保护档案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同时,还应加强与相关专业的联合培养,如历史、建筑、文物修复等领域,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其古建筑文物保护档案管理的能力。与此同时,文物保护工作还可以建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训体系,领导人才到实践中锻炼自己,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成果结合在一起,以此提高人才的综合质量,提升人才的培养实效。

其次,加强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是培养古建筑文物保护档案管理人才的有效途径。应通过实地考察、模拟实践、参观调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其古建筑文物保护档案管理实践经验。此外,还应与实践基地合作,提供学生实践机会,让学生接触到真实的古建筑文物保护档案管理工作,以提高其实践操作能力。

最后,建立激励机制。建立激励机制,是吸引和留住古建筑文物保护档案管理人才的有效措施。应通过加薪、职称晋升、奖励等方式,激励古建筑文物保护档案管理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他们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同时,应建立职业发展通道,让古建筑文物保护档案管理人才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以吸引和留住更多的人才。

四、结语

古建筑文物是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人类智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古建筑文物的保护和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支持。在加强法律法规、提升技术手段、增加资金投入、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采取有效的对策,才能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古建筑文物。相信在不断地努力和探索中,我们能够做好古建筑文物保护档案管理工作,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

参考文献:

[1]张丹荔.古建筑档案利用在文物保护工作中的意义,现状和对策[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18).

[2]高晓龙.浅议古建筑保护档案的收集范围[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9(17).

[3]王庆伟.古建筑档案管理及在古建筑复建中应用研究[J].兰台世界,2020(S1).

[4]刘朝霞.城市发展中的古建筑保护与档案管理工作[J].未来城市设计与运营,2022(12).

[5]张君华.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建筑工程档案的管理控制措施研究[J].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2020(8).

[6]王龙超.关于建筑工程档案资料有效管理策略研究[J].信息周刊,2020(12).

猜你喜欢

古建筑文物保护档案管理
丹江口库区加强文物保护(之一)
古建筑取名有什么讲究
博物馆与近现代中国文物保护
档案管理中的电子档案管理
中国古建筑
档案管理与企业内部控制关系的思考
名胜古迹
山西古建筑修葺与保护
骨角质文物保护研究进展
普陀山古建筑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