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三个平面的视角分析流行语“XX人”构式

2024-01-24闫晗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20期
关键词:构式

【摘 要】网络流行语伴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而出现并被广泛使用,对流行语的研究是语言研究中的重要部分。“XX人”这一构式近年来在网络上流传甚广,本文将会对此结构进行构式分析,包括构式的判定和分类,再以三个平面的视角展开,分析“XX人”构式的句法结构、语义特点和语用环境。

【关键词】三个平面;构式 XX人

【中图分类号】H1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20—193—03

一、流行语”XX人”的构式研究

(一)“XX人”构式的判定

“打工人”是《咬文嚼字》杂志编辑部发布的2020年度十大流行语之一,源自一条自拍视频。在视频中,一位网友做出要出门打工的样子,说道:“勤劳的人已经奔上了塔吊,你却在被窝里伸了伸懒腰,你根本没把自己生活当回事儿。早安,打工人!”他用黑色幽默的方式故意强调自己打工人的身份,这条视频受到了大量的关注和模仿,带火了“打工人”。后来,很多不同行业的不同工作者,均自称“打工人”。“打工人”适用范围不断扩大,指称对象也逐渐多元化,几乎成了各行各业工作者的统称。例如:

①调查显示:仅22%的都市“打工人”每天能睡够8小时

在这篇网络新闻报道中,标题中“打工人”指在都市工作的上班族,与最开始在工地上工作的塔吊操作工已经有了显著差异。

在“打工人”后,越来越多的人使用 “XX人”结构,并以此划分归属。例如:

②“‘双11后遗症”:尾款人被商家和快递“将了一军”。

“尾款人”是伴随着各类双十一商家活动规则出现的一类新名词,指在活动期间在网购平台上先交付商品定金还需要等待支付尾款的一类消费者。

③想“躺赚”?小心沦为网络犯罪“工具人”。

“工具人”指某人在不知情或心甘情愿的情况下,像工具一样被他人使用而不求回报。

语言学家Goldberg对构式作出定义:当且仅当某个结构的整体意义不等于其所有构成部分语义之和时,该结构是一个构式。[1]后来,对构式的定义又有了新的补充:任何语言结构,只要在形式或功能的某个方面不能从其组成部分或其他已知构式中严格预测出来,就可被看作为一个构式。即使是能够被完全预测出来的语言结构,只要有足够的出现频率,也可被视为构式”[2]。也就是说,满足以下两个条件至少其一:一是该语言结构的完整意义能否等于其各组成部分语义的总和。二是该语言结构出现的频率是否足够多。即可判定该语言结构是一个构式。

我们以此规则分析“XX人”这一结构。以“打工人“为例,”在“打工人”这个结构中,前面的“打工”本指做工,多用于临时性的工作;“打工”一词并不常常与“人”搭配,如果要表达“从事体力劳动的人,通常为外来务工人员”这一语义,往往会与词缀“者”搭配,构成“打工者”的结构,“打工人”所表达的更深层的词义,并不能简单地看作是语素“打工”与“人”的简单加和。与“打工人”类似,“XX人”的意义也具有不可预测性,单凭构成成分和语法逻辑不能准确推导出它们完整的意义,满足上述归纳的第一个条件。此外,作为网络流行语,“XX人”这一结构必然已经有了一定的传播和使用范围,存在一定的出现规模。因而也满足上述的第二个条件。根据Goldberg对构式的定义,“XX人”既是如今常见的流行语表达式,也是一个典型的“构式”。

(二)构式“XX人”的分类

通过对近几年的网络平台的流行语筛选,选取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XX人”为研究对象,发现此类构式流行语大致上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与实际职业相关的人。如:蜘蛛人,指工作在高楼玻璃幕墙上的清洁工。

(2)当前参与某一活动或者处在某种状态中的人。如:考研人、教资人、早八人,分别指政正在备考研究生入学考试、教师资格证考试、早上八点挣扎着起床,上早课的大学生们。通常这类“XX人”对某个具体的人的称谓周期较短,活动结束或者状态终止,则不再使用。

(3)有着某种特定的社会身份或者笼统的工作者。如:打工人、社会人,后者指走上社会的并且有一定的社会阅历的工作者,与“学生”这一身份相对。

(4)形容某种生活习惯或方式。如:拼单人、追剧人、熬夜人、奶茶人,分别指买东西喜欢找人拼单、爱好追剧、习惯熬夜、爱喝奶茶的人。与第二类“XX人”具有的临时性质不同,这类“XX人”往往长期有着某种不易改变的习惯或者爱好。

(5)有着某种性格特质的人。如:社恐人、祖安人、阴阳人,分别指内向而恐惧与外界社交、性格暴躁言语粗鄙、说话阴阳怪气或者言行不一的两面派。

此外,还有一类特殊的“XX人”,指代的对象不是真的人类而是动物,例如:“喵星人”“汪星人”等。“喵星”“汪星”也是网络用语,假想猫和狗都是从遥远的外星而来。这类“XX人”指代的对象并不是人类,下文暂不作分析。

二、从三个平面的视角分析流行语“XX人”

(一)句法结构

“XX人”构式可以拆解为“XX”和“人”两个部分,两部分为定中关系。前面的“XX”部分,从音节的角度看,双音节词占绝对优势,单音节和多音节词不多(如:狼人、凡尔赛人等)。从词性上看,多为名词、动词及动词性结构,也有少数形容词。

1.名词

当“XX”为名词时,往往使用一个典型且带有特征性的语素,代表某个整体。使用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机制尤其可以很好的解释这种现象。转喻是指相近或相关的具有差异的认知域中,两种事物间的代替关系。[3]转喻类似于修辞手法中的借代,强调相邻性。因而常常用局部替代整体或整体的各个部分。例如:

④被“拉长”的“双十一”:年轻“尾款人”在精打细算。

⑤男子自愿做“工具人”,鼓勵实习生女朋友扎针。

⑥没有困难的早课,只有勇敢的早八人!

2.动词或动词性结构

动词或动词性结构在“XX人”构式中出现频率最高,流行也极为广泛。尤其广泛出现在前文列举的构式“XX人”的分类中的第2—4类,与社会身份、生活习惯、爱好、正在参与的某种活动或身处于某种状态等相关。

⑦00后职场人尽显“Z世代”的职场个性,仿佛活成了所有“打工人”向往的样子。

⑧真香!没有一个干饭人可以抵挡丝苗米。

3.形容词

出现在“XX人”构式中的形容词比较少,多指一些人际交往中的特殊群体,除了下例以外还有透明人、虚拟人等。

⑨这里有个老实人,大家快来欺负他。

(二)语义特点

仍以“打工人”为例,代表“从事临时性体力劳动的外来务工者”的含义早已有之,这个语义大致上可以拆解为[临时性]、[体力劳动]、[外来者]三个义项。该构式得以流行,相当程度的原因是广大网友对其背后含义的广泛而深刻的认同。“打工人”本义所指代的群体原本只是网民中的一小部分。因此,此构式广泛流行于网络的语义一定和互联网重度使用者的某些属性高度相关。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陪伴下长大的年轻人们逐渐走上了工作岗位。以典型办公室白领为例,由于大城市的人才虹吸效应,他们去往工作机会更多的大城市,符合[外来者]这一义项;年轻人相对而言更富有冒险精神,相较稳定平淡的体制工作,更加青睐充满挑战的合同企业工作,符合[临时性]这一义项;又由于他们年纪尚小,资历不足,很多人身处相对基础的岗位上,工作也相对繁杂琐碎,在精力分配上,有一定的体力要求,符合[体力劳动]这一义项。虽然客观上,白领工作与传统意义上的“打工人”相去甚远,可在某种意义上,又有不少相似之处,因此很多年轻白领看到“打工人”时,有很强的代入感,会以“打工人”来自嘲。因此,“打工人”在被使用的过程中,适用范围会逐渐扩大,指称对象更趋于多元,进而演化成几乎各行各业劳动者的统称。

除了“打工人”以外,在“XX人”构式中,“人”的语义抽象成了与“X”相关的某一类人,前文已经分析过,“XX”可以是物品、现象等名词,也可以是动作、行为等动词。 “人”作为构式的中心语,通常语义重点应在“人”上,但实际上“XX人”构式的整体意义由“XX”决定。在色彩意义上,和“打工人”语义中的自嘲类似,“XX人”常具有一定的调侃意味。不过在自我调侃的同时,也往往体现出一定的积极含义,在压力和辛劳之下,也没有安然“躺平”,而是自行排解,继续前行。因此此构式也带有一定积极的、“艰苦奋斗”式的自我激励的意味。更加具体的语义还需要在相对应的语境中识解。

(三)语用环境

“XX人”作为一个整体表达式,表达的是构式义,体现了说话人对情景的识解,具有典型的语境适切度。[4]那么我们在考察一个构式时,不但要解析构式语块、揭示构式义、寻找构式理据,更要说明构式的语境适切度。特别是对于流行语来说,对语用环境的讨论非常重要。经过分析,“XX人”构式主要存在于以下三个语用环境中。

1.网络交际环境

“XX人”产生并流行于网络环境,网络仍是该构式流行和传播的主要载体。不管是网络上公开的讨论还是用户私下的交流,“XX人”的身影随处可见。由于该构式起源于网络,天然具有一定适合传播的土壤,而且构式内容十分灵活,具有广泛的语境适切度,再加上其语义中带有一些自我调侃而又不甘心妥协的微妙意味,很精准地拿捏了网络“冲浪人”的心理预设,因此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网络流行语环境中传播开来。

2.口语环境

很多网络流行语有着向口语转变的趋势,“XX人”就是如此,“XX人”构式具有流行语的口语化特点,因此可以广泛进入人们的日常交际中。在笔者的日常生活中,很多同学会在不经意间使用这个构式。另外,随着短视频平台用户的急剧增多,每天都会有海量的短视频被发布和播放,其中有大量反映日常生活的内容,抛开短视频的发布环境是网络环境不谈,视频中的语境可以被定义为日常的口语环境,该构式在网络上流行的原因同样也可以类比到口语中,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XX人”构式就目前而言,在口语环境中仍然有着非常旺盛的生命力。

3.书面语

网络流行语在严肃性上往往不比传统的书面语,因此相较于上述两个环境,“XX人”在书面语中出现的频率就低很多了,多出现在一些新闻或者文章的标题中,这个除了上述分析的原因以外,还离不开其本身具有的凝练和概括性,符合标题对简洁性的要求,同时其自身也存在一定的趣味性,更加吸引读者。

综上所述,流行语“XX人”构式能普遍存在于上诉三个语用环境中,主要原因在于(1)起源并流行于互联网,具备广泛传播和使用的先天条件;(2)该构式可以根据不同语境,灵活改变语义,具有广泛的适配性;(3)语义微妙,符合使用者的心理预期;(4)构式形式简单,意义凝练,有一定的趣味性。这几点也是流行语“XX人”本身的特点。

三、结语

本文从流行语“XX人”构式出发,先从构式语法的角度分析了该流行语成为构式的两个原因和构式的五种不同类型。又从语法分析三个平面的视角分析了该构式的句法结构、语义特点和語用环境,最后根据其特点总结了该构式流行的原因。

参考文献:

[1][4]Adele.E.Goldberg.构式: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M].吴海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Adele.E.Goldberg.运作中的构式:语言概括的本质[M].吴海波,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3]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5]陆俭明.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再到语法构式[J].当代修辞学,2016(1).

[6]沈颖.认知构式语法视角下的网络新词语义变异研究[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7]汪明新.汉语流行语“XX人”的构式研究及其二语教学启示[D].广州: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22.

作者简介:闫晗(1994—),男,汉族,山西大同人,硕士研究生在读,山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构式
“不可推导性”作为标准的虚妄:兼评“修辞构式观”
“要多X有多X”的构式分析
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再到语法构式
主观性在口语构式中的非常规表达——以口语构式“V+他2+NumP”为例
“XV的(不)是Y”构式探微
舟山话中的修辞构式“X勒呒处去”
“有一种X叫Y”构式的语义认知考察*——从语法构式到修辞构式的接口探索
当代流行构式“X也Y”研究
认知构式语法
从构式理论、三层语法看辞格构式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