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声部合唱在中学音乐唱歌课中的应用

2024-01-24范如意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20期
关键词:音乐素养合唱教学

【摘 要】在中学音乐课程中,多声部合唱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不仅是一种歌唱形式,更重要的是可以锻炼学生团队间的协作能力、集体意识和提升学生的综合音乐素养;同时科学的合唱方法亦可对中学生变声期过渡起到作用。

【关键词】中学多声部合唱;唱歌课;合唱教学;音乐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20—148—03

合唱作为歌唱艺术的一种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自于欧洲中世纪音乐,而中国的合唱音乐教育的萌芽始于中国近代的学堂乐歌时期,属李叔同和沈心工在这一时期的贡献最大。五四运动后,歌唱运动蓬勃发展,合唱艺术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新中国成立以后教育部颁布了一套完整的中学音乐教学大纲,随着国家政策、师资力量和教材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多声部合唱教学也成为中学音乐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一、中学多声部合唱的艺术特点

中学时期的多声部合唱特点与其他时期不尽相同,中学学生已初步学习基本音乐理论知识,并具备一定程度的音乐欣赏与理解能力,对于音乐材料基本属性的认识和音响听觉敏锐性都得到了较大提升。与之对应的音乐合唱形式也从小学时期以单声部齐唱为主的合唱形式继而转入到多声部合唱的范畴。此时期多声部合唱的形式以男、女二声部或四声部合唱为主,而中学时期的学生正处于一个特殊的换声阶段,处理好学生换声期时的发声方法、嗓音保护与多声部合唱听觉良好性原则之间的统一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学多声部合唱的声音特点

中学时代一般泛指初高中时代,学生的年龄一般处于12—18岁之间,此阶段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基本处于初中二年级下学期之前,在此期间的男生大多数还没有开始进入变声期,而女生一般也没有在生理上出现太大的变化。此时学生的音色比较单纯,明亮,清澈,其所能对合唱作品的完整性处理上也会有比较好的效果。

第二个时期基本处于初中二年级下学期到高中一年级结束,这一阶段男生大多数处于变声期之间,而女生也进入发育的生理期。部分男生的音色会在此期间发生变化,嗓音条件不稳定;而女生进入新的生理发育阶段后其身体各方面也会有所变化,当然也包括嗓音条件。在这一阶段,一定要选择适合此阶段学生的合唱作品(如作品长度、整体音区覆盖、节奏型难度、速度快慢以及情感表达类型等),并且要由专业教师用科学的方法来组织学生进行学习和演唱。这样可以顺利帮助学生度过变声期,并且对保护嗓音条件也会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反之则可能会对学生的嗓音条件产生危害。

第三个时期基本处于高中二年级至高中三年级,这一阶段男女生的嗓音条件都已基本成型,音色变得更加的饱满,对于合唱作品感情的处理和把握也较前两个阶段有了质的提升。此阶段的学生通过前面两个阶段关于演唱方法的科学练习以及对多声部合唱的整体理解,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慢慢的向着难度稍高、感情丰富的合唱曲目过渡,从而可以顺利的完成中学多声部合唱的教学目标与要求。

(二)中学多声部合唱的声部特点

中学的多声部合唱由于学生的年龄大致位于12—18岁,由于男生经历变声期的声音变化条件较大,所以中学的多声部合唱应主要以女生为主体,男生起辅助作用。如有男生善于运用弱声和假声,也可以让其参与其中;一定程度上,如果合唱曲目适合,还可以让善于弱声和假声的男同学领唱相应的段落。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尽量让学生们(尤其是男生)接触和有效的假声和弱声练习,对学生可以顺利渡过变声期会起到关键作用。此阶段教师要注意不能让男生禁声,这举不但会让男同学得不到相应的歌唱锻炼,反而还会一定程度上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对音乐的热爱,应采用符合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教学方法来积极的让男同学也参与到多声部合唱的大家庭中来。

二、中学多声部合唱的教学方法与审美情趣培养

音乐作为听觉的艺术,其首先必要坚持听觉为先的原则。通过用“耳“欣赏优秀的音乐多声部合唱作品,培养学生的听觉审美感知,使其在健康的音乐艺术氛围下成长。所以中学的多声部合唱教学方法要独特的适应中学生的审美情趣与其心理特征,将其教学方法与审美情趣巧妙的结合起来。

(一)中学多声部合唱教学计划的制定

从我国当前的中学音乐教育改革的热潮中,教师不仅需要单纯的教授好合唱知识,还需要把德、智、体、美、劳五大理念贯穿在的合唱教学中,从而可以让学生们不仅学习到专业的音乐知识、培养审美情趣,还可以提升综合素质,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目前我国的中学多声部合唱理论研究已经成绩显著,但真正能把理论和实际联系起来的合唱课程还很匮乏。以往单纯的灌注式与排练式合唱教学已不适应当代的中学生,教师应平时善于发现当代中学生的特点和长处,扬长避短,使得合唱队中的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清楚的找到自己的定位,发挥出合唱的完整性。“重视感情陶冶,追求音色美好”是合唱藝术教育的首要目标。教学计划应以此为核心,向其他方面呈扩散趋势。不应以单纯的教授方法技巧来作为多声部合唱的中心任务,这样往往会造成学生对于作品、对于合唱的厌倦心理,产生枯燥和痛苦感。

(二)选择符合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合唱作品

中学生正值青少年,根据实际符合中学生身心健康的作品是十分重要的。除了在特定的节日或活动中会演唱符合节日活动的合唱曲目外,当下学校的排练和课程没有必要让同学们反复练习类似的作品,其难度较大,这样不但会对学生的声带造成破坏,也同时伴随着学生演唱困难,反而会打消学生学习合唱的积极性。在选择合唱曲目时,教师应善于发掘中学生自身所具有的特点,选择合乎他们审美情趣的合唱作品,这样会提高学生们对于合唱的喜爱和积极性,同时在排练过程中的心理疲惫感也会降低。当热爱一项工作时,我们会废寝忘食的去做自身所热爱的事情,合唱亦是如此。要选择符合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合唱曲目,让他们热爱合唱,喜欢合唱。

(三)注重培养中学生合唱的实践创造能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再好的理论方法经不住实践的检验也是徒劳的,合唱也不例外。多声部合唱的学习不是被动的为了让同学们学会合唱作品,其首要目的是为了锻炼和培养同学们的实践创造力、团结能力和审美情趣。我国目前传统的以灌注式和排练式为主的老式传统的合唱教学方法会严重的削弱学生对于合唱课程的热爱,而以这样的方式训练出来的学生其实践创造能力是十分有限的。

首先,教师除了在进行日常的教唱曲目和传授乐理知识外,在学习完后还应该留给学生们一定的时间去充分的思考,形成举一反三的能力,让学生在下面进行适当的即兴创编,发挥出每个孩子的才能。其次,教师要有自己的实践判断能力,要在课堂中敢于创新,要灵活的把教材中原本无法实现的理论版块与实践结合起来,变得有可操作性,制定有实践特点的中学多声部合唱课程,才能真正的把学生的优势发挥出来。然后教师应基于当代的认知科学方法,主动的让合唱艺术与“数字化多媒体、互联网+”等设备或技术相结合。多媒体可以搜集合唱的音频、视频等资料,供学生们学习和欣赏。音乐与多媒体教学的结合,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是属于新时代的产物,也是一次伟大的革新。它直接拉近了老师与学生,学生与作品之间的距离,使得三点联系起来,从而达到一个统一的整体。

三、中学多声部合唱教学的具体运用

优秀的多声部合唱演绎不仅是能靠学生的嗓音条件就可以完整诠释一首合唱曲目,其中还要有着科学的训练方法(如歌唱姿势、呼吸、音准、声部平衡等方面)和专业教师的指导,才能让一首合唱作品表达出它的初衷。

(一)正确的歌唱姿势

合唱中的歌唱姿势一般分为站姿和坐姿。在正式的演出中我们往往是选用站姿,而在平时的日常排练中,我们通常是选用坐姿来进行训练。

其一,站姿训练:站姿是我们在正式演出的合唱团中最常用的一种姿势,学生在站立时应该双臂自然下垂,双腿站立自然,双手缓慢放松,自己的身体和头部要保持直立的状态,切勿抬下巴。平常在排练时,整个身体要保持自然放松的状态,但上身要稍微有一定的紧张度,不过不要过分的紧张,可能会使得身体僵硬,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

其二,坐姿训练:坐姿是我们在日常排练中最常用的一种姿势,平时在保持坐姿的时候我们一般都是保持一种相对放松的状态,但不能是绝对的放松,坐姿训练和站姿训练一样都要保持身体上一定的紧张感。所以教师在训练中应让学生保持浅坐的坐姿,从而让学生可以在不做任何调整的状况下可以直接站立。

(二)呼吸及发声训练

首先,在中学多声部合唱教学中,正确的呼吸方式异常重要,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学时代的学生会经历变声期,其在变声期间的嗓音保护尤为重要,切不可在变声期间让同学们用错误的呼吸方法进行歌唱,否则可能会对学生的声带造成破坏。平时我们正常的呼吸以吸到胸腔部分为多,这是因为我们在一般情况下,中近距离也不用去刻意或大声的喊叫。但在进行多声部合唱发声时,其不与我们平时说话相同,也不与我们在演唱一首独唱歌曲时相同。多声部合唱最重要的是讲究声音与声音间,声音与声部间的平衡和稳定,而正确的呼吸方式则可以让整个合唱队的稳定性事半功倍。在教学和演唱过程中,学生应用腹部吸气,吸入腹部,然后均匀的使用。切勿将气息全部积累到胸腔,呼吸的时候同时切记肩膀不要上怂,否则时间一长学生会养成错误的呼吸方法,影响歌唱的稳定性。

再之,一个好的多声部合唱班子会有好的发声训练,这也是协调各学生音色之间最好的平衡训练。考虑到中学学生会有变声期,所以在练习发声时应小声或弱声进行练习,不需要大声训练。应从音阶开始,逐步地升高,当达到较高的音区时,教师可以适当的引导学生学习和使用弱声来进行演唱,然后再返回。在此之间要注意音色与音量的平衡度,通过发声训练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两个问题。

(三)共鸣与音准训练

多声部合唱中的共鸣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生的共鸣训练好不好直接会影响到整首合唱曲目声音的饱和度和完整度。

第一,中学生在声音的共鸣训练中应该首先把中音区掌握,然后逐渐的往高音区过渡,可以用弱声的方法小声的演唱高音区,不可大声,因为处于变声期的中学生声带脆弱,方法错误就会对声带造成伤害。在此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学习“打哈欠”的方法和感觉来往高音区过渡,让学生找到正确的高位置,才能把最好的高音演唱出来。最后再让学生学习主要用胸腔发声的低音区,因为如果一开始就过多的接触低音区,如果方法不正确的话,可能会出现压舌根或者压喉嚨的错误行为。而且,即使是练习低音区,也应该是尽量的用唱高音区的方法使头腔和胸腔同时发声,来寻找高位置后再练习。

第二,音乐之中对于音准的掌握可谓是最重要的要素之一,但对于多声部合唱而言,绝对不只是把音唱准这么简单。相比之下,齐唱的方式也许简单一些,因为学生唱的相当于是只有一个声部的合唱,但当合唱作品上升到二声部、三声部、四声部或更多声部时,对于每个声部的音准要求就越高,声部越多,难度也自然的会加大。

多声部合唱中,学生的任务不仅仅只是唱好自己的声部,还应尽量去熟悉其他声部的节奏,节拍和旋律等音响材料,只有这样,才能够把整个合唱团队成员间的配合发挥到最大化。另外,在多声部合唱中,学生还要养成一种抗干扰能力,有时我们经常会发现,某个学生唱自己声部时明明具有相对音准,但只要再加一个声部自己的声部就会唱不准;这就是因为学生容易受到其他声部的影响,从而使自己原来唱的声部变得不稳定或跟着另一个声部走音,这种现象往往是出现在男低或女低声部,低声部容易受到高声部旋律特征的影响。因此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不仅要对自己声部唱的非常熟练,同时还要养成一种较好的内心音感能力来免于其他声部的影响。但两者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我们既要聆听和寻求各声部间的融合,也要在其他声部的声响下找到自己声部的特色。

综上,音乐教育不仅是唱歌弹琴,更重要的是锤炼学生的品德,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学生在练习多声部合唱作品的同时,也在慢慢的影响着学生的三观,从而培养他们的集体意识、音乐审美情趣等优秀品质;此外中学的多声部合唱教学还可以帮助学生顺利的渡过变声期,找准自己在合唱中的位置,把握自己的嗓音条件为之后的发展找准定位,逐渐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热爱国家、热爱社会、热爱音乐的祖国花朵,实现自己真正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宝莉.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上好中学音乐欣赏课[J].中国音乐教育,2006(5).

[2]缪裴言.重视并加强合唱教学——对中小学合唱教学的思考与建议[J].中国音乐教育,2016(2).

作者简介:范如意(1999—),男,汉族,山东临沂人,硕士研究生在读,青岛大学,研究方向为音乐与舞蹈学(视唱练耳教法)。

猜你喜欢

音乐素养合唱教学
浅谈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向音乐老师学习
生本理念下的高中音乐合唱教学
高校钢琴教育中提高学生音乐素养的有效途径分析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试论普通高等学校高中学生的专业音乐审美的培养
多元融合打造音乐戏曲教学崭新课型探究
民歌融入音乐课的教学思考
音乐合唱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路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