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及对策
2024-01-24高畅
【摘 要】音乐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学生毕业后就业难问题普遍存在,尤其是在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加的趋势下,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问题逐渐成为关注重点。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以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为核心,深入分析就业现状,并提出相关对策,希望为音乐教育毕业生就业难问题起到微薄帮助。
【关键词】高校教育;音乐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7.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20—136—03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的加快,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明显下降,学生毕业后就业难度较大。另一方面,音乐教育的毕业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随着国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音乐艺术的发展空间和社会需求也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音乐素养和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高层次人才。然而,从全国范围看,音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并未得到彻底解决。但总体来看,全国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就业问题依然存在。
一、音乐教育专业就业前景与方向
(一)音乐教育专业就业前景
音乐教育的职业前景很好。从大部分大学音乐系的就业情况来看,该系毕业生的就业率很高。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在不同教育系统及相关部门从事教学、科研和教学工作。根据我国教育建设和改革的需要,培养具有良好音乐素养和教学能力的专业人才,专业毕业生不仅需要适应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系统掌握音乐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且也需要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教学研究。中小学音乐教育新课程改革后,可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音乐教育就业情况分析显示,音乐教育平均工资为6720元。音乐教育工资按工龄和工龄计算,0—2年5270元,3—5年7670元[1]。
(二)音乐教育专业就业方向
(1)成人教育。IMEDIA发布的《2021—2022年中国音乐教育市场趋势研究》显示,音乐教育市场各项数据均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2021年,中国音乐教育市场规模将达到11338亿元。其中,2021年学龄前儿童市场规模为528.7亿元。这一直是家长们的热门话题,为孩子带来更好的音乐教育和发展更多的技能。近年来,成人音乐教育也成为音乐教育领域的发展趋势。主要的钢琴培训机构一直在为成人开设课程。无论是出于兴趣的发展还是其他的人生目的,这都意味着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提高专业度。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想在高中或大学工作,资格要求会更加严苛,音乐教育的学术要求是硕士学位,对于希望进入公立大学的学生,尤其是中小学城市发展的学生,如果他们能拿到博士学位,或者有留学经历,都将提高他们的专业度,使他们变成国内高校音乐领域非常紧缺的人才。需要提醒的是,作为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一定要选择艺术和教育能力突出的大学。如果他们想进入学术要求高的大学校,他们也会更关心学校的整体品牌和影响力。
(三)未来音乐教育就业方向
当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结业后,如果仍然对表演声乐或器乐感兴趣,并且有自己的特长,仍然可以在表演行业发展。或者,可以在更广泛的文化领域工作,比如音乐制作、音乐编曲,甚至相关的文创项目。如果想往更深的方向发展,学术路径也是音乐教育专业硕士毕业后获得博士学位的比较好的选择。
二、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高等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创新能力,才能在音乐教育领域大显身手。此外,学生必须具有较高的组织管理水平,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音乐教育教学。但从近几年的就业情况来看,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度大,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2]。
(一)就业方向过窄
在许多高校,音乐专业分为两个主要领域:音乐学和音乐表演,这意味着学生更侧重于声乐或钢琴。虽然有器乐、舞蹈、音乐制作等课程,但学生不是专业生,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用人单位通常将音乐专业毕业生定位为文艺基础,如学校、企事业单位或文艺团体的音乐教师。在一项研究中,发现一所学校需要一到两名音乐教师。据调查,2019年,安徽某高校108名畢业生中,仅有1人进入民办中学,5人进入中学,1人进入小学,1人进入幼儿园。有的学生进入民营钢琴培训机构,灵活地当老师或在大型酒店工作,弹唱。其余学生进入银行、保险、广播和商业公司等行业。
(二)就业观念过于陈旧
调查发现,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在失业人口中仍占一定比例。他们辞职是因为他们的工作、工资等没有达到他们设定的目标。很多同学仍然秉持着“等着靠着”的观念,希望能到工作稳定、工资高、条件好的单位工作,尤其是在发达城市。毕竟这样的单位数量有限,竞争激烈,只能是毕业生的一厢情愿。一些同学也持观望态度。一些学生联系了他们的系主任,被告知要签合同,但此时学生一再犹豫要不要签,生怕自己失去了以后最好的机会,等到学业结束了再决定去哪里。但最终没有遇到好的单位,错失了之前的机会[3]。
(三)学生综合素质未提高
音乐学院招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导致毕业生整体素质下降。近年来,全国各地开设了专业的艺术班,形成了庞大的艺术考试储备。此外,各大大学都增设了音乐系,学生人数翻了一番。但是,作为一个特殊的专业,音乐专业的教学形式有其自身的特点。例如,声乐、钢琴等,应该采用一对一的方式进行教学。但目前,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教学设备和师资力量跟不上,造成了目前“一对四”的教学模式。分配给学生的学习时间逐渐减少,教师的教学理念正在从精英主义转向大众主义。这导致学生的专业和综合素质下降,导致用人单位对音乐专业毕业生的专业工作不满意,导致毕业生就业困难。
三、高校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对策
(一)推动高等教育革新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一支强大的师资队伍是教改成败的关键。但是,高等师范教育尚未形成与基础教育发展改革相适应的办学模式,继续沿用以往的办学模式。(1)高等师范学校音乐教育教师与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师存在或多或少的差距。通过调查和反馈,很多学生毕业后都觉得中小学音乐教育比较欠缺。为什么?从问卷调查中可以发现,过去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重在学习技能而不是学习教育理论,缺乏对基础教育的理解和交流。因此,在师范院校学习音乐的教師无法与基础教育所需的教师成功对接。(2)随着师范院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音乐教学法”模式的统一理论纲要越来越不能适应现代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的需要和社会对高水平教学的需求,培养出优质创新的音乐教育专业人才。针对中小学音乐教育的重大改革,高等音乐教育应根据中小学音乐教学改革的需要,与时俱进,掌握最新发展的音乐教育方法。并结合现有的教学方法,开展一系列教育模式改革,定期开展中小学教学实践活动,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合格的中小学音乐教育教师[4]。
(二)以市场为导向优化课程
音乐院校要按照新课程标准,以中小学课程为主。结合新世纪中小学音乐教育发展需要,以进一步解决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就业问题为切入点。(1)师范类音乐专业教学大纲十分注重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的教学,每一堂课、每一场演出、每一场考试都围绕这一点展开。从民俗到戏曲,从国内到国外,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把“师”培养成“演员”,但对童声的研究却少之又少。众所周知,幼儿正处于身心发育阶段,声音正处于变音期,声带容易疲劳。这时,保证他们的训练科学有效就显得尤为重要。这就要求把《儿童心理学》、《少儿声乐训练》等研究性课程纳入师范院校的音乐教育中,及时纠正教师在声乐教学中的失误。使教师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声乐教学水平。(2)作为音乐教师,即兴伴奏和歌唱课是非常重要的一课。而师范大学音乐教育中开设的即兴伴奏课程,大多为一学年甚至一个学期,采取“大课”的形式。这就导致钢琴功底好的学生都不能弹好即兴伴奏,更何况是钢琴功底不好的学生。因此,校方应增加可作为钢琴课一对一教授的即兴伴奏课。(3)掌握芭蕾舞、民族舞等领域技能。高校舞蹈课的舞蹈教学内容,对于师范院校音乐专业毕业生未来教学道路而言,会起到帮助作用。基础知识和技能是需要学习的,但作为一名中小学音乐教师,更要懂得“教”。这就要求高等师范院校在日常舞蹈培训中加入与少儿舞蹈训练相关的课程,如《少儿体育》《少儿舞蹈编导训练》等。
(三)明确就业理念
在当前就业困难的情况下,音乐教育专业的毕业生要能够相互理解,正确择业。所谓知己知彼,就是要正确分析自己的能力,深入了解劳动力市场的结构。一方面,绝大多数毕业生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导致用人单位屡屡抱怨毕业生往往期望值高,技能低,能力不足。另一方面,对行业整体情况、部门、团队、战略发展、行业前景、与行业相关或可能相关的利弊缺乏相对宏观、全面的了解。他们通常只看雇主的薪水和福利。高校要引导毕业生明确目标,静下心来,为就业前的长期战做好准备。当他们在就业中遇到困难时,要能够及时转移情绪,调整心态。此外,毕业生应树立科学、正确的择业观,相应调整就业预期,尽量考虑能发挥自身优势、适合自身发展或施展才华的地方。要改变传统就业观念,拓宽就业视野,“先就业,后择业”。 “没有学校就没有老师”“只有公立学校没有民办学校”的陈旧观念只会导致就业混乱、错失良机[5]。
(四)提高专业毕业生综合能力
音乐教育的毕业生往往较难竞争工作。由于中小学要求毕业生“一心多用”,音乐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在音乐方面的表现要优于师范生。但在表演方面,如钢琴、声乐、小器乐等,以及学校管弦乐团、合唱团等的组建,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远不及专业音乐学校的毕业生.为提高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高校应教育学生放弃专业“主体”意识,全面提高个人素质,使他们成长为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发展。鼓励学生掌握不同的音乐技巧,掌握不同的音乐技巧,具备舞台和舞台的综合素质。
(五)规划就业方向
高校要突出人才培养的专业性和适用性,通过市场调研和形势分析优化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的专业方向和目标,通过部署和发展形成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特色的发展,内涵的发展。同时,要注重实践教学和实践训练,通过校企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机会,调整和增加必要的专业技术课程和实践实习项目。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和专业适应能力。要适应当前产业转型调整和企业对人力资源需求的变化,将其转化为教学活动,吸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紧缺的高素质人才。学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专题讲座等方式,让更多的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的优势,创造对毕业生的兴趣和兴趣。毕业季可多举办双向选拔班,邀请学生进出,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要以学生为中心,联合行政、教学、后勤等部门,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积极帮助就业困难学生,确保每一位毕业生就业成功,既是学校的职责所在,也是提高学校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有力手段[6]。
四、结语
针对当前音乐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高校应积极培养音乐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注重就业策略研究,充分了解就业形势,确保社会互动。对就业问题有更深入思考和理解的学校和毕业生。他们要拓宽就业思路,提高就业能力,保持良好的就业心态,多岗位寻找合适的岗位和阶段,获得更多的机会。
参考文献:
[1]鲁晓.高师音乐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以沈阳大学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为例[J].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
[2]肖志丹.音乐教育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的现状与对策分析[J].音乐教育与创作,2021(1).
[3]漆红旗.高职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声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1(4).
[4]王晓岩.浅谈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对策[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社会科学,2021(4).
[5]元宁宁,张雯雯,胡俊平,等.“双减”政策下普通高校化学类师范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和对策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2022(5).
[6]孙芳.高校音乐教育硕士“专、教、研”多元化培养模式的应用研究[J].大众文艺,2021(2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2年度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专业认证背景下以学生中心为理念的音乐教育专业就业指导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SJGY20220450)。
作者简介:高畅(1991—),女,蒙古族,黑龙江佳木斯人,硕士,佳木斯大学音乐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音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