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赋能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基本内涵、逻辑理路与实践转向

2024-01-23李若洋钟亚平吴彰忠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全民高质量数字

李若洋,钟亚平,吴彰忠

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是加快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基石和关键表征,是顺应人民对高品质生活期待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中国式体育现代化的应然之举。步入新发展阶段,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数字技术的社会化应用和普惠化服务。《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关于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利用数字技术提升全民健身智慧化、科学化水平,推动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体育领域的广泛融合,大幅提升了全民健身的科学化程度,为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技术与要素的双向支撑。已有文献围绕数字技术在智慧场馆应用[1]、公共服务供给[2]、智慧社区建设3]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为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然而,现有研究多采用微观视角,聚焦具体问题进行分析,对数字赋能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的整体逻辑和实践转向还缺乏研究。鉴于此,本研究系统阐释了数字赋能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进一步提出了其实践转向,以厘清数字技术“以何、何以、如何”赋能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

1 数字赋能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1.1 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内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目前,学界对高质量发展的研究主要秉持“经济发展观”“系统平衡观”和“民生指向观”三种观点,对发展的“充分性”“均衡性”和“人民合意性”进行了探讨,期望通过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引领“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从而破解发展从“有没有”转向“优不优”过程中的重大战略问题[4]。在体育领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对新时期的全民健身作出重大部署,先后颁布了《“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修订了《全民健身条例》、制定了《全民健身计划》,为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本研究认为,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体育现代化的底色和支撑。宏观层面,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紧扣新发展理念,着眼于治理理念提升、治理模式转型和决策方式转变,是形成服务健康中国与体育强国的重要抓手;中观层面,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充分、均衡的发展,是持续扩大供给规模、不断优化供给结构,以创新驱动服务质量提升的发展;微观层面,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精准把握群众健身需求、主动迎合群众健身需求、科学满足群众健身需求,为全面发展创造条件,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1.2 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民健身以国家战略为定位,实现了全方位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与此同时,囿于多方面原因,我国全民健身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宏观层面,政府、社会、市场多元协作的全民健身治理格局尚未形成[5]。体育行政部门还存在职能定位不清晰、职能转变不到位的问题,社会和市场的参与活力尚未充分激活[6],跨部门、跨主体之间的资源调动和整合能力不足。(2)中观层面,全民健身服务资源调配多依赖于精英主导、行政支配和经验驱动,存在片面性、碎片化、粗放式等缺陷。区域、城乡和人群健身资源分布不均衡、布局不合理,“供非所需”“供超所需”“供欠所需”的现象还时有发生[7]。(3)微观层面,全民健身服务质量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场地设施载体陈旧老化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8],全民健身赛事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创新不够,服务产品亟待丰富。

1.3 数字赋能全民健身的价值意蕴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推动数字生产力成为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学界以为,数字赋能包含了数字要素赋能和数字技术赋能两个方面。作为要素的“数字赋能”强调数字在突破时空限制、打通交易壁垒、化解信息孤岛、促进要素流通和降低交易成本等方面的作用[9];基于技术的“数字赋能”,侧重技术整合对服务流程的优化,突出“人—机—物”连接和运行能力对服务质量的提升效果[10]。数字赋能全民健身的价值意蕴主要体现在:(1)海量数据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能够重塑服务流程,突破管理壁垒,打破信息孤岛,推动产业升级,促进融合发展。(2)数字技术应用加速了全民健身从网络化向智能化的跃迁。依赖于交互学习和记忆、基于推理和知识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为全民健身带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数字赋能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是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技术为基础,以数据信息为关键生产要素,通过数字技术与全民健身的深度融合,来实现全民健身服务更加精准智能、供给更加全面均衡和治理更加科学高效的发展目标。

2 数字赋能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

承前所述,本文分别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提出数字赋能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其中,(1)宏观层面,基于数字治理理论,从理念提升、模式转换和决策升级三个方面出发,认为数字赋能实现了全民健身“智”与“治”的高效融合;(2)中观层面,以新公共服务理论作为支撑,从供需维度入手,提出数字赋能推动了全民健身“供”与“需”的精准匹配[11];

(3)微观层面,以服务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引,聚焦数字技术带来的健身拓展、场馆应用和平台开发等的变革,辅助实现了全民健身“质”与“量”的同步提升,具体如图1所示。

2.1 宏观层面:数字赋能全民健身“智”与“治”高效融合

2.1.1 从“层级管控”到“赋权于民”的治理理念提升

传统全民健身治理采取自上而下的垂直管控方式,决策权、评价权和监督权集中于体育行政部门内部,注重管治规制而弱化服务职能,追求结果导向而忽视治理过程,这也导致了基层单位极易对上级部门的行政命令产生路径依赖而忽略民意的反馈。数字技术的应用畅通了行政部门与群众沟通的双向渠道,透明化的数字平台对体育行政部门的行为形成了正向监督,推动全民健身由“层级管控”转向“赋权于民”。(1)数字技术的应用减少了管理的中间层,信息与资源在不同阶层的共享与交换使传统权威、机构和垄断渠道失去了中心地位与控制力。普通群众可以直面全民健身治理过程,而不用通过复杂的行政层级来反馈治理意见[12]。(2)数字技术加速了体育行政部门在全民健身服务过程中的自我约束与管理,同时,这也要求体育行政部门走向基层、走进群众,真正“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了解群众的健身需求,继而“还权于民”和“赋权于民”。

图1 数字赋能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图Figure 1 The logic of digital empowerment for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fitness

2.1.2 从“政府主导”到“协同共治”的治理模式转换

数字赋能为全民健身服务中的多部门合作和多主体协同提供了可能。(1)数字平台搭建了政府、社会、市场和公民之间的信任网络,便于资源在平台上的共享,也方便集体行动的协调。(2)数字技术实时共享的功能保证了政府、市场、社会和公民在平等条件下进行对话,形成并维持深层次的信任和理解,实现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动态均衡。比如,浙江省搭建的“浙里办”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平台,将体质监测、活动赛事、智慧场馆和健身指导等多维功能进行整合汇集,形成了集“健身指导、公务管理、数据分析、决策辅助”于一体的系统化服务。对体育行政部门而言,平台将数字体育场馆、智慧健身步道等信息进行实时具体呈现,方便职能部门的实时跟踪管理;对广大群众而言,平台赋予了普通群众更加多样的表达方式,增进了与用户群体的实时互动。(3)数字平台催生体育行政部门、社会组织与公众的互动关系发生变革,政府部门由资源和权力主导的角色,转变为利益协调与平衡的服务型角色,体育社会组织与公众由碎片式、零散式的参与,转变为数字赋能下的整体性参与。

2.1.3 从“经验依赖”到“数据驱动”的治理决策升级

传统全民健身决策主要依赖管理人员的经验,存在片面化、情绪化、粗放化的弊端。基于数据的决策能够克服经验决策的劣势,从表象和特征深入到综合推理,助力决策者洞察现象背后隐藏的规律,将决策方式由“出现问题—分析问题—解释问题—制定方案”的被动响应转化为“数据搜集—量化分析—明确联系—方案预备”的主动预测[13]。在决策信息收集方面,传感器、射频识别、数据检索分类工具等方法的应用,可以同时完成不同时间框架、不同输入类型和不同功能角色等多方面的数据汇总,达到预测更加精准、决策更加智能的目的;在决策方案制定方面,涵盖空间地理、时间分布、事件频率等方面的数据收集渠道,可以辅助决策人员建立整体性视角,利用关联分析工具分析全民健身过程、原因及制约条件,辅助方案制订;在决策效果评估方面,算法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决策体系的动态更新与创新评估,实现了基于算法的评估方案落地。

2.2 中观层面:数字赋能全民健身“供”与“需”精准匹配

2.2.1 从“单一局限”到“丰富多样”的内容供给

数字赋能是全民健身服务供给侧改革的触发器,推动了全民健身参与主体多元化、供给内容多元化和供给模式多元化[14]。(1)赋能参与主体多元化。数字资源扎根社区,可以保障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运动权益,为居民提供差异化的公共服务,推动全龄友好理念的实现。(2)赋能供给内容的多元化。数据算法可以精准定位不同群体的健身需求,提供多元化的内容供给。Keep、悦动圈等健身App,抖音、B站等直播平台,可以精准刻画用户画像,将海量健身资源进行实时推送,观众可以随时随地地选择学习一套健身方法或练习一组健身动作,多元内容供给极大地提升了全民健身的质量。(3)赋能供给模式多元化。“数字+健身”打破了全民健身的时间和空间限制,线上+线下的模式,扩展了全民健身的广度。比如,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线上运动会组织了百余个项目的线上比赛,实现了参与人数突破1 000万的纪录,形成了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赛事参与新路径[15];北京数智体育公开赛将自行车、赛艇、高尔夫等传统体育项目与数字孪生、人工智能、感知交互等数字技术相结合,打造沉浸式参赛体验,探索出“自主可控、自由发挥、即时对抗、实时在线”的数智竞赛新路径。

2.2.2 从“粗放低效”到“精准匹配”的资源均衡

传统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以政府为主导,群众通过被动的方式接受服务,存在着供给端和需求端未能有效对接的现象,产生了多样化需求与单一化供给、强劲式需求和有限性供给、动态性需求和滞后性供给、实际性需求和无效性供给等诸多矛盾。数字赋能全民健身通过数据支撑,推动全民健身资源供给从“粗放低效”到“精准匹配”[16]。(1)数字技术融合供需反馈机制,保证全民健身资源供给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人机交互、机器学习等技术聚焦于更细粒度的群众健身需求,多模态数据的综合比对,建立更加精准的服务预测模型,可以辅助管理部门精准施策;数字孪生技术采用全生命周期管理,刻画虚拟数字孪生体,仿真模拟健身实际场景,保证健身资源的全覆盖。(2)数字技术的应用畅通了全民健身资源供给方式。远程信息传输技术将优质的数字健身产品输送到不同地区,弥补了城乡发展不均、区域供给失衡的现状;线下智能设备和线上智慧前端形成的全民健身数据分析方法可以综合测评体质健康状况,让偏远地区享受到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助力健身资源的均衡匹配。

2.3 微观层面:数字赋能全民健身“质”与“量”同步提升

2.3.1 从“同质固化”到“定制服务”的智慧健身拓展

智能算法集成多个服务流程的数据积累,触发了全民健身服务产品的数字化迭代,实现了全民健身服务由“同质固化”向“定制服务”的转变[17]。(1)数字技术拓展了全民健身服务的空间场域。AR体感、互动投影、全息投影、沉浸式空间等技术的应用,弱化了体育专业性带来的互动屏障。例如,雪车项目有极高的危险系数,很难在现实环境中进行运动体验,采用5G+VR的方式,用户可以模拟实景运动环境,在虚拟与现实的结合中,体验到雪车项目带来的沉浸式运动体验。(2)数字技术的应用促进了个性化训练方案的定制。计算机视觉、基于惯性的传感器捕捉技术,可以跟踪捕捉用户的运动表现和运动姿态数据,通过三维步态分析系统,得到运动者关节点的三维时空坐标,帮助健身指导人员量化分析并精准纠正动作,同时为健身爱好者提供个性化锻炼建议;动作捕捉系统可以实时抓取运动学数据,并结合生物力学、人体解剖学分析机制,帮助健身爱好者了解损伤因素,制定高效的防护方案;基于人工智能的运动数据分析技术,可以精准匹配大数据资源,并根据健身爱好者的身体条件推荐定制化课程内容,满足了不同个体的专业需求。

2.3.2 从“局部嵌入”到“立体交互”的智能场馆应用

数字技术应用实现了传统体育场馆服务对象、服务流程和服务生态的优化,实现了“局部嵌入”到“立体交互”的智慧健身解决方案构建。(1)参与人群的立体交互。传统健身服务数据以局部嵌入为特征,只能发挥有限作用。大数据技术将摄像头、麦克风和可穿戴设备采集的海量数据用于消费偏好预测、运动损伤分析以及健康管理方案制定等方面。这一过程架起了消费者与服务提供者沟通的桥梁,将后置的服务转变为前置的服务,使得消费者除了购买健身服务以外,更愿意加入产品研发、服务设计和流程监督的全环节[18]。(2)服务应用的立体交互。搭载了数据引擎的智能分析工具,将场馆、赛事、活动等多维信息汇集,将健身指导、体质评估、参赛管理等多维功能重组,进而优化了全民健身服务流程。(3)服务环境的立体交互。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得体育场馆设计与城市、社区的整体规划相协调,有效增加了体育场馆与周边环境之间的粘性关系。如,智能健身步道、智慧体育公园、数字化健身房、智能景观凉亭等数字健身产品的涌现,推动了全民健身场地成为聚集城市人文气息、拉动周边产业发展的核心载体,并形成了群众身边的体育生态圈。

2.3.3 从“资源阻滞”到“价值共创”的智享平台开发

传统的健身服务场景信息相对闭塞,由此形成的“资源阻滞”现象普遍发生。数字技术的应用畅通了供需主体的交互机制,参与者更愿意分享共同愿景,支持了全民健身服务过程的价值共创[19]。(1)数字技术打破传统体育服务与需求相对割裂的业态限制,推动新的服务模式出现。基于数字技术“长尾市场模式”“O2O模式”“多边平台型模式”的产生,为健身服务的转型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路[20]。(2)专业数字化平台贯穿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全要素,促进了价值共创的产生。Nike Running基于品牌价值打造的人际互动、产品互动社区,吸纳了全球近700万的用户。该社区不仅提供了记录运动轨迹、跑步时长等基础信息,还添加了跑步排名、社交分享、发起挑战等功能。基于此,跑步爱好者不仅可以管理自己的跑步计划,还可以邀约比赛,使得消费者在平台使用过程中提升了运动体验,同时,不断发展的运动需求又反哺于数字平台的迭代升级,最终,双方共同搭建了相互依赖的生态系统,促进了价值共创的产生。

3 数字赋能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转向

现阶段,我国全民健身正在迈向数字化转型的快速发展轨道。参照上述数字赋能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的逻辑理路,本研究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维度提出了数字赋能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转向。

3.1 治理转向:创新数字赋能全民健身治理新模式

3.1.1 数治融合,重塑数字赋能全民健身治理理念

数字赋能全民健身治理不仅仅是将数字技术简单地应用于全民健身治理,更是要将数字化思维和理念融入到全民健身治理的方方方面,从而实现从局部数字化治理向整体智能治理的转变[21]。

(1)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建设体育强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把满足人民健身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体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数字赋能全民健身治理应始终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观,将数字技术的工具理性转变成服务群众的价值理性。实践方面,应注重数字技术应用的“人文关怀”,从设计、研发、应用、反馈的全生命周期,对数字化产品、数字化服务进行再审视,避免形式数字化、过度数字化而引发的泛数据主义倾向。同时,可通过数字政务服务平台畅通群众意见的反馈渠道,将人民的意志融入全民健身治理的“血液”。

(2)树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目前,现有的全民健身平台已经初步形成了业务上的多元互动局面,例如,“北京数字体育服务平台”、福州市智慧体育平台“榕e动”等平台的上线,提供了线上场馆预定、活动赛事预约、课程培训预售等功能,这些功能汇集形成了场馆管理员、健身指导员和锻炼参与者多元主体交流互动的空间,从而有效提升了健身体验。然而,目前的全民健身数字化应用多停留在技术服务表层,强调具体业务功能的展示而轻视数字治理的本质。整体而言,借助数字赋能实现多元主体在治理目标上的高度趋同、治理内容上的有机衔接、治理功能上的协同互补,继而推动跨地域、跨系统和跨部门之间的协同仍较为欠缺。为此,应进一步强化“共建、共治、共享”的治理理念,形成行政部门、社会组织、企业及公民共同参与的全民健身治理共同体,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理念转化为多方协同参与治理的动力,避免“表层”数字化越来越光鲜,而“深层”的公民参与、政民互动越来越黯淡。

3.1.2 多措并举,提升数字赋能全民健身治理能力

(1)加强技术攻关。数字技术是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可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重点突破。一方面,破解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在全民健身服务领域的应用瓶颈,不断扩大应用范围与应用成效。比如,利用数字孪生虚实共生、自主迭代和动态交互的技术特点,广泛收集全民健身场景数据,刻画虚拟健身图景,深入洞察全民健身运行规律,从而辅助管理人员做出科学决策。另一方面,探索政府与企业的良性合作机制,充分发挥企业在前沿技术、资金投入等方面的优势,形成合作共赢的生态圈。具体可通过制度化的方式明确高新技术企业参与数字技术研发对接、运行维护等方面的责任,推动更加专业、高效的全民健身数字化产品与服务落地。例如,合肥打造了集科技研发、风险投资、产权交易为一体的综合性体育产业园区,形成了独特的“体育智谷”发展模式,因此,可充分借鉴其发展经验,探索多方参与的技术开发格局,形成有利于技术攻关的资源共享机制。

(2)健全标准体系。标准化在推进全民健身服务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实践中,可以由体育行政部门牵头,联合社会组织及第三方认证机构,共同组建全民健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围绕数字技术应用的基础建设、运营运维和网络安全等建立行业标准,同时联合多部门启动“数字化健身装备、器材、服务等标准立项。此外,应做好地方标准与国家标准的有效衔接,针对具体的全民健身数字化服务场景、数字化器材装备,要加快场景化、精细化编制办事指南,建立覆盖全民健身服务全流程及各环节的技术标准与管理规范。同时,应加强对特殊群体健身标准的制定,尤其关注因缺乏数字技能而被边缘化的群体的健身体验。比如,针对青少年、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从使用人群+数字场景双重维度,形成针对性的数字化服务方案,以有效增强数字技术及相关标准的“适老化”“无障碍化”升级,将数字“剥夺感”转化为数字“获得感”。

(3)筑牢安全防线。目前,《网络安全法》《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已经勾勒出数据管理的基础框架,《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的发布,为数据产权、流通交易、安全治理等开了个好头,但是消弭宏观政策文件和全民健身实践应用之间的沟壑仍尚需时日。尤其是,全国性的全民健身数据分级分类管理机制仍有待提升,全民健身数据开放、数据权属、数据流动等基本制度还尚待完善,全民健身数据的适用范围、使用规则还不够规范。为此,可进一步加强针对性立法,筑牢全民健身数据的安全屏障。比如,在已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更为详细的《全民健身公共数据开放条例》,将数据加密技术、身份鉴别技术、数据沙箱技术等应用纳入微观服务场景,有效控制服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22];再如,可鼓励浙江、江苏等数字技术发展基础较好的地方政府充分运用地方立法权先行先试,出台或完善与全民健身数据保护相适应的地方性法规,进而向上推动、为上位法的修订提供参考依据。

3.2 供需转向:探索数字赋能全民健身供需新路径

3.2.1 深化供给侧改革,拓展数字赋能全民健身服务场景

质量和效率是深化供给侧改革的关键,是实现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的治本之策。(1)着力提升全民健身资源供给质量。一是,加快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布局。统筹考虑全民健身数据中心、超算中心、智能计算中心和边缘数据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的集成建设,整体提升全民健身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水平。二是,加快全民健身传统基础设施的数字化改造,打造一批智慧健身路径、数字体育公园和智能健身房,形成智慧健身的整体建设方案。如,可以将物联网、大数据技术融入体育公园、健身步道,打造汇集运动、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新型全民健身服务模式。三是,丰富数字化资源供给形式,推动数字运动场景实现,加快VR、AR、5G、区块链等数字技术融合,推出更多虚拟现实健身设备和赛事产品,打造集健身、社交、服务于一体的数字运动产业。比如,利用电子竞技自带的数字场景延展性、用户号召力等特征,创造新的价值增长点。(2)有效提升全民健身资源供给效率。一方面,通过大数据算法,结合城市常住人口数量、结构和流动趋势等实时数据,实现全民健身资源供给的“精准滴灌”;另一方面,加大农村地区、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等区域的数字资源供给,可结合“雪碳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乡镇体育健身工程”等重点项目,将数字技术、数字装备、数字服务输送至基层全民健身服务单元。

3.2.2 强化需求侧管理,精准回应群众全民健身需求

加强全民健身服务的需求侧管理,应从需求感知、需求识别、需求反馈三个方面实现重点突破。(1)提升全民健身服务需求感知能力。锚定全民健身服务的难点与痛点问题,借助机器学习技术构建全民健身服务需求监测模型,预测真正被群众所需要、所认可的、接地气的数字化健身产品及服务,形成解决方案推动产品和服务的升级迭代,从而实现高质量的需求感知。(2)提升全民健身服务需求识别的精度。结合公民对服务的感知情况与共性需求,识别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需求的主要类型,分类绘制知识图谱。比如,通过用户画像技术,对数据进行聚类、融合、分析和建模,基于需求绘制“用户画像”,动态制定“需求清单”[23]。(3)建立全民健身需求反馈机制。使用网络爬虫技术追溯全民健身服务质量提升的运动轨迹,开展循数监测和精准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及时提出质量奖励、质量问责和质量改进等分类化建议,从而完成全民健身服务供给政策的动态调整,及时回应群众的全民健身需求。

3.3 服务转向:打造数字赋能全民健身服务新生态

服务生态系统理论认为“共创价值的产生有赖于多层次的生态结构”[24],数字赋能全民健身不仅包含了数据的要素融合还包含平台的主动协同,更包含了业务的整合重塑。

3.3.1 打造数字赋能全民健身数据协同的生态

调研结果显示,全国仅有13个省级全民健身数据平台对接了地方政务服务数据,其余多数省份的数据资源共享仍处于较为迟滞的状态。数据资源协同是全民健身业务协同的前提,打造数据协同的生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打造政企交融的全民健身数据资源体系。强化政企数据采、储、传、管、用一体化技术支撑,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各地方、各部门和各企业加快推动数据平台对接,完善现有全民健身平台的企业准入、对接及备案机制。(2)打造横纵联合的数据资源体系。纵向推动省级全民健身数据对接国家政务平台、地市级全民健身数据对接省级政务平台,全面实现国家大数据中心、省级数据中心、地市级数据中心在数据归集、共享和开放方面的有序对接;横向加快全民健身数字资源的跨域流动,发挥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城市群在数字技术上的整合优势,形成跨地市、跨省份、跨区域的数据协同共享。

3.3.2 打造数字赋能全民健身平台协同的生态

目前,国家体育总局已经建立了全国性的全民健身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初步实现健身数据采集、锻炼场景分析、场地资源配置和体质健康监测等功能。并且,北京、江苏、浙江等15个省(市)已陆续建成省级全民健身服务平台,为基础信息采集、智能健身指导和运动环境监控提供了支撑。但是,现有平台较为集中的经济发达城市存在受众人群不足、内容针对性不强、业务联动不及时等问题,依托数字引擎建立的全要素流通、多资源整合、跨区域协作的一体化平台仍未建成。为此,应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平台的管理与运营,以实现更加高效的资源整合与协同。其中,平台建设方面,可按区域分步骤地进行统筹推进,尤其是针对“十四五”时期有全民健身数据平台建设规划的省区市,要进行重点业务指导与扶持。平台运营方面,扩大现有平台的主体功能与辐射范围,按照“国家级→省级→地市级→县级”,明确各级管理部门的职能定位[25];同时,调动更多的全民健身基层单位参与,形成“县级→地市级→省级→国家级”平台的业务闭环。

3.3.3 打造数字赋能全民健身业务协同的生态

数字赋能全民健身业务协同的生态需要整合政府、企业、高校多方优势资源,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和高校支撑的创新体系。对于政府而言,建立以需求为导向的成果转化机制,放宽数字科技企业的市场准入政策,搭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平台,打通数字赋能全民健身的“大动脉”;对于企业而言,要进一步加大资源投入,围绕智能运动场景开发、数字体育赛事等热点问题,既要贴近实际需求,又要聚焦研究前沿,引导运动促进健康新模式;对于高校而言,要聚焦数字赋能全民健身的核心技术和关键问题,充分发挥智库优势,开展跨学科、基础性、前瞻性研究,解决数字赋能全民健身的“卡脖子”问题。例如,在武汉市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特色基地的建设过程中,武汉市体育局作为行政主管单位,通过成立领导小组、组建专家智库、制定多项政策,将中国通信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智慧体育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和武汉体育学院大数据中心等多家单位资源进行整合,共同打造了集全民健身公共服务、青少年体育服务等七大应用场景于一体的智慧体育平台,得到了良好的社会反馈。因此,可借鉴武汉经验,通过数字平台带动多方资源优势互补,实现不同主体同频共振,从而营造出数字赋能全民健身业务协同的生态系统。

4 结 语

数字赋能全民健身既是响应数字时代潮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顺应民心、满足广大群众多元健身需求的主观选择。本研究对数字技术“以何、何以、如何”赋能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进行了系统探讨。作为一个多维度、跨学科的复杂命题,数字赋能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既包含理念的更新,又涉及技术的突破,还需要相关制度规范的保障。应注意到,数字技术在推动全民健身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的同时,也可能会带来算法滥用、平台垄断、大数据“杀熟”、数据泄露等技术失范现象。未来,可在“共建共治共享”的框架下,进一步探索数字技术与全民健身的深度融合,积极规避数字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将数字赋能的工具势能转化为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的治理效能,助力建设体育强国。

猜你喜欢

全民高质量数字
全民·爱·阅读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答数字
可持续全民医保
数字看G20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成双成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