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案件专项审计对刑事诉讼活动的支持研究

2024-01-23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专项证据对象

宋 皓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郑州,450000)

一、引言

经济案件专项审计是审计机构和人员对非正常经济活动进行审查、监督和评价,确保其真实、合法、有效。目的是预防经济犯罪,维护经济秩序,并为刑事诉讼提供支持和保障法律准确执行。同时,它也有助于完善内控和提高经济效益。[1]目前,经济案件进入刑事诉讼程序的情况增多。专项审计能监督这类刑事案件,防止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侵占国有、公共或他人财产。

二、刑事诉讼中经济案件的定刑标准与流程分析

经济案件涉及项目失误和管理问题,对审计构成挑战。因此,需明确刑事诉讼中的经济案件处理标准和流程。

(一)刑事诉讼中经济案件的定刑标准

对于刑事诉讼中的经济案件,审计人员应按程序将案件移送到纪检、监察等相关部门查处并跟踪情况。在此过程中,为了避免司法证据受损,需要保证审查人员的专业性和合法性,确保判决准确合法。[2]审计人员需要深入、全面了解经济案件的轨迹,明确定刑标准,确保审判结果公正,避免量刑偏差。

个人犯罪的定刑标准。在经济案件中,个人犯罪是指由年满16 周岁并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实施的犯罪行为。对个人犯罪的定刑主要考虑年龄因素,而与身份条件无关。经济犯罪是非暴力性犯罪,与经济利益纠纷有关,因此对经济案件犯罪主体的定罪定刑需更多考虑经济因素。《刑法》和《刑事诉讼法》对主体经济犯罪给出了明确的入刑标准,并依据犯罪主体属于行为犯、结果犯还是情节犯,确定了立案、起诉、量刑标准,为经济案件中的个人定罪量刑提供了法律保障。

我国在应对经济犯罪方面经验丰富,经济犯罪形态多样化。在公安机关打击经济犯罪时,涉众犯罪受到广泛关注。涉众犯罪是指在相同法律事实背景下,超过两个主体参与、利益波及范围广、社会影响力大的经济案件。[3]涉众犯罪涉及领域广、罪刑认定复杂,需要厘清和解读事实法律关系和利益关系,有针对性地进行处理。同时,法律存在滞后性,需要持续完善和及时补充法律法规的内容,以确保经济案件中的涉众犯罪定刑标准得以明确和细化。

(二)刑事诉讼中经济案件的处理流程分析

通常情况下,审计机关会在接受法院鉴定委托或者取证之后,对审计对象开展调查,审计人员也会在法院的协助下,通过逆查法或者详查法,对刑事诉讼中经济案件追根溯源以取得充足的证据,具体处理流程如下:

立案阶段。公安机关处理经济案件立案需依法程序化,24 小时内分工并通知当事人权利,保密原始警情,不分拆或多次受理。移送案件按时审查,复杂案件可延期。符合立案追诉标准或触犯刑法方可立案,不降低标准。[4]审查立案情形,符合法律规定立案,确定管辖权。涉众案件以事立案原则,不分阶段立案。[5]区分个人和涉众案件,根据性质和案情立案。

侦查阶段。经济案件通常周期长、隐蔽且涉及广泛社会关系。犯罪主体往往技巧娴熟,反侦察能力强。公安机关侦办经济案件时,需具备丰富侦查技能和专业知识,确保案件定性和侦查过程公正透明。为适应经济犯罪复杂性和社会需求,公安机关已建立特殊侦查程序,并联合多个部门共同管理,提升侦查专业性。在国家层面,已建立检察引导侦查机制,重点关注政府、会计等职业人员与经济犯罪的可能关联。[6]

审判阶段。在对经济案件进行刑事诉讼中,依据现有规定,公安机关要对经济犯罪行为和主体进行监督,并与检察机关合作开展前期侦查工作,而在经济案件的刑事审判阶段,可以按照司法解释和相关规定进行。

三、刑事诉讼中经济案件专项审计的价值解析

经济案件专项审计为刑事诉讼提供证据、法律依据、行政支撑和过程支持,在经济案件调查中发挥重要作用。

(一)为刑事诉讼提供诉讼证据

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经济案件专项审计中以其专业性而著称,这使得审计证据具有高度的权威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审计机关承担着对国家建设项目预算执行和决算进行审计监督的职责。因此执行审计任务的审计人员都应具备会计、审计、经济等专业知识和技能,收集的审计证据确保是客观的、真实的、准确的、可靠的。[7]也正是因为审计结论出自专业人士专,相关鉴定结论能够为基于经济案件的刑事诉讼提供证据支撑。

随着技术和审计方法的进步,经济案件专项审计的鉴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会计师的鉴定结论在审计和刑事诉讼中愈发重要。审计结论由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审计专家给出,他们对审计对象的信息和数据进行检测、分析和鉴别,并提出意见,整个过程体现了技术性、知识性、严格性和程序性。

在经济案件刑事诉讼中,司法机关通常认同审计机关移送的鉴定结论,并在判决中依赖和借鉴审计证据。因为审计证据客观反映经济案件情况,与待证事实相关,且来源和形式符合法律规定,可作为有效事实证据。

(二)为刑事诉讼提供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及相关规定,审计人员收集到的审计证据和出具的审计鉴定意见,都应是充分的、适当的、可以为刑事诉讼提供法律依据。

审计证据是审计人员依法按专业程序收集的关键信息资料、内部控制文件和财务会计凭证等,具有高标准证明和诉讼法要求。其高度可靠性和充分确信力为经济案件的刑事诉讼提供法律依据。审计取证直接关注审计对象的经济业务信息、内部控制、风险因素和财务数据关系等,采用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等模式,赋予审计证据直接的法律证明功能。

审计证据如充分适当,则直接具备证明力,国家审计机关出具的报告和文书的证明力更超越其他书证。因此,审计证据为经济案件带来司法机关和纪检监察难以替代的“专业效应”,并可合法转化为诉讼证据。[8]值得注意的是,专项审计所得审计证据是经济案件刑事诉讼定性的基石,包括实物、书面证据、证人证言、视听资料和电子数据,以及审计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均可作为刑事诉讼的有力证据。

(三)为刑事诉讼提供行政支撑

根据《审计机关审计证据准则》的规定,有多种审计证据适用于经济案件的刑事诉讼。然而,这些审计证据与刑事诉讼证据存在差异,大部分只能作为辅助性证据材料。法官在审判时,会根据“内心确信”对审计证据进行认定或采信。这要求法官遵守法律规定和职业道德,通过逻辑推理和工作经验,确定经济案件专项审计获得的审计证据是否具有证明力以及证明力的大小。专项审计中的审计证据可由审计机关运用,也可经内部审核后确保其公正、公开、客观。在刑事诉讼中,审计证据会呈交法庭,经质证确认为有效证据后,可作为经济案件刑事诉讼的认定依据,从而为刑事诉讼提供行政支撑。

(四)为刑事诉讼提供过程支持

审计机关移送涉嫌经济犯罪案件时,审计证据是刑事诉讼证据的必要条件。其直接、专业、及时、全面和详实的特点,不仅具有诉讼证据价值,还能为刑事诉讼提供过程支持。

审计证据若与经济案件刑事诉讼高度相关,其证明力可与刑事诉讼证据相当。专项审计中,审计证据的收集直接,提高了在刑事诉讼中的可采性。审计人员通过多种方式认真查阅审计对象的资料,增强了审计证据的直接性和真实性。这不仅增强了法官的“内心确信”,还确立了审计证据在经济案件刑事诉讼中的权威地位。

在经济案件专项审计中,审计复核制度严格,确保审计决定书、意见书和报告的准确性。审计复核人员对审计证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客观性和关联性进行检查和监督,保证审计过程的逻辑性和秩序性,与司法部门的程序一致,从而增强了审计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效果。审计结束后,审计人员会进一步检测和分析审计证据,得出客观的审计鉴定意见,并将违法违规行为特别是触犯刑法的行为移交给司法、公安、检察部门。经过严格审核,审计证据更接近法律真实和客观事实,用于认定经济案件的犯罪事实。

四、刑事诉讼活动中经济案件专项审计的着力点

作为我国刑事立法、司法、审判工作中的重点内容,经济类犯罪受到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但因案件情形千差万别,通过刑事诉讼对其进行定罪处罚和认定,面临着诸多挑战。[9]在开展经济案件刑事诉讼时,专项审计能够取得较好效果,但需要注意部分审计机关和人员未充分考虑专项审计与案件之间的相关性,导致审计目的偏离案件调查初衷。部分专项审计主要关注财务会计活动,缺少多方面的调查取证。因此,在加大审计查出经济案件力度、遏制财政违法行为的问题上,需充分考虑审计对象在资金和业务环节均有违规可能。刑事诉讼活动中经济案件专项审计除了要关注财务会计领域,还要全面关注资金流、业务流、物资流、信息流、文件流等“非财务”环节,并将其作为着力点。

(一)资金流审计

考虑到经济犯罪属于刑事案件中的特殊现象也是常见的刑事案件类型,开展经济案件专项审计既能够体现审计证据对刑事诉讼的重要价值,也能为刑事诉讼提供必要的过程支持。为此,首当其中的是在刑事诉讼活动中对经济案件开展资金流审计,并重点开展以下工作:

在经济案件专项审计中,对审计对象资金流进行分析和研判,形成整体意识、大局意识,结合资金流向、流量绘制总体快捷和资金流循环图,确定资金流动渠道、方向及会计处理中的账务体现。结合资金支流异常核实总体异常,借助专项审计为刑事诉讼提供辅证材料。

重点把握审计对象资金循环各环节之间的关系,动态把握审计对象资金流的整体面貌,分别在量、质两个层面,把握审计对象的资金流状况,以灵活多变的手段分析其中疑点。

重点把握审计对象资金流的源头与归属问题,确定大规模资金的去向问题。在涉及刑事诉讼时,更应该结合审计对象的会计处理与资金过户程序,明确其资金流动的最终归属,结合资金流动的性质与目的,让经济案件专项审计能够在刑事诉讼中产生鲜明有力的证据效应。

(二)业务流和物流审计

经济案件专项审计中的审计证据对刑事诉讼具有重要价值,降低了假证、伪证的可能性,对审计对象和人员提出高要求。为确保审计证据的真实完整,防止虚假现象,需依法开展业务流和物流审计。审计人员要掌握审计对象的财务和资产状况,并用专业知识和技能确保审计证据的真实准确。

业务流审计。审计经济案件中,获取审计线索是难点。审计人员需针对审计对象特点,重点审计业务流,关注其应付检查、策略变更、收入不入账及隐瞒、欺骗、截取非法收入等行为,确保发现经济问题。审计人员要审查审计对象的所有经营业务活动及关键业务记录,关注非主营业务、附营业务、“三产”及与下属单位的经济往来,追踪异常问题中的经济线索,为刑事诉讼提供证据支持。

物流审计。部分审计对象为逃避审查,采取化国有为集体、化大集体为小集体的做法,侵占国有资产、集体财产。此时,需借助经济案件专项审计对审计对象的物流活动进行审查,重点关注作弊、舞弊行为。若发现审计对象及其相关人员非法侵占国有资产、转移集体利润,需结合审计对象的土地、设备、厂房、存货等资产,按照物流导向关注物资记录资料,为刑事诉讼提供支持。

(三)信息流审计

在经济犯罪盛行的背景下,为降低其对市场经济的冲击,需将经济犯罪与合法经济活动区分开来。[10]在刑事诉讼中,审计人员要关注审计对象合同的不合常理之处,并高度警惕贪污、受贿、私分国有资产等违法行为,这些案件通常隐蔽无痕。因此,审计人员在查处此类案件和提供审计证据时,要针对信息流进行审计,以“顺藤摸瓜”的方式为刑事诉讼提供有力支持。

审计人员在专项审计中要以审计事项为核心,结合信息流导向,系统收集审计对象信息,进行综合分析以发现经济案件线索。运用信息流审计法,广泛收集财务、社会信息,结合群众反映、举报及查询调查,以及与审计对象人员的座谈、询问等方式获取关键信息,为专项审计提供必要支持。

审计人员在经济案件专项审计中,要对审计对象关键信息掌握得更加充分、更加完整,以此保证审计查证工作顺利进行。期间,审计人员要重点关注审计对象有意避讳审计的态度,防止其向审计人员和审计机构隐瞒虚高提价、向供货单位多付购货款等问题。审计人员在获取了上述信息后,要结合其他关键的财务资料,共同为刑事诉讼提供信息支持。

(四)文件流审计

公权谋私、危害国家利益是经济犯罪的主要特点。专项审计需结合文件流审计,以文件流为导向,关注与文件流相关的要素,细致审查经济合同、业务文件、会议记录、政府批文等,分析异常,为刑事诉讼提供线索和支持。

在经济案件专项审计中,审计人员要关注文件流的异常状况,提高对关键文件信息的敏感性,以发现隐藏的违法违规行为。不同经营内容的审计对象,其文件流动特点和规律不同,审计人员需敏锐观察和捕捉文件流上的异常信号,通过真实性、合法性核实,为刑事诉讼提供文件支持。

审计人员在专项审计中需提高职业敏感度和分析能力,以银行账户为切入点审查文件流情况,寻找审计突破口。一般要致力于发现审计对象账面作弊、文件造假的情况,然后以文件流为导向,关注所有文件流载体的异动情况,提升专项审计绩效。

五、经济案件专项审计对刑事诉讼活动的支持路径

经济案件是刑法中重点规制和打击的主要犯罪形态,更是刑事诉讼法的主要约束对象,因此在经济案件专项审计中需要使用最佳证据规则及补强证据规则、严格规范审计适格证据的验证流程、注重证据的相关性和多渠道搜集证据、规范经济案件专项审计制度并在机制上实现从内到外的有效运行。

使用最佳证据规则及补强证据规则:在经济案件中,最佳证据规则要求优先采纳最直接、最原始的证据,如原始文件、合同等,以确保其真实性和可信度。而补强证据规则要求在主要证据存在瑕疵或不足时,寻找其他辅助证据进行补充和强化,确保证据链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严格规范审计适格证据的验证流程:为确保审计所收集的证据在法律上具有适格性,审计过程应遵循严格的验证流程。这包括对证据的来源、收集方法、内容等进行仔细审查,确保其合法、合规。同时,还需要对证据进行交叉验证和风险评估,以排除任何可能的合理怀疑。

注重证据的相关性和多渠道搜集证据:审计人员在收集证据时,应始终关注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关联性。只有紧密相关的证据才能在刑事诉讼中发挥实质性作用。[11]此外,为提高证据的充分性和全面性,审计人员还应通过多种渠道搜集证据,如查询金融机构、追踪资金流向、调查关联方等。

规范经济案件专项审计制度:为确保专项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需要建立健全的经济案件专项审计制度。这包括明确审计的目标、范围和方法,规范审计程序和权限,以及建立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等。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可以确保审计工作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机制上实现从内到外的有效运行:为保障审计工作与刑事诉讼活动的顺畅对接,需要在机制上进行优化和完善。内部,应加强审计部门与其他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实现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外部,应建立与司法机关的紧密合作机制,确保审计成果得到有效转化和应用。

六、结语

在过去的刑事诉讼中,依赖犯罪嫌疑人供词的方式已不符合现代法治社会的要求。为最大程度消除公安机关经济侦查部门的工作困扰,需要借助经济案件专项审计来支持。除了对审计对象的财务资料进行分析以找到犯罪事实,还要在其资金流动中寻找犯罪线索和收集证据。除前文给出的思路和方法外,还需在以下方面开展工作。

严谨细致抓经济案件专项审计重点领域和环节。审前准备,制定方案计划,分析往年问题。走访财税物价等部门,协同纪委、司法部门收集违纪线索。重点审计采购、销售、资产转让等环节,了解异常现象。关注货款回笼和资产转让情况,避免不按程序办事经济案件专项审计需强技术标准支持刑事诉讼。夯实审计人员理论基础,关注新政策。培养高职业道德,吸取实践经验并互相借鉴。应对犯罪手段多样,审计人员要发现线索,内外结合确保理想效果。

在常规审计与重点环节审计的结合中,确保经济案件专项审计能够适度和有效支持刑事诉讼。首先,处理经济案件时适度依赖专项审计结果,作为参考对经济案件定性。其次,以真实性为主的经济案件专项审计支撑刑事诉讼,关注会计资料真实完整、业务活动合理。最后,突破时间和资源限制,重点查证经济活动的漏洞和关键环节,避免遗漏重大线索。

经济案件专项审计与群众举报相结合,为刑事诉讼提供信息支持。借助信访工作发现违法违纪行为,与纪检、检察等部门交流信息,让审计成为刑事诉讼的“试金石”。根据刑事诉讼计划和进程调整审计内容,审计机关成为探路石,重点查证移交纪检、司法机关。审计人员保持理性头脑和敏感性,发现、收集、积累线索,找出刑事诉讼关键问题易发多发点。

猜你喜欢

专项证据对象
神秘来电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对于家庭暴力应当如何搜集证据
基于熵的快速扫描法的FNEA初始对象的生成方法
手上的证据
“大禹治水”有了新证据
区间对象族的可镇定性分析
手上的证据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