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教育理念下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的研究

2024-01-23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国际化理念改革

胡 蓉

(三明学院,福建三明,365004)

一、创新教育与高校教育管理改革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着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观念和创新态度的教育。与传统教育方法相比,创新教育不是简单的教育方法的改革或教学内容的增减,而是教育功能上的重新定位,是带有全局性的、结构性的教育革新和价值追求。与此同时,创新教育理念,强调的是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旨在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潜能。这种理念不仅是对传统教育的一种反思和超越,更是对教育本质的深度挖掘和重新认知。新的发展环境下,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人才不单单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自己以及良好的实践操作能力,也必须具备良好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创新精神,以此为背景,高校应该从创新理念的角度,针对教学管理工作进行创新,以此来带动学生的健康成长。

高校教育管理改革,是一场涉及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等全方位的深刻变革。这场变革,需要以创新教育理念为引导,通过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方式等各个环节,构建起一个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人性化的高等教育体系。创新教育与高校教育管理改革是相辅相成的。创新驱动改革、改革促进创新,创新教育是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的重要驱动力和目标,而高校教育管理改革则为创新教育提供了实施的基础和保障。二者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依赖,共同推动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创新和发展。[1]

二、创新教育理念下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的必要性

(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在全球化和技术驱动的背景下,企业、组织和机构更加需要那些具备创新思维、批判性思维和跨界合作能力的人才。首先,创新思维被认为是21 世纪最重要的技能之一。传统的教育方式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和培养。创新教育理念则鼓励学生敢于挑战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新的解决方案,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其次,批判性思维也是现代社会高素质人才的必备技能。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需要能够辨别信息真伪,独立思考,不盲从。创新教育理念注重引导学生对现有知识和观点进行批判性思考,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再次,现代社会中,跨界合作能力日益受到重视。很多问题和挑战需要来自不同领域的人才共同合作解决。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往往只关注自己的专业领域,缺乏与其他领域人才合作的经验和能力。创新教育理念鼓励学生跨越学科界限,进行多元化学习和合作,培养他们的跨界合作能力。因此,从现代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要求出发,创新教育理念下的高校教育管理改革显得尤为重要。这也要求高校教育管理者积极拥抱创新,推动教育改革,确保教育与社会的紧密关联和高质量发展。[2]

(二)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核心资源。与此同时,知识的产生、传播和应用方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呈现出以下特点:知识更新迅速:新技术、新观念层出不穷。知识跨界融合:学科间的界限逐渐模糊,多领域知识的融合成为常态。创新能力成核心: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创新能力成为个人和组织成功的关键。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传统的高校教育管理逐渐暴露出其局限性:教学内容更新缓慢:难以跟上知识更新的速度,导致学生学到的知识与社会需求脱节。教学方式单一:传统的讲授式教学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跨学科培养不足: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往往局限于某一专业领域,缺乏跨学科的视野和知识。因此,从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出发,高校教育迫切需要引入创新教育理念,并进行相应的教育管理改革。只有这样,高校才能为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出既有深厚专业基础,又具备创新思维和跨学科视野的高素质人才,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和发展。[3]

(三)推动教育国际化的需求

创新教育理念下高校教育管理改革有助于适应全球化趋势:教育国际化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必然趋势,高校教育管理改革有助于适应这一趋势,推动中国教育走向世界舞台。有助于提升教育质量:创新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这有助于提升高校教育的质量。同时,教育管理改革可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效率,进一步保障教育质量的提升。有助于培养国际化人才:高校教育管理改革可以推动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等方面的改革,更好地满足国际化人才的需求。这有助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人才,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有助于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高校教育管理改革可以推动与国际教育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教育理念,同时也有助于中国高校教育的输出,提升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综上所述,创新教育理念下高校教育管理改革具有必要性。这不仅有助于适应全球化趋势,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国际化人才,还能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4]

三、创新教育理念下高校教育管理改革的有效对策

(一)更新教育观念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需求。这意味着教育管理的重点应从传统的以教材为中心转向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倡导多元评价与包容性教育:[5]传统教育观念往往过分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其他潜能和特长。创新教育理念下,高校应倡导多元评价方式,包容学生的多样化才能,并为其提供发展机会。

强化素质教育与跨学科培养:高校应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能力。通过开设通识教育课程、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培养跨学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推崇合作学习与师生互动:创新教育理念强调合作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团队合作等方式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同时,高校也应加强师生互动,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提升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注重实践教育与产学研结合:高校教育管理应注重实践教育的地位,加强实验室建设、校外实习基地的拓展,并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实践活动。此外,高校还应积极与产业界合作,推动产学研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和就业渠道。[6]

(二)创新教育管理

创新教育理念引领:高校教育管理需要以创新教育理念为引领,摒弃传统管理模式的束缚,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管理者应关注国际教育前沿动态,引入先进的教育理念,并将其贯穿于教育管理的全过程。

加强信息化管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为高校教育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高校应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教育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和快速传播。通过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增强管理的透明度和规范性。[7]

构建创新型教育管理体系:高校应构建创新型教育管理体系,以推动教育管理的全面创新。这包括建立创新型教育组织结构,优化管理流程,促进管理部门之间的协同与合作,形成教育管理创新的合力。

强化教育管理中的科技与智慧应用:高校应积极运用先进科技和智慧技术,提升教育管理的效能和智能化水平。例如,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数据挖掘和学习分析,为管理者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实现精准管理和个性化服务。[8]

搭建教育管理创新平台:高校可以搭建教育管理创新平台,鼓励管理者和教师进行教育管理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通过平台支持,开展教育管理创新项目,分享成功案例和经验,促进管理创新的扩散与应用。

(三)优化课程设置

高校应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兴趣,优化课程设置,增加选修课程和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同时,还应注重课程内容的更新和国际化,引入国际先进课程和教材,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9]

跨学科课程整合:高校可以打破传统学科壁垒,整合不同学科领域的课程,开设跨学科课程。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并适应新时代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课程内容更新与前沿性:随着知识和技术的快速发展,课程内容必须与时俱进。高校应定期审查课程内容,删除过时内容,增加前沿知识和最新研究成果,确保学生学到的是与时代相适应、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知识。

学生参与课程设计:学生作为课程的受众,他们对课程的需求和兴趣点有直接的感受。高校可以引入学生代表参与课程设计的机制,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使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

加强课程与行业需求对接:高校在设置课程时,应积极与企业和行业合作,了解行业需求,确保课程设置与市场需求相匹配。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更能满足社会的需要,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强化课程评估与调整:定期的课程评估是确保课程设置优化的重要手段。高校应建立科学的课程评估体系,收集多方意见,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对课程进行调整和改进。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制定科学的教师发展规划:高校应明确师资队伍建设的目标,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师发展规划。这包括确定教师队伍的规模、结构、素质要求等,以确保教师资源与教育需求之间的匹配。

引进优秀人才:积极引进具有高水平学术成果、丰富教学经验和国际化背景的优秀人才。这不仅可以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还能引进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完善教师培训体系:建立健全教师培训体系,定期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研讨会和学术会议,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同时,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

激励与评价机制改革:改革教师激励机制和评价机制,确保教师的努力和成就得到公正认可。比如设立优秀教学奖、科研成果奖等,鼓励教师在教学和科研上取得卓越成绩。

推动教师国际交流:鼓励教师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如参加国际会议、访学等,以提升教师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10]

(五)推动国际化交流与合作

高校应积极推动与国际教育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教育理念。通过师生互访、学术交流、合作办学等方式,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9]

建立国际化教育战略:高校应明确国际化教育的目标和发展规划,制定相应的国际化战略。通过确立明确的国际化发展方向,高校能够有针对性地推动国际化交流与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拓展国际合作伙伴关系:高校应积极寻求与海外教育机构的合作伙伴关系,建立稳定的合作渠道。通过与国际知名学府的交流与合作,可以引进优质教育资源,提升高校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推动师生国际交流:鼓励师生参与国际交流活动,如学术访问、学生交流项目、国际会议等。这有助于拓宽师生的国际视野,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

引进国际先进课程与教材:高校可以引进海外知名大学的课程和教材,或者与国际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双学位课程,以提供更具国际化和前瞻性的教育内容。

提升外语教育水平:外语是国际化交流的重要工具。高校应加强外语教育,提高学生的外语应用能力,同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外语人才,为国际化交流提供坚实的语言基础。

营造国际化校园文化:高校应积极营造国际化的校园文化氛围,增进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通过举办国际文化节、文化交流活动等,促进中外学生的交流与融合,形成具有国际特色的校园文化。

四、结语

总而言之,新的时代背景下,为了能够更好地迎合创新教育理念的要求,高校需要做好教育管理改革工作,其不单是高校实现自身稳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在推动教育管理改革的过程中,高校教育管理人员应以创新教育理念为指导,从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学管理、优化课程设置、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国际化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入手,推动教育管理的优化创新,促进高校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学习和发展环境,促进学生创新思维以及创造能力的发展,全面提升高校教育质量和国际化水平,实现我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国际化理念改革
聚焦港口国际化
建筑设计应对低碳理念的相关思考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改革之路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改革备忘
直销企业国际化并不难
改革创新(二)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