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的路径

2024-01-23段雪剑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辅导员协同育人

段雪剑

(丽江文化旅游学院,云南丽江,674199)

一、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的现实背景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的持续扩张,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走向了普及化,高校的学生人数也在持续地增加,而且学生群体也变得更加复杂化和多元化。在此情况下,就需要通过建立健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机制,不断提升思政工作效果,实现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高校辅导员在开展思政育人工作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学生日常管理方面的优势作用,而思政课教师在开展思政育人工作过程中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理论知识方面的优势。因此,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想提升思政育人效果就需要建立健全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

二、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的意义

在当前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群体逐渐成长和发展,他们对知识的需求也在不断地提升,不仅需要辅导员开展学生管理工作,而且需要思政课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可以通过协同育人机制进行合作,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从高校人才培养角度来看,高校要重视培养什么样的人,为谁培养人,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人才。因此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之间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对高校人才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有助于提升高校思政育人工作效率

在现实生活中,因思想政治类课程理论性较强,部分知识学生很难在现实生活中运用,而辅导员也很难将思想政治的理论知识融入学生日常管理中,从而造成理论与现实脱节,造成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开展思政育人工作效率不高等情况。因此,在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高校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通过协同育人机制来提升高校思政育人工作效率就很有必要。

(二)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新生入学后,通常以班级为单位安排相应辅导员带班,各班级的思政课也会安排相关教师上课,这就使得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可以对大学生进行更为系统和全面的管理。辅导员可以通过与大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和沟通,了解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思政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知识接收情况、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学生近期关注的热点问题等。高校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之间可以通过协同育人机制进行合作,为大学生提供更优质、高效的教育服务,对于提升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有助于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我国正处于教育改革阶段,对于人才培养而言,不仅仅是单纯的理论知识传授,更需要将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提升。因此高校在进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加强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更要提升学生通用技能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高校在开展人才培养活动过程中,通过全方位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工作的开展和协同育人机制的不断完善,积极鼓励和加强教师队伍之间的协同合作,做到协同有制度,协同有保障,协同有效果,从而不断地提升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当前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当前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有一定的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一)协同育人意识不强

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主要是指通过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以及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助于他们建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具体实践中,很多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之间缺少沟通与交流,并没有形成一种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机制,其协同育人机制并没有形成合力。大多数高校在学生管理工作中并没有充分发挥出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的各自优势。比如,部分辅导员对学生管理时不能充分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需求等情况,而且很多时候也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思政课教师在管理学生过程中主要是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以及道德品质方面的培养,也有少部分教师只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未将教学成果落到实处。部分高校也制定了相关的协作制度,但因双方的协同意识不强,造成制度难以执行。

(二)协同育人机制不健全

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中,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机制不健全的现象。在调查中,发现部分高校在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中,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只有对其进行全面的规划和设计,才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第二,很多高校在对其进行信息沟通时都是由辅导员自身去完成,没有相应的沟通交流机制,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沟通的机会少,渠道不通畅,沟通的效果不明显。

(三)协同育人实践活动开展不够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建设中,两者相互开展的实践活动并不是特别多,基本上是一些比较单一的活动,比如学术会议、讲座、网络培训等,没有思政课教师能真正参与辅导员的学生管理日常工作中去,能与辅导员一起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有的思政课教师甚至不关注所带班级学生思政课的教学情况,不能给学生做出对应的指导。也很少有辅导员主动地参与思政课教师组织的学生实践中去,辅导员因学科限制和工作性质也很难与思政课教师一起开展科学研究和项目申报。辅导员因录用时专业的不限制,很多是没有思想政治理论基础的,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也会受到限制,部分辅导员也没有参与到思政类的教学中。这就导致了高校思政课教师与辅导员在协同育人机制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冲突问题。

(四)没有完善的评价机制

通过调查发现,很多高校在对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进行激励时都是从正面进行激励和约束。虽然国家对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有相关政策法规规定和要求,但是很多高校在对其进行激励时并没有建立一种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考核要求不严格,奖惩制度不明显,导致很多教师出现懒政、不作为现象。这对高校的人员管理和育人目标都会有很大的影响。

四、如何更好地实现协同育人机制的有效建设

(一)构建协同育人模式

辅导员的工作内容主要有,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而思政课教师的工作,主要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帮助学生形成思想和道德人格。两者在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高校应当通过构建协同育人模式来促进二者之间相互融合、共同发展。

1.建立完善的协同育人体系

思政教育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主要途径,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道德品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学校思政教育体系的不完善,导致部分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工作职责划分不明确,不能形成统一的工作体系。因此,高校应当建立完善的思政教育体系,这样才能提升思政教育质量和水平。具体而言,高校辅导员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实现思政教育工作的协同育人:首先,高校应成立专门的思政教育部门,并由负责学生工作的人员来担任负责人,积极鼓励需要晋升职称的教师加入其中,配合辅导员完成对应班级的管理工作。其次,在思政教育部门下成立思政课程教研室,并将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纳入思政课教研室中,让辅导员承担一些思政类的课程,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形势与政策”“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等课程。最后,高校应当加强对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应建立健全评估机制,对思政课教师参与学生日常管理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考核,也对辅导员参与思政课教学情况进行全方位的考核,考核情况都与教师年终的评优评奖有关,跟教师的晋升职称有关,跟教师的工资晋升挂钩。这样才能保证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都能积极参与到协同育人中。

2.二者要提高协作意识,实现协同育人目标

辅导员要深入到学生群体中,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态进行全面的了解,然后通过思政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将正确的思想观念、价值理念传递给学生。思政课教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线,通过对学生进行系统、全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向学生传授知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二者在协同育人方面也要相互配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辅导员要充分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与思政课教师优势资源互补,在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不仅可以从宏观上掌握整个的思想动态和发展趋势,还能从微观上结合实际案例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只有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的协作意识的提升,协作机制的建设才有意义,也才能实现高效立德树人的目的。

3.加强高校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之间的培训交流

高校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沟通不畅等现象。因此,在进行日常管理过程中,辅导员与思政课教师之间需要加强沟通交流,了解彼此的教育方式、教学内容等。例如,高校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都认为思政教育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只有将理论知识融入实际管理中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高校也要为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了解彼此的工作内容和特点。通过交流和学习,可以让辅导员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开展工作。另外,学校也要为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帮助辅导员更好地了解思政课教学内容和学生管理内容,从而提高其自身工作能力,例如,学校还应当制定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之间交流学习的制度规则,上课前可集中备课,用以老带新的形式让辅导员或者新入职的思政课教师快速熟悉课件,也可通过学习交流的机会让辅导员分享工作经验,供新进入的思政课教师适应每个学校学生管理的方法,从而提高双方在工作过程中的沟通、交流、合作效率。

(二)规范协同育人制度

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的顺利开展需要完善相应的保障机制,一方面需要高校将学生管理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同等重要的工作来对待,提高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的地位,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和激励机制,为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需要高校根据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情况对其进行考核。通过建立考核评价体系,从制度上保障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和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工作能够顺利进行。除此之外,还需要高校为辅导员学生管理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例如,学校可以组建思政课指导委员会举办思政课程教学研讨会等形式来提高师生对协同育人重要性的认识,为思政课程教学与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交流平台,使师生在协同育人过程中充分了解彼此,提高协同育人的效率。

(三)构建多元评价体系

在高校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工作中,评价体系是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两者协同育人能否取得明显的成效,就必须要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首先,建立科学的评价内容。在对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不仅要对学生日常的思想动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还要对其学习情况进行考核与评价,进而分析其综合素质、道德修养等,也避免在考核时出现片面化的评价情况。其次,完善评价制度。为了确保评价体系科学合理,需要健全相关制度,如建立学生评教机制、建立思政课程教师考评机制等,将学生考核情况与思政教师考评情况相结合,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最后,应建立完善的评价反馈机制。根据实际情况对评价内容和体系进行完善和优化。

五、结语

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和研究,并且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办法,以便于能够切实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发挥协同育人机制的优势和作用。同时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其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缺陷,这就要求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首先要对协同育人机制的建设目标进行明确,确保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建设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其次要对两者的协同机制建设内容进行完善,包括人员、制度、课程等各个方面;再次要对两者之间的协同机制进行优化,明确两者之间的工作职责和分工,促进两者在不同方面发挥各自优势和作用;最后要加强对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建设的宣传和推广,为二者之间的协同育人提供必要的支持。通过上述几个方面的措施,促进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工作与思政课教师协同育人机制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达到二者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目的。

猜你喜欢

辅导员协同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协同进化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