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优秀地域文化融入福建高校思政课的路径研究

2024-01-23游浩辰

福建开放大学学报 2023年5期
关键词:福建思政特色

夏 露 游浩辰

(1.福州大学至诚学院,福建福州,350002;2.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一、引言

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它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也是其标志性成果,为后续文化工作指明了新的行动方向。[1]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成为当务之急。针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发展”等重大要求,如何更好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成为当前工作重点。[2]中华文化的生动体现正是在其地域性,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凝聚力的根源,而大学就创立于这样的特定地域范围与文化环境中,滋养大学的地域文化就为学生思想教育提供了鲜活的资源,而优秀的地域文化与思政课堂如何融合就成了当前重要的研究方向。福建优秀地域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突出表现,更值得深入挖掘其精髓。

近年来,有关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成果丰硕。学者普遍认可二者融合的重要性,认为地域文化丰富拓展了高校的教育资源,促进落实高校的育人使命,但也发现了高校自主意识薄弱、理论与实践脱钩、载体和媒介的运用不足等困境,从而提出改革制度与方法、加强课程与师资建设、丰富教育内容和形式、提高实践与宣传工作等完善路径。[3]本研究通过对福建高校学生发放1700 份线上问卷及部分师生的访谈,了解优秀地域文化融入福建高校思政课的现实困境,来探讨如何完善融入的路径。

二、福建优秀地域文化的主要内涵

福建优秀地域文化坚持守正创新,既有中原文化的历史沉淀,又不乏闽越文化的独特魅力,还容纳了海洋文化的包容万象,包含了福建优秀的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主要内涵,以其传统又开放包容、多元融合的特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一)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

福建诞生了昙石山文化等史前文明,孕育出了朱子文化、妈祖文化、闽都文化、客家文化、海丝文化等覆盖八闽的地域文化和福文化、船政文化等特色主题文化,涌现出了郑成功、林则徐、严复等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共同构成了福建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4-5]

(二)光辉灿烂的革命文化

福建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留下了古田会议旧址群、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旧址等以物质形态呈现的革命遗存和古田会议精神、苏区精神等精神形态呈现的革命精神标识,也出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瞿秋白、中国工人运动先驱林祥谦、“密使一号”吴石、“无名英雄”蔡威等革命先烈,这些汇聚成了福建光辉灿烂的革命文化。[6]

(三)守正创新的社会主义文化

福建作为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以开放包容的魅力孕育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如晋江经验、长汀经验、宁德模式等先进的发展模式和“滴水穿石”闽东精神、“敢拼会赢”闽商精神等地域特色精神,体现了福建守正创新的社会主义文化。

三、优秀地域文化融入福建高校思政课的重要意义

优秀地域文化融入福建高校思政课是当前时势所趋,它孕育出了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大学文化,为高校思政课提供了丰富资源。

(一)贯彻“两个结合”,助推文化强省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7]高校思政课承载着重要的育人使命,让学生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养分的同时,又反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推动优秀的地域文化与高校思政课融合发展,正是“两个结合”的具体体现。在福建省打造文化强省的号召下,更需要做好保护、传承、传播和发展福建优秀地域文化,讲好福建文化故事从而讲好中国故事。[4-5]

(二)具象理论活化教材,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思政教育体系

通过将优秀地域文化资源转变为课程素材,打破对思政课千篇一律的刻板印象,解决传统教材中使用相同案例而缺少创新活力的问题,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具象化为更有代入感的呈现,将抽象理论讲活讲透,不仅能提升教学质量,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思政课的文化魅力从而真正爱上思政课,从根本上提升课堂抬头率。而地方性高校通过在思政教育体系中凸显其鲜明的地域特色,打造特色品牌,提升教学成果,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形成有地方特色的思政教育体系。

(三)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各种社会思潮涌入中国,在“普世价值”论等错误思潮冲击下,部分大学生动摇了马克思主义信念,削弱了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和信心,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严峻挑战。[3]而将地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有助于学生感受到历史长河中地域文化发展带来的物质与精神财富,通过文化寻根增强对优秀地域文化的情感共鸣,提升保护、传承、传播和发展地方文化的自觉性和自信心,实现文化自信到文化认同。

(四)增强大学生归属感,助力扎根八闽大地

据福建高校2023 级新生大数据,除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等个别院校的省内生源比例较低(分别为25%、30%),福建大部分高校的省内生源占到了55%以上,一些地方性院校甚至高达80%。可以看出,大学生自有的文化底蕴存在一定地域共性,尤其是闽籍大学生,他们都受到了福建文化的熏陶,而越是地方性院校,福建地域文化影响越显著。问卷结果显示,十分愿意留闽工作的学生占65%,其中本省生源高达45%,外省生源接近20%,还有30%的学生表示视情况而定,完全不考虑在福建工作的仅占5%。将地域文化融入福建高校思政课可增强大学生对福建地域文化的好感度,减少对福建的陌生感和疏离感,间接增加留闽就业概率。通过帮助大学生“寻根”,增强其归属感,使之真正认同和热爱福建优秀地域文化而扎根八闽大地,成为福建社会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和文化的传承者,把个人奋斗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福建高质量发展的伟大实践之中。[5]

四、优秀地域文化融入福建高校思政课的现状问题

通过线上问卷及访谈,发现优秀地域文化融入福建高校思政课的现实困境主要体现在顶层设计、校园环境创设、课程师资建设、支撑手段等方面的薄弱。

(一)顶层设计有待完善,共享资源推广不足

在思政共享资源平台和思政大中小一体化建设等方面,福建还处于摸索和起步阶段,未形成权威体系的共享教学资源平台,现有资源推广不足,其中福建地域文化资源缺乏系统性整合,也未形成规范的配套辅导教材,顶层设计还有待完善。当前各大高校和专业研究机构的研究成果较少对外公布,缺乏展示和交流平台,不利于资源共享共建,部分高校思政教师在访谈中表示缺乏获取资源与学习的渠道,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系统学习地域文化的积极性。

(二)校园环境创设缺乏特色,文化氛围与活动不足

部分学生表示校园内缺乏福建地域文化的氛围,不仅表现在校园环境的硬件创设上存在千篇一律的现象,缺乏地域特色和校园自身定位,文化底蕴的体现感不足,而且在软件创设方面不够重视校园风气的建设,对于典型先进校友、校园精神榜样等的案例挖掘不足,缺少特色的社团活动、节日主题实践等文化相关活动,未体现出校园独特的精神与文化,打造高校特色思政教育体系更是有一定的挑战。甚至有部分学生直接表示对这些文化类课程不感兴趣,这说明学校未能很好地通过校园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有待提高。

(三)课程之间差异大,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问卷结果显示,70%的学生认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较多应用到福建地域文化案例,而不足50%的学生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与福建地域文化有较好融合,说明课程间差异大,这与课程内容和开课历史有关。部分学生反映来自外省的思政课教师对福建地域文化的熟悉程度不高导致课堂案例运用效果不佳。而一些高校本就存在师资紧缺问题,教育部提出的思政课堂小班化要求更使之形势严峻,从而引入兼职教师或招聘缺少课堂与实践经验的新教师补充师资力量,影响师资稳定性和教学质量。以上原因一定程度上会使得地域文化案例的补充不足,产生照本宣科的情况,最终影响教学成果。

(四)教学模式单薄,支撑手段不足

问卷调查显示,超过50%的学生在校内完成了福建地域文化的必修或选修课,而20%的学生表示学校未开设相关课程但自身有兴趣学习,如在福建方言、历史等方面,说明部分高校对地域文化不够重视。这些文化类课程虽然不属于思政体系,却立体、丰富了思政课的内涵与资源,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32%的学生认为地域文化的融合缺乏外部环境的支持,如政府部门、研究机构、文创企业、纪念馆、博物馆等相关场所与学校间的合作,使融合上面临着资金和文化资源等不足。学生感觉离开教室就等同于离开思政课堂,说明思政教育在新技术的应用不够广泛,实践和激励的模式不够丰富,网络宣传的效果不够显著,导致学生对思政内容的学习积极性、参与感、体验感、融入感不强。

五、优秀地域文化融入福建高校思政课的完善路径

针对前述融入困境,通过完善顶层设计、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加强课程师资建设、打造立体教学模式等方面探索行之有效的路径推进思政课改革,力求实现地域文化发展和高校立德树人更为密切的融合。[3]

(一)完善顶层设计,共建资源平台

1.组建思政协同育人队伍

由高校组织,政府推动,以福建地域文化资源为融合剂,从组织领导等方面统筹安排,选拔各高校优秀思政教师、地域文化学者、历史学专家、地方发展先进典型干部、革命英雄乃至革命先烈后代来组建思政协同育人队伍。

2.完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

在福建省思政教学资源平台和名师工作室等权威平台中打造地域文化融入思政课的专题,整合校内外资源,提供教学视频、虚拟仿真视频资源库、教学课件库、视频资源库、教学素材库、实践资源库等资源,共同建立线上线下相贯通的全覆盖、立体式、有前沿科技特点的共享教学资源平台,并对平台进行有效宣传和推广以分享教学经验与成果,促进跨校、跨学科共建共享资源。

3.加快大中小一体化思政课堂建设

以福建地域文化为重要切入点来打通学段壁垒,在大中小思政课间搭建桥梁。结合习近平文化思想在福建的孕育、发展、实践,以学校结对、教研室结对、教师结对、学生结对等方式共同开展集体备课、研学等活动,大学教师下沉至中小学课堂以提升其责任担当,中学优秀教师步入大学课堂为高校教学提供新鲜血液,共同助推福建省大中小一体化思政课堂建设。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增强福建地域文化渗透力

1.加强校园环境创设工作,丰富校园文化活动

在高校环境创设中加入地域文化元素,如在校门设计、宣传标语上体现地方特色,在教学楼、图书馆等地展示地域名人雕像和艺术字画,在校史展览馆呈现学校办学方向与理念、优秀校友就业与创业成就,激发学习热情。将福建地域特色餐饮引入校园,通过品尝地方特色小吃、福建各地茶饮了解地方饮食文化,使地域文化融合更接地气。在重大纪念日、传统节日开展实践,如庆祝福州传统节日“拗九节”,共煮“拗九粥”给退休老教师和周边社区老人,传承“敬老爱亲”中华传统美德和福州地方特色民俗文化。结合地域红色文化庆祝建党节、建军节,通过参观革命旧址了解当地革命发展历程,传承红色基因。

2.重视校园风气建设,打造特色思政教育体系

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优良校园风气,把“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爱拼会赢”的闽商精神等福建地域特色精神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并提炼新时期的大学精神。提高高校媒体宣传阵地的作用,利用校报、宣传栏、公众号、网络视频号、校园广播等媒体,开辟福建地域文化专题专栏专版,通过广播学习传唱代表大学文化与精神的校歌和《海峡月光曲》等具有地域特色的歌曲。通过挖掘高校所在地的文化资源,构建有地方特色思政教育体系,打造高校自有特色和品牌,如福建江夏学院的侯官文化特色、福建农林大学的农耕文化特色、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的船政文化特色。

(三)加强课程间互动,强化师资建设

1.加强课程间互动,围绕主题联合集备

高校教师需加强不同课程间的教学、实践互动,围绕同一地域文化主题联合集备、共同实践。对于面向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课程,虽然案例取自同一主题,但在使用的重点、运用案例的深度、剖析背后的原理上可有不同的侧重,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等课程应用《习近平在福建》《闽山闽水物华新——习近平福建足迹》中的事迹作为案例,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与法治”等课程应用福建船政文化、古田会议精神、谷文昌精神等地域特色文化和林祥谦、何叔衡等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作为案例,而地域文化元素在不同课程运用的一贯性也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于地域文化的了解。[3]

2.重视教师在地化实践培训

当前思政课教师培训主要围绕高水平高层次理论知识展开,涉及具体案例分享的心得讨论、交流学习不足,且研修场所主要集中于一些全国知名思政实践基地,忽视了福建地域文化特色的挖掘和本地实践。而部分非本地教师地域文化的“缺课”正是需要在地化的实践培训加案例交流来“补课”,以提高教师对地域文化的熟悉度和文化认同感。

3.提升教师素质,以赛促教打磨金课

扩大教师队伍的同时要不断提升教师素质,思政领衔名师需在教学科研等方面发挥示范辐射和传帮带作用,针对新入职教师完善一对一帮扶机制、听课机制,加强示范课堂建设、教学展示、理论宣讲等工作,通过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比赛,用鲜活的地方案例打造“金课”,并以赛促教,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教学设计的优化以及教学创新的应用。

(四)优化支撑手段,打造立体教学模式

1.拓展师资范畴,开发通识类课程

集合多专业领域教师开发地域文化通识类公共课程,通过讲座、科研合作等方式深入开展名师名家进校园等活动,将本校外校文化类专业师资队伍融入思政队伍共建团队,发挥特长进行专题化思政课教学,通过专项课题立项推出跨学科研究成果,为弘扬福建地域文化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促进学校之间、高校与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以加快地域文化产学研工作深入开展。

2.开拓实践渠道,课内课外充实教学

高校需借助社会力量联动培育学生,推动更多场所成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基地,共同打造闽派文化产业和地域特色文化品牌,将“City Walk(城市漫步)”等大学生喜爱的新兴旅游方式融入思政实践中。开展以地域文化资源为主题的“大学生讲思政课”、征文、知识竞赛、大学生志愿者讲解员比赛等学生竞赛,以赛促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成为践行福建地域文化的先行者和生力军。搭建产教研融合平台,教师通过文化课题研究助力地域文化产业发展,社会在数字技术等高科技应用方面又为高校教学平台提供脚手架支持,形成社会参与教育、教育服务社会的良性循环和互利共赢,弥补大学师资、资金和经验不足等问题。

3.融入新技术与网络宣传,线上线下联动育人

发挥多媒体、新媒体、自媒体等教学载体的优势,展开线上线下研讨、培训等活动,并运用数字化技术提炼风土人情、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等教学资源。如借助依托于福建师范大学打造的福建省高校虚拟仿真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教学中心,构建配套的教学资源库,结合视听触觉感受,通过情景模拟、历史再现和角色体验等方式开展虚拟仿真实验等线上思政课社会实践,加快高新技术与思政课融合程度,提高地域文化在思政教育的时空延伸,各校可共享部分资源成果将其引入课堂。高校要把握网络宣传的主动权和话语权,运用微博、直播平台、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兴传播方式和动漫、微电影等新兴文化呈现方式,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福建地域文化教育活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并增强对福建地域文化的认同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坚定的理想信念,形成线上线下联动教学新模式,全方位拓展思政课堂。[8]

六、结语

将丰富的优秀地域文化融入福建高校思政课已成为高校文化建设的重点,这不仅是政府、社会、高校的义务,也是全体师生的责任。高校要以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实践为目标,深化福建地域特色实践,不断提高福建地域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高校也能借此落实育人使命,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讲好福建地域特色故事,厘清地域特色道理,总结地域特色经验,并上升为地域特色理论,通过坚定文化自信,最终激发并增强大学生对中国道路的认同感,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猜你喜欢

福建思政特色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特色种植促增收
那个梦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福建老年大学之歌
中医的特色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完美的特色党建
福建医改新在哪?